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做個好人,簡直把自己不當人 01
在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女主角的爸爸是個非常善良、容易心軟的人。每天晚上回家,他都會花錢在陌生的老人那裏買各種東西,即便這些東西他可能根本就用不上。遇到街上遊行的大學生時,他還常常會主動給他們塞錢。
不得不說,女主角的爸爸確實是個慷慨的好人,但問題是,他的財政狀況並不樂觀,他家都快窮得揭不開鍋了。他曾因為自己的好心去給一個朋友作擔保,結果朋友跑了,家裏欠下巨額債務,全家人隻得搬去半地下室裏住。他的女兒,一雙鞋都已經穿好幾年了,破了洞卻沒錢買新的,唯一的一次修學旅行還多虧了鄰居的接濟才沒有錯過。當他一次次慷慨地向陌生人伸出援手時,他的妻子卻隻能大晚上到鄰居家借錢,局促許久都不知如何開口……
這樣用家人的幸福與溫飽換來的善良與大愛,真的值得嗎?為了做個好人,不斷地傷害自己親近的人,這樣的好人真的“好”嗎?
“做個好人”—這簡直就像是一個魔咒,使得人們常常會陷入困境,不停地責問自己:我這樣做是不是太苛刻了?會不會太冷漠了?別人會覺得我自私嗎?我是不是應該答應幫助他?……道德綁架就是這樣形成的。
“做個好人”—這樣的想法事實上棒極了,但很多人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做好人之前,或許你該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本。
是的,你沒有看錯,行善也是講究能力與資本的,在你能力和資本範疇內的善行確實值得提倡,但如果你的行為已經大大超出了你所能負擔的東西,那麽或許你該考慮先把善行放在自己身上了。如果為了做個好人,可以把自己都不當人,那麽隻能說,你的所謂“善行”不過是一種充滿功利性的偽善罷了。
所以,在同情別人之前,還是先同情一下自己吧!別忘了,你和別人一樣,也是人。
02
“爛好人”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物種”,他們總喜歡犧牲自己去討好別人,甚至可能為了取悅那些和自己交情根本不深的人,而毫不猶豫地犧牲那些真正與自己親近的人。所以,離“爛好人”越近的人,往往就越容易吃虧。
鄰居珊子在這一帶人緣特別好,但凡是認識她的人,提及她都會稱讚一句“人好”。
珊子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兩個孩子卻都不喜歡她。因為從小到大,在孩子們的印象中,媽媽的“胳膊肘”總是向外拐的。
珊子家的經濟狀況不算太好,但為了撐門麵,逢年過節也會下血本買些高級的零食來招待客人,而這些零食卻從來沒有落進過兩個孩子的口袋。而且,不管自家孩子和別人之間發生什麽矛盾,也不管事情的前因後果到底是怎麽樣的,珊子永遠都是會先把自家孩子教訓一頓,把錯誤全部都攬在自家人頭上。
人人都誇珊子好,但不管什麽好事,卻都從來不會落在珊子頭,畢竟她活得實在太卑微了。一個卑微的爛好人,誰會在乎她的想法和感受呢?
當你為了討好別人,簡直都不把自己當人看以後,就更別指望別人會把你當人看了。爛好人這樣的物種,實在是可憐又可笑得很啊!
03
我們從不反對善良。
善良就像溫暖的陽光,可以讓冷漠無情的社會增添些許暖意。因為有著一份善良,所以落入低穀的人才能在絕望中僥幸收獲到一點點的溫情,也才能在黑暗中找尋到些許的光明。善良是一束光,是一團火,可以為我們照亮前路,溫暖人心。
但,善良不該是泛濫的,更不該以犧牲自我甚至親近之人來作為代價。
善良是大愛,可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和自己親近的人都不懂得去愛,又怎麽會發自內心地去愛別人,愛這個世界呢?
一個女孩,特別喜歡小動物,加入了一個關愛流浪貓的組織。她會省下自己的飯錢去給流浪貓購買貓糧,會在下雨天冒雨給流浪貓搭建溫暖的小窩,會因為這些小貓受傷而心疼哭泣……所有人都覺得,她是一個溫暖而善良的女孩。但她在麵對家人的時候卻是冷漠而任性的,她不會去關心生病的母親,不會去在乎失意的父親,總是一言不合就指責父母,大鬧脾氣……
這樣的女孩,她真的稱得上是善良的嗎?
拜托,請聰明一些,別把委屈當成偉大,你的善良,還是先從自己開始吧。對自己好一些,對身邊的人好一些,由心而發的善意才能造就真正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