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如何“引”,“導”向哪裏

這是一位媽媽寫給我的日誌:中午大寶對我說:“我告訴您一件好事,今天我們老師差點讓我當體育委員。老師和大家說:‘有個同學做操特別認真,我觀察他很多次了,他一直都做得很好,下次選體育委員的時候就選他。’大家都猜,猜來猜去也沒猜到我。我知道老師說的是我,老師總是盯著我,我就很認真地做。”我說:“你覺得這個老師好不好呀?”他說“好”,我又問:“那我猜你上課肯定愛聽這個老師的課。”他說“是”,我接著說:“老師那麽關心你,你想不想給老師留一個好印象?”他說,“當然想了”。

我又接著說:“那你要在哪些方麵努力呢?”他說,“不知道”,我又說:“你上課聽講怎麽樣呀?寫字怎麽樣呀?”他說:“都好好的。”還說:“我就不該告訴您,您怎麽這麽貧呀!”我一想,我說多了。我是想引發他的思考,結果弄巧成拙。孩子都很有榮譽感的。老師有意識的表揚本身就會給他帶來思考,老師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會上升一個高度,敬仰之情會帶動他去認真上課,認真寫字,好贏得老師更高的讚賞。我的話說得太直白了,我隻說一句就好了:“我猜你一定更喜歡這個老師了,也更愛上老師的課了,就連寫字都會很認真的,你絕對不想再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應該這樣點到為止。

這個谘詢時間比較長,慢慢地,大寶媽媽也學會了及時反思。當孩子說她“您怎麽這麽貧呀”,她馬上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不妥當的地方。如果我們的回應不恰當,其實孩子會給我們一些信號。但是,以前媽媽對孩子釋放的信號不敏感,有時候孩子都發火了,媽媽還在沿著自己的思路走。現在不同了,孩子說了這一句,媽媽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回應不妥當,並及時反思,想出改變的路徑。這是媽媽的進步,也是孩子進步的前提。後來的谘詢過程證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媽媽的引導思路就變了。當然,一次反思顯然不夠,要經過幾次反思和修正,並且經曆一個不斷練習的過程,才能做得恰到好處。

我問了媽媽一個問題:“當你得知孩子被老師表揚了,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麽?是想引導他,還是想先去體會孩子的感覺?”媽媽說她已經習慣了,馬上就想去引導他。在教育當中,“引導”是被濫用、被誤用得最多的詞匯之一。通常我們發現孩子的錯誤和不足時,喜歡滔滔不絕地胡亂講一通大道理,美其名曰“引導”。事實上,真正的引導必須回答兩個問題:怎樣“引”?“導”向哪裏?以這位媽媽為例,她聽說孩子被老師表揚,表現得很高興,看得出她也希望錦上添花,引導孩子更上一層樓。但媽媽的問話根本沒呼應孩子的話題,甚至她還沒想好說什麽,就隨口以自己的價值標準對孩子提出設問。媽媽手裏仿佛有一根“萬能紅線”,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聯係到學習上。孩子回來時本來是興高采烈的,卻被媽媽“引導”得興致索然。

許多家長都是如此,引導孩子的時候總是想當然,不打腹稿,邊說邊想,邊想邊說。到頭來都不知道自己要表達怎樣的意思,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既然我們想引導孩子,如果想收到效果,不但要打腹稿,還要花時間去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樣才能引導到位。

媽媽之所以這樣胡亂地“引導”孩子,是因為她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理解孩子的感受。於是我問媽媽一個問題:“如果有位老師天天用欣賞的目光看著你做操,你的心裏會是怎樣的感覺呢?”媽媽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哦,這樣體會呀,我就是總找不到感覺!”我繼續分析:“慢慢地,是不是去做操的時候,心裏就有個期待了?是不是自己也會主動去尋找老師的目光?然後和老師之間就有了一個默契,知道老師欣賞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表現老師會看到,這樣是不是就有了改變自我的動力了呢?”媽媽說:“是呀,昨天他就是這樣描繪的。這樣的感覺我怎麽就分析不出來呢?”

通過揣摩孩子的感受,媽媽把原來的話改為:“是不是覺得老師很關注你?通過這件事,同學們的看法也會改變,老師同學都和你更親近了,你心裏的感覺也是甜甜的吧?”媽媽這樣說,呼應了孩子最強烈的感受,孩子的內心肯定會更加愉悅。我繼續問媽媽:“在此基礎上,能否再升華一下呢?我們肯定孩子,重點落在什麽地方呢?老師在班裏大張旗鼓地誇獎他,最欣賞他什麽?是因為他一次做得好,還是因為他連續做得好呢?”

很顯然,孩子最可貴的地方不是某一次做得好,而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堅持做好,不鬆懈,這是最了不起的地方。我們對孩子的肯定,不妨落在孩子的堅持精神上。我和媽媽各想了一個說法,最後將兩個說法糅合在一起:“大寶,我聽了你的話很高興,老師在同學麵前表揚了你,你心裏肯定感覺甜甜的吧?我猜你們老師肯定天天在觀察你。他發現全班隻有你最認真,並且一直在堅持。老師太喜歡你了,忍不住當著全班同學的麵誇獎你,也是希望同學們像你一樣,能天天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和媽媽一起揣摩了孩子的感覺,最後從老師的角度來肯定孩子做得最好的地方,突出了老師表揚的主題,並升華了孩子的感受。表麵上看我們隻是呼應了孩子的感受,並沒有“引導”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似乎沒有完成任務。事實上我們說的那些道理,孩子自己何嚐想不到呢?關鍵是孩子要出於自願去做,才能激發孩子真正的動力。我們的引導就隱藏在那段話中,“引”孩子去重複這種愉悅的感覺,“導”向堅持做一件事。當孩子能愉悅地堅持做一件事情,還有什麽能難住他呢?

有許多媽媽問我,為什麽你比我更了解我的孩子?為什麽你能通過不起眼的細節判斷孩子的感受和意圖?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被問得多了,我開始琢磨其中的原因。雖然大家認為我擅長管孩子,事實上,我不會成天想著怎麽管住孩子,怎麽控製孩子,讓孩子聽我的話。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有一個愛好:在安靜放鬆的狀態中,心無雜念地注視著孩子,饒有興趣地觀察孩子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這樣連續觀察,會產生一個奇妙的結果——慢慢融入孩子的感覺,與他同悲同喜。我並不僅僅依靠頭腦去分析孩子,更在感覺層麵與孩子保持聯通,這樣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因此,我不喜歡把教育看成某種“技巧”,教育的核心是感覺的融合,乃至內心的共鳴。

當然,如果我們想融入孩子的感覺,對自己的感覺也要保持敏銳的覺察。我非常珍視童年的經驗,總是去回憶當年的細微感受,這是理解孩子的絕佳參照。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孩子,孩童時代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具有特別的價值。激活我們的童年經驗,對理解孩子非常有幫助。

我並不認為自己有特別的天賦,我隻是喜歡教育,喜歡小孩兒,也一直保持心無雜念連續觀察的習慣。我是家族裏的“孩子王”,常在一起玩的孩子有十幾個,保持密切接觸的則有幾十個,這為我提供了充分的“實習”機會,我有充足的時間觀察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孩子。

我發現,準確理解孩子的感受並不困難,它僅僅是一個不斷練習、不斷印證的過程。比如,有的孩子被批評以後會表現出滿不在乎的態度,在我看來這有違常理。我猜測孩子隻是在掩飾自己的情緒,他的內心並沒有這樣淡定。於是我會特別留意這個孩子的狀態,在他後麵的表現中,總能從一些細節中感受到孩子內心的沮喪。對待這樣的孩子,就算他犯錯誤了,我也會點到為止,而不是把他訓斥得無地自容。很顯然,當孩子想掩飾都掩飾不住的時候,他的內心一定陷入了極度的沮喪。如果我們對孩子不敏感,就會把孩子的無地自容當成“悔改”的證據,我們傷害了孩子,卻誤認為達到了教育目標。當然,我對孩子的判斷也會出現偏差,每當發現自己判斷失誤時,我都會極端重視並反複揣摩整個過程,找出自己出錯的原因。忽略小錯誤,終會積累成大問題;通過向錯誤學習,不斷修正自己,判斷孩子的準確度就會越來越高。

沒有人規定成年人一定是對的,作為父母,關鍵是要有學習的態度,有否定自己、重新出發的勇氣。如果我們像寫廣告方案一樣,精益求精地對待每次教育行為,堅持理解孩子的感受,與孩子的互動就會越來越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