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福臨繼位之謎

順治帝六歲登極,被立為清朝皇帝,這在滿洲史上是沒有先例的。那麽皇太極生前是怎樣安排儲君的?

一、皇帝猝死

崇德八年即崇禎十六年(1643 年)八月初九日白天,皇太極禦政,據《清太宗實錄》記載,這天他主要做了四件事:第一,土默特部落來朝貢馬,賜其甲喇章京大諾爾布、小諾爾布,牛錄章京根都、俄博尼、兀蘇木、達賴,古祿格章京下畢喇習,畢力克章京下俄爾希代,擺都喇章京下塔畢,根都章京下華木,杭古章京下巴習禮,讬博克章京下耨德,車克車木下達薩馬等,以及從役人員等,銀兩有差。

第二,賜土默特部落牛錄章京畢齊克圖貂帽、貂鑲朝衣、帶、靴、銀兩等物。

第三,因其來送格隆喇嘛到達盛京,賜車克車木下諾木習禮及其從人,銀兩有差。

第四,偕皇後、諸妃,召固倫公主等,到崇政殿,以出軍征明所獲緞匹、財物中的佳品,賜科爾沁部福妃、賢妃及固倫公主、諸福晉等有差。隨後還宮。

就在這天白天忙碌之後,到夜裏亥時(21 時—23 時)時,“上無疾,端坐而崩。”(《清太宗實錄》卷六五)皇太極在位十七年,壽五十有二。

清太宗皇太極白天禦政,夜間發病,不治而死。他可能是因患中風猝死的。皇太極身後的遺位怎樣解決?

先是,努爾哈赤在臨終前沒有明言由誰來繼承汗位,但留下了由諸王貝勒會議推舉的遺言。努爾哈赤身後的汗位,是由八大貝勒會議協商推舉產生的。

當下,皇太極在臨終前並沒有料到自己會突然病發而崩,所以也沒有留下由誰繼承皇位的遺言。

此時,宗室貴族中,爵位最高的是四位親王、三位郡王,他們的身份和年齡分別為:禮親王代善,為努爾哈赤次子(在世長子),皇太極兄,年六十一;鄭親王濟爾哈朗,為舒爾哈齊第六子,皇太極堂弟,年四十五;肅親王豪格,為皇太極長子,年三十五;睿親王多爾袞,為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弟,年三十二;武英郡王阿濟格,為努爾哈赤第十二子,皇太極弟,年三十九;多羅豫郡王多鐸,為努爾哈赤第十五子,皇太極弟,年三十;多羅穎郡王阿達禮,為代善之孫,皇太極侄,年齡不詳。

按照當時清皇室家法,皇太極的繼承人應當在這七王中由推舉產生。在上述七王中,阿濟格、多鐸、阿達禮均為郡王,按照常規,他們幾乎沒有繼位的可能。在上述四位親王中,鄭親王濟爾哈朗為舒爾哈齊之子,皇太極堂弟,非帝係血胤,似乎沒有可能被推舉繼位。餘下三位親王是: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代善年齡過大,自己退讓,又有前述事件,幾乎不大可能繼位。所以,新皇位爭奪主要在皇長子豪格與皇太極十四弟多爾袞之間展開。

皇太極遺位繼承人,依照清室家法,應在七王會議上由推舉產生。

二、廟堂會議

按照清太祖努爾哈赤規定的皇位繼承《汗諭》,由滿洲八旗貴族共議嗣君。

於是,由禮親王代善主持,在皇宮崇政殿,滿洲八旗貴族決定並擁立皇太極遺位的繼承人。就如哲人所說,事情的結果往往不是願望的甲方,也不是願望的乙方,而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丙方。就是說繼承人既不是肅親王豪格,也不是睿親王多爾袞,而是誰也沒有想到的皇太極第九子、六歲的愛新覺羅· 福臨。這是誰的建議呢?福臨又是怎樣被推舉的呢?討論這個問題的基本史料依據是朝鮮《沈陽狀啟》或《沈館錄》中的一段記載。這份史料是當時朝鮮駐沈陽的使臣,就皇太極遺位繼承問題所獲得的“大衙門”會議的機密資料,是報送朝鮮李朝國王李倧的《秘密狀啟》。為了便於分析,全文征引如下:秘密狀啟:十四日,諸王皆會於大衙門,大王發言曰:“虎口,帝之長子,當承大統雲。”則虎口曰:“福少德薄,非所堪當!”固辭退去。定策之議,未及歸一。帝之手下將領之輩,佩劍而前,曰:“吾屬食於帝,衣於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而已。”大王曰:“吾以帝兄,常時朝政,老不預知,何可參於此議乎?”即起去。八王亦隨而去。十王默無一言。九王應之曰:“汝等之言是矣。虎口王既讓退出,無繼統之意,當立帝之第三(應作九)子。而年歲幼稚,八高山軍兵,吾與右真王分掌其半,左右輔政,年長之後,當即歸政。”誓天而罷。(《沈館錄》卷六)上述《秘密狀啟》,時間記為癸未年即崇德八年(1643 年)八月二十六日,就是在“大衙門”即崇政殿舉行秘密會議後的第十二天。文中的“大王”為禮親王代善,“虎口”為肅親王豪格,“八王”為英郡王阿濟格,“九王”為睿親王多爾袞,“十王”為豫郡王多鐸,“右真王”為鄭親王濟爾哈朗,“帝之第三(應作九)子”為福臨。

對於這段記載繼承皇太極遺位者的文字,產生了幾種看法:第一,出自多爾袞說。認為福臨繼位之議,出自多爾袞的學者,其主要依據是朝鮮《沈陽狀啟》或《沈館錄》中有兩句重要的話,不應該被忽視,而應當被重視。這就是“九王應之曰”和“汝等之言是”十個字。在整段文字中,“九王應之曰”——此前為議論,此後為結論;“汝等之言是”——承上而啟下,接前而轉後。其中包含了三層意思:其一,“九王應之曰”,就是說在九王多爾袞發表當立帝之第九子福臨以前,諸王們有一番議論,而被《秘密狀啟》的作者,或出於重點在啟報新君為誰而省略繁文,或對當時密議不甚了了而斷簡缺載,不管出於哪種原因,其前都有一番爭論。因是崇政殿最高機密會議,外人不可得知其詳,這段記載,十分可貴,有所罅漏,不必苛責。

其二,“汝等之言是”,就是說在九王多爾袞發表當立帝之第九子福臨以前,諸王們有人提出立福臨,故多爾袞才“應之”“是之”,否則何應之有、何是之言!《秘密狀啟》記載疏略,“汝等之言”斷簡,於是給人一種信息誤導,似乎福臨繼位是由多爾袞提出的。睿親王多爾袞權勢傾朝,把功勞歸於己,罪禍嫁於人。這樣,多爾袞就“翊戴擁立,國賴以安”,(《清世祖實錄》卷九)把擁立福臨的功勞歸於自己。

其三,“九王應之曰”與“汝等之言是”,蕭一山先生在《清代通史》轉述上麵引文時,進行了通俗節錄,“睿親王多爾袞曰:‘諸將之言是也。豪格既退讓無續繼意,則當立帝之三子福臨,若以為年稚,則吾與鄭親王濟爾哈朗分掌其半,以左右輔政,年長之後,再當歸政。’因誓天而散,福臨方六歲雲。”這裏雖省略“九王應之曰”,卻將“汝等之言是”解釋為“諸將之言是也”。

上麵在“九王應之曰”和“汝等之言是”中,其“應”的是什麽?其“是”

的又是什麽?細加分析,共有四點:一是,豪格退讓,無意繼統;二是,擁立福臨,嗣承皇位;三是,福臨年幼,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共同輔政;四是,幼主年長,當即歸政。

由上可見,福臨繼位之議,出自多爾袞,直接史料,未見一條。所引《秘密狀啟》之記載,含糊其詞,且存疑點。

第二,出自代善說。皇太極死後,各旗力量都在或明或暗地進行活動。此事,《清史列傳· 索尼傳》和《清國史· 索尼傳》均闕載,而《清史稿· 索尼傳》有詳述:“太祖崩後五日,睿親王多爾袞詣三官廟,召索尼議冊立。索尼曰:‘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是夕,巴牙喇纛章京圖賴詣索尼,告以定立皇子。黎明,兩黃旗大臣盟於大清門,令兩旗巴牙喇兵張弓挾矢,環立宮殿,率以詣崇政殿。”

在崇政殿議商冊立的“大衙門”會議,由禮親王代善主持。會上,索尼及巴圖魯鼇拜首言立皇子,睿親王令暫退。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勸其胞兄睿親王多爾袞即帝位,多爾袞猶豫未允,豫郡王多鐸曰:“若不允,當立我。”

睿親王不允。多鐸又曰:“不立我,論長當立禮親王。”禮親王代善曰:“睿親王若允,我國之福。否則當立皇子,我老矣,能勝此耶!乃定議奉世祖即位。”

(《清史稿· 索尼傳》卷二四九)禮親王代善是議商嗣君諸王會議的重要政治力量。因為:代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長子褚英已死),年六十一,花甲老翁,在宗室中年齡最長、有著家長的地位,此其一。代善在皇太極崇德朝為大貝勒、和碩禮親王,被朝鮮稱為“大王”,此其二。代善為正紅旗的主旗貝勒,此其三。代善的子孫掌鑲紅旗,有軍事實力,此其四。代善召集諸王大臣會議,議立嗣君,此其五。

代善率領諸王、大臣、貝勒等以福臨繼位盟誓告天,此其六。所以,代善在議立嗣君的諸王會議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代善知己知彼,圓融平和,進退有度,主動謙讓,以“我老矣,能勝此耶!”或“常時朝政,老不預知,何可參於此議”而堅辭。所以,定議奉福臨之繼位,並非出自代善首議。從代善堅決辭讓、圓融建言、退席避鋒與未行攝政四件事,可以反證禮親王代善並未首議福臨繼位。

第三,出自豪格說。肅親王豪格繼承皇位的有利條件是:豪格為皇太極長子,三十五歲(比多爾袞年長三歲),正值壯年,文韜武略,多有戰功,此其一。豪格的十一位弟弟中,有七位在世:四阿哥葉布舒十七歲,五阿哥碩塞十六歲,六阿哥高塞七歲,七阿哥常舒七歲,九阿哥福臨六歲,十阿哥韜塞五歲,十一阿哥博穆博果爾三歲,六、七、九、十、十一阿哥都年齡較小,此其二。豪格人才出眾,史稱他“容貌不凡、有弓馬才”“英毅、多智略”,此其三。豪格在太祖時因軍功被封為貝勒,太宗天聰時被晉為和碩貝勒,崇德元年(1636 年)皇太極即皇帝位後,再被封為和碩肅親王兼攝戶部事,此其四。皇太極生前親掌正黃、鑲黃和正藍三旗,而兩黃旗和正藍旗大臣擁護豪格繼位,此其五。豪格有濟爾哈朗支持,還有眾大臣擁護,如開國五大臣中額亦都、費英東,以及揚古利的子弟侄孫多是兩黃旗的勇將,都擁戴豪格,此其六。但是,肅親王豪格既不善上(故作虛套),也不善讓(真正辭讓),或者說既不知上,也不知讓,“因王性柔,力不能勝眾”。大清皇位,失之交臂。從豪格或因故套謙恭或由憤懣退席與未行攝政兩事,可以反證其並未首議福臨繼位。

第四,出自英郡王、豫郡王說。參加崇政殿會議的還有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前已分析,英郡王阿濟格主張立胞弟多爾袞,豫郡王多鐸也主張立胞兄多爾袞。史載: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等“跪勸睿王,當即大位”。(《清世祖實錄》卷六三)甚至於說:“若立肅王,我等俱無生理!”豫郡王多鐸還提出“當立我”即立自己,他們兄弟不會,也沒有提出擁立福臨繼位。

第五,出自阿達禮說。穎郡王阿達禮,為代善第三子薩哈璘之長子,以父死襲郡王。薩哈璘多軍功,與議政,掌禮部,同多爾袞親近。其子阿達禮多有戰功,附多爾袞,管禮部,與議政。阿達禮在皇太極死後,謀立多爾袞繼位。

阿達禮、碩讬(代善次子)往來於代善、多爾袞、濟爾哈朗之間,謂“眾已定議,立和碩睿親王矣”。(《清世祖實錄》卷一)所以,穎郡王阿達禮是多爾袞的鐵杆支持者、擁立者,甚至於在議定福臨繼位之後,阿達禮仍然推動支持多爾袞繼位,結果阿達禮以“擾政亂國”罪,在當夜被“露體綁縛”“即縊殺之”。阿達禮之母、碩讬之妻,也同時被縊殺。

除上述三位親王、三位郡王之外,剩下的就是鄭親王濟爾哈朗。

三、簡略討論

擁立福臨繼承皇位之議,出自鄭親王濟爾哈朗,依據史料,闡述如下。

第一,四大親王態度。當時最有影響的四位和碩親王——禮親王代善抱明哲保身態度,以年老多病為由,不想也沒有實力卷進這場政治旋渦;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角力,互不相讓,雙方僵持;鄭親王濟爾哈朗雖是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之子,但地位在睿親王多爾袞和肅親王豪格之上,在這場宮廷鬥爭中扮演著重要的政治角色。他比較超脫而能起協調作用。因為:一則,濟爾哈朗雖是舒爾哈齊之第六子,但自幼被伯父努爾哈赤養育宮中;二則,濟爾哈朗小皇太極七歲,兩人情誼如同胞;三則,阿敏被奪旗後,濟爾哈朗成為鑲藍旗的主旗貝勒;四則,濟爾哈朗屢經疆場,軍功顯赫;五則,濟爾哈朗年四十五,序齒僅亞於代善,比多爾袞年長十三歲;六則,濟爾哈朗受清太宗信任倚重,被封為和碩鄭親王;七則,濟爾哈朗既是多爾袞的堂兄,又是豪格的堂叔,便於兩方協調。八則,濟爾哈朗表麵憨厚而內心機敏,在關鍵時刻提出重要政議。所以,鄭親王濟爾哈朗在崇政殿議商皇位繼承而陷於僵局之時,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讓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臨繼位。

第二,濟爾哈朗輔政。鄭親王濟爾哈朗因倡立福臨繼位之功,而得到擔任輔政王的政治回報,且其位次在睿親王多爾袞之前,輔政親王的政治地位,較和碩親王更高一層。當時為何不由代善、豪格,而由濟爾哈朗輔政?顯然,代善在這場嚴重而激烈的政治鬥爭中,沒有作出有利於勝利一方的貢獻。豪格則與多爾袞對立,如二人同時輔政,會出現兩虎相爭的局麵。至於濟爾哈朗,有學者解釋說,多爾袞拉濟爾哈朗輔政,是因為他“非屬皇室直係,當然無法與多爾袞並肩,也決不會與之爭奪權勢”。在宮廷激烈鬥爭態勢下,濟爾哈朗出任輔政王,既不是情愫之事,也不是弱勢之因,而是政治勢力角逐的結果。

愚以為,濟爾哈朗之所以為輔政王,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原有“謀立肅王為君,以上(福臨)為太子”之私議,當肅親王繼位受阻,退而求其次就是擁立福臨。二是,他提出了福臨繼位這一折中方案,皇子繼統,皇叔輔政,理所當然,眾王接受。三是,他因私下表示擁立豪格,而為兩黃旗大臣所認同。

四是,他同代善父子無惡,而為兩紅旗王大臣所認可。五是,他非帝統血胤,對多爾袞兄弟構不成政治威脅,而為兩白旗三王及其大臣所接受。六是,他執掌鑲藍旗並同正藍旗有曆史淵源,而能夠為兩藍旗大臣所服從。綜上所述,可以說,濟爾哈朗是當時皇位繼承矛盾對立兩方最合適的協調者——史載,肅親王豪格派何洛會、揚善同鄭親王密商,兩黃旗大臣曰:“定立我為君,尚須爾議。”濟爾哈朗回答道:睿親王多爾袞“尚未知,待我與眾商之”。(《清世祖實錄》卷三七)這說明鄭親王濟爾哈朗同爭位角力的兩方都能對話,他不僅有可能,而且實際上提出協調矛盾雙方的方案,而首議擁立福臨繼位。

在這裏,附論立福臨的一個理由。皇太極死時除其長子豪格和九子福臨外,還有六位兒子在世:四阿哥葉布舒十七歲、五阿哥碩塞十六歲,均已成年,若立為君,無需輔政;六阿哥高塞和七阿哥常舒雖均比福臨年長一歲,但其生母皆為庶妃;十阿哥韜塞不僅年幼,且其生母氏族不明,地位更低;十一阿哥博穆博果爾雖其生母為麟趾宮貴妃,但年僅三歲,又太幼小。皇九子福臨則在年齡長幼與生母身份方麵均占優勢:福臨年齡不算太大(太大不便攝政),也不算太小;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既是孝端文皇後之侄女,又是永福宮莊妃。所以,僅從當時年齡與其生母身份來說,擁立福臨當是皇子中除豪格之外的最佳選擇。但濟爾哈朗擁立福臨後,於順治四年(1647 年)二月被多爾袞罷其輔政王,一年後又被多爾袞降為郡王。這是多爾袞對濟爾哈朗不擁立自己而擁戴福臨的一個政治報複,也是多爾袞謀求獨攬朝綱的一項舉措。

第三,睿王權衡利弊。睿親王多爾袞在兩黃、兩紅和兩藍六個旗不支持的情勢下,若自己強行登極,隻有兩白旗支持,不支持者與支持者,其比例為六比二,明顯不占優勢,還勢必引起兩白旗與兩黃旗的火拚,其後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解決皇位繼承難題的途徑不外三條:一是強自為君,得不到兩黃、兩紅、兩藍旗的讚同,還會引發兩黃旗的強烈反對;二是讓豪格登極,多爾袞自己既不甘心,還怕遭到豪格報複;三是讓年幼的皇子福臨繼位,而自己同濟爾哈朗輔政,可收一石三鳥之利——打擊豪格、攝政掌權、避免內訌。顯然,在上述三種解決辦法中,以第三種解決辦法比較切實可行,兩黃旗、兩白旗、兩紅旗、兩藍旗各方都可以接受。睿親王多爾袞能識時務、聰睿機智,他在權衡利弊之後,回應說:我讚同黃旗大臣“立皇子”的意見,而肅親王豪格既然沒有繼統之意,所以就立先帝第九子福臨;但他年齡還小,由鄭親王和我輔政,待新君年長之後“當即歸政”。眾讚同,議遂定。

第四,順治帝的肯定。福臨當時尚在衝齡,不了解繼位政爭內幕,後來逐漸知道當年的故事。待多爾袞病死,自己親政之後,即表彰皇叔濟爾哈朗當年功績,賜予其金冊金寶。對此,《清世祖實錄》記載:我太祖武皇帝,肇造鴻基,創業垂統,以貽子孫。太宗文皇帝繼統,混一蒙古,平定朝鮮,疆圉式廓,勳業日隆。及龍馭上賓,宗室眾兄弟,乘國有喪,肆行作亂,窺竊大寶。當時爾與兩旗大臣,堅持一心,翊戴聯躬,以定國難。……睿王心懷不軌,以爾同攝朝政,難以行私,不令輔政,無故罷為和碩親王。及朕親政後,知爾持心忠義,不改初誌,故錫以金冊、金寶,封為叔和碩鄭親王。(《清世祖實錄》卷六三)上麵順治帝福臨明確諭示:濟爾哈朗在諸王議立自己為帝時,有首議之功。

福臨的這番話,說出了當時的內情。鄭親王之功,在擁立福臨。

細分析,有八則:

其一,冊文中明白清楚地說:當太宗皇帝去世國喪之時,“宗室眾兄弟,乘國有喪,肆行作亂,窺竊大寶”。這顯然指的是皇叔睿親王多爾袞、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和皇侄穎郡王阿達禮。

其二,在這宗社危難之時,是誰站出來翊戴福臨繼位呢?冊文裏沒有提代善,沒有提豪格,也沒有提多爾袞,與會的四大親王除前三人外,剩下的隻有濟爾哈朗。

其三,冊文又明白清楚地說:“當時爾與兩旗大臣,堅持一心,翊戴朕躬,以定國難。”在這裏,“爾”即濟爾哈朗,在崇政殿議立嗣君的最高貴族會議上,倡言“翊戴朕躬,以定國難”。

其四,在上文,“兩旗大臣”即兩黃旗大臣。他們沒有出席崇政殿議立嗣君的最高貴族會議,索尼與鼇拜雖與會,但會議剛開始不久因搶先發言而被多爾袞勒令退席,隻能在會外起策應作用。

其五,鄭親王濟爾哈朗翊戴福臨的倡言,得到禮親王代善、肅親王豪格等人的讚同。

其六,於是,睿親王多爾袞才“應之”、才讚同,即《秘密狀啟》中“九王應之曰”和“汝等之言是”的記載。

其七,至於順治元年(1644 年)十月,為多爾袞“建碑立績”,那是攝政睿親王自我表彰所為。

第五,王公大臣同誓。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穎郡王阿達禮等十九位王公共同誓書,昭告天地:“不幸值先帝升遐,國不可無主,公議奉先帝子(福臨),纘承大位,嗣後有不遵先帝定製,弗殫忠誠,藐視皇上幼衝,明知欺君懷奸之人,互徇情麵,不行舉發,及修舊怨,傾害無辜,兄弟讒構,私結黨羽者,天地譴之,令短折而死。”(《清世祖實錄》卷一)八旗大臣阿山等也立誓要竭誠事君。

鄭、睿二王,特立誓辭:“今公議以濟爾哈朗、多爾袞,輔理國政。我等如有應得罪過,不自承受,及從公審斷,又不折服者,天地譴之,令短折而死。”

以上三份誓詞,都有“公議”二字,表明是經過王貝勒大臣會議集體決定的。

濟爾哈朗擁立福臨繼承皇位之議,最後得到諸親王、郡王、貝勒等王公大臣的認同。

綜上所述,鄭親王濟爾哈朗在崇政殿諸王皇位繼承會議上,鑒於豪格與多爾袞爭奪皇位陷於僵局,從大局出發,平衡各旗利益,提出折中方案,首議由福臨繼承皇位,得到多爾袞的回應,也得到諸王貝勒公議。清太宗皇太極遺位爭奪的結果,既不是角力一方的肅親王豪格,也不是角力另一方的睿親王多爾袞,而是由第三者——六歲的福臨繼承遺位。福臨纘承皇位,是當時政治與軍事、帝胤與血緣、智謀與達變、明爭與暗鬥,諸種因素相互鬥爭與相互均衡的結果。這個方案與結果,對於四位和碩親王來說——於禮親王代善無利無弊,於睿親王多爾袞有利有弊,於肅親王豪格無利有弊,於鄭親王濟爾哈朗則有利無弊。所以,皇太極遺位由福臨繼承,得益最大的四個人是:福臨、孝莊太後〔1〕、濟爾哈朗和多爾袞。

皇位在肅親王豪格同睿親王多爾袞之間角逐,結果卻由第三者——六歲的福臨繼承。清史界普遍認為:擁立福臨繼位之議,出自睿親王多爾袞。筆者對多爾袞擁立福臨說的史料依據《沈陽狀啟》,進行了全麵剖析,並列舉《順治上諭》等文獻,進行曆史邏輯分析,提出新的見解:擁立福臨繼承皇位之首議,出自鄭親王濟爾哈朗。從此,在清代史、滿洲史上開了一個幼童繼承皇位的先例,開啟清朝皇位與皇權產生分離的狀態。其後由八歲的康熙、六歲的同治、四歲的光緒和三歲的宣統繼承皇位,在清入關後的十帝中竟占了五位。也都是皇位與皇權分離,或為親貴攝政輔政,或為皇太後垂簾聽政。《清史稿· 諸王傳》論曰:大清皇朝,親貴用事,“以攝政始,以攝政終”。(《清史稿·諸王一》卷二一五)論其影響,可謂深遠!六齡稚童福臨繼位,二王攝政,燕京定鼎;三齡幼童溥儀繼位,醇王攝政,清祚覆亡。論者謂有天焉,誠一代得失也!

總之,既往論者,多認為順治繼位出自睿親王多爾袞之首議。筆者提出另一粗淺看法:就是由鄭親王濟爾哈朗首議,睿親王多爾袞附議,在禮親王代善和肅親王豪格不反對局麵下,出現立六歲的福臨繼承皇位,由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輔政(攝政)的格局,結束了一場宮廷政治危機,避免了兵戎相見、骨肉相殘的悲劇,進而滿洲貴族出現新的團結,進而清軍入關、定鼎北京、入主中原、一統華夏。至今一些人認為:順治繼位仍是個清宮曆史之謎。

〔1〕 高陽:《清朝的皇帝》載:“世祖可能為多爾袞的私生子”“至於選立六歲的福臨繼承皇位,自然是由於孝莊太後之故”雲雲。此為小說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