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岩波《地下交通站》有感
河北區作家信淑雅
岩波新作《地下交通站》,我“艱難”地讀完了。這種“艱難”不是艱澀難懂,也不是枯燥寡味,正相反,書中所營造的抗日戰爭氛圍凝重而悲壯,讓讀者如同穿越時空,又回到了那腥風血雨的年代。“艱難”在於,書中所講述的人物命運和事件過程,都是生長在和平年代的人所不能想象的。每讀到日寇的凶殘,而中國人鮮活的生命隕於瞬間時,我的心中都感到悸動和震撼。幾番掩卷陷入沉思。
劉海濤,書中的一號男主角,是一個在殘酷的鬥爭中成長起來的地下工作者。他化名在天津的一個日偽控製下的雜誌社當編輯,父親梁雨鬆化名周掌櫃,是我黨優秀的地下交通員。在父親眼裏,他是個性格柔弱,有恐日情緒的小資產階級情調的,不太稱心的兒子。在八路軍團長梁海天的哥哥眼裏,他是一個會寫詩的,有文采的小弟。在忠誠勇敢的弟弟梁海山的眼裏,他是一個文弱的,擅長和女人鴛鴦蝴蝶的哥兒。劉海濤的父親出自對兒子的不信任,到死也沒有把重要的工作交給過他。梁海天打的幾次漂亮的伏擊戰,都不知道是弟弟劉海濤送的情報。初期的劉海濤是一個有良知有才氣的小知識分子,弟弟梁海山為了給薊縣抗日遊擊隊送情報,慘死在日寇的刺刀下,日寇為了恐嚇人們,用大石磨把弟弟的身體碾成肉泥。海濤獲悉這一暴行,他那像地火一樣的民族反抗情緒,像熔岩噴湧,從此他走上了為弟弟報仇雪恨的抗日道路。他盡管還是儒雅的外表,內裏卻是一副錚錚鐵骨。
岩波運用嫻熟的寫作技巧,把劉海濤置於各種矛盾的漩渦之中,情節一環套一環,一扣緊一扣,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使人進入一種屏聲靜氣看爭鬥,急於下回見分曉的狀態。圍繞著劉海濤,作者設計了三個個性迥異女性,孔德貞、翟小倩、裴玲。她們都是劉海濤的傾慕者,但是孔德貞帶著軍統式的冷血、裴玲有著市井式的算計。最值得感歎的是翟小倩,她像是一隻浴火的鳳凰,她的生命在黑暗中迸發出奪目的光彩。作者用濃墨重彩,塑造了這個異於常人的女性。她美麗、有才情,同時也有女性的弱點。她曾委身於日寇小野,小野被殺後不堪酷刑出賣了劉海濤的父親,但又保住了劉海濤的性命。翟小倩對劉海濤的愛超越了男女情欲之愛,是一種不惜縱身投火焚身之愛。她為了給劉海濤收集情報,與漢奸丁五金苟且同居、為了更好的隱蔽自己,獲取更有價值的情報,變成大紅大紫的漢奸文人,任憑自己名聲狼藉。她的愛國心,她的純潔的感情,她為抗日遊擊隊立下的功績,隻有劉海濤最清楚,以致他想和她把生命連接在一起,同生共死。翟小倩的形象是許許多多戰鬥在敵人心髒的女特工的寫照,但願我們功勞簿裏有她們的名字。在劉海濤人脈中,作者設計了一條主線,就是他哥哥梁海天的共產黨遊擊隊以及父親的地下黨交通站;附線是張誌強和孔德貞國民黨特工;支線是江湖大佬牛萬裏和跤王孫向陽;輻射線,也是他針鋒相對的敵人:小野、石井、鬆本;再有就是汪偽代表馬向前和丁五金。年輕的劉海濤在這種險惡的敵我鬥爭的漩渦裏,增長了才幹和智慧,逐漸的成長起來,周旋於鬼子漢奸之間,行走於市井江湖。他讓鬼子信他,漢奸怕他,江湖人服他。他殫精竭慮地收集情報,給根據地運送物資。盡管黨內有個別人排擠他,甚至在入黨這個問題給他設障礙,但是,都絲毫不能動搖他對黨的事業的忠誠,信仰的力量讓劉海濤無怨無悔!作者塑造的劉海濤的形象是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作為文學形象也是成功的。
在《地下交通站》這本書裏,還刻畫一些小人物,展示了人性的多個層麵。比如描寫了心胸狹隘編輯齊有為。齊有為家境好有錢,長得也好,一表人才。就是一樣不好,沒有文采,劉海濤的詩才讓他嫉妒得兩眼冒火,嫉妒令他心態扭曲變形,盡做有悖常規的蠢事,他與石井的女人**,認日本顧問做幹爹。投靠日本人被提拔為劉海濤的上司,得意忘形一副小人嘴臉。結果因為和日本人爭利不得善終。這也警示了人們,妒火,最後是焚燒了自己。
《地下交通站》這本書的語言,有著濃鬱天津地方特色,通篇都是使用天津方言和俚語,對刻畫人物性格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有,把天津最具特色的符號,比如“狗不理包子”、“沙窩蘿卜”、“牆子河”、“海光寺”“海河沿兒”等巧妙地安排在故事情節裏,讓天津人讀起來倍感親切。作者極力彰顯天津碼頭文化,以求把天津的風土人情,介紹給更多的讀者。
書中有一章,題目是“老蔣部下說老蔣”,一個國民黨軍隊的退役參謀吳友善,引劉海濤為知己,縱論蔣介石的正麵戰場的抗戰,這是在抗戰小說裏難得見到的正麵肯定蔣介石抗日的情節,不乏精彩之處:“在‘八一三’淞滬會戰中,一個師被擊潰了就用另一個師頂上去,老蔣耗10年心血訓練的20個德械師全都葬送在黃浦江---。在衡陽巷戰中,我們隻能用舊式的刀矛來對抗日軍的機槍大炮,我們士氣高昂,是日軍使用了毒氣才強度耒河的-----”。這些論述,讓讀者了解到了國民黨軍隊在正麵戰場浴血抗戰的真實史實,讓人們看到了抗戰曆史的全貌,從某種意義是說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在這裏,還有一點和作者商榷的是:國民黨退役軍人吳友善,就小說人物來說,一個軍階不高的參謀對當下的國際、國內的政治、軍事的評述,超越了他本身的視野和水平。他的大段的傾訴,語言欠口語化。這隻是筆者管窺之見,僅作參考。
《地下交通員》這本小說,寫天津的地下黨在抗戰的艱難歲月裏,在敵人的大後方和敵人斡旋,隨時都會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為讀者展示了一幅中國人民前赴後繼的抗戰畫麵。是一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好書。
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