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煙雨任平生——關於蘇軾的十個關鍵詞02

六 佛老

宋代的佛教思想很盛行,蘇軾的母親程氏就信佛,蘇軾本人對佛家思想也有一定程度的接受。當時的士人、詩人多有僧人朋友,所謂“宰宦多結空門友”(楊億語),蘇軾的朋友中比如佛印、惠崇、參寥子等都是出家人,他們在蘇軾的人格構建上也起了一定影響。

在黃州半監禁的時候,蘇軾開始深入地鑽研佛學,作為排遣苦悶的精神武器,以後的作品也就比較多地染上了佛家思想的色彩。

蘇軾在《黃州安國寺記》中自白:到黃州後“歸誠佛僧”,“間一二日輒往,(安國寺)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從生而不可得。……旦往而暮還者,五年於此矣”。當然他這並不是真的“痛改前非”,“歸誠佛僧”,事實上,蘇軾一生都沒有陷入宗教迷狂,一直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宗教。他焚香安國寺,主要是將“佛為我用”,是為了達到“期於靜”,“物我相忘”,“解煩釋懣”和修煉自身道德品性的目的。

道,有兩重含義,一為道家思想,一為道教,二者既有聯係又互相區別,是頗為複雜的問題,簡單說,道教是宗教,追求長生、成仙;道家是哲學思想。蘇軾八歲入小學時即以道士張易簡為師;自幼喜讀《老子》《莊子》,曾雲:“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蘇轍《亡兄子瞻墓誌銘》)有人統計過,蘇軾的文集中引用《莊子》的地方有1000多處。蘇軾從道家這種講全生避害的哲學中汲取了養料,但並不消極逃避,同對待佛家思想一樣,隻是為我所用,而不拘牽。

在貶謫黃州期間,佛老思想成為蘇軾在政治逆境中的主要處世哲學。佛老思想是中國的士大夫們應對貶謫的哲學武器,大凡士大夫遭貶,都用以排遣。佛老思想以清靜無為、超然物外為旨歸,但在蘇軾身上起了複雜的作用:一方麵,他把生死、是非、毀譽、得失看作毫無差別的東西;另一方麵佛老思想又幫助他把問題觀察得更通達了,在一種曠達的態度背後,他堅持著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與追求。

宋徽宗即位後,蘇軾相繼被調為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朝廷頒行大赦,蘇軾複任朝奉郎。

北歸途中,蘇軾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這一年,他64歲。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今河南郟縣)鈞台鄉上瑞裏。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

據說,最後陪伴蘇軾的,除了他的家人之外,還有他的好朋友維琳方丈。大和尚建議他在不多的日子裏,多念念佛經。蘇軾笑了,這些年,他見過了太多的大德高僧,但是,他們最後都不免一死的結局。鳩摩羅什也不免一死,對嗎?公元4世紀,鳩摩羅什從印度來到中國,將三百本佛經譯為中文,然而,他也不免一死。

——想想來世吧!(“端明宜勿忘西方”)維琳方丈建議蘇軾說。

——西天也許存在,不過到了那裏又能怎麽樣呢?蘇軾說。

——這個時候,你不妨試試看。維琳方丈建議。

——試,就不對了。

這是蘇軾留給維琳方丈的最後一句話,也是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在他看來,西方的極樂世界跟自己的現狀不是脫節的。兩周前,他寫信給維琳方丈說:“嶺南萬裏不能死,而歸宿田野,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細故爾,無足道者。”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現在,我們重讀蘇軾的這句詞,是否心中有別樣的感傷、憂思?蘇軾的這首詞寫於公元1082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五年的春季。三年前,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三月七日,蘇軾與友人出遊,在沙湖道上,風雨忽至。拿著雨具的仆人先離開了,同行的友人都因進退困難深感狼狽,隻有蘇軾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過了一會兒天晴了,於是寫下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公元1101年3月,蘇軾由虔州出發,經南昌、當塗、金陵,五月抵達真州(今江蘇儀征),六月經潤州擬到常州居住。此時,他仿佛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尾聲,在真州遊金山龍遊寺時作《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係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

這樣一份蕭瑟之中的雲淡風輕,風雨之中的光明朗照,不為世事所累的大從容、大自由,隻有那些縱使整個世界被放逐,也永遠不自我放逐的人,才能夠領悟。

七 手足

蘇軾和蘇轍關係很好,兩兄弟不論在什麽地方、什麽環境,都掛念著對方。兄弟二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詩文酬唱寄贈很頻繁。據不完全統計,如果不包括文章書信的話,兩人僅詩詞唱和就近兩百首。

蘇軾中秋懷人之作,大多是為蘇轍所作,其中《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千古絕唱。“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將手足之憐念,離別之傷感,人生宇宙之哲理寫成極品。更有人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兄唱弟隨,在蘇軾寫了這首詞的第二年,兄弟二人在徐州相聚,蘇轍也作了《水調歌頭·徐州中秋》回贈其兄,寫歡聚的喜悅和即將離別的傷感。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座中客,翠羽帔,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兄弟二人誌趣相投,都以文章名天下。蘇轍說:“少年喜為文,兄弟俱有名。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題東坡遺墨卷後一首》)蘇軾則說:“子由之文實勝仆,而世俗不知,乃以為不如。其為人深不願人知之,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歎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答張文潛書》)

在仕途上,兄弟二人大道相同,進退一致。蘇軾恃才傲物,不合時宜。蘇轍恭謹內斂,深沉穩重。蘇軾一生數遷,一次牢獄之災,數次貶官遠地。蘇轍多次為兄補台,一生基本平穩,曾官至副宰相。

公元1079年,因“烏台詩案”,蘇東坡罹禍下獄,被關入禦史台的監獄,走出已是漫天飛雪,在這裏他被關押了130天。這期間,蘇轍傾其所有,上下打點。蘇轍呈上去的《為兄軾下獄上書》這份奏折,不斷地為兄長做無罪辯護。這篇文章,字字慘淡經營,堪比李密的《陳情表》。蘇轍說:“子瞻何罪?獨以名太高。”也因為這一文章,蘇東坡幸運地保住了性命,最終被發配黃州,這是心高氣盛的蘇東坡在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如此大的落差。在黃州,沒有人理解他,他給朋友寫信,但是都石沉大海。蘇轍與兄同遭懲治,被貶官外放。之後,蘇轍升官至尚書右丞,而蘇軾又遭人排擠,心灰意冷,乞求外任。蘇轍因此也連上四劄,同乞外任,以追陪兄長左右。

公元1097年,蘇軾被貶謫到海南儋州,蘇轍被貶謫到廣東雷州。五月十一日,兩人相約於廣西滕州見麵,這一年,蘇軾六十歲,蘇轍五十八歲。相處一個月後,六月十一日,兄弟二人分手,從此作別,直至蘇軾五年後病歿常州,再無緣相見。蘇軾去世前,因為見不到蘇轍而大憾大慟,蘇轍接到噩耗則“號乎不聞,泣血至地”。蘇軾去世後,蘇轍安葬兄嫂,照顧兩家家小,史稱“二蘇兩房大小近百餘口聚居”。

蘇軾去世後,蘇轍滿懷深情地懷念兄長:“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宋史·蘇轍傳》中也說:“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兄弟二人就是這樣互相推重,互引為知己。

在禦史台的監獄裏,蘇軾給蘇轍寫了一首詩,在這裏真實地表達了他對蘇轍的手足之情:

是處青山可埋骨,

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

又結來生未了因。

如此深情,令人感傷不已。

八 涅槃

蘇東坡是一個生活家,他愛玩、愛吃、愛旅遊、愛交友,無所不愛,縱使在最艱難、潦倒之時。

他一次次遭遇劫難,卻一次次在劫難中涅槃重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熱愛生活,他的身邊有一群與他一樣熱愛生活但又同生共死的朋友和家人。

他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他在《次韻和王鞏六首》其一中說:“子還可責同元亮,妻卻差賢勝敬通。”他在注腳裏說:“仆文章雖不逮馮衍,而慷慨大節乃不愧此翁。衍逢世祖英容好士而獨不遇,流離擯逐,與仆相似,而其妻妒悍甚。仆少此一事,故有勝敬通之句。”

蘇軾最有名的悼亡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是他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十年後的一個夜晚夢到她,想到兩人的隔絕,內心十分悲傷,而寫下的。他寫出了“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的千古名句,寫出了自己的深情。

公元1093年8月,蘇軾第二任妻子病逝,蘇軾悲慟萬分地寫下《祭亡妻同安郡君文》,表達了對妻子的萬千情感,言“淚盡目幹”,“惟有同穴”。蘇軾死後,蘇轍滿足了他的這一心願,將他與第二任妻子同穴安葬。

正室賢德,小妾貼心。朝雲說蘇軾“一肚皮不合時宜”,足見二人心意相通。蘇軾在杭州三年,之後又官遷密州、徐州、湖州,顛沛不已,又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期間,朝雲始終緊緊相隨,布衣荊釵,無怨無悔。

在蘇軾61歲的時候,朝雲去世了。蘇軾很是感到悲傷,同樣寫了一首悼亡詞: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

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

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這首詞的題目是《西江月·詠梅》,是一首回文詞,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隻不過改變了漢字的順序。

蘇軾自己善於做菜,也樂意自己做菜吃。林語堂說,他太太一定頗為高興。根據記載,蘇軾認為在黃州豬肉極賤,可惜“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他頗引為憾事。他告訴人們一個燉豬肉的方法,極為簡單,就是用很少的水把肉煮熟之後,再用文火燉上數小時,當然要放醬油。這就是東坡肉。

蘇軾做魚的方法,是今日中國人所熟知的。先選一條鯉魚,用冷水洗,擦上點兒鹽,裏麵塞上白菜心。然後放在煎鍋裏,放幾根小蔥白,不用翻動,一直煎,半熟時,放幾片生薑,再澆上一點兒鹹蘿卜汁和一點兒酒。快要好時,放上幾片橘子皮,趁熱端到桌上吃。

蘇軾還發明了一種青菜湯,就叫作東坡羹。方法就是用兩層鍋,米飯在菜湯上蒸,飯菜同時全熟。下麵的湯裏有白菜、蘿卜、油菜根、芥菜,下鍋之前要仔細洗好,放點兒薑。在中國古時,湯裏照例要放進些生米。在青菜已經煮得沒有生味道之後,蒸的米飯就放入另一個漏鍋裏,但要留心莫使湯碰到米飯,這樣蒸汽才能進得均勻。

你看,蘇軾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存在。經他之手,普通的肉變成東坡肉,普通的湯變成東坡羹,普通的燒餅變成東坡餅,蘇軾“自笑平生為口忙”,光是以他的名字冠名的菜肴就可以擺滿一桌宴席。甚至,原本普通的帽子變成了子瞻帽(“烏台詩案”後,蘇軾把烏紗縫在帽子上,以與他人區別),原本普通的竹笠變成了東坡笠,原本普通的西湖變成了西子湖。

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這是蘇軾的過人之處,同時,這也更顯示了人們對他的喜愛。蘇軾是一個感傷的人,又是一個能夠化解悲傷的人,正是這種性格,使得他始終能超越苦難、保持著快樂。

他年輕的時候,喜歡喝薑茶,吃瓜子,炒蠶豆。中年的時候,他寫過一篇《老饕賦》,大意是說:世上頂級的一頓飯,要最好的刀具、餐具、水源、柴火;最新鮮的肉、螃蟹、櫻桃蜜、杏仁糕、半熟蛤蜊;最美的美女彈琴悟道;最精釀的葡萄美酒和雪花茶。這樣一篇通篇講吃的文章,我們不妨稱之為《美食家賦》,然而,在文章末尾,蘇軾寫道:“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那麽,你現在還認為蘇軾所寫,僅僅是簡單的美食嗎?

蘇軾請客,會自告奮勇去取他自己釀製的酒。有一次,客人飯都吃完了,他還沒回來,大家都去找他,最後發現他直接醉倒在了酒窖裏。

蘇軾晚年,被仇人章惇放逐到海南儋州。原因是章惇聽說蘇軾在惠州待得還挺愜意,氣急敗壞地說,那就讓他去儋州吧,據說蘇子瞻的“瞻”和儋州的“儋”更搭配。

在宋朝,放逐海南是比滿門抄斬僅輕一等的處罰。蘇軾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62歲的蘇軾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場生離死別,於是把身後之事,向長子蘇邁做了托付,隻帶著小兒子蘇過一人,前往儋州。朝廷對貶謫後的蘇軾還有如下三條禁令:一不得食官糧,二不得住官舍,三不得簽書公事。儋州市市長(軍使張中)看他可憐,悄悄違抗宰相的命令,給了他一間漏水的官舍。但還是被人告發,趕了出來。沒有房子,就自己蓋。於是他白手起家,在山上修了一棟草屋,取名叫“檳榔庵”。

儋州古稱儋耳,在北宋時期,是極為荒蠻凶險之地,古稱“南荒”,“非人所居”。兩父子經常熱得麵麵相覷,像兩個苦行僧。蘇軾呼氣吐氣呼氣吐氣,沒有吃的,他就在山裏采摘蒼耳和青菜熬湯。然後,他張開嘴巴朝著陽光的方向,說能解餓。

吃的問題解決了,還有一件大事,蘇軾無事可做,無書可讀,便與兒子蘇過抄書。在《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中他說道:

兒子比抄得《唐書》一部,又借得《前漢》欲抄。若了此二書,便是窮兒暴富也。嗬嗬。

多麽超前的蘇軾!我們今天在微信裏常用“嗬嗬”這樣一個詞,表示開心,也表示無奈,“嗬嗬”,其實,這個詞的發明權在蘇軾,他在儋州給朋友們寫信,據說用了四十多個“嗬嗬”。

如此“嗬嗬”,其實是人生的達觀和幽默。蘇軾到處都能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有一種達觀和幽默的態度。

“烏台詩案”中,妻子和兒女送蘇軾出門,都大哭。蘇軾回頭對妻子說:“你難道不能像楊樸的妻子一樣,也作一首詩送給我?”

原來楊樸是位草根詩人。宋真宗泰山封禪以後,遍尋天下隱士,得知杞地人楊樸能作詩。皇上把他召來問話的時候,他自己說不會作詩。皇上問:“你臨來的時候有人作詩送給你嗎?”

楊樸說:“沒有。隻有臣的妻子作了一首詩,‘更休落魄耽杯酒,切莫猖狂愛作詩。今日捉將官裏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皇上大笑,放他回家,並賜給他的兒子一個官職來奉養雙親。

後來蘇軾被貶謫到海南島,當地無醫無藥,他還不忘自我調侃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於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眼花繚亂地貶謫,馬不停蹄地遷移。宋代士大夫多有過貶謫的經曆,而且多能以較坦然的態度來麵對。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記載:“見紛華盛麗,當如老人之撫節物;……遭橫逆機,當如醉人之受罵辱。”但蘇軾無疑是他們中最傑出的代表,真正做到了“揚棄悲哀”(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語)。

蘇軾在漫長而又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深刻品味到了命運的詭譎、官場的蹭蹬。他在人生的得意與失意的巨大落差間,仍然能夠“揚棄悲哀”,構建超然自適的精神家園。恰恰是這種適情適性的達觀精神、隨遇而安的襟懷,讓他一次次如鳳凰一般,在火中涅槃,死而複生,甚至是永遠在路上,永遠在人間。

九 為官

有人將蘇軾一生的活動足跡做成了地圖,發現他竟然走出了一個“中”字。換成城市分布圖,可以看出蘇軾去過大概90座城市,可以說一生都在路上。

除了出生地,蘇軾走過的主要的地方有18個:欒城(祖籍地)——眉山——開封——鳳翔(今寶雞附近)——杭州——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湖州——黃州——宜興——金陵(南京)——登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揚州——定州——惠州——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常州——郟縣(歸葬地)。

在這些地方中,杭州給蘇軾帶去了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光。蘇軾曾於熙寧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又於元祐四年(1089年)知杭州,共到杭州兩次,前後加起來五六年,做了如下事:

——清理運河淤泥。京杭大運河與錢塘江交匯,錢塘江的水帶進許多淤泥,杭州城內運河裏的淤泥每隔四五年就要挖一次,否則河床升高,影響船運。淤泥一挖出來就被堆在居民門口,髒亂不堪。

蘇軾想辦法把錢塘江的水先引入周邊人口稀少的茅山運河,經茅山運河流過三四裏地,淤泥沉澱下來,再流到市中心的運河裏的水就是幹淨的了。市中心運河的河位比茅山運河低四尺,蘇軾又在餘杭那裏開了一條新運河,讓它與西湖的水相通,這樣就永久性地保證了運河的水位。這套辦法使得運河的水深到八尺,老百姓說這是從來沒有的事情。

——解決吃水問題。杭州人民的供水是個主要問題,在此之前,曆代也想過很多辦法,如修建水庫,把西湖的水引入城中,但是管道損壞嚴重,居民們隻能吃帶鹹味的水,西湖的淡水則需要花錢買。蘇軾新建兩個水庫,用陶瓷管代替以前的竹子管道,淡水由一個水庫引向另外一個水庫,這個工程建成以後,杭州居民家家都有淡水吃。

——清理西湖。蘇軾第一次來杭州時,西湖上雜草叢生,淤泥阻塞的麵積已經有十分之三,第二次來杭州,西湖上的淤塞已經有一半了。

蘇軾非常傷心,他上表高太後,說如果再不治理,20年以後西湖就會被野草遮蔽,而城中的居民再沒有淡水可以吃。高太後一直非常支持蘇軾,她立馬批準並且撥錢與他。蘇軾和工人費時4個月,將西湖的雜草淤泥清理幹淨。為了讓西湖不再雜草叢生,蘇軾讓居民在西湖種菱角,從而發揮了西湖的食用價值。

——築造蘇堤。但是這麽多的草和淤泥要運到哪裏去?蘇軾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這些水草和淤泥在湖麵上築了一道長堤,這樣既解決了垃圾的問題,又縮短了湖岸南北之間的距離,更留給後世一道楊柳陰陰、風景如畫的蘇堤。後來蘇軾的政敵還因為此事彈劾他,說他為了觀賞美景,勞民傷財。

——興建三潭印月。準確地說,如今的“三潭印月”並非蘇軾修建的,卻是因他而起。當年蘇軾讓居民在西湖種菱角,劃分了一些區域,有些地方可以種,有些地方不能種。蘇軾在西湖裏修了三個石塔,塔以內的區域不能被菱角侵占,因為種菱角會形成淤泥,淤泥會再次阻塞西湖。明代一位縣令仿蘇軾把西湖的淤泥撈出來築了一個環形堤,專門用來放生,又在湖中原蘇軾建塔的附近,重新建了三個石塔。這就是“三潭印月”。

——賑濟災民。蘇軾來杭州的第一年,收成不好,米價開始猛漲。蘇軾頗有遠見地籌米存放在倉庫,以抑製米價或應付荒年。第二年五月份,暴雨開始傾瀉,且沒有停止的意思。蘇軾到處買米,並且寫信奏請朝廷撥米給杭州,還請求朝廷同意他們用綢緞來代替大米完成每年的進貢。

蘇軾深信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救濟,所以他不停地呼籲買米、存米,甚至七次上表朝廷請求撥款。朝廷的款是撥下來了,隻是在下方官僚執行的過程中,被層層剝奪。蘇軾痛心疾首、憂思甚重,他曾寫信給好朋友傾訴:“誰可以幫幫我?”

——建醫院。蘇軾在杭州當太守時,會把一些藥方貼出來,讓老百姓用。他吩咐搭建粥棚,為窮苦的病人煮粥;派醫生一個坊一個坊地跑,給人治病;還給無錢治病的人免費熬藥。後來他在眾安橋那裏建了一個醫院,名字叫“安樂坊”。安樂坊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三年之內治療了一千多個病人。他還親自主持配製了“聖散子”這味藥方,價格便宜,療效顯著,救了不少傳染病人。後世也用於臨床。

愛民如子,視民如傷。

蘇軾在任時,經常會幫助老百姓做一些實事。有一次,有人控告一個賣扇子的欠錢不還。蘇軾把這個人帶回來詢問。賣扇子的訴苦說:“不是我不還錢,是我真的還不起,今年天老下雨,人們不需要扇子,我的扇子都賣不出去呀!”

蘇軾讓賣扇子的給他拿一些扇子過來,提起筆就在扇子上題字作畫,花了一個小時,畫了20把扇子。然後丟給賣扇子的:“拿去賣吧!”賣扇子的還沒走出官衙,扇子就已經被聞訊趕來的人搶購一空了。

十 擔當

蘇軾一生,不是被貶官,就是奔走在被貶官的路上。他在《自題金山畫像》中自我品評: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係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寫過一首《詠檜》詩:“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幹淩空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有人到皇帝那裏告狀,說這是暗喻皇帝昏庸,皇帝分明是真龍,他到地下求真龍,這不是謀逆嗎?好在神宗還很明白,說這分明寫的就是檜樹,跟我有什麽關係呢?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每次,他寫一首詩、一闋詞,世間便爭相傳頌,同時也有人爭相注解,總有人從裏麵看出他的皮裏陽秋、暗度陳倉、皮笑肉不笑的反動言論。

他到底會做官嗎?如果按照官場規則來看,我認為他不會,但是如果按照愛民如子、造福一方來說,我認為他是一個好官。

不能否認,蘇軾是我們今天所稱的“高智商”天才。他是北宋時期(960年—1127年)最為傑出的“學者型官員”之一。在北宋,知識被視為獲取權力的關鍵,成功和威信往往通過高級職務得以實現。根據我們的考證,他在20歲的時候在當時京城開封參加了最難的考試(即舉人考試),由皇帝親自監考。隨後,蘇軾在四百名舉人中名列第二。

然而,“低情商”讓他一生注定不識時務、不懂世故。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在兩個極端裏往複——飛黃騰達和倒黴透頂。在這兩個極端裏,他的氣質、性格、才華、稟賦展現得淋漓盡致。

先說他飛黃騰達的時候。

蘇軾曾在密州當知府。知府乃一州之長,是可以直接進入朝廷當宰相的大官。但密州是窮鄉僻壤,蘇軾到這裏工資就減少一半,家裏糧食也不夠吃,每年還要做四件事:消滅蝗蟲,賑災救災,捉拿盜匪,繞城拾嬰。“繞城拾嬰”,就是每天帶著衙役在城裏走一圈,把窮人家丟在路邊的嬰兒拾回來,擱在衙門裏養著。他為此頒布一條政令:凡願意領養棄嬰的人家,可以免除三年賦稅。這是在密州當知府,和百姓患難與共、休戚相關的蘇軾!

徐州,本是繁華之地。可蘇軾運氣不好。他到這裏當知府,就遇著黃河決堤,水困徐州,滿城百姓,倉皇出逃。眼看徐州人的房屋等產業將被大水衝刷,等他們回來時,都將是一無所有的乞丐了,蘇軾當即表示:願與徐州共存亡。他動員百姓留下,和自己一起抗洪。他每天身披蓑衣、手執鐵鏟,和青壯男子一起,開河道引水,築河堤擋水。洪水圍困徐州,整整三個多月。三個多月裏,蘇軾沒有一天離開過抗洪工地。最終,徐州秋毫無損地渡過了百年不遇的水災。這是在巨大災難麵前,甘與百姓共生死的蘇軾!

蘇軾還在定州當過知府。定州乃北宋的邊陲重地。蘇軾在這裏整頓軍務,組織民兵,加固城牆,重鑄大炮,像一個地道的軍事家,建起了一道抵抗外敵入侵的防線。

蘇軾在杭州,大家都知道他疏浚運河、治理西湖等。但是,他在杭州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官辦醫院“安樂坊”,免費為窮人治病療傷,這事可能有的人並不知道。

湖州,是個水患連年之地。蘇軾到這裏當知府僅僅四個月,就準備好了治水方案。但這時,朝廷派人來逮捕他。蘇軾得到消息後搶在被捕之前,把治水工程布置了下去。這時的蘇軾,是個大難當頭首先想到百姓利益的蘇軾!

以上時期,蘇軾在各州當行政一把手,有時還兼任各路兵馬鈐轄(也就是軍區司令),手握軍政大權。這些時候,都是蘇軾飛黃騰達的時候。他不僅做到了自身的清正廉明,還做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從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起,中國就有一句流傳至今的經典名言,那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所謂“達”,指的是仕途順利、手中有權;或者說生意興隆、手中有錢;或者說聲名卓著、具有影響力。有權、有錢、有名,人處於順境,就是“發達了”。中國傳統文化要求“發達”的人要“兼善天下”。就是說,你的處境改善了,就要盡你所能,讓別人、讓社會、讓國家和民族的情況也有所改善。

“達則兼濟天下”,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不僅掌權者應該“兼濟天下”,每個具有某種條件的“達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兼濟天下”。蘇軾,不僅“達則兼濟天下”,在他窮困潦倒、窮途末路的時候,他依然不忘“兼濟天下”。

蘇軾在黃州當農民,不僅耕田種地養活了自己一家,還成立了“育兒會”(也就是“孤兒院”)。因黃州貧瘠,百姓窮苦,一家養活兩個孩子都很困難。倘若還有第三、第四個孩子出生,這家人就會把嬰兒摁在水裏淹死。麵對這樣的殘忍,蘇軾帶頭出錢又向人募捐,讓有錢人家每家每年捐出一千錢作為會費,成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家“孤兒院”,挽救了許多的小生命。

蘇軾被流放惠州,因其聲名卓著而具有影響力,於是設法把鬧水患的沼澤地改造為西湖,又在湖上架起兩座橋以方便人們往來。幫助當地改革納稅製度,以利百姓。又教會農民使用新農具“秧馬”種稻,以減輕辛苦、提高效率。蘇軾還助當地嚴肅軍紀、安定民居,解決長期存在的軍民糾紛。其間,蘇軾去廣州待了幾天,就發明了中國曆史上第一管“自來水”:他用竹筒連接法,把羅浮山清泉引入城中,讓廣州人的飲水再也沒有苦澀味。

62歲高齡時,蘇軾被流放到海南儋州。這時他年老體衰,生活無著,語言不通,政敵們以為他必死無疑。可是,蘇軾不但頑強地活了下來,還在瘟疫來襲時,說動當地開辦醫院。這是繼杭州的官辦醫院“安樂坊”之後,經蘇軾努力而創辦的、麵向百姓的、中國醫療史上的第二個官辦醫院。

當時的海南,是所謂的蠻夷之地,除了黎人,很少有漢人踏足此地。然而,憑借自己的知識,蘇軾在儋州講學授課,傳播中原文化,培養出海南島曆史上第一個進士——薑唐佐。

蘇軾在詩中寫道:

滄海何曾斷地脈,

白袍端合破天荒。

身為“流放犯”的蘇軾,可謂“窮”到極點。但這時他不但能“獨善其身”,還能夠“兼濟天下”。這樣的蘇軾,怎不讓人著迷?

這位“學者型官員”表現出了實幹和行動精神。在六十四年的人生中,蘇軾經曆了各種考驗,他是詩人、詞人、書法家、畫家、音樂家、文學家,而且是美食家、生活家,還是地方官、裁判官、工程師、水利專家、建築師。

蘇軾也是一千年之後我們認為的“有擔當”的文學家。他的事業就是保衛貧苦人民的利益。他表達了對於平民,尤其受苦的人,以及由於欠債或者走私而在押人員的同情。他了解農民的艱難處境,了解蝗蟲災害,明白饑荒的威脅,明白國家壟斷造成缺鹽的現實。他主張延緩農民償還債務的期限,並取得了成效。

無論身處何方,他總是保持自己的個性:有勇氣,好交際,對他人仁慈,熱情慷慨,冷靜莊重而又幽默詼諧,熱愛生活和家人。他對每件事都很認真。不尋求晉升,並且盡量避免晉升。

蘇東坡的詩有時候也是悲情的,但同時也很巧妙地表達了對子女的愛、夫妻之間的愛或者對故鄉的眷念。

蘇東坡將其父親埋葬在眉山之後,於1069年回到了開封。那個時候他三十二歲,剛好度過人生一半的光陰。此後他再也沒有回過四川。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名度的提高,他不斷感歎家鄉四川,想念眉山。

西方人對他是什麽印象呢?半個世紀以來,蘇東坡的命運和作品在歐洲,特別是在法國,激起了專家和“學識淵博的讀者”的興趣,他們將蘇東坡視為不僅推動中國,更推動世界進步的思想家。

法國最出名的漢學家成安妮(Anne Cheng)女士說,蘇東坡體現了“文化和道義方麵的人道精神”,而這正是“極具批判精神並富有淵博學識的、不再是苛刻的評論家而更是對萬物都好奇的智者”的文人所追求的精神。

還有一位法國作家、著名漢學家帕特裏克·卡雷(Patrick Carré),他很喜歡蘇東坡,他將蘇東坡被流放到黃州時期的那段經曆寫成了小說,書名為《永垂不朽》。

正是因為這一點,蘇東坡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結語

如果在古代的名人中選一個作為自己的朋友,我不會選擇李白,他太自負;不會選擇杜甫,他太淒苦。

我們還是把範圍縮短,就在宋朝這三百年裏——

——我不會選趙匡胤。他縱然霸氣十足,開一代江山,但是他以一己之私度天下,泯滅了一個民族的尚武精神。

——我不會選範仲淹。他廉潔,勤政,自律,博學多才,有人情味兒,終生為“和諧”這個崇高事業操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慷慨激昂的出征詩,直接為數十年後蘇軾“豪放”一脈指明了方向,連朱熹評價他時都滿口地說:“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但是,他所有的事業還在等待比他小42歲的蘇軾繼承和發揚。

——我不會選擇王安石。盡管他剛正峭拔,擅辯論,擅演講,擅遊說,或許他的改革計劃於朝廷有功,但是他一意孤行,剛愎自用,他排斥異己,不容異見,他是個無趣的人。

——我不會選擇程頤、程顥。他們存天理,滅人欲,滅絕了基本人性,滅絕了自由精神,從此中華民族的人文主義精神在泥淖中跋涉。

——我不會選擇黃庭堅。盡管他開創了江西詩派,他寫詩講究學杜、學韓,講究“無一字無來處”,可正是這些他試圖用來成就他的東西,反而阻礙了他,讓他生硬晦澀,甚無趣味。

——我不會選擇辛棄疾。他一生抗金,滿紙詩歌皆是滿腔忠憤。他雖然寡言少語,但是為人為文,氣勢淩厲,一言不合,就開始寫。他的忠就是他的直,而他的正直就是他的脆弱,他的英明韜略就是他的窮途末路。辛棄疾無一遮攔,不留退路,隻可惜他未逢其時,未得其主,縱然他把欄杆拍遍,縱然挑燈看劍,也依然守護不住大宋王朝的殘山剩水,他的人生太多遺憾。

隻選一人,我會選擇蘇東坡。

評價曆史人物,我們常常愛用一句話:他的缺點是,他沒有超越時代的局限性。但是,毫無疑問,蘇東坡超越了他的時代,而且在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仍然感覺得到他的超越、超邁、超拔。

(原載於《作家》2020年9期)

答袁宏道《別龍湖詩》

(明)李贄

多少無名死,

餘特死有聲。

隻愁薄俗子,

誤我不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