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認真說話,認真聽話

最近,因為朋友熟人的緣故,陸續到別人家裏見了幾個孩子,都是四五歲的年紀。

當我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親子互動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時間根本不需要用頭腦去分析,隻要把自己“代入”孩子的角色,答案就會自然浮現出來。

在這幾次的觀察中,我在家長的苦惱之外,發現了一個非常有共性又非常簡單的事實:父母和子女的溝通根本不在同一“波段”,彼此頻率對不上。

比如,孩子在跑著玩,還又蹦又跳做鬼臉,這時候媽媽連續發布了五六個指令:寶寶,小點聲,你太吵了;小心桌子角,別碰著;把那本書撿起來,那可是你最喜歡的書哦,弄壞了你會心疼的;和阿姨打招呼,要有禮貌;過來,我看看你是不是出汗了……

說實話,我聽了這些頻繁的指令,感覺很聒噪。結果可想而知,孩子依然如故,一個回應也沒有。媽媽的調門不知不覺開始提高,有時候媽媽通過大聲喊、不斷重複,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有的時候這樣做根本沒用,媽媽的挫敗感便一波一波地襲來。最終媽媽通過生氣、發脾氣,迫使孩子屈服,完成自己的指令。同時這件事情不斷強化媽媽心中的一個判斷:這個孩子不聽話,一定要對他大喊大叫才有用!在這個想法的推動下,媽媽對孩子的溝通手段越來越脫離常規方式。

孩子主動與媽媽溝通的時候依然不在同一波段。我發現,孩子對媽媽說的話,媽媽隻是用語氣詞哼哼哈哈地敷衍孩子,或者不耐煩地說“知道了”,與孩子沒有眼神接觸。孩子也複製媽媽的策略,大聲喊、不斷重複,或者去扯媽媽的衣角,甚至哼哼唧唧地耍賴,這樣才能引起媽媽的注意,獲得一些回應。如果孩子想獲得更多的回應,還要加倍使用這些手段。於是這些方法成了孩子解決問題的首選策略。孩子也得出一個結論:對付爸爸媽媽就要不斷地哭鬧耍賴,這樣他們才肯聽我的話,才會答應我的要求!

漸漸地,在這樣的家庭中,家人之間習慣於帶著敵意說話、用吵架的方式協商問題。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個溝通的“死結”:一方退讓,另一方就會變本加厲。如果互不相讓,矛盾就會繼續升級。

這樣進退兩難的處境,形成過程非常簡單,就是因為我們不認真跟孩子說話,也不認真聽孩子講話。

許多家長看了無數的教育書籍,對教育理論如數家珍。但我要說的是,教育其實沒有那麽複雜,我們不妨回歸簡單,回歸常識。親子關係雖然有些特殊,但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因此要遵循人際關係的基本規則——說話認真,聽話認真。

在工作場合,我們如果想對領導說一件事情,肯定要先看看對方的狀態,是否有時間聽我們講話。另外我們也要打個腹稿,知道怎樣說更得體。領導對我們說些什麽,我們都會認真聽,並且立刻回應。如此說來,我們都具有人際溝通的基本技能,但親子關係中,我們重視教育結果而輕視孩子本人,否定孩子的平等地位,仿佛孩子沒有資格享受某些基本人權,我們對孩子任性而為,放縱行使父母的特權。當我們埋怨孩子任性的時候,真正的事實是:我們比孩子更任性!

我們不妨把“尊重”“傾聽”這些口號化為簡單的行動,像對待領導一樣,認真地對孩子說話,認真地聽孩子講話。要知道,孩子比領導重要多了!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對待孩子,就會發現,親子關係完全可以風和日麗。如果始終堅持這一點,家庭教育也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我建議前文中提到的這位媽媽連續地觀察孩子,並最大限度地化簡和孩子說的話。而且要選擇合適的時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孩子對話,還要非常注意用表情和眼神與孩子互動。養成這樣的習慣,我們一旦對孩子說話,孩子就會認真聽。當孩子和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也要認真傾聽,認真思考,準確回應孩子。我們要用行動來詮釋“尊重”“傾聽”,沒必要成天把這些詞匯掛在嘴邊。

我為這位媽媽做了一個小小的示範,假設她想讓孩子把書撿起來,我建議她首先喊“寶寶”,然後等待孩子的回應。這個回應可以是聲音的應答,也可以是眼神的回應。孩子有回應以後,我們再用最簡潔的話說出自己的要求:“把書撿起來!”類似的要求,本來是舉手之勞,孩子之所以會抗拒,通常都不是因為要求本身,而是我們提要求的態度和語氣。

我們要非常警惕對孩子的無效指令。以這位媽媽為例,她一天中對孩子發出的無效指令絕對超過30個,一年下來對孩子發布的無效指令上萬個。這是很可怕的一個數字,那些指令都是嚴重的噪音汙染。就算孩子已經把這些指令當作噪音,仍然要花時間去分辨、判斷、權衡,並要作出選擇——是順從、抵抗還是防禦?頻繁而無效的指令,會影響孩子內心的平靜,進而影響他們做事的效率。

我問了媽媽一句:“孩子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媽媽說:“有有有!幼兒園的老師總說他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講的話他好像沒聽見一樣。”

這一點兒都不難解釋。媽媽不認真聽孩子講話,孩子也不認真聽媽媽講話,久而久之,孩子傾聽的能力就弱化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缺乏眼神交流,眼神的定焦能力和追蹤能力也會弱化。並且,孩子嫌父母煩,就會主動屏蔽父母的嘮叨,也會把他人的話當作耳旁風,對話語中傳遞的信息不敏感。如果孩子的視覺注意力和聽覺注意力同時被弱化,孩子的注意力就會習慣性地處於渙散狀態。

相反,那些與父母親人愉快互動的孩子,眼神總是亮亮的。大人說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他會目不轉睛地看著你,他的眼神也會隨著講話的內容產生微妙的變化。這些孩子也能捕捉到他人情緒的細微變化,好奇心強,會主動追蹤他感興趣的事情。

在觀察的過程中,這個孩子開始在我麵前跳著玩,我專注地看著他,偶爾還和他開個玩笑。看得出他很享受別人專注而善意的眼神。過了一會兒,他拿了一些積木在我麵前擺弄。我試探著問他:“能給我玩一會兒嗎?”在之前互動的基礎上,他沒有拒絕,但也沒有直接答應,而是采用了一個中間策略:把一塊積木放在我椅子的邊上。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我很高興地對他說了謝謝,就拿起積木擺弄。又試探性地問他:“可以給爸爸媽媽每人發一塊嗎?”這對他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他欣然應允。然後我又試探著問他:“能再給我發一塊嗎?”這回他不但答應了,還直接把積木放在我的手上。由此一個新的遊戲便展開了,他一次次跑到自己的房間,找出一堆玩具,給在場的人每人分發一個,如此循環往複,我們隻是高興地回應他,感謝他。他特別有積極性,表情也明媚起來,他幾乎把所有小件的玩具都拿來分發。最後我們每個人懷裏都抱著許多玩具。我在他家坐了一個多小時,告別時他還不讓走,又分發了兩輪玩具才算結束遊戲。我注意到,遊戲玩到後半部分時,孩子熱情高漲。他對我們的眼神和問話變得敏感了,會主動看我們,問他的話,有一多半都會回答。

與這個小孩兒的互動結束後我心中五味雜陳。作為一個陌生人,孩子能在短時間內這樣與我互動足以證明,隻要方法對路,孩子有很大的改變空間。

關於此事的文章發到網上以後,一位讀者給我留言:

剛剛看了這篇文章,恰好發生了一件事,奶奶讓孩子快點睡覺,可是孩子在玩遊戲,根本叫不動。奶奶讓我去收了電腦,我用這個辦法,坐到孩子麵前叫了他的名字,讓他看著我的眼睛,然後問他:“現在幾點?”他說:“不知道!”我就告訴他,現在是晚上930,到睡覺的時間了。他一邊聽我講話一邊摸著電腦說:“我把這一盤玩完了就去。”我把電腦拿開,對著他堅定地搖了搖頭,他看著我想了10秒鍾,什麽話也沒說,就自己去刷牙了。所以我現在心情非常好。我的孩子也是四五歲,平時的我,也像上麵講的家長一樣,剛剛隻是小試了一把,好管用啊!

我努力想象這個場景,心中很感動,也很感慨。雖然媽媽沒有答應孩子的要求,但他一定能從媽媽的眼神和態度中感受到真誠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