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點點星火
李明站在醫院會議室門口,緊張地整理著手中的培訓資料。
清晨的陽光透過走廊的窗戶斜射進來,給文件鍍上一層金邊。
這是他和阿依古麗籌劃了一個月的培訓課程。
從最基礎的急救技能到最新的診療方案,他們希望通過係統的培訓,提升醫院整體的醫療水平。
“別緊張。”阿依古麗走過來,幫他理了理有些歪斜的領帶,“你昨晚練習了多少遍?”
“記不清了。”李明苦笑,“可能有二十遍?”
阿依古麗輕聲笑了:“你啊,還是像以前一樣認真。不過這次不一樣,你有我。”
她的話讓李明心裏一暖。
是的,有她在身邊,一切都不一樣了。
會議室裏漸漸坐滿了人。
讓他們驚喜的是,不僅是年輕醫生來了,就連一些資曆較深的主任醫師也出現在現場。
“看來大家對改變的態度正在轉變。”阿依古麗小聲說。
李明點點頭,深吸一口氣,走上講台。“今天的培訓主題是‘現代醫療理念與本土實踐的結合’……”
他的聲音有些發抖,但很快就穩定下來。
當他講到急診分診製度取得的成效時,台下響起了讚同的議論聲。
“上個月,我們科室的一個病例……”李明正說著,突然看見阿布都·卡德爾院長悄悄走進會議室,坐在最後一排。
他愣了一下,但很快調整好情緒,繼續講下去。
阿依古麗接過話題,用流利的維語講解新的病曆書寫規範。
她舉的例子都是本地的實際案例,讓在座的醫生護士感同身受。
“就像織地毯一樣,”她微笑著說,“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益求精,才能織出最美的圖案。我們的醫療工作也是如此。”
這個比喻引起了共鳴,特別是護士們,都認真地記著筆記。
培訓進行到一半時,一個突**況打斷了課程。
急診科送來消息,一位老人突發心梗,情況危急。
“正好,”李明看了看表,“讓我們用實際案例來演示新的急救流程。”
會議室裏的人群跟著他們來到急診室。
老人已經被送進搶救室,李明和阿依古麗立即投入救治。
他們配合默契,每個動作都準確而迅速。
“看到了嗎?”在救治的間隙,李明向圍觀的同事們解釋,“這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標準化流程的重要性。每個人都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職責。”
搶救持續了半個小時,老人的生命體征終於穩定下來。
當他們走出搶救室時,發現阿布都·卡德爾還站在外麵。
“很好的示範。”院長說,聲音裏帶著一絲讚許,“這就是我們需要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這句話無異於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
李明和阿依古麗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喜悅。
之後的培訓更加順利。
醫護人員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很多人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困惑。
有時培訓結束後,還會自發組織討論。
“你們知道嗎?”一天下班後,護士小馬興奮地說,“我發現按新流程工作,不僅病人滿意,我們也輕鬆多了。”
“是啊,”另一個護士接話,“以前總覺得改變很麻煩,現在發現其實挺好的。”
李明和阿依古麗默默聽著她們的對話,心裏充滿欣慰。
改變正在悄悄發生,就像春天的細雨滋潤著大地。
但挑戰也在不斷出現。
有一次,一位老醫生在培訓中提出質疑:“這些新方法是好,但我們的條件跟上海不一樣,能行得通嗎?”
這個問題讓會場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看著李明,等待他的回答。
“您說得對。”李明平靜地說,“我們的確不能照搬上海的模式。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本地情況做調整。比如……”
他拿出一份改良後的診療方案,詳細解釋了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這個誠懇的態度打動了在場的人,包括那位提出質疑的老醫生。
“小李說得有道理。”老醫生點點頭,“我們確實需要改變,但要因地製宜。”
這句話仿佛打開了一扇門。
之後的培訓中,大家開始積極獻言獻策,討論如何將新理念與本地實際相結合。
阿依古麗更是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將一些醫學術語翻譯成維語,編成順口溜,方便本地醫護人員記憶。
她編的“急救五步曲”在護士中特別受歡迎。
一天傍晚,李明在整理培訓資料時,發現桌上多了一份報告。
打開一看,是阿布都·卡德爾寫的評估意見。
“新的培訓體係切實可行,建議在全院推廣……”他一字字讀著,心情激動得難以平靜。
“怎麽樣?”阿依古麗從身後探過頭來,“我就說院長其實很支持我們。”
李明轉過身:“你早知道?”
“我昨天偶然聽見他和其他主任討論。”阿依古麗笑著說,“他說我們的方法雖然新,但很實用,而且考慮到了本地特點。”
李明靠在椅背上,長出一口氣:“終於……”
“這才剛剛開始呢。”阿依古麗認真地說,“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李明看著她明亮的眼睛,突然說:“謝謝你,阿依古麗。如果沒有你,我可能早就放棄了。”
“別這麽說。”她低下頭,臉微微發紅,“我們是搭檔,不是嗎?”
窗外,夕陽將整個喀什染成金色。
遠處傳來清真寺的晚禱聲,悠揚而寧靜。
李明望著這片他已經深深眷戀的土地,心中充滿感激。
他知道,改變正在發生,不是因為他一個人的努力,而是因為所有人的共同參與。
就像沙漠中的綠洲,需要每一滴水的滋養才能生生不息。
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她在身邊,就是最大的幸運。
“對了,”阿依古麗突然說,“明天的培訓內容是不是要調整一下?我覺得可以加入一些實操環節。”
“好主意。”李明立刻來了精神,“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情景模擬……”
兩個人又開始投入到工作中。
夜色漸漸籠罩了醫院,但他們的辦公室依然亮著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