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清朝國號由來

在清朝的開國史上,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清宮接連有三件大事發生,構成了一幅曆史奇觀圖卷。這三件大事是:其一,天聰九年即崇禎八年十月十三日(1635 年11 月22 日),皇太極發布汗諭,改族名“諸申”為“滿洲”;其二,天聰九年(1635 年)八月,林丹汗遺孀蘇泰福晉獻上元朝忽必烈的傳國玉璽;其三,天聰十年即崇禎九年(1636 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國號“金”為“清”,改年號“天聰”為“崇德”。

這三件大事,如行雲流水,在半年之內一氣嗬成,似乎是天助人願。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一、族名滿洲

清天聰九年即明崇禎八年十月十三日(1635 年11 月22 日),皇太極發布關於改族名的《汗諭》: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

(《清太宗實錄》卷二五)人們讀了上述諭旨,難解之處在於:“諸申”即“女真”,都是滿語jūsen 的漢文音譯,皇太極何以認為它與金國無涉,而將“諸申”說成是“席北超墨爾根之裔”? 如果把這件《汗諭》,同翌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相聯係,似不難理解。

因為天聰十年(1636 年)四月十一日,改的是國號,而天聰九年(1635 年)十月十三日,改的是族名,“國號”與“族名”,既有聯係,也有區別。

但是,皇太極的這道命令留下以下曆史疑問:第一,“滿洲”一詞是怎麽來的?所謂“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改族名為“滿洲”,怎麽找不到文獻依據呢?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滿洲實錄》《清太祖高皇帝實錄》雖出現“滿洲”,但都是天聰後纂修並定稿的。而當時皇太極也沒有說明改族名“滿洲”的原因,致使後來人不斷揣測。例如:佛名說。乾隆朝敕修《欽定滿洲源流考》說:滿洲人奉佛,佛號“曼珠師利”的“曼珠”諧音為“滿洲”。佛教,東漢才開始傳到中國,傳到建州地區應當更晚,遠遠不到“統緒綿遠,相傳奕世”的曆史。此說不足為證。

人名說。建州有位首領李滿住,被建州女真奉為英雄。“李”為賜姓,“滿住”為名。“滿住”與“滿洲”語音相近,故以其作為族名。這是後人附 會,未見史料記載。

地名說。建州地名中有“蔓遮”,諧音作“滿洲”。朝鮮申忠一在《建州紀程圖記》中記載,從鴨綠江畔滿浦到蘇子河建州,沿途“蔓遮”凡十見,其中有洞名、嶺名、川名、屯名、農幕名、部落名等,但裏麵並沒有著名的村屯或部落。因此按常理,不會以某個不知名的村屯名稱或某個不知名的部落名稱,作為族群之名。

部名說。有學者認為,“滿洲”為清太祖統轄的女真某一個部的名稱,這個部後來發展、強大,便以滿洲部名作為“族名”。(陳捷先《說“滿洲”》)總之,“滿洲”的出處不得而知,為什麽以“滿洲”作為族名,皇太極、清人學者、滿文文獻,都沒有給出科學而可信的解答。

第二,“諸申”之稱,怎麽能說與後金沒有關係?

滿族的先人,最早見於漢文典籍文獻記載的名稱是“肅慎”或“息慎”“稷慎”。這是滿- 女真語“諸申”的漢譯。這個名稱,在曆史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秦漢稱挹婁、魏晉稱勿吉、隋唐稱靺鞨、宋遼稱女直、元明稱女真。

文獻記載,實實在在。

第三,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有什麽意義?為什麽不許稱其他族名而隻許稱滿洲?

應當說,皇太極將族名改為“滿洲”,的確是後金曆史與現實的最新反映。

從明萬曆十一年(1583 年)努爾哈赤起兵,到天聰九年即崇禎八年(1635 年)皇太極改族名,中間經過五十多年的征撫,他們不僅已經統一了建州女真,而且吞並了海西女真的哈達、輝發、烏拉、葉赫等部,還重新整合了東海女真、黑龍江女真。此期有大量漢人、蒙古人、朝鮮人、鄂倫春人、錫伯人、赫哲人、達斡爾人、鄂溫克人、虎爾哈人等,同建州部民融合,而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顯然,為了體現新的族群現實、新的政治現實,需要對族名進行變更。皇太極為著反映這個新的現實,認為原有的族名諸申即女真,已經不能適應新的需要,因此改“滿洲”為新民族共同體的名稱。

後金對本族人稱女真,對蒙古族人稱蒙古,對漢族人則稱尼堪,這都是習慣上的稱謂。為了適應新的形勢,需要統一族名,也需要規範族名。皇太極在上述《汗諭》中指出:女真人有滿洲、哈達、烏拉、葉赫、輝發等名,用什麽族名來“稱謂”、來“統一”、來“規範”新族群的名稱?在上述滿洲、哈達、烏拉、葉赫、輝發等稱謂中,後四個名稱,其部落已滅,其部神已無;隻有滿洲是勝利者。因此,以“滿洲”代替原來的泛稱“諸申”,既順應曆史,也貼合現實。而且,在新的民族共同體中,除滿洲、哈達、烏拉、葉赫、輝發之外,還包括已歸附的漢人、蒙古人、朝鮮人、錫伯人、赫哲人、鄂倫春人等,顯然用“諸申”作族名,也不完全妥當。而用勝利者部落名稱——“滿洲”作族名,各個方麵,易於接受。

二、傳國玉璽

這個“傳國玉璽”是怎麽回事呢?

據記載:漢代的“製誥之寶”,曆代帝王視之為寶,世代流傳,傳到誰手,算是天降祥瑞,真龍天子現世。相傳“傳國玉璽”到元世祖忽必烈時,收於大都皇宮,密室珍藏,視為國寶。元末帝順帝時,棄守大都,出城北逃,攜帶傳國玉璽,到了大漠。明太祖朱元璋派徐達率軍北攻,元順帝死於應昌(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傳國玉璽遺失。在二百多年後,傳說在山岡下有個牧羊人,見一隻山羊三天不吃草,但以羊蹄刨地。牧羊人看見好奇,就挖掘這塊草地,發現了傳國玉璽。而後,這塊傳國玉璽歸於蒙古察哈爾林丹汗。

在皇太極派多爾袞統兵,第三次進攻林丹汗時,林丹汗西逃,走死青海大草灘。這塊傳國玉璽歸林丹汗遺孀蘇泰福晉收藏。蘇泰福晉是葉赫部人,知道多爾袞將其包圍,已經逃脫不掉。經多爾袞規勸後,蘇泰福晉率子額哲等投降多爾袞,並獻出這件傳國玉璽。

這方傳國玉璽,璠璵為質,交龍為紐,璽文為漢篆“製誥之寶”四字,光氣煥爛,是為至寶。多爾袞等見到傳國玉璽,如獲至寶,喜出望外,於是將這方傳國玉璽秘密珍藏,親自攜帶,凱旋回軍到歸化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多爾袞回到沈陽後,非常隆重地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天聰大汗皇太極。多爾袞在獻傳國玉璽給皇太極時,說:皇上洪福非常,天錫至寶,此一統萬年之瑞也。(《清太宗實錄》卷二四)降清漢官、都元帥孔有德很會投皇太極所願,奏言:竊觀自古受命之主,必有受命之符。昔文王時,鳳凰鳴於岐山;今皇上得傳國寶璽,二兆略同。此寶實非尋常,乃漢時所傳,迄今二千餘年。他人不能得,惟我皇上得之,蓋皇上愛民如子,順時合天,雖寶璽在千裏之遠,應運呈祥,是天啟其兆,登九五之尊,而享天下之福無疑也。不但臣一人喜而不寐,即中外聞之,莫不歡忻鼓舞,以為堯舜之治,今得複見矣!(《清太宗實錄》卷二五)降清漢官、總兵官耿仲明跟隨孔有德之後,奏言:“夫玉璽者,乃天子之大寶,國家之上瑞,有天下者所必用也。今皇上合天心,愛百姓,故天賜寶璽,可見天心之默佑矣。惟願蚤正大統,以慰臣民之望。”(《清太宗實錄》卷二五)上述降清漢官孔有德、耿仲明的兩份奏言,恰好投合皇太極之所想、所願。皇太極為此舉行了隆重的受寶大典。

皇太極剛剛改了族名,又喜獲漢代傳國玉璽,他登極稱帝的條件已經成熟。於是皇太極開始積極籌備,更改國號,登極稱帝。

三、國號大清

天聰十年即崇禎九年(1636 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國號“金”為“清”,改年號“天聰”為“崇德”。這是滿洲史上也是清朝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從此中國曆史上又出現了一個新皇朝——清朝。

皇太極改國號、稱皇帝,要做輿情準備,也就是要群臣勸進。同年四月初五日,後金大貝勒代善,和碩貝勒濟爾哈朗、多爾袞、多鐸、嶽讬、豪格,貝勒阿巴泰、阿濟格、杜度等,蒙古八固山額真、六部大臣,都元帥孔有德,總兵官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等,蒙古科爾沁貝勒土謝圖濟農巴達禮、紮薩克圖杜棱布塔齊等,及滿洲、蒙古、漢人文武官員,恭請皇太極上尊號。

上尊號的表文用滿文、蒙古文、漢文三種文字寫成——和碩貝勒多爾袞捧滿字表文一道,科爾沁貝勒土謝圖濟農巴達禮捧蒙古字表文一道,都元帥孔有德捧漢字表文一道,率諸貝勒大臣文武各官,詣闕跪進。時皇太極禦內樓,滿洲、蒙古、漢人三位儒臣,捧表進入。諸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之禮。儒臣跪讀表文,表曰:“諸貝勒大臣文武各官,及外藩諸貝勒上言:恭惟我皇上承天眷佑,應運而興,輯寧諸國,愛育群黎。當天下昏亂之時,體天心,行天討,逆者以兵威之,順者以德撫之。寬溫之譽,施及萬方。征服朝鮮,混一蒙古,更獲玉璽,受命之符,昭然可見。上合天意,下協輿情。臣等遇景運之丕隆,信大統之攸屬,敬上尊號……伏願俯賜俞允。”讀畢,皇太極諭曰:“今內外諸貝勒大臣,複以勸進尊號,再三固請,朕重違爾等之意,弗獲堅辭,勉從眾議。”(《清太宗實錄》卷二八)皇太極在綏服蒙古、征服朝鮮、南攻明朝、北征索倫,屢次取得勝利之後,自然不想做“大汗”,而要做“皇帝”。皇太極在建號“大清”的同時,接受了滿、蒙、漢群臣恭上“寬溫仁聖皇帝”的尊號。皇太極稱“皇帝”,而把出於蒙古語的“汗”,封賜給外藩蒙古的王公。

皇太極“上尊號”“改年號”,要舉行祭告天地的大典。這裏,皇太極並不需要天地的批準,隻是祭告即報告天地而已。

皇太極在滿、蒙、漢三方臣民推舉,告祭上天、地祇、祖先三方之後,便舉行了隆重的大典。

四月十一日,舉行上尊號、建國、改元大典。滿洲、蒙古、漢人官員,捧滿、蒙、漢三種文體的表文,立於壇東,以上稱尊號、建國、改元事,宣示於眾曰:“我皇上應天順人,聿修厥德,收服朝鮮,統一蒙古,更得玉璽,符瑞昭應,鴻名偉業,丕揚天下。是以內外諸貝勒大臣,同心推戴。敬上尊號曰‘寬溫仁聖皇帝’,建國號曰‘大清’,改元為‘崇德’元年。”從此,皇太極接受“寬溫仁聖皇帝”尊號,建國號曰“大清”,改年號為“崇德”。

皇太極改“汗”為“帝”,“汗”即“可汗”的簡稱,為蒙古語,漢語譯為“王”或“帝”。東北森林文化的女真族、西北草原文化的蒙古族,地域相鄰,文化相連,故努爾哈赤建國即位之後,稱“汗”。但努爾哈赤在一些對明朝或朝鮮的文書中,稱“大金國汗”或“大金國皇帝”。實際上“汗”即“帝”,萬曆皇帝在滿文中就是“萬曆汗”。皇太極繼位後仍稱“汗”,在滿文中,凡文書“大金國皇帝”之處,“帝”仍用“汗”。皇太極與袁崇煥議和時,漢文書信中所寫的“大金國皇帝”字樣,曾被袁崇煥指責為議和的障礙。皇太極對此作出讓步,曾聲明不稱“帝”而稱“汗”。這是因為在明朝人看來,隻有明朝皇帝才能稱“皇帝”,“帝”與“汗”是不同等級的尊稱。

在天聰時,許多漢官給皇太極上奏疏,多稱皇太極為“汗”。

皇太極不僅將尊號“大汗”改成“皇帝”,而且將國號“大金”改為“大清”。皇太極改“金”為“清”,實際上是改換了一個發音相近的漢字而已。漢字的“清”和“金”,發音相近,字義吉祥。但皇太極作這種更改的原因,自己沒作說明,文獻也無記載。於是,後來學者進行了許多推測。有人從字麵上附會,說“金”與“清”的漢字語音相近;有人從曆史角度作說明,因為“清”字以往皇朝沒有用過;有人從五行說——“明”為“火”,“清”為“水”,水能克火,加以詮釋;也有人從薩滿文化中找答案;更有人從民族方麵去解釋——皇太極聲明過,他們不是金國的後裔,當然這裏麵也包含如果沿用曆史上的“金”為國號,有刺激漢族“以宋為鑒”的禁忌。

應當說,皇太極把國號由“金”改為“清”,主要是由於當時形勢的發展。

皇太極認為,他本人已不僅是滿洲的“大汗”,也不僅是滿洲和蒙古的“大汗”;而是滿、蒙、漢的“共主”,是天下的“共主”。因此,皇太極要建立一個新的皇朝,改換一個新的國號,以同明朝抗衡,並且取而代之。因之,既改國號為“大清”,也改年號為“崇德”。

曆史現象,有時巧合。清太宗皇太極在位十七年,先後有兩個年號,即“天聰”和“崇德”。天聰九年(1627—1635)和崇德八年(1636—1643),共十七年;崇禎帝,也在位十七年(1628—1644)。

明朱由檢與清皇太極,他們在位基本同時,在位時間也相當。

皇太極的年號“崇德”與朱由檢的年號“崇禎”是相對應的:——“德”,《尚書· 盤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實德於民。”《周易· 乾· 文言》:“君子進德修業。”德,重在德政,德行。

——“禎”,《說文解字》:“禎,祥也。”就年號來說,反映了皇太極與朱由檢治國理念的差異:崇德帝重德政,崇禎帝重禎祥。

在清代十二位皇帝中,除皇太極有兩個年號(天聰、崇德)外,其餘十一帝都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這同明朝一樣,在明代十六位皇帝中,除朱祁鎮有兩個年號(正統、天順)外,其餘十五帝也都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從中國皇朝史來看,當朝的皇帝改年號是常事,改國號卻少見;一般隻是在改朝換代之際,才出現新皇朝的國號。所以,皇太極改國號、改年號,具有政治家的氣魄與膽略、勇氣與大氣,也具有改革家的更製與維新之義。

可是,皇太極為什麽改國號為“大清”呢?當年元世祖忽必烈建國號為“大元”,《元史》是有解釋的:“法《春秋》之正始,體大《易》之乾元。”(《元史》卷四)所以稱為元朝。

皇太極為什麽稱清國,他沒有解釋,清人沒有解釋,清史也沒有解釋。隻有一個傳說做了故事性的解釋:當年,大汗(努爾哈赤)遇難,騎著一匹大青馬出逃。後麵追兵趕來,大汗策馬急奔,大青馬過累而倒下死了。大汗撫摸大青(馬)說:“大青(清)啊大青(清),我將來得了天下,就叫‘大清(青)’!”

上麵是個民間傳說故事,不是史料,不必當真。

總之,天聰汗皇太極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標誌著原先以女真- 滿洲為主體的女真國(金國),已經發展為以滿洲為主體,包含漢族、蒙古族、東北和漠南等地域其他民族在內,民族多元、國家一統的大清帝國了,並為清軍入關、移鼎北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準備。

還有後話,在此補述。促成這件大事的那件傳國玉璽,如此珍貴,定當保存。此後許多文書都用此“製誥之寶”,直到清入關後才改用滿漢文合璧的“製誥之寶”。乾隆十一年(1746 年),清理原宮中保存的清初寶璽,送往盛京故宮鳳凰樓收藏,卻不見有這方“製誥之寶”。後來乾隆帝下旨,從盛京藏寶璽中撤去“丹符出驗四方”之寶,換上了一方青玉“製誥之寶”。但這是不是那枚珍貴的傳國玉璽,不得而知。

另外, 據宮中《活計檔》 記載: 乾隆十三年(1748 年)五月二十二日, 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胡世傑交白玉“製誥之寶”一方(隨錦盒一件,磁青紙金道冊頁一冊,黑漆描金寶匣一件),旨交啟祥宮將寶上字磨去。有學者認為這方白玉“製誥之寶”就是原來的傳國玉璽。既然乾隆皇帝把如此珍貴的傳國玉璽給毀了,隻能說明這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也許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傳國玉璽,是皇太極當年為製造輿論稱帝而造的假。

然而,這件白玉“製誥之寶”後來也不見蹤影了。按說,盛京沈陽,清初皇宮,沒有經曆地震、天災、戰爭、人禍,傳國寶璽理應作為國寶保存至今。

但今沈陽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都沒有發現這件傳國玉璽。所以,當年皇太極獲得的傳國玉璽“製誥之寶”,其真偽、去向、存毀、變故,仍是個曆史之謎。

總之,皇太極在位期間先後有三樁奇事,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為什麽改族名為滿洲?為什麽改國號為大清?為什麽傳國玉璽下落不明?這三件奇事,不少人提出疑問,成為故宮的曆史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