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理想的碰撞
那台成功的手術像一陣春風,在醫院裏悄然傳開。
李明發現,同事們看他的眼神都變了,多了幾分認可和讚許。
就連一向嚴厲的外科主任,也在晨會上公開表揚了他和阿依古麗的配合。
“年輕人有幹勁是好事。”主任拍著他的肩膀說,“你們這台手術,證明了援疆醫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技術。”
這句話像一粒種子,在李明心裏生根發芽。
他開始仔細觀察醫院的日常運轉,發現了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每天下班後,他都會在辦公室裏記錄自己的想法,有時一寫就是大半夜。
“又加班?”這天傍晚,阿依古麗推門進來,手裏端著兩杯咖啡。
窗外的夕陽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長,映在辦公室的地板上。
“嗯。”李明接過咖啡,目光依然停留在電腦屏幕上,“我在整理一個提案。”
“什麽提案?”阿依古麗在他旁邊坐下,隨手拿起桌上的筆記本翻看。
“關於改進醫院工作流程的。”李明轉過身來,眼睛裏閃著興奮的光芒,“你看,比如急診科和各個專科之間的銜接,還有預約係統的優化,再加上一些新的診療方案……”
阿依古麗仔細聽著,時不時點頭。
突然,她抬起頭:“你準備什麽時候提交給院長?”
“明天。”李明的聲音裏帶著堅定,“我已經準備好了。”
阿依古麗的表情變得有些複雜:“李明,你了解阿布都院長嗎?”
“怎麽了?”
她輕輕歎了口氣:“他是個很傳統的人,對醫院現有的製度有著自己的堅持。”
“但是改變是必要的。”李明說,“就像那台手術,如果我們不嚐試新的方法……”
“我知道。”阿依古麗打斷他,“我隻是想說,也許需要一個更合適的時機。”
李明搖搖頭:“醫療改革不能等。每耽誤一天,就可能影響到更多病人。”
阿依古麗看著他堅定的側臉,欲言又止。
最後,她隻是輕聲說:“那麽,祝你好運。”
第二天一早,李明站在院長辦公室門前,深吸一口氣。
晨光從走廊盡頭的窗戶斜斜地照進來,給他的白大褂染上一層金邊。
“請進。”裏麵傳來阿布都·卡德爾低沉的聲音。
推開門的一刹那,李明感覺空氣都凝固了。
阿布都·卡德爾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麵,正在翻看文件。
他沒有抬頭,隻是用手勢示意李明坐下。
“院長,這是我寫的一份提案。”李明將文件夾放在桌上,聲音裏帶著掩飾不住的期待,“是關於改進醫院工作流程的建議。”
阿布都·卡德爾這才抬起頭,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哦?說來聽聽。”
李明開始詳細介紹自己的想法。
他說得很認真,時不時翻開準備好的資料。
但隨著介紹的深入,他發現院長的眉頭越皺越深。
“所以,”等李明說完,阿布都·卡德爾慢慢摘下眼鏡,“你的意思是,我們現在的製度都有問題?”
“不,不是這個意思。”李明連忙解釋,“我隻是覺得有改進的空間……”
“李醫生。”院長打斷他,聲音冷了下來,“你來喀什多久了?”
“三個月零十二天。”
“三個月。”阿布都·卡德爾重複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諷刺,“三個月的時間,就想改變一個運轉了幾十年的醫院?”
李明感覺有些窒息:“院長,我不是要全盤否定現有製度,而是想在此基礎上……”
“夠了。”院長站起身,走到窗前,“李醫生,你很年輕,有幹勁是好事。但是,你要明白,每個地方都有其特殊性。你在上海學到的東西,不一定適合喀什。”
“可是……”
“沒有可是。”阿布都·卡德爾轉過身,眼神嚴厲,“這件事到此為止。你還是專心做好本職工作吧。”
李明站在原地,感覺所有的熱情都被澆了個透心涼。
他機械地向院長道謝,然後轉身離開辦公室。
走廊裏依然陽光明媚,但他卻感覺不到一絲溫暖。
不知不覺間,他的腳步把他帶到了醫院的後花園。
這裏種著幾棵老榆樹,樹蔭下有一張長椅,是他常坐的地方。
“我就知道你會在這裏。”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阿依古麗端著兩杯奶茶走過來,在他身邊坐下。
“你都知道了?”李明苦笑。
“嗯。”她遞給他一杯奶茶,“整個醫院都傳遍了。”
李明沉默地喝了一口奶茶,熟悉的香甜味道讓他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我是不是太天真了?”
“不。”阿依古麗認真地說,“你隻是太著急了。你知道嗎,在維吾爾語裏有句諺語:駱駝走得慢,但不會錯過綠洲。”
李明轉頭看她:“這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有些事情需要耐心。”她微笑著解釋,“就像這片土地,它教會了我們的先輩如何在沙漠中生存。不是靠蠻力,而是靠智慧和堅持。”
“但是……”
“我知道你想說什麽。”阿依古麗輕輕拍了拍他的手,“改變是必要的,但方式很重要。你記得我們第一次給阿布都叔叔看病時的情形嗎?”
李明點點頭。
“那時候,我們也是一步一步來的,對嗎?先贏得他的信任,然後才能幫助他。”她的眼睛亮晶晶的,“醫院也是一樣,需要循序漸進。”
李明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你總是這麽善解人意。”
“這可不是善解人意。”阿依古麗佯裝生氣,“我隻是不想看到我最好的搭檔被打擊到。再說了,你的那些想法確實很好,隻是需要換個方式實現。”
“怎麽換?”
“比如,我們可以先從小處著手。”她眼睛一亮,“就從我們科室開始,一點一點地改進,用事實說話。”
李明若有所思:“就像當初教我維語一樣?”
“對。”阿依古麗笑了,“慢慢來,但要堅持。這樣的改變才是最持久的。”
遠處傳來清真寺的禱告聲,悠揚而深遠。
李明望著天邊的晚霞,突然覺得心裏亮堂了許多。
“謝謝你,阿依古麗。”他輕聲說。
“謝什麽。”她站起身,“走吧,帶你去吃烤包子。聽說新開了一家店,味道特別好。”
“這是在安慰我?”
“不。”阿依古麗眨眨眼,“這是在給你補充能量。改變需要力氣,不是嗎?”
李明跟著她站起來,看著她在暮色中的背影。
她總是這樣,在他最失落的時候出現,用最溫柔的方式給予他力量。
“對了。”走出幾步,阿依古麗突然回頭,“明天開始,我們就從急診預檢分診製度改起。你不是說這個最容易見效嗎?”
李明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她的用意。
這個女孩,永遠知道如何讓他重新振作起來。
“好。”他笑著說,“明天開始。”
傍晚的風輕輕吹過,帶來遠處的烤包子香。
在這片土地上,改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用心澆灌的種子。
而現在,種子已經播下,就讓時間見證它的生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