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 咒

葉梓飛詫異地抬起頭,頗有點意外地看見了楊穎。

楊穎似乎也沒想到葉梓飛會在載荷艙裏,不過更令她吃驚的是葉梓飛眼含淚水的狼狽表情。

“葉博士,你怎麽了?”

“哦,沒事。”

楊穎快速下到太空椅邊,見葉梓飛的一隻手摁住自己的胸口,忙走上前一步,半蹲著身子,握住葉梓飛的手說:“葉博士,你的身體怎麽了?”

“沒事,我很好。”葉梓飛勉強露出微笑來,眼角的淚痕卻還在,這讓葉梓飛感到一絲尷尬。

楊穎靠近他,將手壓在他手上,柔聲道:“葉博士,你看起來像是病了。”

“唔……葉梓飛感到來自楊穎手心的嬌柔暖意,不禁有點局促起來,想要起身卻也並不是很方便,隻好強作鎮定道:“一點小毛病,沒有什麽。”

“這個位置,”楊穎的一隻手指了指自己胸口道:“是肝區,你明天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葉梓飛順著楊穎手指的方向看去,見她穿著緊身衣服,胸口一起一伏,顯得玲瓏有致。他抬起頭來認真看著楊穎,這時他方才注意到,楊穎秀麗的臉龐裏竟隱隱透著似曾相識的感覺。她的眉宇間有一種嫵媚而明朗的氣質,眼神生動又令人難以捉摸,略顯啡色的皮膚洋溢著健康青春的氣息,舉止時而成熟時而天真,具有一種攝人心魄的美麗。

對葉梓飛來說,楊穎的存在一直是讓他捉摸不透的。或許是他過於遲鈍,最近葉梓飛才了解到,磁球項目的資金除了少部分來自於SDA和國家航天局,大部分是由大投資家楊樹林資助的。葉梓飛對楊樹林沒什麽印象——他本來對外界的了解也並不多。不過現在葉梓飛已經弄清楚了,楊穎是楊樹林的女兒,名義上負責空間飛行器設計研究所的外聯工作,但實際上卻是磁球項目的實際推動者之一。起主要作用的當然是江大偉,但楊樹林,或者說楊穎的參與卻對整個項目的運作來說至關重要。

想到這裏,葉梓飛答道:“謝謝!我想我的身體應該是沒什麽事的。”

“明天你一定得去。”楊穎握住葉梓飛的手說:“我陪你去。如果你不去,我就讓醫生過來。”

葉梓飛有點詫異地望著楊穎。

楊穎笑道:“如果你身體出了問題,項目也沒法進行下去了。”

“哦,”葉梓飛想了一下接著說道:“一時半會兒死不了,還不如先把項目做完再去醫院。如果這時候去,少說也得十天半個月,病不一定能治好,項目也會給耽誤了。”

“這邊還有張銳他們,你大可放心啊。”

葉梓飛不置可否,就隻好轉移話題說道:“你當時怎麽想到資助這個項目?”

“這是我爸資助的,我可隻是參謀而已。”楊穎頑皮地笑了一下,神態裏透出一股狡黠的嬌憨來,與平時的落落大方迥然相異。

葉梓飛看見她這樣的神情未免有點迷糊起來,難得地開玩笑說:“看來你這個參謀沒當好啊,現在是不是很失望?”說著環顧了一下周圍呆板乏味的艙室。

“才不是呢,我很早就聽說反引力飛行器了。那時我還在上高中,你可是我們大家的偶像。聽說你當時拿了篇論文給一位物理教授看,把教授嚇了一跳。不但他沒怎麽看懂,連後來的研討會也吵得不可開交。嘻嘻。”

葉梓飛暗想,那是11年前的事了,想不到那次事件會有這麽大的影響,不過傳言似乎有點過於誇張了。

楊穎有些興奮地接著說:“我上大二時聽說你已經設計出磁球了,當時同學們都說磁球比蜂巢號更強大,蜂巢號再大也飛不出太陽係,磁球卻是能做到的。”

葉梓飛聽到這裏輕輕地搖搖頭,到現在他都不承認自己在理論上取得了成功,他一直認為那次實驗失敗的原因在於沒有解決好理論問題。他執著於此,即使孤獨的歲月奪去他的所有——名譽、地位、健康,還有愛情,在他心裏那也隻不過是過眼雲煙,他的心中永遠隻有那個遙遠的童年夢想。

時至今日,他仍清醒地知道反引力子理論問題依舊存在。但就像江大偉說的那樣,在人類的末日裏,他已經別無選擇,唯有全力以赴,用工程實踐去擊敗理論魔咒。工程總是在反複的實踐中得以改進,曆史上不是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嗎?葉梓飛有時也會這樣寬慰自己。

“葉博士,剛才你可把我嚇壞了。”楊穎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巾,舉到葉梓飛的眼前,似乎要替葉梓飛擦去淚痕。葉梓飛捉住她的手,紙巾裏傳來一股幽蘭的異香,令葉梓飛感到一陣莫名的躁動。他靜靜地看著楊穎,似乎看到了另一個人的影子。他把楊穎的手拉過來,她不由自主地靠近他。他們倆的呼吸交融在一起,逐漸變得濁重潮濕起來。楊穎柔軟的身體靠在了葉梓飛身上,她胴體的陣陣溫熱令他無法把持,他情不自禁地吻了下去……

葉梓飛對於他和楊穎之間突然發生的關係既沒有任何預見,也不知未來的走向。當他偶爾留意楊穎時,見她似乎忘記了那晚的一切,因而他的回憶也逐漸變得模糊起來。在此後的幾天裏,葉梓飛依然埋首於計算,直到楊穎請來了專科醫生。葉梓飛還是不願做任何檢查,但在張銳、楊穎等人的強烈要求下,他才勉強答應接受檢查,但不過他說前提條件是任何治療都必須在工作崗位上進行。無奈醫療組將一輛醫療車停在實驗間大門外,在葉梓飛工作間隙把他領到車上,利用全體掃描診斷機做了掃描,結果令人很震驚:肝癌晚期!

在現代醫療技術下,這雖說不是絕症,但要根治也非易事。雖然納米機器人治療器可以將原來的肝切除,換上人造肝髒,但對於不斷轉移的癌細胞,卻隻能逐一殺死,這就意味著治療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葉梓飛根本不願將時間花在治療上,他直接了當地問:“不治療能活多久?”

“葉博士,隻要你換上人造肝髒,然後每星期做一次殺癌治療,跟正常人就會是一樣的。”

誰知葉梓飛聽完,指了指窗外的天空,說道:“我們都會活很久嗎?”

醫生們聽後個個麵麵相覷,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他。

張銳道:“葉博士,你就治吧。如果你接受治療,至少還能工作八個月;而如果你不治的話,也就……三個月時間了。”

醫生們都點頭稱是。

“三個月?”葉梓飛有點困惑地問道。

“不做治療,你最多隻能活三個月。”一位醫生肯定地回答。

葉梓飛苦笑了一下。

楊穎頗有意味地說道:“你得想想下一代的事。”

葉梓飛聽後忽然心頭一顫,看了看楊穎,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治吧。”

然而手術開始後葉梓飛就有點後悔,光換肝一項就需要一個月時間,此後每個星期還要安排一天的滅癌治療。想到尚未解決的磁球魔咒,他就忍不住要趕回實驗場去。因為他比誰都清楚沒有他,項目進展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如果引力子數學模型是理論方麵的缺陷,那麽載荷量就是工程方麵難以逾越的溝壑。

目前,磁球飛行器能穩定飛行的載荷隻有不到設計載荷的1/10,這是個令人難堪的數字。在工程領域,設計值都是在理論計算和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反複推導實驗出來的。磁球沒有以往經驗可參照,隻是建立在剛發展起來的引力動力學的基礎上,現行設計值來自於理論計算,這顯然是不太可靠的。難道它的載荷量上限就是100公斤?葉梓飛躺在病**輾轉反側,新換的肝髒仍時時疼痛。

一天,葉梓飛正躺在病**查閱磁球動力構反引力子環流模型,張銳匆匆來到了病房裏。

“葉博士,出事了。”張銳看起來有點急火攻心。

“怎麽了?”葉梓飛放下電子紙問道。

“我們做了150公斤的加載飛行試驗,結果……張銳欲言又止。

葉梓飛身體前傾,眼睛瞪著張銳。

張銳橫下心來說道:“我們做150公斤試驗時,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升壓正常,磁球也比較穩定,我們給了1千克力的推力,磁球大概以一米/秒的速度前進。後來我們稍微加快了速度……。”

“加到了多少?”

張銳猶豫地看了眼葉梓飛,支吾道:“最高大概20米每秒。”見葉梓飛默不作聲,他就接著說:“磁球大概飛出2公裏多時,意外就發生了。磁球……突然消失了。”

“消失?”

“是的。”

“你看到了什麽?”

“一團綠光,然後什麽都沒有了。”

“當時隧道裏的氣溫有多少?”

“40℃左右。”

葉梓飛將頭靠在靠枕上,閉上了雙眼。這與六年前的一幕頗為相似。

張銳緊張不安地走到葉梓飛身邊,低聲說道:“葉博士,很對不起……。”

葉梓飛眯著眼看了看張銳,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再說了,又把眼睛閉上,過了半晌才又睜開眼睛說道:“這不是你們的問題,你把這次試驗的所有數據都給我看看吧。”

在後來的分析中,葉梓飛反複對比了兩次事故,它們似乎並沒有什麽共同點:速度不同、載重量不同,事實上這次實驗的速度與載重量都要低於上次,而且爆炸是發生在磁球加速過程中的。盡管在事故發生地點都有燒灼的痕跡,但檢測燒灼處刮削的微粒碳化程度時,發現兩次爆炸的溫度也不相同。如果說有什麽相同之處,那就是現場都沒有磁球殘燼,而且爆炸發生時磁球都處於慣性狀態改變之際。

又一個磁球打了水漂。好在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葉梓飛知道在張家口的一個秘密工廠裏,還有10台磁球樣機即將完工。他原本反對批量生產,磁球還隻處在研製階段,存在較大改動的可能性。不過江大偉還決定這麽幹,認為10台磁球同時試驗,將會加快研發速度。

葉梓飛在醫院裏待不住了,盡管醫生極力阻止,他仍然毫不猶豫拔掉身上的輸液管,回到了實驗場。有三個剛完工的磁球陸續運到了現場。葉梓飛將磁球進行了編號,擬出一個對比實驗方案,並對每個磁球都設定了相應的實驗條件。葉梓飛希望通過這次對比實驗,找出磁球發生爆炸的各項參數臨界值。

“磁球一號,加載100公斤。”葉梓飛坐在控製台旁下達著口令,旁邊站著楊穎、張銳等人,還有一位醫生。

“加載完畢。”

“加壓1 000千伏。”

“加壓完畢。”

“建立超導態。”

“超導態建立完畢。”

“啟動動力構。”

“動力構已啟動。磁球準備就緒,推力指令等待。”話音一落,磁球一號即刻旋轉了起來,並緩緩地上升到空中。

葉梓飛看著漂浮著的磁球說道:“施加水平推力10千克力。”

“水平推力已施加。”

在推力的作用下磁球一號向隧道裏飛去,速度也慢慢提升到約8米/秒,這相當於一個普通成年男子百米衝刺的速度。

“距離報告:1公裏。”

“距離報告:2公裏。”

“距離報告:3公裏。”

“施加反推力10千克力。”

“反推力已施加。”

“距離報告:4公裏。”

“距離報告:4.5公裏。”

“距離報告:5公裏。磁球已停止前進,開始返回。”

“距離報告:4.5公裏。”

“距離報告:4公裏。”

“距離報告:3公裏。”

“距離報告:2公裏。”

“施加水平推力10千克力。”

“水平推力已施加。”

“距離報告1.5公裏。”

“距離報告1公裏。”

“距離報告0.5公裏。”

這時大家都已看到隧道深處漂浮著的磁球了。當它慢慢靠近洞口的時候,葉梓飛連忙命令啟動靜懸器。靜懸器的作用相當於一艘船上的船錨,能夠讓磁球自動慢慢懸停在空間的某個點上。

葉梓飛接著進行了25千克力推力的磁球飛行測試,就在速度峰值達到了18米/秒時,事故再次發生了。磁球一號在瞬間變成了一個綠色的光團,光團迅速萎縮,磁球像空氣一樣消失了。

磁球一號實驗結果:臨界載重100公斤;臨界速度18米/秒;臨界加速度:0.6米/平方秒……與前兩次相似,磁球載重在100公斤以上時,改變運動狀態時爆炸就發生了。

在回放視頻時,葉梓飛發現,在磁球爆炸的瞬間,首先從動力構表麵的吸能節點發生熔融,在接下來的一刹那間肯定整個球身被吞噬在熔融發出的綠光裏。熔融雖然非常迅速,但仍是沿著節點間的弧線推進的。他認為在磁球運動狀態改變時,晶格吸能係統裏肯定發生了某種變化,才導致了爆炸的發生。

三天後,葉梓飛根據三次事故的參數記錄,繪製出了一條載荷、速度與加速度的相關性曲線。這是一條看起來頗為奇怪的折線,說明參數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相關性,尤其在速度上更是毫無規律可言。葉梓飛決定再做一次實驗,盡管他知道實驗失敗的可能性仍然是很大的。

“磁球二號,加載10公斤。”葉梓飛看起來就像個賭徒一樣,兩眼盯著山洞命令道。

磁球二號啟動了,在50千克力以下水平推力的測試中,磁球飛行得比較平穩。但當水平推力提高到50千克力時,爆炸事故毫無征兆地突然再一次發生。

磁球二號實驗結果:臨界載重10公斤;臨界速度35米/秒;臨界加速度:1米/平方秒……與前三次不同的是,此次磁球載荷隻有10公斤,但速度卻提高到了35米/秒。在速度與載重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平衡,隻要載荷增加,速度的臨界值就會大大降低;在載荷減少的情況下,速度的臨界值才可能提高。這是條非常模糊的結論,在載荷和速度之間並沒有明確的數學關係。如果要找出這種事故隨機性的分布區間和整體趨勢,可能需要幾千次實驗才能獲得一些有價值的結論來。

但磁球成本高昂,試錯代價太大了。張銳製止了磁球三號的飛行實驗。“我們最好先向江大偉匯報一下,請示下一步工作怎麽該開展。”他對看起來有點失去理智的葉梓飛冷靜地阻止道。

地球安全理事會對事故很快做出了反應,實驗再次被中斷了。十來天裏接連發生三次爆炸,激起了SDA對江大偉的不滿。一些人原本對他就頗有微詞,現在這種攻擊就更明顯了。少數人提出中斷磁球項目,有幾個人甚至對第五方案的必要性提出了質疑。江大偉不為所動。他思忖那些人現在還無法扼殺第五方案。但麵對這股洶洶輿論,江大偉仍需表明態度,還得趕緊想出個法子來確保項目不受影響。

江大偉此前已來過實驗場十來次。隨著第五方案的不斷擴充,他的精力已經被分散到多達十來個項目上,因此也越來越少參與磁球項目了。不斷擴大的第五方案已經發展出了獨特的組織形式:江大偉的團隊已經考察了一百多個潛在項目,現在他手頭上的十來個項目正是他從這些潛在項目中挑選出來的。

江大偉的官方背景和學術聲望為這些項目的資金籌集鋪平了道路。在世界末日的恐慌氣氛裏,來自世界各地的巨量社會財富紛紛湧向了那些拯救人類項目。那些平時坐慣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被寄予厚望,過江之鯽般的資助人圍著他們轉圈,恨不得拿錢塞進他們腦袋裏,哪怕能擠榨出一丁點兒成果——雖然許多人明白,金錢作為一種資源的價值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已經大打折扣了。

江大偉麵臨的最大挑戰並不是來自競爭對手的攻擊或資金壓力,而是對潛在項目的遴選。他的團隊要麵對成千上萬個新奇古怪的項目,有些雖具有遠見,但無法在短期內實現;有些缺乏人類科學理論支撐,無從著手開展;有些雖然比較成熟,但卻無法實現拯救計劃。總之,要找出真正具有價值又有可能實現短期突破的潛在技術,無異於大海撈針。而跟進項目進度和進行階段性評估,更是耗費心血之事。

磁球實驗場接連發生了三次事故後,江大偉並沒有向葉梓飛施加任何壓力。磁球是江大偉第一個想到的項目,一方麵他對它比較熟悉;另一方麵,直覺告訴他,葉梓飛或許就是那個能創造曆史的人。他隻在事故分析會上提出了三點意見:一是要繼續穩步開展磁球飛行試驗;二是由葉梓飛負責找出事故原因,同時開發特大型磁球,提高設計載荷;三是張銳組織團隊開展新型磁球原型機的設計、製造工作。

對於新磁球研製計劃,葉梓飛仍持有保留意見。但他在內心不得不承認,在目前的形勢下確實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