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做溝通的好榜樣

一位媽媽的日誌:早上孩子爸爸問我吃什麽早餐,我說:“和東東說了,吃麥當勞、真功夫或者喝早茶。”我又說,“很久沒喝早茶了,要不喝茶吧。”過了一會兒,我聽到東東發脾氣,對爸爸大喊:“我不去喝茶,出去,不準進來!”我跑進去一看,他正趴在床上,我問:“你幹嗎對爸爸大叫?”東東說:“爸爸要去喝茶,我不想去喝茶。”我說:“你不想去可以好好和爸爸說,不用發脾氣的。”他說:“如果你想要去麥當勞吃早餐,盼望了一個晚上睡不著,那你會怎樣?我昨天就想去麥當勞吃早餐,高興得到早上5點才睡著,可爸爸一來就說去喝茶。”我說:“那你和爸爸說啊,你就說想去麥當勞,不去喝茶。”東東說:“他不聽!”我說:“你沒說出來,爸爸不知道,你怎麽知道他不聽呢?”東東說:“他就是不聽!”我去問孩子的爸爸,爸爸說東東沒有說自己想吃什麽,爸爸隻說了喝茶,東東就發脾氣,我說:“東東想去麥當勞。”孩子的爸爸說:“那就去麥當勞吧。”

我和這位媽媽一起分析這件小事,爸爸說去喝早茶,東東聽了就直接發脾氣。可以感覺到,在日常溝通中,東東不習慣平靜地表達不同意見,不知道怎樣表達心中的願望並說服對方。別人的建議一旦不符合他的想法,馬上就會表現出負麵情緒。媽媽說:“可能我們平時對待他的錯誤時也是帶著怒氣,他也學會了這樣的溝通方式。”

其實媽媽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去吃麥當勞的路上,就給孩子講了一番道理:“你想吃麥當勞直接和爸爸說就行了,不需要發脾氣的,你說了爸爸才知道,如果爸爸同意你的意見就最好了,他不同意你一定會很失望,但也不需要發脾氣。爸爸想去喝茶,你拒絕了他,他也會失望,可是他沒發脾氣啊。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容易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你有理也會變無理的。”媽媽甚至還舉了一個明星因為在媒體麵前說錯話而遭封殺的例子,告訴孩子要學會控製情緒。

從對話內容來看,媽媽已經把道理講得很透徹了。不過媽媽並不指望這番話能改變孩子,因為道理已經講過無數遍了,孩子卻依然故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還是首選用發脾氣來解決問題。

我問媽媽:“我們能否讓孩子在溝通的過程中學會溝通呢?”

媽媽說:“如果他能很好地控製脾氣,才有機會學習溝通吧。他一發脾氣我們都不理他的。”

這位媽媽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困惑,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覺得無法和孩子溝通,通常都是先不理孩子,事後再講道理。這樣做可以避其鋒芒,多數時候都是有效的,不過,孩子也要承受雙重的不愉快——衝突時被冷落,事後挨批評。我們也不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衝突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契機。

我說了我的思路:首先,假設你聽到這個情況後,來到他的房間,先用平和的態度問清東東的願望:“東東,你不想去喝早茶,想去吃麥當勞,對不對?”

第二步,告訴他:“今天可以滿足你的願望,不過,你必須好好地和爸爸說。”

第三步,孩子懇求爸爸之後,還可以追問孩子:“今天,你想吃麥當勞,爸爸想喝早茶,結果,爸爸滿足了你的願望,跟著你吃麥當勞了。下次,你願意跟著爸爸去喝一次早茶嗎?”

媽媽說:“你真行,我怎麽就沒想到?急著幫他解決了問題,卻忘了把機會給他。”

媽媽說的沒錯,她做的是替孩子去溝通,而不是教孩子學會溝通。

我對媽媽說:“我們要求孩子‘好好和爸爸說’,孩子很少用這樣的溝通方式,盡管方法很簡單,但孩子未必會用。你希望孩子怎樣好好說呢?”媽媽回答:“爸爸,我今天想吃麥當勞。”這樣說已經把意思表達清楚了,但還可以再完善一下:“爸爸,我不想去喝早茶,我想吃麥當勞,您陪我去吃麥當勞吧!”媽媽說這樣聽起來挺舒服的,想拒絕都難。是的,我們教孩子用“我不想……我想……請求您……”的句式,把意思表達完整,這樣更容易得到許可。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為什麽一定要讓孩子說一遍呢?在我看來,說教十遍不如體驗一遍。此前孩子一直認為爸爸不會陪他去吃麥當勞,孩子請求爸爸,爸爸痛快地答應了,孩子自己就可以領悟到,原來把願望說出來爸爸是會聽的。這自然修正了孩子原有的認識,他親自驗證了“好好說”的效果。並且,這樣和顏悅色地請求比發脾氣更簡單,也更容易達成目標。下次他會主動放棄發脾氣的方式。

許多家長都愛給孩子講道理,甚至同一個道理講了十幾年,“重播”了幾千遍。一個道理要講那麽多遍嗎?事實上,一個道理講過三遍以後我們就不妨反思一下:這個方法有效嗎?畢竟天底下沒有那麽難的道理,也沒有那麽笨的孩子。當然,如果我們及時反思,及時改變方法,天底下也沒有那麽多嘮叨的父母。

講道理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造成知行分裂。很多家長無奈地感慨: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事實上這不怪孩子,講道理,就仿佛在旱地上教孩子遊泳。我們隻是在講道理,孩子也明白了這個道理,但依然不知道該怎麽做。為了獲得好的效果,我們容易危言聳聽,把危害擴大化,人為地製造恐懼,甚至上升到人身攻擊。從體驗者的角度來說,聽別人講道理,特別是反複聽同一個道理,絕對是一種折磨。所以,孩子會說“耳朵都起繭子了”。

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非常反感父母講大道理。通常,他們講一句,我在心裏反駁一句。到頭來往往是白費唇舌。有了這樣的體驗,我和孩子相處的時候盡量避免講大道理。我發現,就事論事地解決問題,把我們認同的道理體現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算我們不多說什麽,孩子也能很快學會。在與曼曼和鵬鵬的互動中,我更加堅信這一點。隻有在他們完全不懂的情況下,我才會講道理,而且會盡量講得通俗易懂。我讓孩子直接學習怎樣做,讓他們通過做的過程自己揣摩其中的道理。自己揣摩出來的道理屬於孩子的直接經驗,孩子不但可以反複運用,還可以舉一反三。

這位媽媽問我:“孩子為什麽老是發脾氣?”當天的另一件事情,恰好回答了媽媽的疑問。

這位媽媽的另一段日誌:吃完早餐後孩子爸爸說帶我們出去玩,東東說不想去。我說:“我們可能去捉螃蟹和釣蝦,很晚才回來的。”東東說:“我就是不想去!我玩電腦的時間怎麽辦?”我說:“這樣吧,晚上回來給你加20分鍾。”他還是拒絕,我一聽就生氣了,我說:“爸爸媽媽有時間帶你出去玩,你不去,然後你又說爸爸媽媽都不帶你出去玩,都不理你。我們什麽時候不理你了啊?幾乎每次叫你出去玩你都說不去,反倒說我們不理你!”他說:“就是不想去!”我說:“電腦密碼改了,電視卡我也要收走了,你在家也沒鑰匙,不能出門,我們可能晚上8點才回來,你自己想清楚啊!”他見我生氣了,於是說:“說就說嘛,發那麽大火,去就去啊!”然後就穿上鞋子出去了。一路上還比較乖,隻是暈車時說:“我都說不去了,你們又逼我。”

我對這位媽媽說:“剛才,東東認為自己遭到了拒絕,所以他發了脾氣。這一次是你遭到了東東的拒絕,看看你自己用了怎樣的辦法呢?”媽媽說:“是啊,我也是發脾氣,所以孩子才會這樣。”我問媽媽:“如果你想讓他去,怎樣說怎樣做,才能達到目的呢?”媽媽說:“發脾氣。我就是覺得很難說服他才發脾氣的,因為這個辦法比較直接。”媽媽這句話,也道出了孩子的心聲。

我問媽媽:“如果說服不了的話,就允許孩子在家裏,還會覺得難嗎?”媽媽說:“那就不難了,但是會很失望。”很快媽媽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可以給孩子做一個溝通的榜樣。”的確,給孩子做一個溝通的榜樣,比捉螃蟹重要多了。

媽媽用發脾氣、取消看電視和玩電腦時間來要挾孩子,最終孩子雖然也去了,但並不情願。其實媽媽完全可以用更溫情的方式說服孩子,比如用請求的語氣把孩子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兒子,你要是不去,媽媽會覺得捉螃蟹沒意思……”後來我和媽媽一起把這個思路完善為:“東東,你不去,我感覺……你去了,我感覺……所以非常希望你能一起去。”我們用語言打動孩子,而不是脅迫孩子。如果孩子依然不去,就尊重他的選擇。媽媽又重複了一句:“是的,反正盡力了,他不去也由他了,最關鍵是父母為孩子做了溝通的榜樣。”

爸爸沒遂孩子的願,孩子發了脾氣。孩子不如媽媽的願,媽媽也發了脾氣。將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梳理,不用多費唇舌,道理就擺在那裏了。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們不妨冷靜地觀察一下,他身上有沒有自己的影子?

大人不發脾氣,孩子跟誰去學發脾氣的本領呢?

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孩子,才能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如果我們說一套,做一套,通常,孩子會按照父母做的做,而不會按照父母說的做。如果父母知行分裂,講再多的道理,結果都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