第26章 用感覺理解感覺

一位媽媽的日誌:周六,劉洋說他的一顆牙鬆動了。我一看這顆牙已經非常鬆動,旁邊一顆大牙已長出來,就建議他拔了。小時候我的牙都是我媽給拔的,我就讓我媽給他看看。劉洋不同意拔,但他姥姥一看那顆牙長得太歪了,二話不說一用力就將牙拔掉了。劉洋不幹了,大哭,說我們欺騙了他:“說好看看的,怎麽不問我一句就拔了?”他躲進屋裏哭,不開門。我說:“姥姥是好意,怕告訴你你覺得痛!”他說:“血流得太多了!”中午讓他吃飯也不出來,我們沒理他,就餓了他一頓。

我問這位媽媽:“怎樣看待劉洋這次鬧脾氣呢?”媽媽說:“我覺得孩子小題大做,雖然大人沒告訴他的確不對,但也不至於哭成那樣,拔就拔了,又不是很疼!”我繼續問:“孩子那樣哭,是因為疼嗎?孩子當時的感覺是怎樣的呢?”媽媽說:“可能是覺得被欺騙了,有點委屈,但不至於哭成那樣,拔就拔了,而且我們也是為了他好!”

“拔就拔了,而且也是為了他好”,這句話如此熟悉,媽媽的語氣也似曾相識,可我卻覺得心裏涼颼颼的,甚至感到很震驚。我們小時候也曾經被這麽理直氣壯地“幫助”過,當時的反感變成了今天的支持,身份變了,立場也變了,我們忘記甚至背叛了童年的感覺和記憶。我對媽媽說:“劉洋的牙,他不同意拔,你們也說‘隻是看看’,結果就拔下來了。一個孩子,連自己的牙都不能做主,你可以想象一下他內心的感覺。他覺得被欺騙了,覺得你們不尊重他,這才是他哭的真正原因。而這種感覺又勾起了他以前的類似的感覺,所以他才會大鬧。假設下次劉洋又有一顆牙鬆動了,你們要看的時候,他會怎樣想呢?”媽媽說:“不敢給我們看了。”我繼續說:“是的,孩子會假定你們要故伎重演,因而會嚴加防範。無論怎樣保證‘隻是看看’,他也不再相信。在這件小事上,孩子覺得你們不尊重他,這就破壞了親子間最基本的信任。我記得你曾經說劉洋不省心,感覺親子雙方總像敵人一樣。今天這件事情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注腳。”

此前媽媽反複強調“不至於”,聽了這番話她說:“啊,沒想到這麽嚴重,看來要反思一下了!”

這件事情發生在谘詢的中間階段,此時孩子已經有不少進步,不再為小事和媽媽爭吵,脾氣也溫和了不少。但媽媽還是習慣性地“管”孩子,用對錯來判定孩子。對孩子的感受、願望,沒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理解。因此我總是提醒媽媽,不要總想著管理孩子,而要重視與孩子的相處。如果我們不能與孩子在感情層麵聯結,就會以“為孩子好”的名義,去做對孩子不利的事情。

親子之間的信任都是因為拔牙這樣的小事不知不覺間被破壞掉的。這種信任一旦被破壞,孩子就會提高警惕,隨時隨地審查父母的真實意圖。比如,我們答應孩子一件事情,孩子首先會確認:你說的是真的嗎?你要騙我怎麽辦?生活在一個缺乏信任的環境,大家都很累,都習慣性地從負麵去猜測對方,而且彼此都要不斷地證明自己,這是非常耗費能量的過程。所以,我們不要為了省事,或者以為是小事,就欺騙孩子,從長遠來看,這是最低效的方法。以上麵提到的拔牙為例,如果那位媽媽說服孩子拔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如果孩子選擇讓牙齒自然脫落,我們也不妨尊重他。這兩種情況都比不經同意直接拔牙好得多。我發現,在一個高度信任的環境中,孩子很少問“真的嗎”,孩子確信父母的承諾,不會去核對真假。

媽媽問:“如何能發自內心地理解孩子?”我以拔牙為例,讓媽媽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感覺重新回憶一遍。我特別強調:“一定要用感覺去理解,而不是用理智去分析。就像演員一樣,要完全沉浸在孩子的處境中。”媽媽想了一會兒,說:“哦,我覺得很委屈,大人不僅欺騙了我,還沒人理我,沒人管我,以後再也不相信他們了。他們都是騙人的,害得我流了那麽多血不說,現在還沒人搭理我,好像是我做錯了事。尤其是我媽媽,是她提議讓我姥姥看牙的,一點兒不遵守諾言……”

媽媽說出這番話讓我非常吃驚,此前媽媽說得最多的就是“小題大做”和“不至於”,沒想到她能在一瞬間轉換自己的立場,進入孩子的感覺世界。孩子的委屈、失落、孤單、無助都表達了出來。這個細節讓我更加確信——隻要我們想理解孩子,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感覺往往是信息傳遞的高速通道,如果我們肯放下自己的身段,轉換立場,變成孩子,沉浸在他的角色中,感覺會告訴我們,孩子心裏到底發生了什麽……

現在,大家之所以覺得教育孩子困難重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雖然每天生活在一起,大人和孩子卻仿佛活在兩個世界。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不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自然不知道怎樣應對。其實,每個人都有換位思考的能力,隻要我們放下自己的立場,放下評判的態度,先不去追究對與錯,而是接納現存的情緒,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的感受會自然浮現出來。

怎樣才能準確理解孩子的感受呢?這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我看來,理解的路徑很容易說明白,但要達到精準的程度,則需要反複練習。這很像射擊,扣動扳機很容易,正中靶心則很有難度。

與孩子相處,培養一個“預測——印證”的習慣很重要。我在谘詢中發現,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沒有預先的判斷,因此心中也沒有預案。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因為沒有心理準備,便會措手不及。這時候特別容易產生負麵情緒而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比如,當我們帶一個3歲的孩子去大型超市的時候,就需要判斷一下,怎樣防止孩子跑丟,孩子弄壞貨架上的商品怎麽辦,如果孩子要買零食玩具是否應該答應……假設這些細節都考慮清楚了,逛超市的過程便會很從容。如果之前沒有考慮,一旦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我們就會手忙腳亂並責怪孩子“不懂事”。

另外,我們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也缺乏判斷,我們經常像這位媽媽一樣,以自己童年的認知經驗去判斷孩子,從而做出認為適合他們的事。然而事實是我們經常無意間傷害了孩子。設身處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便能找出我們做得不妥的地方。下一次,就不會再以“為孩子好”的名義漠視孩子的權利。

理解孩子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準確。因此要特別警惕一個誤區,那便是錯誤地理解孩子的感覺。當今的教育存在兩個偏差,一個是像前文中的媽媽一樣過度忽略孩子的感覺,總是用理智判斷孩子的對與錯、應不應該,對孩子的真實處境缺乏體察;另一個偏差則是過度認同孩子的感覺。從本質上說,這兩種都是誤判,要麽誇大了孩子的感覺,要麽把自己內心的感覺投射到了孩子身上。這兩種誤判的產生都是因為不能準確理解孩子的感覺。在谘詢中兩種傾向都很常見。對於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很多父母總是不忍心拒絕。孩子一哭鬧就感覺孩子非常傷心,明知道是不合理的要求,卻一次次地對孩子妥協。這種過度的理解會導致孩子越來越難纏。再比如,有的孩子每月偷偷花掉的錢比普通白領的工資還高,但父母不忍心解決這個問題,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過度理解孩子就變成了對孩子的縱容。

在教育的問題上,如果一直處於左右為難的狀態,要麽是因為對自己的方法沒有信心,要麽便是因為不了解孩子。孩子的成長雖然都遵循基本的教育規律,但畢竟存在個體差異。要想準確理解自家的孩子,就要以孩子為老師,在生活中觀察、互動,不斷進行“預判——印證”的練習。這樣我們對孩子的判斷就會越來越準確,也能準確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這時候,教育孩子就會越來越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