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策劃
帕米爾的風,今天是西北風,天藍地闊。跟吳娥的心情一個樣。這是國慶假期前夕的周日中午時分,吳娥的心情由於一段幼兒園的回憶而越發明媚起來的。吳娥走到幼兒園的大門口,看著藍天下靜靜的校園,看著校園裏紅、黃、藍相間的彩色樓體,不由想起了開園的熱鬧場景,心起升起別樣的美好。
時間過去還不到一個月呢。那些校園裏滾動的記憶,仿佛就在昨天。從贛南來到阿克陶,吳娥一時還沒有適應新疆的水土,新疆的時差,新疆的天氣。雖然做好了接受考驗的心理準備,但是遇到東南風吹起的塵霧,遇到幹燥得鼻腔裏滲出的血絲,吳娥內心還是有一絲絲驚慌。為此,開園儀式的活動,吳娥並沒有參與任何策劃,班上的布置也是依布力一個人在忙碌。
而那場開園儀式,讓吳娥迅速回歸了職業的幸福感。也許是天生喜歡孩子們,在吳娥眼裏,幼兒園就是一個巨大的糖果鋪子,而在阿克陶的幼兒園時,這些糖果的品種突然多了起來,花花綠綠,更讓吳娥沉醉。一個月來,幼兒園的工作,給吳娥的印象就是把這些糖果如何撒開、如何歸攏,讓這些甜蜜而芬芳的糖果,閃現迷人的色彩、發出嫩綠的聲音。
那天,吳娥早早來到幼兒園,就被開園儀式的現場布置驚住了。從幼兒園校門到旗杆台前,鋪著一塊寬闊的紅地毯。進入氣球拱門,兩側的桌麵放置著一排排小塑料框。方形的果框內,是新疆的水果或糖果。每個框子邊豎著一塊牌子,牌子上寫著“甜甜蜜蜜”“碩果累累”“杮杮如意”“開開心心”,另一邊的框子邊還豎起了卡通的小紅軍,小紅軍仿佛也在歡迎入園的孩子們,祝福他們“心想事成”“平平安安”“身體健康”“快樂成長”。
從地毯到旗台,幼兒園又成了一架紅色的鋼琴。那紅地毯上粘著白色招貼,像是一個個音韻清脆的琴鍵,又像是一個催人奮進的階梯。這些供孩子們跨越的“階梯”,會讓小朋友情不自禁的提起小腳邁步向前。邁一步,是“聰明伶俐”。再邁一步,是“討人喜歡”。孩子們磳磳磳地跨地去,就到達了“平平安安”“紅紅火火”“勤奮努力”。走過紅地毯,就到了旗杆台上的祝福牆,便可以在牆邊留影,得到老師獎給的一隻氣球。祝福牆上跳動著幾個詞語:瑞學豐年、金秋九月、以愛相約、共育新苗。這當然是老師們的誓言。
幼兒園裏回**著熱烈而喜慶的歌曲。老師們清一色的藍色園服,孩子們則是紅的、黃的,還有藍白相間的,區別著小班、中班和大班。幾位老師從祝福牆出發,跑過了紅地毯,來到氣球拱門,儀式就正式啟動了。吳娥換好園服,也加入了開園的隊伍。她負責站在祝福牆為孩子們送獎品。
這些奔跑的糖果,這些漂亮的孩童,讓吳娥的心完全被融化了,就像天空上的藍幕,能滲出晶瑩的水汽來。這些孩童與小城幼兒園的,既是一樣的,又是不同的。各個民族的口音,不同地域的膚色,臉型和鼻準、頭發和眼睛,多樣的色澤和造型,讓吳娥仿佛置身於國際化的糖果超市。
最讓吳娥開心的是孩子。雖然園內強調了要說國語,要稱呼這些孩子為“小朋友”,但當一些老師喊起“巴郎子”時,並沒有人責怪,吳娥也跟著喊了起來。
一個個入園的孩子被家長牽到拱門邊,又被老師牽著來到果框邊,從卡通小紅軍前抓取自己喜歡的糖果,然後被老師牽進了紅地毯。紅通通的地毯上,孩子們興奮起來,有走的,有跳的,有跑的。
有一個巴郎子直接滾了過來。吳娥抱些這個孩子,把氣球獎給他時問,巴郎子,你叫什麽名字呢?為什麽要滾過來呢?剛入園的巴郎子還不會國語,不知道吳娥說什麽,依布力就用柯語說了一遍。巴郎子就奶聲奶氣地說,人們叫我黑駿馬,我家住在草原上,我喜歡打滾。
後來,吳娥才聽依布力說,這個叫黑駿馬的孩子,就是塔依爾的孫子,就是巴紮赫的弟弟。
孩子們走完了紅地毯,集合在一起,看著園長打開了旗杆邊的鴿籠。園長簡單講了幾句話,就抓起一隻隻鴿子,放飛到藍天裏。灰色的、潔白的鴿子,發出歡快地呼哨,竄上藍天,引發孩子們一陣陣歡呼。
吳娥這時聽到依布力向她感歎地說,這麽歡樂的開園儀式,有哪個孩子不願意呆下來玩呢!我也願意回到童年時,可惜我們童年時沒有這樣好的幼兒園!吳娥說,依布力姐姐,我們這一代沒有的,我們下一代有了,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和快樂呀!
依布力豎起拇指說,吳娥妹妹,說得真好!
開園儀式後,是開學第一課。吳娥和依布力帶著孩子回到教室,講起了“小小紅綠燈”。第二課,帶著孩子走出教室,來到校園牧童開辟的草地上。草地是一個小山坡的形狀,許多小朋友像”黑駿馬”又情不自禁地滾了起來。依布力教導孩子們說,這些小草也是小孩子,我們隻能輕輕地走過,如果滾過去,會壓疼它們的呢!
滾過了草地,孩子們又來到一個池塘邊。藍色的池子裏清水見底,雲朵飄動。孩子們圍在池子邊,依布力又告訴孩子們說,這些雲是從天上來的小朋友,我們要歡迎它,我們可不能下到池水中,否則會把雲朵嚇跑的!
簡潔熱烈的開園儀式,生動有趣的開學第一課,把吳娥完全融化了。如果這是內地的幼兒園,如果這是大都市的幼兒園,吳娥並不會驚歎。但這是祖國最西部的邊陲小城阿克陶啊!後來吳娥才知道,這是前任援疆老師留下的成果。小城不但為阿克陶捐建了一所漂亮的幼兒園,而且精心挑選了一位年輕優秀的幼兒園老師作為柔性人才支援新疆,為幼兒園的開辦提供了智力支持。
依布力常常跟吳娥講起這位贛南的前任支教老師。中等個子,清秀的臉龐,柔和的聲腔,溫情的微笑。她在內地時是一位副園長,雖然年輕卻有五年的工作經曆。她來到阿克陶,從環境布置到活動策劃,從說話課程到故事整理,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讓幼兒園迅速進入高端軌道運轉起來。依布力說,你們省裏的、縣裏的書記,都來幼兒園看過,都為幼兒園的順利創辦高度點讚。
依布力用帶著新疆口音的普通話說,領導們的嘴裏有個詞,叫蘇區精神,就是爭創一流的精神,說是從你們小城帶過來的呢。吳娥欣喜地說,前任學姐,既是我的驕傲,也是我的榜樣!
從那時起吳娥就想著,自己不能完全享受學姐的成果,在一年半的支教時間裏,自己要好好琢磨如何深化幼兒園的教學,比如學姐收集了小城的十來個紅色故事,一個個講給同事們聽,又讓同事們講給孩子們聽,自己不能隻是做個傳遞者,而要做一個開拓者,如何把這些小城的紅色故事,與草原故事結合起來——贛南的無數兒郎,當紅軍後不是走過了草地嗎?
吳娥一邊回想著開園儀式,一邊走進了幼兒園。周末的校園一片安寧,那些糖果們,都還在各自的家裏,但也在吳娥的腦海裏。吳娥不知道依布力有沒有先來。策劃迎國慶活動,就是依布力上午打電話說起的。
昨天下午,從奧依塔克鎮開展聯親活動回來,羅娟和吳娥都有些累了,依布力看到吳娥有些累,想說什麽,又沒有說出來。今天是周日,吳娥睡到自然醒,推開窗簾一看,太陽已經普照大地。吳娥伸了個懶腰,順利關閉了桌上的加濕器,就接到依布力的電話,仿佛依布力送給吳娥的這台熊貓造型的加濕器,是一台監控器一般。
依布力說,吳娥妹妹,起來了沒有?這麽早打擾你,真是不好意思,我是想跟你商量一下,迎國慶的活動策劃,是不是我們到幼兒園談談呢?你覺得上午好還是下午好呢?我要提前預約一下阿瓦爾古麗的媽媽。吳娥想,依布力的孩子一定盼著上公園了,就隨口應道,我們下午來吧!
上午,吳娥吃完早餐就呆在中學的集中居住點,刷著一部網絡小說。那是柯克紙提到過的《白山之戀》。午睡的時候,吳娥像昨天晚上一樣,又夢中回到了塔依爾的草原,遇到了那個叫艾米麗的遊客。吳娥在夢中重複了昨天下鄉的活動,但最後改編了真實的場景。
吳娥在夢境最後總是會追上遊客,不斷地追問,你叫艾米麗嗎?你的網名是不是叫“帕米爾的風”?但那個艾米麗總是笑而不答,關上車窗驅車遠去……吳娥於是在拚命追趕中醒來。
吳娥從恍惚的夢中醒來,想起依布力的約定,就趕緊起身往幼兒園走來。吳娥進了幼兒園,來到辦公室,果然看到依布力比她早到。依布力的邊上,還坐著阿瓦爾古麗的媽媽。吳娥趕緊走了前去,向她們打起了招呼,解釋說,被睡夢困住了,耽誤了時間。
依布力、吳娥、阿瓦爾古麗三人坐在辦公室。依布力看到阿瓦爾古麗一臉疑惑的樣子,笑著說,是吳娥老師的主意,想她讓你的愛人來幼兒園為孩子們講講守邊員的故事呢!
吳娥說,是的是的,我聽依布力大姐說,你愛人是位受人尊敬的守邊員,而且為追趕越境人員光榮受傷,我就想看看守邊員的故事能不能成為我們給孩子們講講,如果你能親自來幼兒園就最好了,如果不能,可否我們整理一下,加上你愛人的相片或視頻,讓我們老師來講呢。真不好意思,你把阿瓦爾古麗留在家裏了嗎?周末讓你們分開,真不好意思!
吳娥知道阿瓦爾古麗的爸爸是守邊員,是前不久幼兒園舉辦的“運動悅童年、歡樂親子行”活動上。這是幼兒園第二屆親子運動會,也是學姐留下的成果。當然了,學姐舉辦的是第一屆。
親子運動會,讓幼兒園裏加了一半大糖果。老師穿著卡通服引路,兩名孩子舉著班牌走在前頭,家長們領著各自的孩子,分班進入各自區域,集中到旗台前。升旗儀式上,六名孩子穿著小號的綠色軍服,四個孩子抬著紅旗慢步前進,一名鼓手和一名號手在前頭開路,將紅旗交到了老師手上。
升起國旗後,各班的家長們扯著了一塊大彩布,黃的,綠的,紅的,像一朵朵彩雲散布在校園裏。彩布由家長共同扯著,一會兒支起成為天空,一會兒鋪展成為地麵,一會兒拉起成了溝渠,讓孩子在彩布上爬過,彩布上爬過,彩布上鑽過。在熱鬧的親子運動會上,吳娥發現阿瓦爾古麗不肯進入彩布,任憑媽媽怎麽勸說。
吳娥於是來到阿瓦爾古麗麵前,問為什麽不肯進入彩布。阿瓦爾古麗說,我要等我的爸爸。媽媽隻好解釋說,她爸爸是守邊員,爸爸前幾天視頻的時候,答應回來參加親子活動,但是今天遇到突**況,臨時巡邊護邊去了。吳娥說,爸爸執行任務去了,我替你的爸爸陪你好不好呢?我和你媽媽一起來玩遊戲吧!阿瓦爾古麗想了想,終於答應了。
事後,吳娥了解到,阿瓦爾古麗的爸爸確實是臨時執行任務了。原來,連隊附近有一座水壩施工,兩名工人在橋洞下睡著了。戰友們巡邏行至此處,注意到有輛電動車。戰友說,車在人卻不在,這裏靠近吉爾吉斯坦邊境,有越界風險。戰友立即向連隊報告。由於阿瓦爾古麗的爸爸最熟悉當地的地形,本來要回家探親的,結果臨時接受任務,連夜出發沿邊搜尋。他們找到了兩名工人,工人們由於橋洞下醒來天黑迷失方向,差點越界。
吳娥對阿瓦爾古麗的媽媽說,姐姐,國慶節就要來了啊,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我們要跟孩子們講講愛國主義,就想到了守邊員的故事,讓孩子們對祖國有一個具體的概念,你能不能講講你愛人的故事呢?看到對方點了點頭,吳娥趕緊拿出了紙筆。
阿瓦爾古麗的爸爸,叫阿裏曼,父親曾經是邊防軍人。阿裏曼小的時候,常聽父親講邊防連的故事。父親退伍後,就成了一名守邊員。“142”“尖尖墳”“小草坪”“哈薩墳”……父親的嘴裏時常冒出一些小地名。父親說,這些小地名,就是邊防戰士命名的,它們就是小號的中國,就是邊防戰士誓死守衛的祖國……這些地名在阿裏曼心裏深深紮下了根。
“哈薩墳”是邊防連一個非常重要的巡邏點位。即使是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冬季,連隊官兵也要克服重重困難,前往點位巡邏。十幾年前的一個冬天,排長帶領戰士們外出巡邏,出發時天還算晴朗,可返回時突遇暴風雪,通信設備失靈,與外界完全失聯。茫茫雪海中,戶外能見度極低,即使是再有經驗的牧民,也不敢在這種天氣外出。
連隊官兵心急如焚,隻能盼著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快些停止。得知有官兵失聯,立刻動身,阿裏曼的父親立即叫上兒子共同外出尋找。由於失聯官兵較多,兩個人開著兩輛車,義無反顧衝進了狂風暴雪中。
雪花如同密集的箭矢,打在車窗上。白茫茫的世界中,兩人搖下車窗不時探頭觀察。可是,風雪阻礙了視線,近兩個小時,一無所獲。他們沒有放棄努力,繼續尋找,終於在一個被雪堆半掩的小坡下,尋到了幾乎被凍僵的官兵。阿裏曼對此事記憶深刻,每次接到任務,都知道事關人命、事關祖國,腦子裏會浮現“哈薩墳”官兵邊打著哆嗦邊喊父親的聲音。
阿裏曼很忙,春天忙著種樹養樹,冬天忙著清雪、幫助連隊購置年貨;平時在放牧種地之餘,還要看著雜貨鋪,又要護邊巡邏……可隻要有戰士需要他的幫助,他總是隨叫隨到。這幾年,村子裏發動移民搬遷,阿裏曼在城裏安了家,但他依然和父親在邊境的村子裏住著。
吳娥聽了,感激地說,阿裏曼真是個受人尊敬的守邊員,他願不願意來幼兒園,跟孩子們講講守邊的故事呢?我們準備在迎國慶的活動中,特意策劃一個“風雪邊疆”的表演節目呢!依布力接過話題,解釋說,吳娥策劃的活動中,是軍人或守邊員與孩子互動的,一起去尋找邊境受困的戰士。
兩人充滿期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複。但是,阿瓦爾古麗的媽媽卻搖了搖頭。這位守邊員的妻子緩緩地說,阿裏曼不願意出來參加活動,因為他一直有個心事,他說他曾經放走了逃邊人,那是吉爾吉斯坦的三口之家,年輕的爸媽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阿裏曼經常會在夢中驚醒……我,我,希望你們不要說出來,也不要對阿瓦爾古麗說。
吳娥和依布力吃驚地說,阿裏曼犯錯誤了?他受到處罰了嗎?
阿瓦爾古麗的媽媽說,沒人知道這件事,他一直裝在自己的肚子裏,阿裏曼自己感覺犯了錯誤,他不知道該不該同情那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