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東昌之圍

原來濟南戰事的勝利,讓朝廷見形勢大好,便下令盛庸乘勝出擊,兵伐北平。盛庸兵進德州,副將吳傑與平安合兵一處進抵定州,都督徐凱則在滄州屯兵,成互為犄角呼應之勢。

而此時燕軍士氣低落,兵圍濟南三月不下,從心理上給了他們重重一擊,如何提高他們的鬥誌,成了燕王首先考慮的大問題。

在王府召集主要將領研究後,燕王決定以攻代守,率部南進,尋機把官軍調出堅城,在野戰中擊潰他們。

十月十六,燕王廣發文告訓令三軍,大張旗鼓檢閱部隊,誓師點將。

臨行前召來道衍大師和金忠預測此戰結果,兩人算後互相望了一眼,又低聲交談片刻後,由大和尚道:“師出必克,但費兩日耳。”

眾將皆不明就理,紛紛開口詢問究競,然而道衍和金忠均不去解釋,徑自去了。

此時已是秋冬轉換的季節,北平的氣溫已偏於寒冷,萬物蕭瑟,大地一片肅殺之意。

“遠征遼東?”眾將對燕王下迖的軍令均感迷惑。

但他們都知燕王用兵高深莫測,非常人能夠比肩,便不複異議,跟著走就是了。

十月十九,大軍行至夏店附近,燕王召徐理陳旭兩人進帳授以密計後,自己率大軍忽然折轉通州南郊,順著運河邊沿南下。

此時駐守滄州的官兵徐凱陶銘等聽說燕軍出師遼東,還在暗自慶幸有了修築土城的時間,遂放鬆了戒備,不想燕王的首戰目標正是他們。

這日徐凱正親自督促軍民修築城牆時,忽聽城外人馬嘈雜,燕軍先頭騎兵大隊已圍在城下。

原來燕王命陳旭和徐理他倆率部趕造浮橋,以精騎先行避開官軍設防的青縣丶長蘆等地走磚垛丶灶兒坡等間道捷徑,晝夜急行迫近滄州,捕殺官軍幾十騎哨探,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現在未加築好的滄州城下。

官軍登時大亂起來,徐凱等連忙召集隊伍進行抵抗,但是很多士卒未來得及穿上盔甲,就被燕軍包圍。

大將張玉率先領數百勇士發起強攻,未幾便破城而入,後軍蜂擁跟進,與官軍展開慘烈的巷戰。

徐凱等雖也曾竭力抵抗,皆因毫無防備,倉促間難以應對,不久便損失了一萬多人,餘者遂豎白旗投降。此役官軍主將徐凱丶陶銘等無一漏網,其餘或降或被殺。

奇襲滄州的順利完勝,打破了官軍的犄角之勢,對燕軍的士氣也有所鼓舞。燕王決心乘勢南下,意在攻破山東官軍的布防,直逼京師,於是他親率大軍進逼德州城。

盛庸和鐵鉉在得知滄州失守後,決意固守不戰,不理會燕軍的挑釁引誘。

這日他倆在帥府設宴款待一中年文士裝扮的湖北九宮堡堡主衛道夫,賓主相談甚歡。

江湖人稱“青鋒劍”的衛道夫四十七丶八的歲數,如非鬢角染白,真如一翩翩不群的美男子,隻鼻尖稍鉤,給人一種富於心機的陰沉感覺。

鐵鉉舉杯邀飲,道:“多謝衛大俠獻古陣大法,使我軍如虎添翼,待擒得燕賊,鐵某一定上表為大俠請功。”

衛道夫飲後大義凜然地道:“燕王構兵犯闕,使大明官軍慘遭屠戮,我今獻古之奇陣“一字長蛇”,欲為國除奸也!事了則拂衣而去,豈可在乎封賞兩字。”

鐵鉉盛庸聞言肅然起敬,齊聲道:“先生高風亮節,有古之大俠之風也。”

衛道夫麵現得意之色,道:“衛某人行走江湖近三十年,向以除魔衛道為己任,三尺青鋒劍下從未有過冤魂,今欲取叛逆首級順應天意。”

盛丶鐵兩人聞言大喜,頻頻勸飲。

這時有軍士來報:“兵部送來一大批火器。”

讓盛庸以手加額喜道:“我破燕賊有日了!”

在明初火器的刹造極為不易,且這類東西大都是一次裝填,用後即廢,費時誤工,成本不小,但其殺傷力大,為將帥們所喜愛。

朝廷在短時間能集全國之力趕製大批這種東西,相比之下燕軍就沒這個實力了。

翌日盛庸接到軍報:“燕軍大隊掠城而過,並未在德州城外紮營,而是進抵臨清。”

盛庸和鐵鉉都是吃了一驚,若燕軍長驅南下威脅京師,他們的罪就大了。急召將領們商議對策,決定率師移往東昌,阻斷北兵南下之路。

其實燕王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切斷官軍的糧道,待其移軍後再回師反擊,於野戰中殲滅敵人。

先派騎兵偷襲大名府,把停靠在運河為官軍運糧的船隻搬空後一把火燒了個精光。再由館陶渡河,經冠縣丶辛縣丶東阿抵達東平,進而移營汶上。

十二月初,燕王得知官軍主力移往東昌後,便命朱能劉江率三千精騎夜破盛庸的先鋒,駐紮在滑口的孫霖部五千人馬,先鋒官孫霖僅己身免,單騎逃出生天。

這場前哨戰打得幹淨利落,燕王遂率領大軍向東昌撲來。

接到戰書後,盛庸不但沒懼怕,反而有種興奮的期待,強大的火器加上秘密訓練的奇陣,和超出對方一倍的兵力,他盛庸就要揚名天下了!遂約定明天即對壘陣前。

來日兩軍對陣,衛道夫騎白馬對盛庸道:“我兵力遠超敵軍,大將軍可先持重不進,迷惑他們的同時,誘其來攻,到時秘陣便會收到奇效。待疲其師後再一鼓作氣壓了過去,定能大獲全勝。”

盛庸點頭稱善。

戰鼓敲響,燕軍眾將率各自部下和從未在野戰中敗給官軍的信心猛衝過來。

燕王則親率三千騎兵撲向官兵大陣左翼,這是他最喜歡的方式,擇其一點重擊,一旦得手,大軍便可鼓噪前進,全麵發起猛攻,造成官軍腹背受敵之勢。而就算襲擊無功,也能從其側後騷擾動搖其軍心。

然而此時的官軍有恃無恐,任燕軍近前也不為所動,待北兵衝至三百步時,忽然一排弓箭手出現在官軍陣前,一陣撲天蓋地的箭雨登時讓燕軍前隊死傷一片。

緊接著又是一批強弩,再近些又是一大批火器,如此三番之下,五六千燕軍命喪當場。

然而令盛庸鐵鉉吃驚的是,巨大的傷亡並未讓北兵喪膽而逃,卻激起了他們的血性,更加猛烈地踏過同伴的屍體衝了上來。反而使許多官兵被他們的氣勢所震懾,而出現慌亂。

“殺光這群逆賊。”鐵鉉舉劍為官兵造勢,並親手斬了兩個往後退的軍官。

盛庸則在中軍冷笑,他知道隻有戰勝這樣的對手才能讓他揚名天下,他無須擔憂傷亡問題,一將功成萬骨枯嗎!

兩軍終於扭在一起,東昌城外這片曠野之上近三十萬人馬的嘶喊聲響徹天地。此時的燕王已移至官軍後方衝擊,所率的三千騎兵銳減到不足二千騎,但生性堅韌的他不到最後一刻是不會放棄的。

然而此時的官軍陣中正有一雙陰毒的眼睛正在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衛道夫見時機已成熟便將手中的紅旗一擺,官軍臨燕王的陣營忽然閃開一條通道,不及詳察的燕王立即帶人衝了進去,向已能望見的敵方帥旗處殺了過去。

盛庸鐵鉉和衛道夫見狀狂喜,隨著衛道夫手中的紅旗再次擺動,兩萬人馬如長蛇般地將燕王和他帶領的勇士圍在中間。

燕軍見燕王受困大急,死力衝陣,尤以張玉和朱能兩人及所部最為拚命,怎耐官軍陣勢如長蛇般的環環相扣,擊其一處突遭數處卷攻,靈活無比,燕軍一時間推進速度極為緩慢。

而此時圍困燕王的小一字長蛇陣開始收縮,看著身邊的勇士一個個倒了下去,燕王心急如焚,但他此刻並未現出一絲懼怕,左衝右突氣勢如虹。

讓跟著的勇士們很受鼓舞,個個奮勇殺敵,使圍困他們的官軍不由把進攻的速度放慢,是以官軍雖眾,卻也一時難以得手。

盛庸和鐵鉉見燕王及部下如此神勇,亦不禁麵麵相覷,當下惱了一人,立功心切的衛道夫舍了紅旗拍馬殺了過來,直向朱棣衝了過去。

他劍法的確出眾,自認為當代最著名的劍術大師,一出手即取了兩個燕軍騎兵的性命,讓遠遠看著的盛庸鐵鉉齊聲喊了個“好”字。

正當他離目標越來越近時,忽感一股雄渾而又不失淩曆的刀風從側麵殺到,衛道夫不及察看即揮劍去攔,耳聽一聲金屬碰撞的脆響,他持劍的右臂一陣酸麻。

是蕭國棟,但他也好不了哪去,雖然仗著強橫的身體和環首長刀的重量及速度,且出手在先,但修為上的差距讓他差點一頭栽下馬來,氣血翻騰不已。

然而他生性勇悍,為不使對方接近燕王,大吼一聲再次撲上,用精妙的刀法和對方死嗑。

衛道夫被阻,且見對方十分難纏,不由沉下心來認真應對,視名如命的他不容有失。

那邊陳仲林見小師弟難占上風,亦拍馬過來與蕭國棟一起雙戰衛道夫,兩人一用八荒,一用十字刀法登殺得青鋒劍手忙腳亂,難堪無比。

自詡為當世高人的他竟難從兩個小輩的手上討得任何便宜,越打越吃驚,稍一失神,胸前和腰部被人各劃了一道長血痕,雖無大礙,也氣得他暴叫連連。

而受了他的影響的小長蛇陣沒了指揮,開始混亂起來,陣外的燕軍迅速推進,尤以朱能所率的一部分朵顏三衛騎兵最為神勇,橫衝直撞,所向披靡,眼見就要殺進陣中。

而另一方大將張玉帶領的部隊前赴後繼呐喊著向陣中心撲來,衝得官軍大陣亦開始不穩,讓盛庸大震,忙遣重兵圍截。

眼見大好形勢即將分崩離析,衛道夫情急之下又露出破綻,腰胯再添了兩記刀傷,驚怒之下的青鋒劍決意行險。

算準蕭國棟的來刀方位側閃中順勢用劍刺向陳仲林的胸部,待其懾於他的劍勢不敢硬接而閃開時,身影在馬上暴起,不再理會陳丶蕭兩人追擊的刀刃在他背上又劃了兩道血痕,直向不遠處正在殺敵的燕王背後撲去。

他現在眼中隻有燕王朱棣,殺了他,自己就能立功封爵名留青史。反應過來的陳丶蕭兩人往救不及,隻能大聲喊叫,以期燕王能有所防備。

但衛道夫速度太快,如大鳥般的身形眼看就要撲到似猶未決的燕王身後,突見一個青年攔在他與燕王身前,劈麵就是一刀。

原來是秦揚及時趕到用八荒刀法中最霸烈的一招“裂天式”殺了過來。

衛道夫在空中避無可避,遂提全身勁力殺了過去,他要掃清最後一道攔在燕王身後的障礙。

隻見兩刃撞擊處濺起一片火花,隨之斷成四截落地,再看秦揚噴血倒落馬下,雖然他家傳內功已經小成,卻終難敵住衛道夫幾十年的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