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孫子,咱看好你了

“好好好!”

“不愧是咱的好聖孫!”

“比咱還要強!”

這一番話,被錦衣衛呈上來之後,老朱心情瞬間大好。

終於在此刻,他終於下定決心,要立朱允熥為儲君了。

他不擔心朱允熥窮兵黷武,做那隋煬帝,把大明帶入深淵。

這孫子仁慈,心疼百姓,心疼那些匠人,他不會急的。

何況有他現在掌航,大明不會翻船。

日後就算他走了,在他的教導下,他相信這孫子一定能抵禦八麵來風了。

朱允熥裝完逼,就來到了老朱寢宮外。

他還沒得到自己想要的。

他不信這糟老頭子不清楚他想幹什麽。

隻是這糟老頭子也有自己的顧忌,不想他早早說出來。

但不管怎麽說,他至少要先拿到一點權力,不然談何改變天下!

他可不想等自己上位了去和儒家打擂台。

太危險了。

儒家經過千年的發展,早就成了龐然大物,牽一發而動全身。

想要改變,隻有老朱才能做到。

趁王朝初期,是皇權最巔峰時期,徹底打壓儒家。

畢竟經過多年戰亂,儒家的實力現在也算是虛弱期了。

“陛下,真不給三皇孫開門嗎?”

“他都跪一刻鍾了。”

杜安道也是老朱身邊的老人了,盡管老朱不喜太監,但對於照顧他多年的杜安道還是有幾分情誼的。

加上杜安道這人聰明,不該問的絕對不問,所以老朱很多事都不介意他來議論。

老朱聞言朝屋外看了一眼,見小朱膝蓋墊著東西,懶懶散散地跪著,臉上忍不住冒黑線。

這孫子也算跪?咱看他是享受吧!

真的是,一天天腦子裏怎麽想那麽多事呢!

藩王的事情還沒告一段落,又來工匠這事,現在八成想搞儒家。

要知道他培養了大把官員,把全國耕地人口搞定,就花了他二十年。

要治那些讀書人,他怕自己命搭進去也沒用。

“讓他給咱滾!”

“也不看看他幾斤幾兩!”

“有些事是想幹就能幹的嗎!”

“要是他不走,就讓他跪死算逑,咱的皇位也懶得給他了!”

“誒!”

“我馬上去!”

杜安道聽老朱要把皇位給小朱,心中也是高興幾分。

當初常氏活著的時候,對他也是禮敬,同樣他也是看朱允熥長大的,對比朱允炆,他自然更親近朱允熥了。

三爺能做皇帝,也算是苦盡甘來了,這孩子苦啊!

杜安道腳步匆匆,連忙去和朱允熥道喜。

小殿下知道這事了,應該不會再去煩陛下了,世界上還有什麽比皇位還重要的。

見到杜安道出來,小朱不自覺挺了挺腰,喊了句老杜。

“喲,三皇孫殿下,還記得咱家一介閹人呢。”

“老杜,你以前還給我換了褲子呢。”

小朱有點尷尬,見到老杜後,腦海第一時間閃過的就是六歲尿褲子還到處跑的記憶了。

“殿下真是個念舊的人。”

“陛下說了,讓殿下回去,不然皇位就不給你了!”

杜安道說得很大聲。

他要把老朱私下和他說的話,讓所有人知道,也讓小朱記他一個人情。

小朱如坐針氈,他最想要的就這樣輕飄飄地被老朱送在手上了?

現在最適合的,就是見好就收,直接離開,坐等老朱宣告天下,他,朱允熥,是大明帝國的皇太孫,大明未來的主人。

但小朱來到這個世界,早就不是隻想自己享樂。

所以,他不動!

動儒家,隻有老朱活著,才有希望。

後世誰動誰死!

他們沒有老朱驅逐韃虜的功勞,更沒有老朱在軍隊和百姓中的威望。

不然等老朱走後,除非他願意把天下打爛重來,不然儒家隻會一直如蛆附骨一般,死咬在大明這條龍身上。

“這孫子!”

老朱見小朱不動,又恨又喜。

他至少知道了小朱的決心,但又恨小朱不知變通,不心疼他。

你要說是把那些武將和跟著他的老人全殺了,他眼都不會眨。

因為對他來講,這簡直輕輕鬆鬆。

因為他們沒有根,或者他們的根就是他老朱。

但儒家不一樣,天下讀書人盡是儒家學子。

儒以文亂法這句話不是說說的,天下讀書人可以被皇權分化,可一旦觸及儒家真正利益,他們將化身凶獸,咬死一切敵!

不然他立下那麽多條條框框遏製文官是為了什麽!

“讓那孫子滾進來!”

見小朱心意已決,老朱隻能讓他先進來。

杜安道一臉為難看著小朱,他想不明白小朱為什麽不走,走了什麽都有了。

就當看不見不好嗎!

小朱對著杜安道笑了一下,算是謝過剛剛他的幫忙,然後腳步堅定地走了進去。

他不走,是因為他相信老朱,相信這位農民出身的皇帝,不然,大明就沒希望了!

“皇爺爺!”

“還有臉叫咱爺爺,你個逆孫!”

老朱見小朱就是氣不打一處來,拿起鞋,就結結實實扔到小朱身上。

小朱也不躲,笑嗬嗬撿起鞋子,恭恭敬敬放在老朱腳下。

老朱冷哼,倒也沒繼續扔了。

“說吧,你心裏想的,是咱想的嗎!”

老朱坐了下來,臉上陰晴不定,銳利的目光放在小朱身上,給了小朱不少壓力。

“皇爺爺難道不是也想嗎!”

老朱曾下令除曲阜外各地均不得祭孔。

就算天下讀書人聽說後大發牢騷,老朱也並不買賬,甚至把孟子也打壓了一遍。

加上因為老朱定下孔家隻能兼任國子監祭酒,讓宋代輝煌一時的孔家,淪為專司祭孔的,導致孔家在有明一代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國家政務。

而且老朱可是自己培養了不少書生,要說老朱心裏對儒家沒想法,小朱是一萬個不信。

隻能說朱標死了,老朱後繼無人,加上朱允炆勢力太弱,沒法和儒家扳手腕,老朱隻能放棄這個計劃,可他來了。

他不信鞭子能做到的事,他做不到,不就是不把讀書人當人嘛,多簡單的事!

“這條路可不好走,老老實實當個聖君明主,也算不錯了!”

老朱沒有避諱,但依舊不願朱允熥摻和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