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 / 最帥皇帝的不羈歲月
1.皇帝中的顏值擔當
首先強調一下,之前看了太多古代皇帝的照片,照片中的他們,或陰鷙、或臃腫、或奸詐、或**邪、或壞笑。
據說,相由心生,如果這麽想的話,這些皇帝缺失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心靈美。天天殺人,欺壓百姓,魚肉大臣,平均一天生產1000個陰謀,心靈美才怪。
最典型如流氓皇帝朱元璋,雖然他有一道棱角分明的劍眉,但其他部位很不爭氣,特別是五官搭配有嚴重問題,看了會讓人做噩夢。
據說是朱元璋畫像
同時也同情後宮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美女,她們都讓豬給拱了啊。
更可悲的是,她們絕大多數希望被豬拱。這真是矛盾的人生。
所以,當看到順治同誌的畫像時,我的眼前一亮,他的俊美絕倫,簡直令人魂飛魄散,必須是曆史上最帥的皇帝哥啊。
帥氣多金又有權,當時的順治,一定是極其驕傲的。
外貌協會的同誌們注意了,關於順治的長相,史書上是這樣介紹的,“生有異稟,頂發聳起,龍章鳳姿,神智天授”。
這段極為對仗的古文,一看就是出自皇帝身邊的秘書班子之手,既描述了皇帝的具體外貌,也把他跟一些神秘的事物聯係在一起,比如天、龍、鳳,讓人心生畏懼。
秘書們雖然有吹馬屁之嫌,但結合畫像看,他們所敘非虛(古人並不知道今人的審美觀)。
外貌平常的讀者要淡定,雖然順治這麽完美,但他的人生並不完美,甚至是徹底的悲劇,這個接下來會詳細寫到。
再說了,父母隻是給你一個大致的外表,後來的修飾都靠自己,黃瓜敷麵、濃妝豔抹、粉黛深厚會遮住一些東西,但其實,生活和心態才是你的外表。
順治畫像
2.他的曆史總成績
說完長相,我們再來說正經的,中國古代的皇帝雖然是剝削階級的總頭子和全國最大的地主,但他們的存在也有一定積極意義。
那就是社會大抵安定,因為皇帝是天命神授,喊造反的人少了;經濟上(主要是農業)看天吃飯,順治進京以後還專門修了日壇和月壇,用來跟神秘力量拉關係;此外,文化藝術有繁榮的發展空間。
如果給古代皇帝打分,順治應該是65分,剛好及格,多出的5分,是因為他16歲的時候生了一個比較偉大的皇帝,康熙。
可能有人覺得我太苛刻,才給這麽點分。
不要太著急,這算是高分了。
因為大多數皇帝,都不及格。
順治的爹地皇太極死得早,公元1643年夏天,“是夕,亥時,無疾崩”,沒有留下一句遺囑。
所以順治6歲就上班了,現在這是一個小朋友剛上學的年紀。
他的叔叔多爾袞成了大清的攝政王,直到順治12歲(公元1650年)的時候,袞叔叔病死在喀喇城,他才開始親政。
之前,他是一個橡皮圖章,袞叔叔說什麽就是什麽。
他很恨這個叔叔,後來把他從墳墓裏挖出來,好好羞辱了一番。
他的主要工作業績,是延續入關後的政策,將後金這個地方政權變成了全國性政權。
雖然不順利,但作為王朝的先行者,為清之後267年統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大清是明朝搬來的救兵?
闖王敗亡後,成了清朝反躬自省的最好教材。
人生最大的成功,不是拿到一手好牌,而是將一手壞牌打好。
闖王的牌算中等,但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先出最大的牌,最後留在手上的,是最小的牌。
跟闖王虐待明朝皇族和舊臣不一樣,清入關後,把這個問題當成頭等要務,做了大量細致而有人情味的工作。
公元1644年,多爾袞帶著全體重臣來到紫禁城,他選了一個辦公的地方,同樣是崇禎和闖王的最愛——武英殿。
順治頒布詔書,以帝王之禮厚葬崇禎,專設管事太監2人,每年公款提供大量祭品,還禁止百姓在陵園附近砍柴放牧。
明太祖陵園配太監4人,為了進行保護,征良田2000頃。
就連陪著崇禎自殺的太監王承恩也得到死後的哀榮,政府為他立了碑。可惜王太監無後,不然也會享受好的待遇。
為了讓入侵中原正當化,大清的宣傳機器開始傳播這樣的歪理,即明朝被闖王所滅,為給明報仇,他們才進的北京城。
這樣的解釋,有點欲蓋彌彰,還不如不解釋,因為除了精神病人,沒有誰會信——首先他們自己是最不相信的。
不知道這是哪個宣傳係統的幹部想出來的餿主意,簡直是低級紅、高級黑。
不過呢,除了優待明朝的遺老遺少,清政府還做了一些得民心的工作。
喜歡考試的讀書人發現,他們又有機會了,科舉繼續,八股文照舊。
為了拉近跟知識分子的距離,順治還專門去廟宇祭拜了讀書人永遠的偶像——孔子。
這個大胡子文化人已死去千年,在他的雕像前,順治顯得畢恭畢敬,無比親熱,就像多年沒見的老朋友。
一些專家學者被組織起來,撰寫《明史》,內容還挺正麵積極,該書高度肯定了明朝在治理這個國家時所做的傑出貢獻。明之所以滅亡,不怪他們,怪氣數。
這些形象工程必須得做嗎?
必須得做。
因為漢人眾多,國土廣袤,不如此,不足以拉近跟漢人的心理距離,消彌他們內心隨時升騰的反滿情緒。
對於不肯歸附的漢人,清兵們一點也沒有客氣,順治親自出麵,默許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無數漢人魂飛魄散,美麗江南,流血漂櫓。
順治還在公元1645年6月頒布剃發令,不從者砍頭示眾。
手無寸鐵的百姓,真的遺忘大明朝了嗎?
也許。
就像魯迅同誌那樣,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遺忘也是如此,對於陌生總是要學著適應——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曲。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原本無法忘記的事情,真的就忘記了。
魚的記憶隻有7秒,人的記憶不會長太多。
……
這位高顏值的皇帝,壽命卻極低,僅僅活了24歲。
跟他平淡的工作相比,他的另外一麵卻很令人有挖掘的欲望。
有人問,他幸福嗎?
我可以告訴你,他不幸福,所謂的表麵風光,也存在著巨大的缺陷和危險。
他一輩子都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下,就是那位曆史上非常有名的孝莊太皇太後,小名“大玉兒”,斯琴高娃老師演的那個。
他跟董鄂妃的愛情悲劇,以及董去世後出家未果,都是促使他過早離世的重要原因。
人左右不了緣分,但緣分偏愛捉弄人,即使他貴為皇帝。
董鄂妃是第一個把他當男人看的女人,他們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沉默。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很容易把他忘掉,但是跟你一起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會忘。
另一張順治畫像也許更帥?
順治本質上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孩子,他的血管裏流著愛新覺羅家族的熱血。戰爭最殘酷的時候,他還是一名幼童,沒機會參與革命,卻在和平年代展示了他剛烈的一麵。
隨著年齡增大,這種反叛到了極致。
他反叛的對象,一是他的母親莊妃,二是他的叔叔、大清攝政王多爾袞。
公元1645年春天,紫禁城最北端的禦花園。
一位身著明黃色朝袍的年輕女子在花園裏漫步,她時而蓮步輕移,時而輕撫花蕊。
她的衣服上繡著彩雲金龍紋,這種裝束,一看便知是皇宮內地位尊貴、等級最高的女子。
是的,她就是皇太級的遺孀、順治的生母莊妃。
一年半前,皇太極死得毫無征兆,30歲的莊妃升級為太後,在此後的四十多年裏,她像一位活著的祖宗,守望著大清的江山。
故宮禦花園
禦花園在明代稱為“宮後苑”,正對神武門,園內遍植古柏老槐、盆花樁景,各種奇石玉座、金麟銅像處處皆是,大部分是15世紀明代的遺物。
“福臨,過來!”莊妃輕輕呼喚正在不遠處聞花香的孩童。那孩子生得甚是清秀精神,聽到母親的召喚,他“蹬蹬蹬”跑到莊妃麵前,撲在她的懷裏。
摟著孩子,望著滿目鮮花,莊妃的神情不由得恍惚了。
她似乎又回到了大草原,在那兒她有一個碩大的花園,一眼望不到頭,春暖花開的時節,她會騎著馬整整跑一天。
太陽下,還是少女的她放肆大笑,發辮迎風高懸,身材修長,豐滿壯實。
作為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二女兒,她有著成吉思汗的高貴血統,是博爾濟吉特氏家庭的驕傲。
正因為此,她人生的自由在13歲那年戛然而止——為了建立更深的聯盟關係,父親將她嫁給34歲的皇太極為妻。
她的大花園,終於萎縮成了盛京(今沈陽)和北京皇府內的小片花地。
時間會帶走很多東西,慢慢隻剩下回憶。
一年四季,禦花園裏的各種花兒從未停止爭奇鬥豔,高貴的牡丹,嬌豔的玫瑰,桀驁的梅花……一這些花兒的命運,就像後宮女子們的隱喻。
微風起時,落花零亂,已失去姿容的太妃們、新入宮的少女們,在花園裏放風箏、踢毽子、抓蝴蝶……一累了,她們掏出香帕,擦去額頭上細密的汗珠。
還有一些不愛運動的女子,邊曬太陽邊嘮嗑,交換著宮裏的新聞和八卦。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這些深宮裏的女子,靜靜等待著生命的終結,像一隻隻絕望的寵物。
時間,對某些人來說,是沒有聲音的銼刀。但對她們來說,時間,無所謂擁有,無所謂失去。
她們注定被明天忘記。
因為深宮,便是一個華美的囚籠。
4.爭皇位
在嫁給皇太極之前,莊妃在大草原上遇到過年齡相仿的多爾袞,她欣賞他的熱血大膽,他思念她的如花笑顏。
雖然彼此愛慕,但這種愛剛開始便宣告結束。因為權力婚姻模式一旦開啟,所有人都須遵從。
與皇帝的女人眉來眼去,即使在開放的後金也會招來風言風語。
愛情最美好的是,於繁華處戛然而止。
更何況莊妃認為,愛情,要麽不開始,要麽一輩子。
漫漫人生路,總會錯幾步。
但命運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他的劇本無人可改。
皇太極與孝莊的感情淡泊如水,他卻極其喜愛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宸妃。
莊妃才21歲,便開始獨守空房,殘酷的寂寞像毒蛇一樣噬咬著她的心。
她開始將生活的重心轉移到孩子們身上,她共為皇太極生了三女一子,兒子取名福臨,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
不知道莊妃是否恨過姐姐宸妃,可以肯定的是,莊妃度過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歲月。
雖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宸妃不久卻迎來了她的噩運,她的獨子(因為皇太極的偏愛,被立為太子)不到半歲即夭折。
之後的四年內,宸妃和皇太極因思慮過重,先後離世。
皇太極走得突然,沒有留下遺囑,為了搶奪皇位,清室宗族正走向內戰。
皇位一直空缺了5天,接班人的問題仍然懸而未決。
……
深宮,深夜。
莊妃仍然未睡,她已對這些年來的孤獨和無助習以為常。
她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即使再痛苦,也會強顏歡笑。
但是,明明已經習慣了孤單,為何還是如此貪念溫暖。
特別是與多爾袞在宮中偶遇的時候,她就控製不住自己的心跳。
孝莊,包辦婚姻的受害者和提倡者
一個人感覺最孤獨的是什麽?不是獨自麵對整個世界的冷漠,而是鍾情的人在麵前,卻不能去愛。
現在,她對這個男人不僅有留戀,還需要他有力臂彎的保護。
她很明白,如果一味等待和退卻,她和孩子們的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
多爾袞當時也是皇位候選人,但他很聰明,知道自立時機尚未成熟。
急於登上皇位,必然激起家族的血光之災,豪格、葉布舒等人不會善罷幹休。
莊妃與多爾袞在慈寧宮密謀了一晚上,決定立6歲的福臨為帝,多爾袞為攝政王。
年幼的福臨不知道,從那一刻開始,他的人生悲劇便開始了。
5.攝政王
多爾袞比他的哥哥皇太極足足小20歲,是後金的戰場之神。
他不僅勇猛,還很有頭腦,他的軍事才能在征服蒙古、朝鮮的過程中顯露無遺。
史書評價他“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如果沒有他,後金統一全國的時間,估計要向後推移幾十年。
人是無法在快樂中成長的,因為快樂使人膚淺。
多爾袞並非一帆風順,因為父親努爾哈赤有很多兒子,在一個政治化的家族內,難免有親疏遠近。
小時候的多爾袞並不得父親的歡心,因此,政治地位遠不如兄弟阿濟格和多鐸。有時候後金舉行重要國宴,兄弟們都去了,唯獨沒有他的份兒。
但多爾袞是一塊碩大的金子,誰也擋不住他的光芒。
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病逝,指定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殉葬,那時多爾袞才15歲。徹底失去父母的庇佑,多爾袞開始拚命在戰場上立功。
凡有所建功的曆史人物,都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
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
多爾袞就是這樣一位強者,雖然他隻活了39歲,卻在曆史上留下了一個閃光的名字。
他很注意錘煉自己的大腦,密切關注著形勢的變化。他能敏銳地分析家族各派力量消長,並暗中籠絡支持他的力量。
他的座右銘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因為他深知,這個世界上最不開心的人,便是那些最在意別人看法的人。
慢慢地,他羽翼漸豐。
莊妃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而命運卻安排這個女人成了他的皇嫂。隨著皇太極去世,於公於私,他都有理由跟莊妃結盟。
這種聯盟牢不可破,他們開始為權力所環繞。
他們可以立下更大的功業——1644年是後金奪取天下的最佳時期,明王朝被李自成、張獻忠等義軍撓得千瘡百孔。
1644年4月,順治在篤恭殿拜多爾袞為大將軍,賜大將軍敕印,令他統大軍南下入關,與李自成和南明王朝爭奪天下。
6.順治與董鄂妃,權利壓製下的反叛愛情
人生就像茶幾,上麵擺滿了杯具。
在順治短暫的一生中,分野為兩個階段——做皇帝前,他無憂無慮;登上皇位後,他處處受限,等到青年階段,這種痛苦明顯加劇了。
我非常驚歎於順治的早熟,6歲登基,12歲親政,13歲結婚——除了處理國家大事,他還好好玩了一把叛逆青春。
老年的孝莊依舊在為子孫操心
他痛恨多爾袞,一方麵是因為這位攝政王霸氣外泄,自己成了提線木偶;另一方麵,有朋友也提醒過我,順治小時候很不容易:父親皇太極屍骨未寒,母親便與自己的親叔叔攝政王出雙入對,情何以堪(即使是真愛,也請務必注意社會影響,特別是要考慮未成年人的感受)。
順治對多爾袞的這種複雜感情,在曆史上並不鮮見,比如贏稷對義渠王、秦始皇對呂不韋,他們一旦掌權就要置後者於死地,好像隻有如此對付那個強勢的老男人,才能維護母親的名節。
莊妃一直在等順治長大,等待並不容易,傷害卻輕而易舉。
盡管順治早熟,但在莊妃和攝政王眼裏,他還是那個剛會走路的孩子,“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孝莊很明白,女人固然脆弱,母親卻應堅強。
為了幫助兒子成長,穩固蒙古和滿清的姻盟關係,孝莊一輩子為順治指定了兩位皇後,都來自蒙古,其中一位是孝莊的侄女、蒙古科爾沁部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博爾濟吉特氏。
但很不幸,孝莊挑中的這個女人,從小嬌生慣養,尖酸刻薄,跟順治沒有什麽共同語言,兩人經常吵架。
每當順治看到這位被指定的皇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從小即被母親嚴管的順治,根本不敢違抗這種安排,他難受,他想哭,卻無處吐槽。
博爾濟吉特皇後在進宮後,努力愛上這個陌生的男人,她認為,隻要付出,一定有收獲,她哪知道愛情這事,強求不得,更何況她是孝莊姑媽介紹的,叛逆的順治怎麽可能喜歡她。
對於這些,博爾濟吉特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所以她也沒有認清自己的角色——生命中最難的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
由於個人感情生活極其不幸,順治內心甚是苦悶崩潰,暴躁、猜忌的極端情緒,開始與他為伴。
對他來說,母愛曾像座山一樣令他有安全感,像巨大的火焰一樣讓他溫暖,如果說世上有一種最美好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
但現在,以前的那種感覺完全不在了。
我是親生的嗎?有時候,他會這樣問自己。
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權力,自身卻被剝奪了愛的基本權利。他開始反叛,皇後在時,他會故意跟陌生的女子親熱。
偏不喜歡你,他心裏恨恨地想。
莊妃也曾糾結,但她很快說服了自己。
她經曆過殘酷的權鬥,她信奉:隻有手握權力,才有安全可言。
在權力的流轉和瞬息萬變中,她熬成了一個女漢子。
盡管她自己也是權力婚姻的受害者,但在兒子的幸福和權力的穩固之間,她選擇後者。
深冬,紫禁城又下了一場大雪,孝莊徘徊在禦花園,想想因為包辦婚姻,兒子跟自己冷戰已3年,不由得歎了口氣。
宮殿,本來就是泯滅自我的地方,隻有禦花園這樣的區域,才帶有一點生命的氣息。
親情,一旦被權力和欲望的毒刺所傷,就無法回到從前。
正當順治以為自己要苦悶一輩子、感覺不會再愛的時候,董鄂氏出現了。
遍查史料,我可以用三個詞來評價董鄂氏:絕色、善良、薄命。
董鄂氏有多美呢?據說,她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又據說,她以花為貌,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很多文學家流著口水讚美過她。
總之,畫麵太美,令人不敢直視。
這樣的人,一點也不比西施、王昭君遜色。
最關鍵的是,她無比美麗,還無比低調。低調,才是最NB的炫耀。
作為王朝的第一高富帥,順治是什麽時候,在哪裏第一次見到董鄂氏,史料沒有提及,很可能是董鄂氏按祖製到紫禁城服侍太後和妃子們的時候,與順治偶遇。
隻有一點可以肯定,董鄂氏的美麗和溫婉像一道強烈的陽光,震撼了這位少年天子。而巧合的是,董鄂氏也是他的粉絲。
現在問題來了,順治該怎麽辦?
喜歡一個人的表現是,一見麵就尷尬,不見麵就相思。
他每天盼著董鄂氏入宮,斷斷續續糾結了一整個夏天,他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要婚外戀、。
順治相信緣分,但他認為緣分不是上天安排的,而是自己主動爭取的。
有一次,董鄂氏從內宮請安出來,剛好遇到順治,他走上前去,對董鄂氏說,晚安這兩個字,我想對你說一輩子。
皇帝喜歡董鄂氏的消息,很快後宮皆知。
雖然他是一國之君,但董鄂氏是有家室之人,她是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皇太極十一子,生於公元1642年)的福晉,也就是說,她是順治的弟媳。
襄親王在皇族裏是比較內向的那種人,平常沉默寡言,習慣潛水,性格懦弱。他並非沒有察覺到異常,但挖牆腳的小三,居然是自己的皇兄。
他痛苦,他恐懼,他內心抓狂。
他無法去阻止,由此也痛恨自己像爛泥一樣扶不上牆。
家有萬貫,不如出個硬漢。可對方是皇上,他硬不起來。
董鄂氏是完美的,他深知自己配不上,所以這位親王每天都在鏡子麵前提醒自己:我真的很不錯。
他變自信了嗎?
沒有。
一次酒後,他鬥膽批評了自己的妻子。當這個消息傳到順治耳朵裏的時候,這位皇帝居然召他入宮,親手打了弟弟一個耳光。
1656年,襄親王以14歲的低齡離世,有人說他是怨憤而死,也有人說,他是自殺身亡。
順治在這方麵比較不厚道,弟弟才死幾個月,他就迫不及待地將董鄂氏接到內宮,不久封為賢妃,又過了一個月,順治便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升遷速度之快,曆史上少見。
那個時候的囚犯應該感激董鄂妃——1656年年底,不差錢的順治皇帝為董鄂妃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頒詔大赦天下。
在帝國近300年的曆史上,因為冊立皇後妃嬪而大赦天下的,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董鄂妃非常討人喜歡,《清史稿》說她“上眷之特厚,寵冠三宮”,不是沒有理由的。
除了絕色,她還極會處理人際關係,她的格言是:以德服人。
她是真的以德服人,絕不是做做樣子。
她跟前文所述的孝惠章皇後是競爭對手,但當這位皇後病重的時候,她親自服侍,五天五夜沒有合眼,她給皇後講曆史故事,開闊她的視野,有時候還講些小笑話來解悶。
還有一次,永壽宮的一位普通妃嬪生了重病,董鄂妃又親自前去服侍,三個晝夜沒有休息,還安排這位妃嬪的家人來看望她。
當這位妃嬪去世的時候,董鄂妃哭得非常傷心,甚而超過了她的親屬。
我經常想,如果條件具備,像扶老太婆過馬路,勇救落水兒童這樣的好人好事,董鄂妃絕對做得出來。
這個善良的女人很喜歡孩子,她曾在宮中撫養承澤王、安親王的三個女兒,視如己出。
有時候順治在深夜堅持工作,她常在一旁服侍。一次,在看到一道秋決的奏折時,她流淚道,“民命至重,死不可複生,陛下幸留意參稽之。”大意是:寧可留錯,不可殺錯。順治果然將奏折打了回去。
公元1657年,這位深受寵愛的貴妃生下了自己的兒子。
順治欣喜若狂,不顧其他兒子的不滿,執意頒詔天下“此乃朕第一子”,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賀,慶典之後更是大赦天下。
然而這個孩子生下不過數月就天折,順治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為他修建高規模園寢,並親筆寫下《皇清和碩榮親王壙誌》。
善良重情的董鄂妃非常思念這個逝去的兒子,時間不長便積思成疾,絕代風華終告不治。
順治傷心欲絕,他當著母親孝莊太後的麵,恍惚中,竟欲拿刀自刎。
作為一個活人,他的生命實際上已經終止,日日想著與董鄂妃團聚。
你走後,良辰美景虛設。我願用三生煙火,換你一世魂歸。
他想去當和尚,但在太後的授意和威脅下,寺廟住持以死力勸。
公元1661年正月,在董鄂妃死去一年後,一場天花襲擊了萬念俱灰的順治,太後下令救治,但無力回天。
他的屍體虛弱地躺在養心殿,年齡永遠定格在24歲。
三天後,在孝莊太後的主持下,順治不到8歲的兒子玄燁即位,是為康熙皇帝,一段帝國曆史上最強盛的時期拉開帷幕。
清東陵順治陵
◎囚粉說
關勝Daniel:最帥皇帝當屬楊廣:上美姿儀,少敏慧,高祖及後於諸子中特所鍾愛。
心若蘭:我很羨慕皇太極和海蘭珠的真情。兩人真心相戀,不管權位,不看容顏!
子五逸:朱元璋:能別拿我畫像祭旗麽?(作者回複:我對朱無璋沒有惡感,他從一個和尚到皇帝,倒是令人佩服得很!)
江周夢蝴蝶:順治肯定沒有看《大秦帝國》,要不然就找到對付“宣太後”的招!
郝消息:順治不過是真的愛了,他無怨無侮便是了。至於帥與否?他的那群助理們說了算!
小奇怪:我感覺順治幼年缺少母愛,因為順治剛出生就被奶媽抱走了,據說順治沒有在自己親娘懷裏睡過一次囫圇覺。(作者回複:你果然跟順治很熟。)
元圓:順治到底是死了,還是出家當和尚了?(作者回複:出家和當隱士,都是曆史的美好暢想,最合理結果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