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水含山笑緣鏡露,理想原是耕作人

二壯在打穀場上曬麥,而老婆巧珍站在他旁邊選種,夫妻倆有說有笑,手裏的活兒幹得這般神速,真讓人羨慕,他們是天生的一對,更有動人的故事。

原來他倆青梅竹馬,自由戀愛。

那年二壯才二十歲,已經長到一米八,清秀奪人的小白臉,引人注目的是彎蠶似柳的眉毛分布濃烈,凝神聚意的雙目溜圓滾動,呈現出青春風采,迷人的一笑不知要鉤去多少少女的魂,狹長的鼻梁下是一法開闊的四字口,像是要吸納百川,又像要排江倒海,滔滔不絕的談吐,洪聲出韻,細語吐絲。如果讓他講過去的故事,不濟的命運,沉浮的人生,深深地吸引著對他最癡情的巧珍,上天注定他就巧珍心中的"白馬王子″。

巧珍那年十八,脂白滋潤的皮膚,淺淡狹長的眉毛,杏核般的雙眼,長長的睫毛中閃出一雙同等的星星,眨眨是童話,閃閃是雲霞,靈秀的鼻子下藏著一張櫻桃小口,輪廓似月的臉龐兩邊是貼鬢如扇的雙耳,亭亭玉立的身材,長臂過膝,腿長身短,隻有畫中可以偶遇的美女赫然入眼,足以打動二壯,他朝思暮想,夜難入寐。

兩情相悅無月老,海誓山盟缺紅娘。

他倆相愛了,愛河中沒有媒婆,隻有純真善良的語言取代了世俗,在生產隊裏勞動時,他倆總是一組,泥土是熱情的鎖鏈,丘比特之箭射中他們時,不計富貴與貧窮,也不在乎門當戶對。

二壯是孤兒,每天下工後,要做飯刷鍋,洗衣拔草,喂豬喂羊,自從開始戀愛,巧珍總是幫這幫那,把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井井有條。

兩間茅草房,一筒長長的窯洞,珍藏著他們真摯的愛。他倆雖然念的書少,但是他倆熱愛讀書學習。

二壯念:“麥浪滾滾起熱潮,我在田埂放鞭炮。"

巧珍念:"東山的糜子西山的穀,我和情郎在南屋。"

二壯念:"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心中的話兒家中的福。"

二壯勤快能幹,聰慧過人,所以巧珍家人也沒反對,很快將這門親事定了下來,二壯特別感激二老,在他眼裏"兩家親人一家親"

愛情的力量是強大的,二壯勤勞能幹,一年下來,收入頗豐,那年秋後,他蓋起了三間新房,並且打扮得漂漂亮亮。

不久,他們定了婚,決定擇日結婚。

結婚那天,二壯給他倆買了漂亮的婚服,請來了鄉親們,擺上了酒席,證婚人是村長常規,村長拿著紅光璀璨的結婚證,並寫下了一幅對聯:

佳偶天成二壯美,

珠聯璧合巧珍歌。橫批:

喜結連理

鄉親們拍手稱快,讚口不絕,說道:“常規寫的真不俗,將一對新寫得淋漓盡致!"當一盤盤喜糖擺在鄉親們麵前時,當一杯杯美酒倒滿在朋友麵前時,

祝福聲,慶賀聲,聲聲吉祥

談美聲,稱讚聲,聲聲滿意

這時村書記黃霞又撰寫了一幅對聯:

龍盤二壯呈良緣,

鳳繞家珍現巧遇。橫批:

永結同心

院子裏頓時又響起了掌聲,將喜宴推向了**,真是熱鬧非凡。

一轉眼七八年過去了,如今他們娃卻大了,他們相敬如賓,真是響當當的恩愛夫妻,在二壯心裏,裝著鄉親,裝著妻子,裝著兒女。

回憶著往昔的艱辛,他在淒涼中找到了溫馨,總是有說不完的幸福與歡快!

暑假一晃過去了,到了開學的時間,常村長和黃書記召集大家將今年的"登科五子"進行了歡送儀式,五個娃都戴著絲綢紮的大紅花,放了幾串長長的鞭炮,常規做了簡短感人的"送別辭″送上班車,揮手告別,他們一個個帶著親人們的期望,激動地流著淚水,離開了故土,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從而改變自己,改變家鄉,有朝一日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那年我也9歲了,到了上學的年齡,媽媽帶著我們姐弟倆,報了名,之後將家裏僅有的一籃子雞蛋賣了,換回了四元錢,給我倆交了學費,並買了文具作業本之類。

那時我們的班主任是張聽潮老師,他對我進行了簡單的測試,讓我數從"1一一100"的數字,我順利過關。

張聽潮老師先前是我爸爸的同事,因為我爸爸以前當過七八年的代課教師,後來因為社會的需要調到興電工程水利處工作了。

所以張老師對我特別的要求,正式開課的那天,他讓我讀寫所有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還讓我做100以內的加減運算,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我關關通行,順利過關。

我自學習中,我自詡我是敏銳的猴子,又像穩重的大象,對於老師的講解,我總愛聽他們詳細的講解,從來不敢有半點馬虎,也不敢有一絲的懈怠。因此,遠在他鄉的爸爸對我的學習態度非常放心,我在我的笫一封書信中寫道:"爸:爺奶身體好,我學習棒,姐作文優秀,媽總忙,您放心!″爸爸接到書信回複到"兒,書是良田筆是牛,勤耕細作才豐收,白天不怕人來盜,黑夜不畏賊來偷。″看了這些,我開始似懂非懂,聽了姐的解釋,我才恍然大悟,更加努力學習。

又是一年秋葉黃,盛夏的麥茬叢生著一團團麥青,打野的牲口盡情切吃著,村口路邊上“花兒笑,池水綠,人更勤,草微黃"。秋收快要開始了。

由於夏天雨水好,八成是夏田,剩下的隻種了一些片片麵麵的的秋田,糜子。穀子,蕎麥,洋芋。

黃綠淺淡的秋田陣陣飄香,農民伯伯開始舞動著鐮刀,排排豐田入鐮下,列列行間穀米香,在農人的眼中開始"搶黃天″。

爺爺說:“黃天在地,人心不安"

奶奶說:"夏忙不算忙,秋忙繡花姑娘也要請下床"

媽媽說:"黃割一成,綠割一成,幹割一成"

聽到他們的話,這使我對"秋收"更深一層的了解。

當然,"旱田"這隻是靠天吃飯,大家辛辛苦苦一年下來,簡單地溫飽有時也沒"保障"。"人畜飲水問題更加難以解決。″

因此,"興電工程"引黃灌溉迫在眉睫。國家下大力氣。下大決心,時刻牢記"責任大於泰山"。讓興堡子川人民早日過上"有保障,能致富"的好日子。

那個年月,一個指示,一個命令。經傳達,一呼百應,一諾千金。動如雷霆萬鈞。行若排山倒海。

開山挖隧道,鋼釺,鐵錘,鐵鍬,架子車,根本沒有先進的工具。可就是這一股拚勁,將一個個工程項目順利拿下,並且提前完成。

在這股浪潮中,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沒有津貼,沒有獎金,沒有美味佳肴,沒有山珍海味,沒有海參鮑魚,隻有饅頭鹹菜黃米飯,就是這一顆顆紅心,擰成一種強大的力量。硬將"興電工程"提前拿下,從此,"黃河之水天上來”流進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