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愚景清大殿刺永樂 賢楊溥左室獻鴻猷

幾天後,根據翰林院報的《太祖實錄》編纂情況和戶部所呈《從征將士所掠民間子女處置奏》的條陳,永樂皇帝準備當庭宣布處理意見,讓翰林院和戶部早日施行。

這一天早朝,文武百官行禮畢分班站定。隱隱中感覺有些異樣,但一時又說不清有什麽不對。他想了想,朗聲說道:“諸位愛卿,昨夜朕批閱了翰林院報來的《太祖實錄》,這書編得太差!這都是當時眾人為迎合允炆那小子所做的應景文章,豈能作為《實錄》流傳後世?朕也不怪你們,此一時彼一時也。”

說到這裏,永樂皇帝掃了一眼殿上的大臣叫道:“董學士來了麽?”

董倫慌忙站了出來。他年已八十,老態龍鍾,加上剛剛聽到皇上批評《太祖實錄》修得不好,作為總裁官他心裏一慌,腳底下一個踉蹌,險些跌倒,幸虧旁邊的禮部侍郎王景扶了一把,他才站穩了身子。他定了定神應道:“陛下,臣恭聽聖諭!”

永樂皇帝看了看董倫,皺了皺眉道:“董愛卿不必驚慌,雖然你是《太祖實錄》總裁,但朕不怪你,都是高遜誌、廖升他們的主張。不過,愛卿年邁,不堪重負,理應休息退養,明日你就致仕回鄉吧!”

董倫驚愕了片刻,隻好叩首說道:“謝陛下眷顧之恩!”

解除了董倫翰林院學士的職務,那翰林院由誰來掌管?永樂皇帝在殿上看了看,叫道:“解愛卿聽旨!”

解縉連忙出班執笏應道:“臣在!”

“朕決定重修《太祖實錄》,特命你為總裁官兼署翰林院事,自即日起你組織人員重新編纂吧!”

解縉叩首道:“臣領旨!”

說罷了《太祖實錄》,永樂皇帝對武臣班隊中的丘福說道:“丘將軍聽旨!”

丘福出班應了一聲,隻聽永樂皇帝說道:“朕靖難的時候,從征將士多有擄掠民間子女者,當時情況緊急,朕未曾處理,至今仍有不少民間子女流落軍中,致使許多家庭骨肉分離,這有損王師尊嚴,有失朝廷之德。朕命你速查各軍衛所,凡有擄掠民間子女者一律送其回鄉歸家,如有隱匿不遣者,當以違抗聖命論處。丘將軍聽明白了麽?”

丘福躬身道:“聽明白了,臣即刻去辦!”

說完了這兩件事,永樂皇帝隨意問道:“諸位愛卿還有事麽?”

永樂皇帝話音未了,隻見文班隊伍中都察院左都禦史景清站了出來,執笏奏道:“陛下,臣有一事啟奏,請陛下裁奪。”

聽說景清有事啟奏,永樂皇帝連忙問道:“景愛卿有事就說吧。”

“臣這幾天把都察院禦史名冊清理了一遍。”景清不慌不忙道,“都察院原有十二道監察禦史五十餘人,此前抗命不順者已死十餘人,逃逸未歸者又有十餘人,現有禦史三十餘人,經查尚有十餘人心存怨恨,臣已列名如表,是留是黜,特請聖裁!”

說罷,那景清右手一邊從袖中掏東西,一邊從殿上向丹陛禦座走來。

永樂皇帝一邊聽著奏事,一邊不經意地看著景清。兩人眼光一碰,永樂皇帝陡然一驚:那景清的眼中充滿了仇恨,眼光是那樣的冷峻。他立時明白了,早朝開始時他總覺得有些異樣,原來是景清犀利的眼光一直在盯著他。

景清走到禦座前的丹陛下時,突然從袖中掏出一把明晃晃的匕首,飛身一躍,向永樂皇帝的胸口刺來。文武百官們大驚失色,一齊驚呼起來!立在禦座旁的護衛紀綱、侍立在側的內侍馬雲、狗兒、王安、馬靖、馬琪、馮智、袁琦等人驚叫一聲,立即擁上來護住了永樂皇帝。

那景清畢竟是一介書生,哪裏有什麽武功?隻見他剛剛衝到丹陛台階之上,便被紀綱一個飛腿將手中的匕首踢落了,狗兒等人一擁而上,將景清打翻在地。

永樂皇帝是久經沙場,什麽危險場麵他沒見過?當年靖難之役中,洪武三十三年四月永樂皇帝與李景隆戰於白溝河,永樂皇帝被李景隆重重圍困,戰馬被南軍用箭射死,接連換了三匹馬,連寶劍都被敵軍砍折,危險至極,但永樂皇帝毫不驚慌,引兵登堤,假裝舉鞭招呼後繼北軍,致使李景隆疑有伏兵不敢向前,永樂皇帝從容衝出重圍。今日一個小小的景清,手無縛雞之力,他焉能懼哉?不過,看見紀綱和馬雲、狗兒、王安等人奮不顧身拚死護衛,倒使他十分感慨:還是親軍侍衛和內侍對朕最為忠心,最值得信賴,看來今後還要依靠他們呢!

想到這裏,永樂皇帝命令道:“你們將他拉起來,朕要問話!”

狗兒、王安等人將景清拉了起來,他雙手被反剪著麵向金鑾寶座。

“景清,朕且問你。”永樂皇帝並不動怒,平靜地問道,“你洪武中中進士,授編修,改禦史,朕曾在太祖麵前推薦過你,太祖皇帝擢拔你為左僉都禦史。後來你奏疏寫錯了字,被下詔獄,又是朕在太祖麵前進言寬宥了你,還擢拔你當了金華知府。允炆小兒登基,你到北平任參議,朕又經常稱賞你,到處說你的好話,允炆小兒聽說你名聲好,把你擢拔為禦史大夫。這次朕定鼎天下,又恢複你的官職,擔任都察院左都禦史,成為都察院第一人。朕還對不住你麽?可你倒好,不思報效朝廷,反而來個假歸順,一連十餘日上朝下朝,裝得忠心耿耿的模樣,原來是想蒙蔽朕,陰謀刺殺朕,你說說看,你還有良心麽?”

“我怎麽沒有良心?”景清掙紮著說道,“你對我好那是不假,但那是朋友之誼;我和建文皇帝是君臣之義。朋友之誼豈能大過君臣之義?忠君報國,為故主複仇,正是良心所在!”

“可笑!”永樂皇帝不屑地笑道,“你和允炆小子以前是君臣,你現在和朕不是君臣麽?允炆小子昏庸無能,改官製,削藩王,弄得身敗名裂,你還認為他好,簡直是是非不分!”

“什麽是非不分?”景清抗聲道,“建文帝雖然懦弱,但那是太祖皇帝遺詔所立的皇帝,而你是什麽?是篡位奪國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一聽景清這話,永樂皇帝眉頭一皺,顯然來了火。他盯著景清道:“前兩天陳迪抗聲不屈,百般勸解不順,朕隻好把他殺了。而今你不識時務,一味愚忠,難道也不想活了?”

“我回朝歸附時就沒打算活了!”景清大聲道,“能死在你的屠刀之下,成就忠節之名,那也是我的榮幸!”

“好,朕成全你!”終於大怒永樂皇帝了,他指著景清罵道,“使天下百姓塗炭者即為昏君,使四海歸一、黎民安寧者即是明君,而今你竟逆天而行,自取其亡,那就怪不得朕了!”

說到這裏,永樂皇帝對紀綱下令道:“把這愚昧不明,是非不分的腐儒,推出去斬了!”

“遵旨!”紀綱應了一聲,帶著幾個衛卒將景清推出去了。

一二十天很快過去了。這些天六部九卿衙門剛剛安定下來,許多耽誤的事情都堆積到了一塊,紛紛要請旨解決;那京師和北京,還有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十二布政使司也陸續送來了許多表章,所以每日上朝奏事的多達數十人,呈送皇帝請求裁決的奏疏多達數十份。永樂皇帝和他的父親太祖皇帝一樣,所有朝政都是親自處理,大小事情均由宸斷,從不委以他人。這滿朝的國政,天下的大事多如牛毛,皇帝一人如何處理得了?永樂皇帝盡管夜漏未盡七刻——此時正是卯時初,晨曦微露,天未大亮——便上朝理政,接著又到奉天門左室處理政務,一直忙到夜半時分還是忙不完,常常忙得就在奉天門左室就寢,連乾清宮都不回了。他實在無法,便將解縉和黃淮招來,親自考察。解縉英傑敢言,黃淮明果沉穩,與之交談,永樂皇帝不由大喜。他特命解縉、黃淮二人上朝時立於禦座之左,以備顧問;晚朝後還將二人留下,召到奉天門左室谘詢政事;有時夜深,便命二人就在左室禦榻隔壁的便殿就寢。即使是這樣,永樂皇帝還是忙得筋疲力盡。原來要做個好皇帝也不容易,他深深感到這太祖皇帝定下的朝廷行政體製,需要改一下了!

七月二十八日,早朝散罷六部九卿各自回衙辦事去了,永樂皇帝特意將翰林院最為有名、年紀又輕的解縉、黃淮、胡廣、楊榮、楊溥、金幼孜、楊士奇、胡儼、胡瀅九人留下,到奉天門左室議事。

“朕把諸位留下來,是想請大家幫朕解決一個難題。”待大家坐定,永樂皇帝和顏悅色地說道,“這一個多月來,吏、戶、禮、兵、刑、工和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九衙門,還有京師、北京和天下十二布政司送來的奏章實在太多了,朕要看也看不了,而且許多事情要作決斷,朕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難免有顧此失彼之虞。大家想想看,有什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麽?”

“有!”永樂皇帝話音一落,坐在上首的解縉便應聲而起,“隻要陛下恕臣無罪,臣便有辦法幫陛下解決難題。”

聽解縉說得如此慎重,永樂皇帝疑惑地說道:“朕恕你無罪,你說說,有什麽好辦法?”

“謝陛下!”解縉又應了一聲說道,“從古代起,輔佐曆代帝王治國理政的都是丞相。司馬遷《史記·殷本紀》中記載從商武丁時起就有了相,後來到了戰國秦悼王時設立左、右丞相,一直傳承到洪武初期。這說明設立丞相是行之有效的製度,是以臣的辦法就是恢複丞相。”

解縉說完坐了下去,旁邊的幾位大臣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太祖皇帝曾經下詔:“臣下有奏請設立(丞相)者,論以極刑。”尤其是坐在近旁的楊榮深為不值,以為事君有體,進諫有方,以悻直取禍,吾不為也。不過出人意料,永樂皇帝並沒有發怒,隻是連連搖頭道,“不可不可。太祖皇帝曾明令禁止‘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朕剛剛即位,豈可更改祖製?”

永樂皇帝說得對,他剛剛以‘變亂祖製’的罪名推翻了建文帝,豈可自己帶頭再來一次變亂祖製?顯然解縉膽子太大了,提出的建議他難以采納。

“現在翰林院不是有很多翰林麽?”坐在解縉對麵的黃淮發言了,“陛下的奏章多,可否讓翰林們幫著看,把重要的事都給陛下摘錄出來,不知如何?”

請翰林們看奏章當然是個好辦法,可以省去許多麻煩,節約大量的時間去處理政務,但這大多數奏章事涉軍國機密,豈能讓翰林們知曉,那不泄密了麽?永樂皇帝想了想,又搖頭說道:“不行不行,軍國大事,豈能讓許多人知道?”

“臣以為六部九卿衙門和各地奏章還是陛下親自批閱的好,可以避免臣下欺蒙聖聰。”見這也不可,那也不行,坐在一旁的胡廣便說道,“至於奏章多,可否嚴令各衙門、各布政司不要大事小事都具表上奏,重要的大事就奏聞,那樣奏章不就少了麽?”

胡廣的意思是仍然要皇上親自批閱奏章,而且還要下麵少上奏章,這不等於沒說麽?永樂皇帝還是連連搖頭道:“不妥。什麽是重要的大事就上奏?那樣一限製,說不定下邊把本該上奏的都不奏了,那豈不適得其反?再說,即使下邊少上些奏章,數量還是不少,朕還是看不過來。”

一連否決了三個人的建議,楊榮、楊士奇、楊溥、金幼孜、胡瀅三人也不敢發言了。隻有那胡儼,在這九位大臣中他的年齡最大,和永樂皇帝同年,而且他還是楊溥的恩師,見大家都不作聲,他站了起來拱手奏道:“陛下,臣對國家體製研究不深,說不出所以然來。但楊溥楊大人會試時是《書經》科第一,對《書經》中涉及的治國方略和行政程式有獨到的見解,臣以為請楊溥大人說說看法如何?”

一聽楊溥對國家行政很有研究,永樂皇帝便微笑著點頭道:“楊溥,你說說你的想法。”

“是,陛下。”楊溥答應一聲,站起來緩緩地說道,“陛下聖慮奏章之多,恐有顧此失彼之憂,因此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奏章多誰來幫陛下批閱,以減輕陛下負擔;二是陛下乾綱獨斷的時候,誰來為陛下顧問,以便兼聽則明。這事說到底是一個國家行政體製問題,十分重要。”

楊溥短短幾句話就把這一個多月來自己忙得焦頭爛額的關鍵說出來了,原來是國家行政體製不完善所至!永樂皇帝驚異地看著楊溥道:“楊愛卿說得好,繼續說下去!”

“國家設立丞相一職,輔佐君王治理天下的製度,正如解大人所言由來已久。”楊溥想了想說道,“三代即有塚宰,或稱為相,一直沿用到我大明朝初期。這三千多年來,不論是叫塚宰、相、相國、丞相也好,還是叫大司徒、中書令、侍中、仆射也好,名稱雖不同,但其實都是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的,都是丞相。這丞相一職設置前後達數千年,說明這種體製在治理國家中確有其獨到的作用,不可或缺。”

永樂皇帝生於元至正二十年,那時太祖已經起兵八年,他出生時正是天下大亂、烽火連天的年代。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戰爭中度過的,難以靜心讀書,所以他英武有餘,儒雅不足,對中國曆史變遷知之不多。今日聽楊溥介紹丞相沿革,他不覺大感新奇,特別是他急於想找到一種行政體製,以便有效治理國家,更是想了解有關丞相的各種情況,於是他探身向前問道:“既然丞相一職如此重要,為何還時廢時設呢?”

“陛下有所不知,丞相製度有利也有弊。”楊溥回答道,“丞相製度出現數千年以來,先後曾經出現過多位名垂青史的著名賢相。比如幫助商武丁中興的賢相傅說,輔佐漢高祖定鼎天下的蕭何,再如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的丞相房玄齡、杜如晦,留下了房謀杜斷的佳話,又如宋代趙普、寇準等均被史家稱頌。不過,在出現這些流芳百世的賢良宰輔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禍國殃民的奸相:秦有李斯、漢有董卓、唐有李林甫、北宋有蔡京、南宋有秦檜、我大明國初有胡惟庸等。”

“對,”永樂皇帝點頭道,“還有那秦二世時期的宦者叫什麽來著?”

解縉一旁接話道:“叫趙高。”

“對,叫趙高。”永樂皇帝說道,“那趙高自立為相,當庭指鹿為馬,顛倒是非,導致秦朝迅速滅亡,教訓深刻;還有南宋奸相秦檜,裏通外國,殘害忠良,乃使江山半壁、偏安一隅,留下千古罵名,發人深省!”

“陛下聖諭極是。”楊溥繼續說道,“縱觀古今丞相體製,概而言之是一利二弊:設立丞相代皇帝執政,可以使皇帝從繁瑣政務中解脫出來,減輕皇帝壓力,讓皇帝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思考國家大政方針,此是利也;丞相代皇帝執政,於是政歸丞相,朝廷大事小事均由丞相處理;六部九卿政務均向丞相稟報;天下事情如何處理,均由丞相獨斷。正因如此,極易形成奸相擅權,架空國主,或者巧言令色,欺蒙主上,最終導致國破家亡,遺恨千秋,這是其弊之一也。”

永樂皇帝連連點頭道:“有道理,有道理。那第二個弊端呢?”

“第二個弊端的情況與奸相擅權恰恰相反。”楊溥回答道,“即使丞相賢良忠心,但朝政統歸其身,皇帝無事可做,容易耽於玩樂,不理朝政,最終禍及江山,國祚不保,這等教訓也是極為深刻,不可或忘。”

說到這裏,楊溥頓了一下不說了。永樂皇帝沒有說話,他在沉思著。殿上的解縉、黃淮等人都在望著楊溥,等待他繼續說下去。

楊溥望了望永樂皇帝,見他在認真聽著,又繼續說道:“朝政大權集於一人就容易出現問題,或是擅權弄事,或是耽於玩樂,都是禍國殃民的根源,這是丞相製度本身具有的痼疾,任何人都無法改變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位仿元朝製度設立左、右丞相,此時天下尚未平定,兵事不斷,南征北戰,東**西掃,均是太祖獨斷,李善長、汪廣洋等人力不能及,所以設立丞相並無大礙。洪武六年,胡惟庸為相,丞相製度的弊端便暴露出來。胡惟庸利用太祖寵任,開始擅權弄奸。他生殺黜陟,有的時候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之事,他必先行取閱,對自己不利的奏章就藏匿不讓太祖看到;四方躁進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職者,爭走其門,賄賂金帛、名馬、玩好,不可勝數。後來竟發展到毒殺誠意伯劉基,勾結禦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陰謀叛亂,企圖奪位篡國。太祖在采取堅決手段,粉碎胡惟庸謀反的同時,又對丞相製度的弊端深惡痛絕,是以在洪武十三年正月誅殺胡惟庸之後,立即宣布廢除丞相製度,盡罷其官,政歸六部。這樣,整個朝政盡攬於太祖之手,有效地避免了皇權旁落。為了防止重蹈覆轍,太祖皇帝於洪武二十八年敕諭群臣:‘國家罷丞相,設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務,立法至為詳善。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可見丞相製度弊端之大,為害之烈,太祖厭惡之深。”

大明朝開國之初的第一大案——胡惟庸案,永樂皇帝是親自經曆過的,感受最為深切。楊溥說到此事,更讓他驚心動魄。丞相是不能設了,也是不準設了,但繁瑣的政務究竟如何辦好?他不禁向楊溥問道:“丞相不設,那政務該如何處置呢?”

問到如何處理政務,楊溥想了想,慎重地說道:“太祖皇帝罷丞相之後,也曾為如何處置朝政大費心思。先是在洪武十三年八月,設置春、夏、秋、冬四輔官,以儒士王本、杜佑等人為春、夏官。後來太祖皇帝可能覺得四輔官這種體製不行,又在洪武十五年七月罷除四輔官。過了幾個月,也許太祖皇帝覺得沒有輔佐之臣難以應對庶務,於是在洪武十五年的十一月,又借鑒宋代官製,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以邵質、吳伯宗、宋訥、吳沉等為之,專侍太祖左右,以備顧問。又設文華殿大學士,征耆儒鮑恂、餘詮、張長年等為之,以輔導太子。從以上太祖置罷四輔官、設立諸殿大學士的過程來看,可見太祖皇帝一直在探索如何完善官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體製,可惜直到太祖龍馭賓天,也未曾完善官製。”

“可惜太祖皇帝駕崩過早。”永樂皇帝也歎息道,“假使再過幾年,太祖皇帝將官製完善,朕也不至於如此勞累了。依愛卿之見,這官製應該如何完善方好?”

說到如何完善官製,楊溥似乎成竹在胸。他望了望殿上諸位大臣說道:“陛下,在座的諸位大人都是飽學之士,對曆代職官都有研究,臣不敢班門弄斧。”

見楊溥謙虛,解縉、黃淮、楊榮、楊士奇等人拱手笑道:“楊大人不必謙遜,我等洗耳恭聽呢。”

永樂皇帝也笑道:“楊愛卿先說,大家再議議吧。”

“好,臣就拋磚引玉吧。”見皇上開了口,楊溥隻好拱手說道,“縱觀古今帝王治國之道,最善之法是廣納群言,最忌獨斷專行。做到廣納群言,就能兼聽則明,有效防止獨斷專行。同時,設官置衙還要防止大權獨攬,應有製衡衙署,正是出於此種考慮,所以曆代官製大致可以分為決策衙署、行政衙署和監察衙署三大係統。決策衙署如漢時的尚書台、唐代的中書省,宋朝的中書內省、我朝開國初期的中書省等等;行政衙署如漢代的九卿衙門、唐宋以來的六部;監察衙署如秦漢時期的禦史府、唐宋時的禦史台,還有我朝太祖皇帝設立的都察院等等。這決策、行政、監察三大衙署表麵上看來似乎體製比較完備了,但在決策之前,憑什麽決策,決什麽策,卻沒有一個專門衙署來處理此事,因此整個行政流程缺少一個環節,君王決策的時候往往感到疲憊不堪,是以太祖皇帝仿宋製設立了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意在補上這個環節。這個環節可以稱之為議政。有了這個環節,那麽先由專人議政,拿出處理方略,再上呈皇帝決策,決策之後交行政衙署施行,行政過程中由監察衙署監察,這樣整個行政官製就完善了。照這種行政流程,皇帝隻需在議政衙署提出的治國方略上審簽,可行不可行便可立斷,那樣陛下既能乾綱獨斷,又不致勞累傷神了麽?”

“原來如此!”經楊溥這麽一剖析,永樂皇帝一個多月來困擾不已的問題迎刃而解,不禁心下大喜。可是他進而一想,又有了疑問,想了想向楊溥問道:“楊愛卿說要設立一個議政的衙署,朕想太祖皇帝設立的殿閣大學士,那不就是一個議政的衙署麽?怎麽太祖皇帝還是累得筋疲力盡呢?”

“太祖皇帝時的殿閣大學士衙署與臣剛才所說的議政衙署是兩回事。”楊溥回答道,“太祖皇帝時的殿閣大學士,雖說有三四人,但不是一個衙署,隻是一個官銜;隻備皇帝顧問谘詢,不議政不拿處置方略,所以大小政務仍由太祖皇帝親自思慮,焉得不累?”

“這是個原因。”永樂皇帝點頭道,“照你這麽說,這議政的衙署該怎麽建才好?”

“臣以為可在太祖皇帝所置殿閣大學士的基礎上再加改進即可。”楊溥回答道,“這議政的成員主要是由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人來組成。陛下可選那些通達政體、忠貞不貳的人來擔任。這些人可以是殿閣大學士,也可以不是殿閣大學士。人也不要多,三五人最多六七人即可。主要職責是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代擬批答,以平允庶政。至於陛下所頒之詔、誥、製、冊文、諭、書、符、令、檄,皆由其起草進畫,呈陛下簽批後下之諸司施行,臣下所上之題、奏、表、講章、書狀、文冊、揭帖、製對、露布、譯文,皆由其審署申覆修改,平允乃行之。還有車駕出巡扈從、禦經筵侍讀侍講、纂修實錄史誌、宗室請名請封,諸臣請諡等等事務均可由其先行審定再呈陛下,陛下不是就很輕鬆了麽?至於這衙署設在什麽地方,叫什麽名字,臣一時未曾想好,請陛下聖斷。”

楊溥將官製說完了,在座的解縉、黃淮、胡廣、楊榮、金幼孜、楊士奇、胡瀅等人驚歎不已。尤其是他提出的設立專門議政的衙署,前所未有,富有創意,令人佩服!那坐在一旁的胡儼更是喜之不勝,這個門生果然學識超群,自己推薦他解說官製,舉薦得人了!

聽罷楊溥這番話,永樂皇帝大喜不已。鴻猷,鴻猷!設立議政機構——不,不僅是議政,還要參預機務——這主意好!先讓這議政衙署拿主意,然後由朕獨斷,可以集思廣益,可以兼聽則明,事情辦了,又不失決策之權。這議政衙署是個集體,既有宰輔的功能,又無丞相一人獨攬大權的弊病,這主意太好了!不過,這行政大權還得牢牢抓在朕的手裏,不能讓議政衙署執掌太重,否則他們幾個人合夥欺蒙朕怎麽辦?在衙署設置上還要分權製衡,避免大權獨攬。在外朝議政、行政的同時,朕的內廷還得有相應的衙門備案、監督,外朝的文武大臣怕靠不住,隻有朕身邊的這些內侍對朕最為忠心,朕還得靠他們來監督外朝的文武百官。至於哪些人來參與機務,那當然是那些學識淵博、講究氣節的翰林們了,這在座的八九人是翰林院最為有名的人才,他們不是最為合適的人選麽?衙署建在哪兒?叫什麽名字?他想了想有了主意。見大家都在望著自己,他問道:“楊愛卿剛才提出的完善官製,設立議政衙署的主張,大家以為如何?”

解縉首先表態了:“楊大人分析透徹,所提設立議政衙署確有必要,臣附議。”

黃淮接著說道:“楊大人所議極當,設立議政衙署,會議朝政,可以避免失之偏頗,可行。”

見皇上對楊溥的提議很感興趣,胡廣也接著說道:“設立議政衙署,議政—決策—行政—監察,朝廷施政流程清楚,各司其職,臣附議。”

楊榮、金幼孜、楊士奇、胡瀅四人也一起說道:“臣等附議。”

最後隻剩下胡儼一人沒有表態了,待眾人說完,他不慌不忙地站了起來拱手說道:“陛下,楊大人剛才所議設議政衙署,前所未有,極為恰當,臣請陛下及早行之,以開一代新風!”

見眾人都沒有異議,永樂皇帝主意定了。他望了望在座的九位大臣,正要作個決斷,忽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但凡人都各有所長,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才能人盡其才,不知在座的這些大臣各有哪些長處,朕何不試他一試?想到這裏,他緩緩地把九位大臣巡視了一遍,說道:“朕剛剛即位,許多軍國大事還來不及梳理。當前有哪些急需要辦之事,請眾位愛卿暢所欲言,說說各自的想法吧。”

“臣先說。”永樂皇帝話音一落,解縉便首先說話了,“子曰:‘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安上治亂,莫善於禮,此之謂也。’又雲:‘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遁心。’今陛下初登大寶,亟宜尊孔崇儒,以《四書》、《五經》教化天下,使人近善遠罪,則天下治矣。”

這解縉一開口便是“子曰”,顯示出其學問淵博。永樂皇帝不禁想道,難怪太祖皇帝當年如此愛重解縉,命其歸家讀書,以期大用。這解縉才識果然卓異,看來可堪大用,且聽他下麵還有何主張。

解縉見不動聲色,十分專注,便侃侃而談,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然而,臣觀當今天下流行者並非《四書》、《五經》,而是《說苑》、《韻府》等雜書與所謂《道德經》、《心經》者,臣竊謂甚非所宜也。《說苑》出於劉向,多戰國縱橫之論。《韻府》出自元之陰氏,抄輯穢蕪,略無可采。是以當今天下急需一套尊崇儒宗、博采百家的典籍,以利教化。陛下若是以為至要,臣願集一二誌士儒英,請得執筆隨其後,上溯唐、虞、夏、商、周、孔,下及關、閩、濂、洛,根本精明,隨事類別,勒成一書,上接經史,豈非太平製作之一端歟?”

見解縉主動提出要編一部宏大的文獻,永樂皇帝心裏一動,對解縉不禁大加讚賞。這人有頭腦,知道教化的重要,修誌編書那不正是太平天下的盛事麽?何止如此,能編一部上自唐虞,下至當代,包羅古今經史文獻的大典,那天下讀書人不是全都歸心了麽?好主意!

“這編輯文獻成書是其一。”見永樂皇帝麵露笑容,解縉更是精神煥發,文采飛揚,氣宇軒昂繼續說道,“自漢代以來,儒家經典得以廣為流傳,至於宋代則更加發揚光大,可惜《詩經》、《書經》、《禮記》、《樂經》、《易經》、《春秋》遭秦焚書而亡,《六經》缺殘,失了《樂經》。臣請陛下令人訪求知樂之儒,大備百王之典,重新纂集《樂經》,補足《六經》之缺,以惠萬世,此其二也。其三,大興尊祀先賢之風。臣請尊祀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皋陶、伊尹、太公、周公、稷、契、夷、益、傅說、箕子於太學,令師生四時祭之。孔子則自天子達於庶人,通祀以為先師,而以顏、曾、子思、孟子配祀。自閔子以下,各祭於其鄉。魯之闕裏,仍建叔梁紇廟,贈以王爵,以顏路、曾晳、孔鯉配祀。一洗曆代之因仍,肇起天朝之文獻,豈不盛哉!”

解縉一口氣說完了,在座的眾人不得不歎服他口若懸河的才華。永樂皇帝連連點頭,這解縉才學超群,見識深遠,議政衙署頭一個就要選他!

“陛下,臣以為當今急務是肅清建文餘黨,安定天下。”黃淮接著發言了。他望著永樂皇帝拱手說道,“陛下雖然定鼎天下,但心懷怨恨、企圖顛覆者大有人在,朝廷不可掉以輕心,宜命有司四方宣諭,敦促其自首投附。若有不肯服命繼續頑抗者,令將校緝拿歸案,決不姑息。不過,在肅清餘黨中,要寬嚴相濟,不可一味嗜殺。凡是願意自首歸附重新做人者,一律寬宥不究;凡是脅從鼓噪隨聲附和者,一律不問。如此則可迅速歸一人心安定天下,餘事方可行也。”

黃淮這“肅清餘黨,安定天下”的主張正合永樂皇帝的心意,他連連點頭,這黃淮性情明快果敢,達於治體,是一個治國的好手,議政衙署不能少了他。

挨著黃淮坐的是胡廣。建文二年殿試時,他迎合建文皇帝的心思,著意攻擊當時的燕王,朝廷中是人人盡知,永樂皇帝也肯定知道,而今燕王做了永樂皇帝,會不會忌恨於自己?胡廣雖然隨解縉加入了迎附隊伍,但一直忐忑不安,時時小心,生怕出言不慎,前恨新錯加在一起,永樂皇帝向他算總賬。他知道,隻能擇永樂皇帝最關心、最喜歡聽的話說,討皇帝的喜歡,便萬事大吉了。見黃淮說完,他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臣覺得建文皇帝變亂的官製恢複了,所廢斥的官吏平反了,但還有他所封的爵位尚未處理,留有餘患。比如他所封其弟允熥為吳王、允為衡王、允熙為徐王,到底還算不算數?臣以為陛下已登大寶,再沿用舊封,甚為不妥,宜改封為是。”

胡廣這話,永樂皇帝愛聽。除了肅清齊、黃餘黨外,他還要極力清除建文的一切影響,建文皇帝所封之王焉有不改封或者削除之理?這事提醒得好,看來胡廣頗為忠心,又是上科的狀元,議政衙署應該有他一個。

“臣以為文治重要,武備也必不可少。”接著是楊榮發言。見前麵的幾人都說得是文治,他腦子一轉換了一個話題,“陛下靖難之役用了三年,所用兵將多是北方邊鎮衛所之兵,因而北方兵力空虛,加之數年征戰,兵疲馬乏人心厭戰,邊鎮不固顯矣。蒙古遺部、韃靼鬼力赤、瓦剌馬哈木等亡元部眾,他們時刻窺伺我邊地,大有乘隙掠我之勢,是以陝西等地亟須派大將前往鎮守,強兵固邊,以備北寇。還有,那遼東也不可忽視。雖說此次陛下靖難兀良哈三部隨征有功,但其部時降時叛,反複無常,朝廷不可不防。此外那江南大片也不可大意,蠻族時時作亂,不能不防。臣請陛下早作籌劃,命將鎮守,以強武務,此國家安定之根本保證也。”

聽罷楊榮一番議論,永樂皇帝不禁大感驚奇,想不到這一介書生竟然如此熟悉軍事韜略,儼然謀劃在胸。此人知兵知邊的特長正好為朕運籌帷幄,議政衙署不能沒有他!

“說到靖難之役,臣也想到有件事急需要辦。”楊溥接著發言道,“俗話說:‘一年不收餓得慌,三年不收全死光。’這幾年山東、北平、河南頻遭兵燹之災,農桑凋敝,百姓困苦不堪,許多貧民流離失所,沒有二三年的休養生息,恐怕難以恢複元氣。即使未遭戰爭之苦的地方,民生也是艱難。今陛下初登大寶,天下百姓都在企盼皇恩浩**呢!臣以為朝廷對上述之地宜減免租稅、徭役,對未被兵之地也應視情況分別予以寬恤,讓百姓得以複蘇。民安即富,民富國強,有個三年五載,四海富庶矣。”

聽罷楊溥這番話,永樂皇帝更加驚異不已。這楊溥年紀輕輕,又一直在學宮讀書,怎麽連民生農桑也如此熟悉?可見此人平時關注百姓,知民知農是他的特長了。好,好,又多了一個方麵的人才,議政也不能沒有他!

“還有件事臣以為也在急辦之中。”隻聽楊溥繼續說道,“天下之大,南北氣候不同,難免水旱頻仍,天災疊加,四方民生況狀各地不同,需要及時了解情況,濟困扶危;府、州、縣有司百官,牧民也好壞不一,良莠不齊,需要督察臧否。這一切均需及時上達天聽,而陛下高居廟堂,江湖之事如何能知?臣以為陛下可仿唐製,選派禦史巡按天下郡邑,安撫城鄉戶口,糾察吏治得失,受理民間申訴。這樣,禦史代天巡狩,猶陛下親臨,則天下盡在陛下掌握之中矣。”

永樂皇帝登基以來時刻擔心天下人心不服,百官陽奉陰違,正愁找不到法子解決此事,現在聽楊溥這麽一說,突然眼前一亮,心下暗喜這是個好辦法!他想了想問道:“這辦法可行,可是叫什麽名稱好?”

“這名稱好定。”楊溥微微一笑道,“朝廷派官員分巡天下雖然始自唐代,但一直沒有正式名稱,唐開元間叫作勸農使,天寶間雖稱巡按,但不是正式名稱。我朝洪武十年太祖皇帝曾遣禦史巡按州縣,不是定製,也無名稱。如今陛下如果認為此事確有必要,臣以為宜作為定製施行。至於名稱,代天巡狩,按察得失,就叫巡按如何?”

“巡按?”永樂皇帝一聽精神一振,他腦子迅速轉了一下,立即說道,“巡狩、按察各取一字,切合事理,簡明扼要,好,此職就叫巡按。派遣禦史分巡,那就叫巡按禦史,這辦法好!”

楊溥說完了,挨著坐的是金幼孜,該他發言了。他拱手說道:“陛下,太祖皇帝洪武十五年複設科舉,十七年始定科舉之式,以為永製。科舉之式者,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其省,曰鄉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曰中式舉人。中式舉人,天子親策於廷,曰廷試,亦曰殿試,分一、二、三甲以為名第之次。一甲隻三人,曰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幹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人,同進士出身。太祖所定科舉之式,每逢子、午、卯、酉年鄉試,辰、戌、醜、未年會試。依此定式,自洪武十七年開科考舉行鄉試,十八年舉行會試至今,已考六科,取士八百六十餘名,為國選拔了大量人才。上屆科舉是洪武三十三年庚辰,今年是壬午年,依例應開鄉試。明年是癸未年,應行會試。但而今適逢革除,事務繁雜,百廢待興,今年鄉試、明年會試是否如期舉行,臣以為事關國家選賢任能,請陛下速作決斷,以利有司早作籌劃。”

永樂皇帝辦事果斷,說話堅決,不容置疑,幾句話便把科舉之事安排得極為妥當,金幼孜不作聲了。

下麵輪到了楊士奇,他抬頭望著永樂皇帝拱手說道:“陛下,適逢興替,萬事皆急,自不必言。但臣以為最急者莫過於職得其官、官得其事。陛下順應天命,百官迎附者眾,但朝廷最為重要的六部、都察院、通政寺、大理寺九衙長官卻近半數無人。那禮部、刑部、都察院三衙原官已誅,現三衙無官理事,工部嚴震直大人、通政使昌吉、大理寺卿彭與朋三人均患疾不出,這一下空了六個衙門。還有吏部尚書張、戶部尚書王鈍二人心有餘悸,恐怕登衙理事也難盡其力。現如今隻有兵部尚書茹瑺深受陛下洪恩,日思報效,兵部之事可以放心,其他各衙則不盡如人意。如此看來,臣以為陛下首要之務是擢拔賢才充實九衙之長官,使衙得其官,官得其職,職盡其事,事得盡善,朝廷運轉就活了!”

永樂皇帝一聽突然心頭一震,立即傾身對楊士奇注目起來。這楊士奇在別人說話時目不斜視,一言不發,而一旦說話便一語中的,沉著穩重,不同凡響,特別是剖析當前九大衙門長官情況,扼要簡明,十分精當,看來這人知人知官,可堪大用,議政衙署沒有他不行!想到這裏,永樂皇帝連連點頭說道:“楊愛卿所言極是,當前最為關鍵的是用人,有了人,什麽事情都好辦了。”

“臣想那太學是涵養人才的地方,朝廷務要重視。”接下來發言的是胡儼,他是在座大臣九人中年紀最大的一個,顯得格外穩重。他思慮再三,緩緩地說道,“這太學自國初設立以來,選品官子弟及民間俊秀通文義者入學讀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洪武十五年複開科舉之後,士子多從科目出仕,入太學者日見漸少。而每科會試中式者少,落第者多,譬如上科洪武三十三年庚辰科,全國參試舉人一千五百餘名,僅取三甲進士一百一十人,不到十分之一,大量舉人落榜,或許這落榜舉人中就有不少經國濟世之才。”

胡儼這話說出了科舉考試存在的一試定終身,因而埋沒人才的弊端,永樂皇帝深以為然。他問道:“胡愛卿此言切中時弊,但洪武三年太祖皇帝下詔,規定‘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這選拔人才的正途又不可偏廢,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

聽罷胡儼的建議,永樂皇帝不禁對胡儼刮目相看。這先生對科舉、太學頗有研究,聽說他對天文、地理、律曆、醫卜無不究覽,看來這議政衙署中也不能少了他,將來的科考和太學要靠他了。想罷,永樂皇帝點頭道:“胡愛卿建議切合時情,從下科起,除正榜進士外,新增副榜取錄若幹名以授教職,再擇優錄取一些落第舉人送入太學讀書,三年後再參加會試,中式者賜進士,不中者授官赴任吧。”

一聽皇上當場允準,胡儼連忙俯伏說道:“臣代學子們謝主隆恩!”

胡儼說完,在座的九位大臣最後就剩下胡瀅沒有說話了。待胡儼謝恩起來,他欠身拱手說道:“陛下,國計民生之事以上幾位大人都說了,臣想到的還有二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永樂皇帝眉毛一揚,手一揮說道:“講!朕要你講你就盡管講!”

“是,陛下。”胡瀅謝了一聲,一邊觀察著皇上的顏色,一邊緩緩地說道,“陛下三年靖難,從征將士、文臣多有貢獻。今陛下定鼎天下,宜適時論功封賞,以慰臣民之心,以勵將士之氣。臣意不知妥否,僅備陛下谘詢。”

這個年輕人乖巧!聽罷胡瀅說的第一件事,永樂皇帝立即對胡瀅有了好感。這靖難之役大功告成,朕當然要論功行賞,這年輕人性善承迎,不失時機,建議大封功臣,正合朕意,且看他第二件事是什麽。想到這裏,他又問道:“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是關於朱允炆的傳聞。”胡瀅故意不明說是什麽事情,卻小心翼翼、拐彎抹角地說是傳聞。見永樂皇帝不動聲色,並無生氣的跡象,他便壯著膽子說道,“近聞朝野流傳,說朱允炆並未自焚宮中,而是帶領二十多個心腹潛逃他鄉了。陛下剛剛命人葬了朱允炆,馬上出現了這種謠傳,似有必要澄清事實,以正視聽,不然恐有人借機生事,搖動天下,朝廷不可大意。”

在座的九位大臣都說完了,個個都展現出了各自的才能,永樂皇帝喜之不勝。他想這些人都很優秀,現在人人都可進入議政班子,將來個個都可成為朝廷重臣,真是人才難得!可是,那議政班子用幾人方好?人少了不夠用,人多了意見相左反而有害。對,以五至七人為宜。現在在座的有九人,即使用七人也還多二人,怎麽辦?

想到這裏,永樂皇帝一眼瞥見了解縉,他立刻想起了當年太祖皇帝放置年輕有為才華橫溢的他不用,命他回鄉讀書十年,留給子孫大用的故事。朕為什麽不學太祖皇帝高瞻遠矚,將可用大材留給兒孫呢?對,朝廷棟梁朕不可一人用盡,給兒孫留下一二輔弼之臣,那是深謀遠慮的佳話,朕何樂而不為?

想罷,永樂皇帝漫不經心地向九位大臣問道:“諸位愛卿,請你們將年庚說來聽聽好麽?”

一聽皇上要他們序齒,大家感到莫名其妙,但又不得不說。沉默片刻,隻聽年長的胡儼說道:“臣前元至正二十年生,今年虛歲四十三歲。”

楊士奇接著說道:“臣勝朝至正二十五年生,今年三十八歲。”

接著,眾人一一報出了自己的歲數,順序是黃淮三十七歲,金幼孜三十六歲,解縉三十五歲,胡廣三十三歲,楊榮三十二歲,楊溥三十一歲,胡瀅年紀最小,今年二十七歲。

聽罷九位大臣的年歲,永樂皇帝再細細一想,這九人中,胡廣、楊榮、金幼孜、楊溥、胡瀅五人都是建文二年同科進士,不能把這五人都擢入議政衙署,他笑了笑道:“好,大家回去候旨吧!”

眾人謝了一聲正要散去,忽見紀綱大踏步走了進來,他雙膝一跪說道:“啟奏陛下,吏部尚書張死了!”

眾人一聽,都怔住了。

“張死了?”永樂皇帝也吃了一驚,“怎麽死的?”

“臣前會兒趕到吏部去看了一下,張尚書在吏部後堂自盡而死。”紀綱回道,“聽吏部的人說,自從前幾天陛下向他詢問朱允炆改官製的事後,張尚書一直心神不寧。今日早朝散後,張尚書回衙安排了事務便回了後堂,沒想到一會兒便自縊身亡了。還有,他的夫人及兒子也一起投池死了。”

說罷,他回身對馬雲道:“你去傳旨,命吏部以尚書之禮厚葬張吧!”

“是,陛下!”馬雲答應一聲,同紀綱出去了。解縉等人互相看了看,默默地走出了奉天門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