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理解孩子的“後台”運作

通過對比發現,不管是在谘詢中,還是平時與小孩兒玩耍,我都特別容易被孩子的細微改變所打動。每當看到孩子主動改變自己,我的心中都充滿了憐愛——這麽小的孩子主動選擇積極的行為,至少證明兩點:他有選擇的能力,而且他的內心傾向於作出積極的選擇。這種能力和傾向預示著孩子的成長態勢。如果一個孩子始終能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作出積極的選擇,他必將遵循自己的天性自由成長。這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標嗎?所以,我非常看重孩子的自發行為,隻要孩子主動改變自己,哪怕是很微小的改變,都會令我欣喜不已。而且我始終堅信,真正的成長要靠孩子自動自發,強迫的力量走不遠。可是有些人對此卻無動於衷,我對此很困惑:這麽大的改變,多值得高興呀?

慢慢地我明白了,其實我眼裏的“很大的”改變,在其他人眼裏根本不值一提。比如,孩子平時回家都是先看電視、吃東西、玩耍,某一天他回家後先做作業。這個變化在我看來非常不簡單。可是家長的反應,往往是滿意中帶著淡定,認為不過是調整了幾件事的先後順序,轉而又說:“就這一次而已,誰知道以後能不能保持呢?”聽了這話我都替孩子感到心灰意冷。在我看來,如果這樣看待孩子的改變,孩子後麵繼續保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從表麵上看,孩子隻是調整了一下做事順序,這是我們都能看到的。這個變化是怎樣發生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進入孩子的“後台”,理解他的內心世界。

我常常沿著孩子的狀態變化去猜測這個改變的過程。一個孩子,回家先看電視、吃東西、玩耍,這肯定是他喜歡的狀態,也是習慣性的安排。但是,孩子往往在這些事情上花了太多時間,導致後麵做作業的時間很緊張,這也會招來父母的批評。另外,就算父母不說,做作業時間不夠,孩子也難免有輕微的自責,說不定也曾暗下決心:明天一定得早點兒!可是到了第二天,玩的興頭又占了上風。等玩過了頭又難免自責、慌亂,仿佛內心被兩種力量互相牽扯著,左右為難又顧此失彼。這樣日複一日,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批評和自我挫敗的氛圍中,漸漸地就陷入了想改變又管不住自己的泥潭中,這會讓孩子感到非常絕望。

總有一些因由促使孩子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可能是不想再聽到父母的嘮叨,也可能是不想生活在後悔和自責中,還可能是被老師批評了,或者羨慕同學的好成績……終於在某一天,孩子盡全力抵製電視、玩耍的誘惑,逼迫自己坐在了書桌前,這便是我們看到的改變。當然,在此之前他說不定還經曆過很多不成功的嚐試。這才是開始,做作業的過程中,電視、玩耍、零食……還像“魔鬼”一樣在誘惑他。孩子必須克製住自己,延遲滿足這些願望,一直坐在書桌前並堅持把作業做完。作為一個曾經的資深淘氣鬼,我深深理解這種內心的掙紮和煎熬。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孩子頂住了電視和玩耍的雙重誘惑做完了作業,不但會長出一口氣,還會覺得自己特了不起,戰勝了無數誘惑的“小惡魔”,超越了從前的自己。此時此刻,終於可以“挺起腰杆做人”,坦然地看電視、玩耍。父母問起作業也不再羞愧難當,而是理直氣壯地或者還假裝輕描淡寫地說:“寫完了。”其實心裏早已得意洋洋。

在這樣的狀態中,孩子希望得到什麽呢?他肯定特希望父母注意到自己在“寫完了”三個字的背後,是怎樣的掙紮與克製,希望有人能理解那份戰勝自我的愉悅,希望有人明白這個改變是多麽來之不易。

在孩子的“後台”遛了這一圈,對孩子的欣賞之情就會油然而生。我們沒有理由不興奮,如果一個孩子有了這份動力,他今生都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曾湧動著這股力量,關鍵是我們為此做了什麽——我們是在增進這股力量,還是在掐滅這股熱情?

我們不妨再次進入孩子的“後台”,如果父母對他的改變無動於衷,認為孩子不過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情。那麽孩子不但將跌入巨大的失望中,還會陷入深深的疑慮:我感覺來之不易、滿心歡喜,父母卻覺得平淡無奇,仿佛我大驚小怪,難道是我的感覺錯了嗎?久而久之孩子便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覺,也不再看重努力之後的充實和喜悅,孩子的熱情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被湮滅了。事實上父母的肯定和鼓勵是孩子最寶貴的內在動力。還有的家長會馬上循循善誘:“今天很好,不過,一天這樣不算什麽,要天天這樣才是好孩子!”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在孩子看來,這樣的父母是多麽“貪得無厭”啊:我好不容易才做到這一次,你馬上讓我天天這樣,還讓不讓人活呀?算了,我還是先看電視玩遊戲吧,大不了就被你批評兩句唄!孩子內心的天平一旦傾向於即時滿足自己,就別再指望他繼續保持了。

相反,如果我們理解了這個過程,發自內心地對孩子表示欣賞,分享喜悅,就是對孩子的巨大鼓舞。如果我們能不著痕跡地說出孩子最想聽的話,效果就更好了。比如:“那麽好看的電視,你都忍著沒看,而是先做了作業,真不容易!”或者問:“做作業的時候,有沒有想起電視和遊戲啊,想玩的時候你咋辦呢?做完作業是不是特輕鬆?”類似這樣的問題,正是孩子最想談論的話題,也是孩子最想展示自己的地方。接著聊下去便不再是簡單的誇獎而是一次愉快的親子溝通。

我們的任務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今天的改變上,至於日後怎樣,需要孩子作出選擇,不需要我們操心。成長是與生俱來的動力,孩子天生具有自我完善的力量。他有了戰勝自己的成功經驗,後麵再複製這種成功就容易多了。

可以預想,孩子的改變總是曲折反複的,一次做到已經很難,他未必能次次做到。他做不到的時候,如果我們依然願意進入他的“後台”去理解這個路徑,並付出信任與等待,待孩子踉踉蹌蹌走過這一段,一定會越來越好。

我向來非常珍視自己的感受,也同樣重視孩子的感受。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跟著感覺走。感覺往往是行為的原動力,它指導我們趨利避害。一件事,隻有讓我們產生了良好的感覺,我們才願意主動去重複這個行為。所以我們的任務不是逼迫孩子作出改變,而是發現孩子的改變,並給予關注和肯定,間接地確認孩子的感覺。當父母和孩子的評價重合時,孩子才更加信任自己的感覺。此時,我們不必貪得無厭地要求孩子“再接再厲”,這聽上去像鼓勵,其實是壓力。至此,我們的催促、嘮叨、焦慮、不安,統統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

也許你會問,如果父母無法進入孩子的“後台”怎麽辦?這的確不是一日之功。我的谘詢經驗告訴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天賦和可能!關鍵是我們要不斷嚐試,反複練習。最初我們判斷孩子感受的準確度可能不夠,我們不妨猜測出幾種可能來,並激活我們的童年經驗,進行換位思考。有一點很關鍵——參照我們的童年經驗,而不是我們的成人經驗去理解孩子。接下來,我們要對孩子保持連續的觀察,並印證自己的判斷。如果我們把這個猜測和印證的過程記錄下來並一直堅持,我們對孩子行為的解讀能力將大大增強。

我並非天生就懂孩子,所謂的理解孩子的能力,就是不斷練習的結果。這個練習直到今天都在進行,估計會持續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