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多請求,少命令

前幾天,在書上看到一段話,關於如何區分命令和請求: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要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讀了這段話,我豁然開朗。通俗地說,請求可以坦然接受兩種結果:答應或拒絕。命令則隻有一種選擇:必須服從!

我立刻想起了前幾天四嫂在電話裏和我說的事情,她說兒子鵬鵬現在越來越不聽話,喜歡窮對付。讓他幫個忙,他卻唧唧歪歪講了一大堆的道理,挺難纏的。四嫂舉了個例子,讓鵬鵬幫忙扔垃圾,鵬鵬會本能地拒絕:“憑什麽讓我做,你沒有手腳呀?又不是我弄髒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聽了這話,四嫂不免生氣數落他。鵬鵬同學可不是省油的燈,伶牙俐齒、兵來將擋,到頭來反倒是四嫂敗下陣來。我猜測,此刻的鵬鵬內心難免偷偷得意。於是所謂的“頂嘴”的本事愈發見長。

表麵看來是鵬鵬不懂事,讓他幫個小忙都斤斤計較,還一大堆的歪理邪說。其實,類似的事情我也曾經觀察到過。不管四嫂讓鵬鵬做什麽,鵬鵬的反應都是立刻拒絕,而且因為怕媽媽數落他,還會先下手為強,用“你沒有手腳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類的話攔住後麵的說教。

我在電話中和四嫂溝通,說了我的觀察和感受。我猜測四嫂是怕鵬鵬拒絕,所以提出請求時表情嚴厲,用命令的語氣說:“鵬鵬,把垃圾扔了。”如果我是鵬鵬,大概也會本能地拒絕:“求我幫忙,還這麽理直氣壯!”

要想改變這種狀態其實也很容易,話還是那句話,語氣變化一下就不一樣了。如果用溫暖、柔和,甚至帶一點兒俏皮的語氣說:“鵬鵬,把垃圾扔了!”那種親切、友好和愉悅的氛圍,會讓孩子感覺很舒坦。這種情況下,他會覺得幫媽媽一個小忙實在不算什麽。

我自己也有類似的記憶。比如,媽媽讓我洗碗,我覺得這要求也算合理,已經要付諸行動了,結果媽媽對我不太放心,又嘮叨了幾句:“我說你沒聽見呀,趕緊的!要洗幹淨點,上次就沒洗幹淨,小心別把碗摔碎了……”聽了這幾句話,我立馬態度轉向,堅決不做。說心裏話,看到大人的臉上寫滿挫敗,總有幾分暗自得意,心裏還假惺惺地替大人“惋惜”:你們這些大人真笨,一點兒都不懂小孩兒的心思!你要是態度好點,少說幾句,我不就做啦?

在過去的若幹年裏,我時常被莫名的力量推動著,去對抗父母或他人,卻沒有仔細想過這對抗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情緒。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不管是鵬鵬還是當年的我自己,並不抗拒幫忙,而是反抗媽媽那種不容置疑、理所當然、居高臨下的語氣。我們願意幫忙,願意聽從媽媽的吩咐,但是,即便作為一個孩子,也有最起碼的需求,那便是期待被尊重與讚賞。聽到媽媽命令的語氣,感覺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一旦拒絕,媽媽會生氣,會數落我們;服從的話,又心有不甘,不想屈從於大人的頤指氣使。於是便本能地反抗。

也許你會說,我們給了孩子尊重與讚賞,他就是不聽,那怎麽辦呢?其實,我們的話並非聖旨,孩子有選擇的權利,如果凡事都要按照大人的意誌行事,我們不就成了事實上的“獨裁者”了?當孩子不聽的時候,恰好是大人自我反思的好時機:我們的要求是否合理?孩子是怎樣理解的?我們的語氣和表達是否恰當?孩子的感覺是怎樣的?

當然,如果平時經常命令、指責孩子,就算我們改用請求的語氣,孩子還是會理解成命令。這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孩子會漸漸認識到,當父母用請求的語氣時,可以遵從內心的感覺,自由地選擇答應或拒絕,而不必擔心批評、指責或者來自父母的其他負麵情緒。

對於請求的妙處我深有體會。小時候我是懶人一個,最怕做家務。叔叔家的弟弟妹妹們等著我出去玩,我卻對著家務一籌莫展。於是我就會請求每個孩子幫我一點兒忙,對於我的“花言巧語”,表妹現在還常常提起,說當年我把他們哄得團團轉。其實我的言語一點兒都不花哨,隻是語氣柔和,音調生動,這就能輕易地調動起孩子的熱情,連我自己都驚歎於語音語調的神奇,而且屢試不爽。在我的記憶中,這些孩子做家務非常神速,我們分工協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一路歡聲笑語嬉鬧玩耍去了。

在我看來,請求是親子溝通的一個捷徑。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順毛驢”,我們尊重了孩子的願望和感受,他們才願意發自內心地接受請求,每當這時候,他們做得往往比我們期望得還要好。而且我們能從孩子身上感受到一種愉悅和暢快。如果我們命令孩子,就算他們勉為其難地做了,從表情和態度上,也能感受到他們的不滿。做的時候,還會應付了事、偷工減料。這還不算,對於自己心中的不痛快,他們總要找機會“還”給父母。

請求的話,除了需要春風化雨的態度,還要作好被拒絕的準備。我就經常遭到拒絕,特別是曼曼和鵬鵬,拒絕得可幹脆了。比如,我問:“幫個忙好嗎?”他們要是不願意,就會搖搖頭說:“不好!”倆小屁孩兒表情坦然語氣堅定,一點兒回旋的餘地都沒有。我隻好乖乖地說:“好吧,我自己想辦法。”雖然遭到果斷拒絕,但我並不會感到難堪。一方麵是因為我作好了被拒絕的準備;另一方麵我否定他們的請求也同樣幹脆。相反,每當看到小孩兒坦然地拒絕他人,沒有內疚,也沒有忐忑不安的神情,我心中總是無限感動。一個孩子能坦然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他們的內心放鬆而舒展,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堅持做自己,這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教育效果嗎?

假設我們命令孩子50次,孩子會很反感,孩子往往會用50次對抗來“回報”我們。當然,這個對抗可能是直截了當的,也可能是“蔫兒抗”,還可能會滯後一段時間才顯現出來。假設我們請求孩子50次,他們也許會拒絕20次,答應30次。可以想象,自願做30次的效果,遠好於被迫做50次的效果。如果我們把拒絕僅僅理解為孩子的自主表達而不與個人顏麵聯係在一起,我相信,親子關係會由“控製——對抗”轉為“尊重——理解”,孩子能更主動地做自己分內的事情,我們管理的成本會大大降低,家庭氛圍也會更融洽。

我的個人經驗和谘詢案例都反複印證了這樣一個規律:如果總是用尊重的態度和請求的語氣與孩子對話,彼此的關係會變得溫馨、愉悅、富有彈性。你會發現孩子根本不用管,仿佛有一股天然的力量在指引孩子的成長。許多心理學家都闡述了這一點: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自我完善的力量。這股力量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會自行推動每個人的成長與成熟。與這股力量相比,我們的命令、控製和強迫,反倒是畫蛇添足、費力不討好。所以我們的核心任務,不是怎樣控製孩子,而是激發孩子的潛力。在必要的時候,我也會運用規則來約束孩子。不過,我盡量不依賴規則,而是不斷去探索更加柔和、溫暖的相處方式。我堅信,好的教育一定蘊含著簡約之美。

其實,在教育孩子方麵,必須用命令的情況也不多。如果平時都用請求的語氣和孩子協商溝通,偶爾動用命令的語氣,也會格外有效。當然,請求必須麵對“答應”或“拒絕”這兩種結果。被拒絕的時候,即使你沒用指責的言語,表情卻顯出陰鬱、悶悶不樂,也會引發孩子的內疚。孩子為了討好父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會勉強答應。這樣的話,就算你用了請求的語氣,也不是真正的請求,而是變相的命令。

以前有一位媽媽和我探討,她說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變嘮叨的,沒生孩子的時候話可沒這麽多。這個話題恰好可以回答那位媽媽的疑問。頻繁的命令,最終會通往嘮叨!很顯然,頻繁的命令會引起孩子的對抗。為了讓孩子聽話,媽媽隻能用更頻繁的命令壓製孩子。於是就變嘮叨了。嘮叨是什麽呢?說到底,嘮叨主要是由指責和命令組成,並反複播放,這是孩子最為反感的語言。

相信誰都不願意成為嘮叨的人,那麽,從今天開始,多請求,少命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