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讓孩子完整表達

這是一位媽媽的日誌:周六早上孩子說有個小事,問我能不能給他買套《第五空間》的光盤,花他的錢也行。我說:“本來就反對你看電視,還能給你買?”孩子一個勁說光盤如何好看。我說:“你這個假期打算怎麽過,就像現在這樣嗎?”我讓他談談他的計劃。孩子說:“你說吧。”我說:“你的計劃,怎麽讓我說?”孩子說:“我計劃每天看5個小時電視。”我說:“我對你的計劃不滿意,每天除了吃、睡,能餘幾個小時?為什麽先將看電視排在第一位?”孩子說:“那看4個小時吧。”後來又改成3個小時。我說:“要不先計劃學習吧?”孩子說:“跟以前一樣。”我說:“可以,但得堅持背詩,每天看20分鍾英語。”孩子說:“每天得看三四個小時電視。”我說:“晚上不能看電視。”孩子堅持除了有球賽例外。最後孩子說:“每天上下午各學習一個半小時。”我說:“開學後有線電視取消。”

這是一個媽媽與孩子“談判”的片段,過程很簡單:孩子提出想買《第五空間》的光盤,媽媽要求他說說自己的假期安排。

乍一看這樣的場景很熟悉,也並不覺得有問題。如果仔細讀幾遍,感覺便不同了。你會發現,親子間的談話節奏顯得非常急促。

買光盤和假期安排雖然有聯係,其實是兩件事情。既然討論到假期安排,我和這位媽媽探討了一種可能,如果她等孩子說完再回答會怎樣呢?很顯然,孩子開口便說看5個小時電視,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和媽媽相似,都會覺得不合理。在這裏,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看他如何安排其他項目。這個安排過程可能會出現幾種情況,比如孩子計劃的事情比例失衡,全都是休閑娛樂,沒安排學習內容;或者不切實際,所有時間加起來超過他自己的負荷能力,比如一天排出28個小時。如果這樣,我們完全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善意地調侃一下,孩子自然會修正。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排到一半,孩子自己發現排不開,主動削減看電視的時間。

從好奇心的角度,我們非常希望看到孩子製定計劃的過程。從費心程度來講,讓孩子說完是最省力的辦法。如果孩子自己能及時調整,我們何必多費唇舌呢?如果他的計劃有亮點,我們可以趁機肯定;如果計劃有明顯漏洞,我們不妨點撥一二,讓他自己去修改,直到雙方滿意為止。這是孩子費心、大人省力的模式,通過這個過程,孩子學會了怎樣製定計劃、修改計劃。對孩子而言,製定計劃絕對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需要全盤考慮、合理統籌,並學會勞逸結合。

再回顧這位媽媽的日誌,我們能清晰感覺到媽媽的意誌力,是媽媽在左右這個計劃的進程,而孩子的願望和意誌反倒被模糊了。

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的孩子嗎?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遇到反對的聲音馬上懷疑自己並作出妥協;沒有主見,總是喜歡從別人那裏討主意。一件事情,才講幾句便試圖尋求認同,總是用探尋的眼神看別人,尋不到便心裏沒底,甚至說不下去;讓渡獨立思考的權利,總是問“你說我該怎麽辦”……

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之一,就是隨意打斷孩子,代替孩子思考,幫孩子安排。

我又想起另外一位初三學生家長的日誌:吃飯時兒子說現在數學作業做得很好,被老師表揚了無數次,很高興。還說明天要幫老師檢查數學作業,說到這裏他說了句:“明天可以整人了”。我說:“為什麽呢?”兒子說:“看見他不爽。”我問他不喜歡誰,他說張××。我又問兒子為什麽,他說:“我們全班都不喜歡張××!”我說:“你不喜歡他什麽啊?”兒子說不知道,我說:“你是因為別人不喜歡他,你也不喜歡他的嗎?”他說張同學長得不好看,我說:“長相是他爸爸媽媽給的,跟他無關。”兒子不說話了,還說張同學被收了手機什麽的。我說:“你討厭他,可以不理他,但是整人就不好了。”兒子馬上說:“要是他不亂做我也不會整他。”我說:“你這樣的話老師讓你幫助他檢查就是錯誤的,你以前被查到過嗎?”兒子說:“當然了,不過現在不會這樣了,我們同學都這樣。”我說:“這是小人才做的事,你要做個君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用在與人交往時是最有用的。”兒子沒說什麽。

母子之間的話題,從“整人”開始,以“要做個君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結束,可以說,上升到了很高的道德高度。看完這段話,我問了媽媽一個問題:孩子打算怎樣“整人”呢?那個張姓的孩子不招人喜歡的真正原因是什麽?結果媽媽回答不上來。雖然母子聊了很多,但這並不是一個完整的交談,而是“交談的碎片”。媽媽聽到“整人”這個敏感詞,便立刻著手教導孩子。談話的過程更像是對孩子的采訪和審問,聊到後麵,媽媽的指向性越來越清晰,孩子明顯處於防禦狀態,最終談話以沉默收場。

我建議媽媽不要打斷孩子,不要急著作價值判斷,而應該先傾聽,弄清“整人”的具體含義。對於初中的孩子來說,“整人”可能是惡意的,也可能是善意的玩笑。如果是善意的,這不過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而已。從常理來推測,孩子既然能坦然和大人聊這件事情,應該不會做得太過火。另外,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班集體裏,“整人”也是有前因後果的,孩子可能“被整”過,同時,他的行動也會帶來自然後果,所以我們要相信孩子平衡的智慧和能力,他會考慮自己的處境,把握好行動的尺度。聽孩子講完,如果覺得孩子的行為不妥,我們可以就具體的事情點撥一二,也比“要做個君子”之類的話更有意義。而孩子說到張姓同學不受歡迎,則是很好的人際交往個案,不妨問問張姓同學都做了什麽,有哪些不妥的地方,應該怎樣對待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分析同學的得失,也是整理思路的過程,孩子定會引以為戒,這本身就隱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我向來認為,深刻領悟一個道理的標誌是體現在行動中,而不是體現在口號中。

一個人在說話時總是被打斷,感覺會怎樣呢?我曾在谘詢中深刻體會到這種感覺。有位媽媽找我谘詢,她語速很快,總是不斷地轉移話題。最終我不得不停下來和她討論我的感受,我對這位媽媽說:“和你聊天的時候,一個話題沒說完,你就急著進入下一個話題,且每個話題都是如此,我感覺很急躁,總想在你轉移話題前搶著把話說完。另外,我發現你總是想著下一個話題,並沒有認真聽當前的討論,我感到不被尊重。說這些話並不是故意挑剔你,而是因為我的感覺和你孩子的感覺是重合的。你沒有耐心聽他講完。孩子既沒有充分思考,也沒有完整表達,母子都在爭奪話語權,根本沒心思傾聽對方說什麽,結果隻是自說自話,沒有形成真正的溝通。這時候彼此都會認為對方‘不聽話’,想控製對方。這樣,孩子的急躁、不聽話、做事沒有計劃性、與同學關係不好等問題,就都找到了根源。”

於是我建議這位媽媽,孩子說話的時候,把自己想說的話題記在心裏,先耐著性子聽孩子講完,孩子講完後還可以停頓幾秒鍾,看他是否有補充的內容,然後再講自己的話題。當然我們也有完整表達的權利,如果孩子打斷我們,我們也可以要求他先把話題記在心裏,等我們說完再讓他說。我自己有一個習慣,孩子講完後我喜歡簡單概括孩子的要點,比如:“你是說想先去找同學玩,順便買個玩具,回來再做作業,並且會自己安排好時間,是這樣嗎?”這樣做看似多此一舉,事實上可以避免誤會,並且孩子能感受到被尊重,確信我們聽懂了他的話。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這樣核實一下,後麵的溝通往往會非常順利,哪怕我們拒絕了孩子的要求,他也在這個協商的過程中得到了尊重。

當然,讓孩子完整表達也是對父母的一種考驗。許多時候我們過度強調自己的意誌,在孩子麵前,有“君臨天下”的感覺。任何權力不受約束都必將走向獨裁。一個家庭裏沒有監察機構,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自律。要時刻提醒自己:在孩子麵前,我們沒有無限的權力。我們要放棄居高臨下的姿態,回到平等的位置與孩子對話,允許孩子講出不同的意見,並具有包容的氣度與胸襟。在人際交往中,隨便打斷他人是不禮貌的行為,對孩子也一樣。

學會計劃,學會思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都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孩子一思考,估計上帝得笑得肚子疼。所以,我們不要過於強調思考的結果和正確性,要允許孩子反複地犯錯誤,不怕孩子犯錯,怕的是孩子終止思考不再犯錯。這些思考說到底是一種練習,任何事情都必須通過反複練習才能達到自動化、精確化的程度,而這恰好是能幫助孩子成長的絕佳過程。

我們都希望孩子獨立,其實生活上的獨立比較容易訓練,思想上的獨立才更難做到。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有主見,就不要急於打斷他、左右他的思路,而要給孩子完整表達、獨立修正自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