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北涼的禮物
“難不成他們還敢在這箱子裏藏個殺手不成?”蕭績看著馬爾紮卡,嘴上掛著玩味的笑。
馬爾紮卡對上蕭績目光,急忙辯解道:“大梁皇帝多慮了。”
“讓開,朕看看究竟是何種寶物!”
說話間,蕭績打開那麽個木箱,裏邊是一塊紅色石頭,形狀也極為隨意,看不出有半點珍貴模樣。
蕭績裝做不解,問道:“這是何物?”
“大梁皇帝,這是我北涼祁連山頂的命石,隻要在命石之上刻錄下名字,便可延壽十年,這塊寶石大汗收藏多年,一直未曾刻錄下姓名,實在是過於珍貴,舍不得啊!”
“早些日子,大汗得知哀帝陛下短壽駕崩,極為後悔沒能早點將命石送與哀帝,而今大梁新帝登基,大汗憂心您壽元也會如哀帝一般,便命外臣攜帶命石而來。”
待他說完,李連英頓時怒斥一句:“放肆!你這是在咒我大梁陛下短壽?!”
“不敢不敢!”馬爾紮卡連連擺手,否定李連英的職責,“這是大汗的意思,而且大汗隻是心係兄弟,並無其他意思。”
蕭績看著那塊“命石”不禁冷笑。
看來草原上的那位大汗,實在有些摳門。
命石?
這種瞎話他居然也能讓人編造出來?
真要是信了,那自己就是個棒槌!
眼下蕭績尚未爆發,他還想看看北涼的這個時辰能整出什麽樣的把戲,不用花錢就能看上一場小醜表演,總歸不虧。
在眾人沉默之際,蕭績卻道:“北涼可汗送上如此珍貴的寶物,朕該如何回禮?可實在是個難題了!”
“大梁皇帝,大汗說這是送您的禮物,您無須回禮,如果……”
他正準備說出訴求,蕭績卻突然接茬道:“果然!北涼可汗與我蕭家兄弟心連心,既然可汗如此慷慨,那朕就卻之不恭了!”
“大梁皇帝無須……”
馬爾紮卡還準備客套一句,可細細一琢磨,又覺得不太對!
“大梁皇帝,您說什麽?”
蕭績淡笑:“既然可汗不讓朕回禮,朕便不回禮了,否則豈不是拂了可汗麵子還毀了兄弟情誼?”
“這……”
此時,群臣都反應過來,他們的皇帝正在戲弄北涼特使。
“行了,特使無須多言,今日高興,就在宮中設宴,朕要與特使把酒言歡!”蕭績一把攬過馬爾紮卡,放聲大笑。
被梁國皇帝攬著身子,馬爾紮卡麵色鐵青,鬱悶之色盡顯。
而蕭績還尤為“不識趣”地問道:“特使這是怎麽了?難道不想與朕同席而坐?”
“不,不敢!”
“那就好!還以為特使嫌棄朕呢?”
“大梁皇帝,外臣還有一事要與您商議!”
蕭績早已知曉他的心思,便道:“有什麽事,非要在這朝堂上說?咱邊吃邊聊!”
馬爾紮卡哪裏還能不明白,眼前的大梁皇帝是在扮豬吃虎,如果不在堂前說通透,隻怕他將無功而返。
“大梁皇帝,此乃兩國大事,還是在朝堂上說比較好。”馬爾紮卡道。
見他這麽說,蕭績臉上的笑意瞬間消散:“既然特使有此要求,朕便滿足你,說吧,你此來還有何事?”
得蕭績準許,馬爾紮卡便道:“大梁皇帝,三年前哀帝曾與我北涼可汗簽訂契約,承諾每年都會向我北涼納貢,如今年關將至,大梁新帝登基,可汗便派我前來重新商議納貢條款。”
“哦?難道可汗念及兄長之情,打算免除納貢?”蕭績問道。
馬爾紮卡嘴角抽搐,現在他更加確定,剛才大梁皇帝的表現就是在單純的戲耍他。
不過,蕭績終究還是頂著一國之主的名號,馬爾紮卡縱有不滿,仍舊沒敢太過放肆。
“大梁皇帝說笑了,是我北涼今年遇了些難處,可汗希望今年大梁納貢能夠較往年增長三成。”
“三成?”蕭績沉思片刻,“據我所知,往年歲貢,是萬匹絲綢、十萬黃金、百萬白銀,如今又要增長三成?北涼真當我大梁是倉庫嗎?”
“大梁皇帝,您應該知道,我們北涼是遊牧民族,民風彪悍!今年過得不容易,百姓都念著要上馬尋求新的居所,倘若大汗不能安撫百姓,外臣擔心那些刁民會禍亂大梁北境!讓大梁增加歲貢,是不得已之法,但最終目的還是可汗在替大梁皇帝著想!”
北涼特使的話,群臣都聽得清楚。
什麽替大梁著想?!
全然是想趁火打劫!
還害怕禍亂北境?
純純威脅!
然而,群臣心知肚明,卻不敢言語。
此前幾十年,北涼也攻入過大梁兩次,每回都是賠了點錢,他們就將城池全部吐了回來。
他們都清楚,論兵力大梁遠不及北涼,一旦北涼真的要動手,北境必遭戰亂。
與其挨了一頓再賠償,倒不如先把錢給了,也省得打那一戰,空耗國力。
群臣的緘默不語,讓蕭績看到了大梁官場的孱弱。
別人都快把屁股湊到他這個皇帝臉上了,自己家的臣子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不過那些臣子是軟柿子,他卻不是!
在馬爾紮卡等著回應之際,蕭績緩緩開口:“照特使這麽說,朕豈不是還要謝謝可汗?”
“可汗與大梁皇帝有兄弟恩情,無須言謝,何況在大梁皇帝的治理下,梁國是蒸蒸日上之態,區區增加三成歲貢,對您而言算不得什麽。”
馬爾紮卡深知南梁尿性,眼下他以為蕭績想要掙些麵子,給足便是,反正目的已經達成。
“好一個不算什麽!三千絲綢,可換百萬棉麻,能讓大梁北地三郡百姓有禦寒之衣!三萬黃金!三十萬白銀!可擋一次舉國天災!你跟我說,不算什麽?”
此刻,蕭績怒意漸漸顯露!
可這在馬爾紮卡眼中,僅僅是無能者狂怒而已!
他適當地提醒一句:“大梁皇帝,您應該清楚,一旦發生動亂,這點財帛當真不算什麽?”
但此時,蕭績已經不準備再廢話,淡然道:“倘若朕不答應呢?你們北涼打算怎麽做?”
“哎!”馬爾紮卡輕歎一聲:“非我等想要如何,實在是百姓難以管教,在外臣入京之前,已有二十萬北涼百姓抵達大梁雲湖關外,若非可汗親臨阻攔,隻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