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開業
十一月初八是個好日子,「興龍漁業廠」正式開業。
震天動地的“滿地紅”鞭炮,整整炸響一個上午。廠子裏裏外外到處是紅彤彤的鞭炮碎屑,好像鋪了一層喜氣洋洋的紅地毯。
謝翠娥的堂叔在外地唱戲,趕不回來,就給謝翠娥包了個大紅包。
楊主任和肖隊長各自送了一個喜慶的花籃。這是楊主任托女兒羅秀英從城裏帶回來的。聽說現在城裏的新店開業,要擺一對花籃才喜慶。
江大龍、江甲龍鄭重其事地在右邊中間的屋裏擺了兩座塑像,一座是武財神關羽,一座是漁民們最尊敬的水神楊泗將軍。大嫂、二嫂喜氣洋洋地端著紅塑料托盤,給前來道喜的村民們發瓜子花生,散煙檳榔。板栗帶著妹妹毛毛彎著腰,拿根小木棍在“紅地毯”裏扒拉未點燃的散鞭炮。
江一龍、謝翠娥招呼前來道喜的郝大麻子、於黑皮等相熟的年輕漁民參觀廠子。白色的木板上頂著一朵綢緞大紅花,紅花下麵“興龍漁業廠”幾個通紅的大字格外奪目,大家拍了拍江一龍,由衷地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了不起。沒想到,你真的踏上了岸,還辦起了廠。以後要喊江老板啦!”
江一龍不好意思,“我是什麽老板呀,老板就要漏水,就要沉呢!”
船上的老板,可是不吉利的話。
“黑皮,你嫉妒也沒得用,別個一龍娶了個岸上的好老婆,你反正這輩子是沒戲了!”
“誰說的?那我現在換個老婆不就來得及啊?”
“你敢大聲點不?我們嫂子就在前頭!”
“哈哈哈哈……”
“就算嫂子同意,你這副鬼像樣子,哪個岸上的看得上你!”
……
幾個年輕後生打打鬧鬧笑做了一團。
前邊肖隊長左看右看,問:“這麽大的事,他們家爺娘沒來啊?”
楊主任歎了口氣,“那個老倌子你又不是你曉得他的脾氣。倔起來十頭牛都拉不回。他不讚成兒子們開廠,巴不得他們一世綁在船上就好。為了上岸開廠子的事情不曉得和一龍他們吵過好多回了。也就是這回子三個伢子硬氣,不然,這個廠子也開不成。”
肖隊長皺了皺眉,“這些老漁民真的是和魚一樣的,離不開水了!也不曉得那個不到三尺寬的破船有什麽好住的。哎,故步自封!”
楊主任連忙擺手,“肖隊長,你不要講這種話啦。我們也要尊重不同群體的生活方式。引導他們上岸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慢慢來。”
肖隊長笑了笑,“還是楊主任覺悟高。放心,我就是在你麵前放肆幾句。”
楊主任說:“這三個伢子走到這一步不容易,以後還要麻煩肖隊長多多關照。”
“放心咯,我還指望他們早日發家,帶著東湖村早日脫貧呢!”
開業前幾天,江大龍、甲龍、一龍三兄弟和三個媳婦左請右請,江又信還是不肯來新廠子看看,更別說來參加開業典禮。江家江又信不來,周秀珍想來也不好來了,三姐江荔枝就留在家裏陪爺娘。
熱熱鬧鬧中,大嫂、二嫂擺出前段時間在楊主任家熏的臘魚,前來湊熱鬧的人紛紛捧場。臘魚半賣半送,一會兒就賣完了,算是討個開張大吉的好彩頭。
不過,到了下午,一家子就真正的忙起來了。
“興龍漁業廠”的禾灘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也就是兩個工作區域。
最裏麵靠近圍牆邊是兩個巨大的水泥池子,鮮活的鯽魚、鰱魚、草魚、青魚等等在裏麵蹦跳翻滾。這是江一龍和江甲龍一大早就送過來的。水池旁邊是一排長長的案板,鋒利的菜刀躺在案板上,寒光閃閃。這是殺魚、剖魚的地方。不過,現在天氣冷,殺魚的工作暫時放到了右邊第一間屋。
靠近大門這邊是晾曬區,一排排的木架子整整齊齊。醃製好的魚,打上花刀,腹部支上交叉的竹枝撐開,掛在晾曬區的木架子上晾幹水汽。有時候天氣好,熏好的臘魚也可以掛起來曬一曬,增加風味。
醃製的兩個水池砌在了右邊第三間平房。熱天的時候屋裏比外麵陰涼,不容易變質。三間平房中間就是江一龍他們的辦公場所,前邊擺了財神像,後麵就是累了歇歇腳的地方。
那個最大的倉庫,足足有十米寬,二十米長,這就是他們熏臘魚的熏房。
他們既然是開工廠,用大油桶熏魚肯定是太慢了。於是三兄弟請教了楊主任,又跟著楊主任拜訪了幾位做臘魚的老手,最終在鎮上請鐵匠師傅用鐵皮和鐵架子箍了二十個熏爐。整整五十塊錢一個的大熏爐,給錢的時候江一龍都在肉痛。
有了熏爐,還需要熏料。江大龍喊了台拖拉機花了兩天功夫,才從附近打家具的那裏買了些刨花和鋸木屑。
“這哪裏是燒鋸木屑啊,是燒錢啊!木屑子不值錢,這路費就貴啦!”
但是也沒辦法,他們周圍沒有大規模砍伐的林場,周邊也隻有找各村的木匠去收。
以前在楊主任那裏小打小鬧,倒不覺得花費什麽,現在想來,江一龍釘船帶回來的刨花和鋸木屑早就燒完了,楊主任不曉得自己要往裏麵貼多少熏料的錢。這麽一想,兄弟三人對楊主任又更感激了些。
其實除了木屑,穀糠稻殼、甘蔗渣等等也可以做熏料,要是講究些地搞點果木、柏木更好。隻是木頭太貴了,穀糠他們也準備了些。現在廠子才起步,用不了那麽寬地方熏魚,他們就在倉庫隔出了一塊地方放熏料。
一切準備就緒。
大嫂劉貴美手把手地教劉姐、張姐剖魚。隻見她用菜刀背重重地在魚頭上一拍,趁魚暈眩昏迷之際,左手扶魚,右手刀尾在魚頭上用力一按,隻聽‘哢嚓’一聲,魚頭應聲切成兩半。刀頭順著魚背一直劃到魚尾,刀鋒一撇,魚腸魚鰾順著刀子掃出,就連魚腹上的黑膜都刮得幹幹淨淨。去鰓、穿繩,前後最多三十秒,一條五六斤重的白鰱就被收拾得清清澈澈。這手功夫就連在菜市場殺了多年魚的張姐、劉姐都不得不服。
二嫂郝愛妹負責醃魚。廠子籌備期間,她就在楊主任家裏跟著周姐學了好幾天,從醃料的選擇到給魚肉按摩的手法,她都牢記於心。大池子裏早就倒好了醃料。鹽、酒、糖、老薑、八角、桂皮、香葉,米酒等樣樣都不少,生怕缺了什麽與在楊主任家醃出來的味道不一樣,到時候影響生意。這次開廠,三兄弟把這兩年掙的錢都投了進來,一個個鉚足了勁,隻能成功,不許失敗!要是哪裏出了差錯,虧了,郝愛妹不敢想象。
謝翠娥做這些不在行,就幫忙打下手,晾魚、洗魚,點火、遞柴,也忙得搞手腳不贏。
新生的“興龍漁業廠”裏酒香味、香料味、魚腥氣、煙火氣一陣接一陣,飄出了“漁業廠”,飄出了東湖村,飄向了洞庭湖。
“不曉得爺娘有沒有聞到這股香氣。”夜晚,涼風吹過,江一龍坐在台階上,心底隱隱約約有些遺憾。
“放心,他們遲早會聞得到的。”謝翠娥寬慰他。
傍晚,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忙了一天都回去了。爺娘不準他們晚上住外麵。
江又信說:“連家船永遠是你們的家,是你們的根。你們要是連家都拋棄了,那也就莫認我這個爺了。”
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江又信的情緒一直不好,江家兄弟不敢再忤逆爺老倌,隻得每天在“興龍漁業廠”和連家船之間往返。
廠子裏沒人守也不行,於是江一龍和謝翠娥主動留下來守夜。
十天後,第一批臘魚出爐。
現在是落樵期末,洞庭湖休漁。這批魚還是江大龍、甲龍兄弟跑了老遠的地方零零散散撈上來的。這批魚大概有三百條,都是由五六斤左右的草魚、鰱子魚熏成的,條條色澤金黃,肉質緊實。
江一龍第一時間就蒸了滿滿一大碗,請楊主任和肖隊長來試味。
“嗯,不錯。鹹淡相宜,勁道緊實,色香味俱全。哎呀,你們算是出師啦!”楊主任給了很高的評價。
“確實,噴香的。咽飯下酒都合適。”肖隊長也豎起了大拇指。
江家兄弟聽了這話,笑得合不攏嘴。第一步,產品合格了。
“你們打算怎麽賣啊?”楊主任問。
謝翠娥笑道:“零售的話還是六塊錢一條,批發肯定要便宜點。我們想了下,五塊吧,要是批得多還可以商量,就薄利多銷了。”
楊主任說:“我的意見是,你們既然是開廠子就不要浪費時間出去搞零售了,就專門生產、批發。不過,這個價格還可以考慮考慮。你們想想,現在就算魚價跌了些,鰱子魚也要六七毛錢一斤,一條五六斤的魚至少要三四塊錢的本錢。再加上人工、香料、熏料,還有肖隊長這裏的租金,那還有什麽錢賺呢?”
江一龍說:“馬上冬捕了,我大哥二哥他們打的魚就夠用了。”
“那是現在,做生意不看一朝一夕,要看長遠。將來生意怎樣做大?再說,你們開這個廠子未必是為了消化賣不出去的鮮魚的啊?不是為了洗腳上岸不過辛苦日子啊?”
江一龍沉默了。他發現自己想的還是太簡單了。
習慣性地考慮事情的方法,真的跟不上他們的思路。
江大龍為:“楊主任的意思是……”
“我看定價要高。現在定低了,到時候一算賬劃不來,再想漲價就漲不動了。你們至少按三塊錢一條魚的成本算。”
江甲龍和哥哥對望一眼,撓了撓頭,無奈地說:“楊主任還是明說吧,我們不曉得算。”
楊主任和肖隊長都笑了。
“翠娥,你來算。你現在是這個廠子的財務,管家婆啦!”
謝翠娥也沒底氣啊,她再厲害也才接觸這些東西,每天賬是記了,但是算成本還是太為難她了。
“要不賣10塊?”大嫂劉貴美麻著膽子喊了個高價。
二嫂郝愛妹笑著說:“太貴了,別個也不得要咧。”
肖隊長說:“你們莫被楊主任嚇到了,等你們做大了,成本也是可以降低的。那些稻殼米糠你們也可以去找農民講價嘛,長期合作,人家也會願意薄利多銷,絕對的!”
楊主任笑道:“是的,莫忘了頭一個請肖隊長給你們降點租金。”
一屋人哈哈大笑。喜笑顏開中,江家兄弟決定臘魚批發價定在6塊5一條,零售價定8塊。
楊主任又提起一件事,“我記得堵堤村有個妹子嫁給一個城裏開南食店的,不曉得你們認得不?”
楊主任這一說,江一龍瞬間想起一個人,梁小芳。江一龍當初與梁小芳談愛的時候偷偷摸摸的,除了他和梁小芳的家人,其他人都不曉得。
果然,楊主任說的就是梁小芳。“那個妹子好像是姓梁。以前你們家的連家船在堵堤那邊停過,應該認得啊。要是搭上她這條線,你們也算打開第一條銷路咯。”
對於去找梁小芳這條線,江一龍心裏是有點抵觸的。
晚上,細心的謝翠娥看出了丈夫的不對勁。
“你怎麽了?”
江一龍為難地揉了揉頭發,為難得齜牙咧嘴。想了半天,歎了口氣。
“翠娥,我有事要跟你坦白。”
江一龍把自己和梁小芳談過愛的事情和盤托出。
謝翠娥聽了半天沒有回應。
“你……你不會怪我吧?”
謝翠娥望著他緊張的神色,忽而笑了笑,“我怪你做什麽?你都不嫌棄我二婚,我難道還嫌棄你談過愛?這隻說明,我的眼光好,我選的男人在別的女人眼裏也是塊寶呢!現在這塊寶在我身邊,我高興還來不及。”
“翠娥……”江一龍很感激謝翠娥的理解,緊緊地摟著她,恨不得把她揉進自己的骨頭裏。
“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我們才是一條船上的人。”
“是的!我江一龍這輩子絕不辜負謝翠娥,要是做出對不起她的事情,就天打雷……”
謝翠娥一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呸呸呸……亂說什麽。”
江一龍笑了,看著謝翠娥大大的眼睛,秀氣的麵龐,忍不住低下了頭,閉上了眼,此刻,他很想和謝翠娥打一個鈸,然後……
明朗的冬夜,冷風呼嘯,江一龍卻渾身火熱,謝翠娥是他的船,更是他的港灣……
第二天一早,江一龍劃著船載著謝翠娥和一些臘魚樣品往嶽陽而去。當初梁小芳出嫁後,他像丟了魂一般,有意無意地打聽了不少關於梁小芳的消息。他知道她嫁到了嶽陽縣,也知道她夫家姓錢,住在友愛路。但是,他從沒有上門找過。
嶽陽縣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二人停船上岸,一路邊走邊問。大概找了兩三個小時,他們終於看見了一個小小的路牌“友愛路”。在路牌的馬路對麵,一個屋簷下掛著一個白底紅字的招牌“友愛南食店”。
“南食店”是指賣糧、油等主食之外的副食品的店子,又稱為“南貨鋪子”。一般的南食店主要賣些零碎家夥,比如燈芯糕、小花片、桃酥、法餅、麻棗等,另外夏天有白糖冰棒,秋天有桂花糕,冬天來一口麻辣魚,熱得出一身汗。稍微大一點的南食店會搭著賣些調料、香料、山貨和各種幹貨。
錢家的“友愛南食店”有兩間門麵,看起來規模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