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朱允熥為明,朱允炆為暗
老朱覺得這孫子膽子太大了,他也隻敢打壓分化儒家,滅掉孔家這騎牆派。
可朱允熥要做的是,打破士的地位,打破幾千年的定律,士農工商!
朱允熥不是朱標,朱標在朝中威望極高,他都隻敢留給朱標一些收尾的事。
現在小朱要搞大事情,老朱當然不能允許。
老朱不能賭了,他成功了,他不再是什麽都沒有了。
大明現在隻需要一位守成之君就好。
小朱想做個開疆雄主,老朱喜歡,也能支持,但他不會陪小朱去瘋。
大唐那麽強盛,都沒幹過世家,他自認大明不差大唐,但也不認為自己能搞過世家。
連世家都搞不過,就更別說更恐怖的儒家了!
“皇爺爺,你怕了嗎?”
小朱歪著頭,眼睛大大看著老朱。
“你別激咱。”
老朱被氣笑了。
“若是給咱再三十年時間,咱說什麽都敢。”
“可咱六十有五了!”
“咱還有幾年活頭,咱隻想把天下安安穩穩交給下一位,是不是你這逆孫,都無所謂!”
老朱躺在龍椅上,黝黑的臉上布滿皺紋,如同歲月刻刀留下的痕跡,訴說著風霜雨雪的曆練。
這一刻,老朱就像個等死的老人,煎熬著數著最後的時光。
“可是皇爺爺,還有我啊!”
小朱握住老朱的手,摩挲著老朱厚厚的老繭。
“我是您的孫子,是朱家人,朱家人有骨氣,有血性。”
“我沒有見過,我可以心安理得接受他們說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可是我見過。”
“我知道他們都是一丘之貉,他們毫無廉恥,像野獸一般撕咬著百姓。”
“百姓鬥不贏他們,而我們朱家人是靠百姓供奉的。”
“我們要記得百姓的恩!”
“他們鬥不贏!”
“皇爺爺和我,幫他們鬥!”
“皇爺爺不是一直都在做這件事嗎?”
“咱爺孫倆,做徹底點,好嗎?”
老朱甩開小朱的手。
有一刻,老朱被小朱說動了,可他,老了!老得牙都快掉光了。
“你是在賭!”
“可你賭的不隻是你!”
“你叔叔,咱,藍玉等人!”
“包括咱的大明,都是你的賭資,逆孫,你賭得太大了!”
老朱也想鏟除儒家。
可儒家就是漢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算這塊肉壞了,臭了,爛到骨子裏了!
也有大把人不願意割下這塊腐肉!
“可隻有我們能做了。”
小朱不願意放棄,能在老朱活著的時候去做一些事,可以說是功半事倍。
“......”
“你先回去吧,咱要想想!”
老朱揮了揮手,不願在理會小朱。
這比他當年起義打北元還讓人刺激。
毀滅肉體是輕而易舉的,但是精神是難滅的。
這要是秦漢時期還差不多,自宋之後,儒家早成龐然大物了,尾大不掉。
“糟老頭子,也不把儲君之位給我,然後聽聽我的滅儒計劃。”
“不過是該好好謀劃了,先把錢掙到,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啊。”
小朱還以為他能像小說主角一般,隨便裝幾句逼,就能讓老朱無限支持他。
可現實卻不盡人意,在曆史的洪流中,與這些活生生的人對弈,他們根本不按套路來,莫名其妙走向就越來越偏。
不過小朱已經決定好,這段時間專心搞錢。
有了錢,才好搞事情,比如給世界來點紙改鐵,膠改焊的驚喜。
見小朱離去,老朱臉上陰晴不定。
老朱坐在龍椅上,那玉璽仿佛一塊沉重的石頭,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他現在隻希望找一塊清淨之地,安享晚年。
但朱標的離世和那份傳國玉璽卻如同一個不休的夢魘,讓他無法釋懷。
他不禁抬頭望向窗外,他的思緒如同那流光一般,飄忽不定。
是夜,老朱偷偷出了皇宮。
老朱的心思沉重,他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躁動,那是對於帝國命運的思量與對繼承人性格的不定所引發的憂慮。
他深知自己的擔憂若是不找人傾訴,恐怕會影響他治理國家的穩重。
當隨從驅車來到李善長府前時,四周一片寂靜。府門緊閉,顯然也是在為朱標的離世守靈。
侍衛停下馬車後,老朱下了馬車,慢慢走向府門前的黑色綢緞,這是喪門的標誌,初夏夜晚,一陣風吹來,老朱更感到一陣淒涼。
侍衛抬起手,重重地敲響了李善長的府門。
隻聽得府內傳來腳步聲,門緩緩開啟。
來人見是朱元璋,直接跪拜。
現在宣國公府可不複當初風光,上上下下都是夾緊尾巴做人。
“李善長在哪!”
老朱沒心情多聊,直接讓來人帶路。
不多時,老朱就來到了李善長的書房,書房的燈還亮著。
推開那扇沉穩的書房門,朱元璋麵對的卻是書桌前那一襲靜謐的身影。李善長的額頭微顯皺紋,但眼中卻是曆經滄桑後的平靜,仿佛是這書房裏的一切紛擾都與他無關。
李善長一身黑衣,目光複雜地望著朱元璋。
“上位,你還是來了。”
李善長像是知道老朱會來,早早備好了茶水。
“果然,不愧是咱的蕭何啊!”
老朱毫不猶豫地接過了李善長遞過來的一杯茶,然後一飲而盡。他的眼睛緊盯著李善長,仿佛想要看穿他的心。
李善長一臉平靜,極度坦然,就像隨時能赴死一般。
最後老朱敗下陣來,喉嚨有些發緊,他用略顯匆忙的聲音打破了書房的寧靜:“善長,你知道嗎?允熥那孩子有滅儒的想法,咱原本都要立他為儲君了,可現在倒是有點舉棋不定了。”
這一問,仿佛不隻是詢問,更像是再問李善長,你想死想活!
聽到這話,李善長停下了手中泡茶的動作。
他微微抬頭,臉上浮現一絲淡淡的笑容,那是一種對未來充滿無畏的笑容。
他平和地看著朱元璋,言語中透著哀傷:“上午,您不必擔心,三皇孫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年紀尚小,便看到了儒家對大明的危害。”
“或許做法有些不成熟,但他還能在上位的教導下成長,他所想,上位所想,未必成為現實。”
“至於立儲,上位還有很多時間來決定,不必過於著急。”
這樣穩重的回答仿佛給了老朱一劑定心丸,讓他的心情有了明顯的緩解。
他微微歎了口氣,心中那個煩躁的結似乎也隨之解開了些:“你當真這般想!”
“上位,我的命早就在上位的殉葬單上了。”
“我的想法,上位不在乎,上位隻是想讓我說出上位的想法。”
“三皇孫為儲君,二皇孫成為三皇孫的備選。”
“三皇孫輸了,上位就囚禁三皇孫,立二皇孫,息天下讀書人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