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高台民居

第二天,也就是離最後通牒的日期還剩五天的時候,王長輝給黃勇請了假。

“黃書記,我去趟喀什。”王長輝請假的時候,還是有些心虛。

“哦,出關啦!有新的想法了嗎?”黃勇平靜地問道,沒有埋怨,也沒有期待。

“沒有。所以,去喀什再找找靈感。”

“去吧。”

兩人心照不宣,再無更多的話語。

王長輝走出黃勇辦公室的時候,心道:“看來,黃副書記已經做好了去喀什地委申請放棄的準備。”

王長輝本以為自己已經可以坦然地麵對這一切,卻在出門時突然感到心中的某個角落被深深刺痛了。

喝了幾天的雞湯,還是溶解不了挫敗感。

再次來到喀什古城,王長輝不像上次和唐玲那樣隨處亂逛,而是目標明確。

可是逛遍了所有新疆特色服飾店,滿眼都是大通貨,根本沒有王曉楠想要的仿古唐裝。

“要不,你去對麵的高台民居看看?那裏倒是有布料、服飾的手工作坊,都是老手工藝人親手做的東西。”最後一家服飾店的店主給瀕臨絕望的王長輝指了一條路。

高台民居是喀什老城東北端一處建於高40多米、長800多米黃土高崖上的維吾爾民族聚居區,如今共有近六百戶人家、600年曆史。

高崖其實在兩千年前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維吾爾先民在此建房安家。

相傳東漢名將班超、耿恭也曾在此留下足跡。

公元九世紀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時,王宮就建在這個高崖的北麵。

高崖的北坡與南坡在曆史上曾連為一體,後來被洪水衝斷,便南北分隔。

北崖就是現在的老城喀喇汗王朝王宮所在地,南崖就是高台民居。

這裏的維吾爾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

家族人口每增多一代,維吾爾族人便在祖輩的房上加蓋一層樓。

數代之後,便形成了如今房連房、樓連樓,層層疊疊的奇觀,充分體現了維吾爾族人獨具一格的居住文化:對家和故土的依戀。

族人越來越多,但院落的空間卻是有限的。

既然橫向空間無法拓展,那就在縱向空間上想辦法,往不受限製的高空擴建,沿牆體往上加蓋一層甚至兩層樓。

維吾爾族不同於漢族,他們沒有空間極致對稱的癖好,所以在建房時可任意而為、隨意發揮。

於是房子依著山勢越建越多,形成錯落有致的格局。

為了方便“空中樓閣”的通行,高台民居後來又出現了巧妙的“過街樓”,從二樓跨街過巷延伸到對麵,既不阻礙樓下行人行走,也不幹擾樓上人居住。

除了“過街樓”外,還有占街麵一半的“半街樓”、將樓房蓋在小巷十字路口上的“懸空樓”。

這些未經規劃、隨意建造的樓上樓、樓外樓,又排列出四通八達、曲徑通幽、忽上忽下的50多條小巷。

沿巷道漫步,走進依牆而開的民居大門,能看到各種不同的院落。

庭院雖大小各異、高低不同,但有一處全然相同,那就是無論走進哪家庭院,都能看見各種樹木和花卉。

有維吾爾族人最喜愛的桑樹、無花果、石榴、杏樹、葡萄等樹木和玫瑰、月季、夾竹桃等花卉。

庭院裏果樹成蔭,花香四季,很多庭院都會用葡萄藤搭成涼棚,夏天既可以品嚐鮮美的葡萄,又是納涼的好地方。

維吾爾族人非常喜愛養花種草,整個高台民居更是無處不落花。

特別是維吾爾婦女,與花有著不解之緣。

她們頭戴花帽、脖圍花巾、身穿花裙,用鮮花裝扮自己,用自然花草做化妝品。

她們的生活處處與花相連,生命也如花般綻放。

高台民居是喀什展示維吾爾古代民居建築和民俗風情的一大景觀,被中外遊客譽為“維吾爾族活的民俗博物館”,更是喀什這座中國曆史文化名城的內涵所在。

而在高台民居之內,就有維吾爾族傳統手工藝製作的絕佳場所,也是維吾爾族紡織、雕刻與繪畫藝術的殿堂。

王長輝沿著蜿蜒的巷道緩慢向前行走,駐足在每一家洞開的房門口,仔細查看門旁的牌匾。

他走過了土陶燒製工坊、皮靴作坊、艾德萊斯作坊、羊毛毯作坊……

當他再次回到出發的地方,也就回到了原點。

“囡囡是不是搞錯了?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服飾!連仿古服飾都沒有,更別說精確到唐朝的回鶻服飾了!”王長輝疲憊中帶著失望。

他拿起手機,想打電話告訴女兒,自己確實盡力了,但一無所獲。

但一想起女兒為她自己的奇思妙想激動的神情、期盼的話語,他就深深歎了口氣,重新把手機揣進褲袋裏:“還是再找找吧。”

王長輝又回到了喀什古城。

隻不過這次,他選擇遠離主幹道,隻在僻靜的小巷中尋找,看看還有沒有漏網之魚。

王長輝在小巷中緩緩前行,一會兒左顧右盼,一會兒低頭沉思,不知道走了多遠,也不知道走到了哪裏。

“哎喲!”

王長輝隻覺腦袋忽地一震,強烈的眩暈感過後,大腦裏隨即一片空白。

還好,這一切,隻在瞬息之間,他很快就清醒了過來。

他揉了揉生疼的頭,看著一個足球歡快地跳躍著奔向一個角落。

“叔叔……對不起,你沒事吧。”幾個穿著藍白色相間校服的維吾爾小孩跑了過來,怯生生地問道。

“你們踢的?”王長輝問道。

“叔叔,是我,對不起,腳法沒控製好,踢偏了。”一個皮膚黝黑、個頭稍高的男孩子往前站了站,不好意思地承認道。

“腳法沒控製好?那你要是控製好了呢。”當王長輝看清是幾個維吾爾小學生後,笑著問道。

“那就絕不可能踢到你的頭,肯定是踢你肚子上了。唉,打高了!”高個男孩一本正經地說道。

王長輝愣了一下,隨即大笑起來。

“我始終還是你的活靶子啊。”王長輝笑著腹誹道。

“你們喜歡踢球?”王長輝止住笑聲,問道。

“對啊,我們學校的男生都喜歡踢球。現在每年都有滬喀足球對抗賽,隻要進了校隊,就可以去美麗的上海踢球,和那裏的學生一較高下。如果踢得好,等再長大一點,說不定還能進中國國家隊呢!”一個大眼睛、個子稍矮的學生興奮地說道。

“你們想去上海?想為國爭光?”王長輝來了興致。

“誰又不想呢?我們學校的男生,都想!”幾個小學生竟異口同聲地說道。

“好好好!好好踢,到時候,叔叔去上海看你們踢球。對了,你們是哪個小學?”

“喀什第一小學。”

“去吧,把球撿起來,繼續練去吧。”

幾個小學生這才歡笑著朝足球奔去。

王長輝笑嗬嗬地看著他們撿起球,跑到一處不大的空地上,分成兩撥對練了起來。

忽然,空地旁的一棵大樹底下,幾個瘦小的身影瞬間就引起了王長輝極大的興趣。

他神情凝重,忍不住跑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