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以特殊的方式來到這世上的再生磚,終於獲得了廣泛而一致的好評。這種情況,在建築師的那個時代,其實已經很少見到。因為隻要是先鋒的藝術,隻要它有些離經叛道,裝置也好,行為也好,攝影也好,建築也好,一旦出現在國內公眾的視野中,都會引發很大的爭議。然而,對於再生磚的成功,卻少有異議,因為它是在那麽一個特定的背景下產生的。人們說:

真是非常讓人敬佩。

很好的計劃,很踏實的行動。

工藝、原料、生態、社會、經濟的整體關注和綜合解決。

對比起來一些理論就顯出些蒼白了。

作為建築師,對社會經濟現實和生態環境的關注,正是建築學的題中之意。

低技術是一種麵對現實的策略。

是否,正是因為關切了實實在在的現實,由於現實的具體和不可複製,所以,作為產品的再生磚也難於在他處複製。

再生磚讓人想起萊特的砌塊。

因其獨特性所引發的和這種獨特性的適應的可能,需要持續的長久的關注!

……

總之,當時的人們就是這樣激動地表述著對再生磚及建築師的看法,但實際上,藝術與應用的關係卻更加糾纏不清。而查找這些昔日的資料,很耗費我的時間和精力。建築師所處的時代,大量信息通過很虛幻的一種叫作互聯網的渠道來傳播,其真實性難以甄別。而傳播即意味消亡,沉沒入空泛而無際的大海,失去了最初想要表達的意義。就像那場災難一樣,再強烈的震動,也終要歸於靜止。但我為什麽如此執著呢?後來思忖,我也有可能是被那個詞語—“不可複製性”—吸引了吧。就算對於人類這個物種而言,傳統的看法是:存在,就僅僅存在一次,然後便永不再來了。恐龍是這樣的,渡渡鳥是這樣的,巴厘虎也是這樣的。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就在我們這個宇宙中,並沒有在第二個地方、第二個時間出現過恐龍、渡渡鳥或巴厘虎。擁有三百萬年曆史的人類亦如此。所謂轉世什麽的,那也隻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說法。如果你不再能記得前生的那個自己,那麽,便隻是徒勞地再做一個徹底的新人,生命仍然獨一無二。然而,如今,以災難之磚為媒介的人工方式的再生,卻試圖使存在成為可以無數次循環的格局,把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生死相續的程序一氣嗬成,打破了自然界的成規。還能說這僅僅是應用,而不是藝術嗎?

我也注意到了製磚過程中的一些細節,比如“防疫噴灑”,這是其他類型的工業活動並不必需的。然而在往歐洲送展時,不知出於什麽考慮,即便在建築師的“打磚日記”中也沒有予以提及,像是一個故意的疏忽。在生產鏈中,這雖然僅是一個極短的片段,卻是製造再生磚不可缺少的環節,是真正的第一步。也許,下意識地,建築師並不願意自己的生動的藝術形象(我認為這才是他骨子裏真正要追求的),與帶有恐怖意味的防疫專家產生某種聯係吧?所謂的防疫噴灑,即用百分之零點二的過氧乙酸或用二兩(一百克)漂白粉加入五十斤水而配成溶液,利用人工或機器對準廢墟進行噴灑濕潤,基本作用是消毒。那個時候,已經無法將埋葬在廢墟中的屍體完全清理出來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手中有一張關於噴灑的照片:十幾名清麗苗條、不辨男女的工作人員,穿著長至腳踝的白色防疫服,頭戴僅露雙眼的灰色麵罩,背著黑沉沉的金屬罐子,站在褐色的瓦礫堆上,手如樹,足如船,體如椽,構成向外發散的標準分形圖,如完全不像人類的外星人般,從身軀四周茂盛地蒸逸出一片片的漠漠白霧,好像是肉體中彌射出了能使生命複蘇的芬芳。經過這一番噴灑,有人甚至說看見了廢墟上立時盛開出朵朵花蕾,淋漓盡致,鮮豔欲滴。但鮮花本身,卻又是並不能成為建築材料的。真正起作用的,是更為質樸的麥秸啊。

但是能不能說,噴灑同樣是很技術性的—因此也藝術了起來呢?它不一樣也簡單而實用嗎?這一切時過境遷,如今僅能是猜測了……令我好奇卻不知究竟的還有,噴灑者在工作時,究竟懷著一種什麽心情,他們的頭腦會像建築師那樣分裂嗎?從外觀上看,他們好像是在靜篤地舞蹈呀,絲路花雨一般完成著配合再生的巫覡儀式。

不管怎樣,當噴灑開始時,有一些村民遲疑著聚攏來圍觀了。他們的神情,我則不好形容。

而從建築師的角度看,之所以需要噴灑,是因為再生磚擁有的一個鐵定現實—它本是三種東西的混合:屍體、廢墟和麥秸。但在歐洲的藝術雙年展上,能被直觀目擊的僅有兩個部分,分別是來自災區的瓦礫和麥秸,被作為原始材料整整齊齊地盛放在兩個長方形的石盒中,擱置於業已成型的光潔磚牆之下,供流連忘返的參觀者覽閱。這時,它們顯得像是取自世界上隨便一塊土地,而並不必然與災區發生聯想,自然誰也不會想到包含在裏麵的屍體成分了。同樣,在被運送到歐洲之前,這些物件已然經過了嚴格消毒這樣的一道微妙手續,也就沒有對觀眾們披露,好像是怕驚嚇了他們,而破壞了預設的審美感受吧。

那麽,是不是正由於作品在國際展覽上獲得的空前成功,到後來才吸引了更多的建築師和規劃師,還有投資者、材料商、開發商,等等,蜂擁來到災區,參加了這項始終都被稱為“救援”的工作呢?但這些人也是渴望著實現自己那頗具形式感而藝術化的再生嗎?尤其是,不久,金融危機爆發後,來的人就更多了,把大部分廢墟都快踩平了。他們蒞臨時,通常都有當地領導陪同。這些官員也十分熱情,好像在迎接天上掉下的餡餅。

“小型的半手工機械充分利用了原有遍布鄉村的手工業資源,適應性強,使用簡單方便,操作者無須長期培訓即可投入生產,利於遍地開花,利於災區群眾的自救自建生產。”在地方政府的盛情邀請之下,建築師本人也多次重返故地,對製磚提出了這樣的看法,似乎在堅定地駁斥一種廣為傳播的言說:再生磚之大行其道,是因為參加了歐洲的藝術展的緣故,出口轉內銷,才被推崇和推廣了。

而這時,他確已獲得了多項國內外大獎。在南方某媒體頒發的“建築傳媒獎”的入圍理由中,評獎委員會倒真的把他的行為列入了“社會責任感”的範疇。然而,建築師並沒有前去領獎。

我看到了流傳下來的照片,其中一幅,是記者用廣角鏡頭拍攝的製磚場麵。在蒼白群山間的一塊空敞平壩上,以黑漆漆的遼闊廢墟為背景,大概有兩千多名農民,身穿組織者發放的大紅色圓領汗衫,背上印有“再生磚”的黃色中英文字樣,每人麵前放有一台銀色的手動式破碎機,隨著建築師的號令,整齊地擺舞手臂,拉動杠杆,揮汗如雨,做著節奏分明的運動,好像是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初期的情形。陽光像無數的藍蜻蜓一樣撲下來,嘩嘩作響,而沉寂的大地重新沸騰了,迸發出人們永不能忘的、驚悚無比的劇烈震動。

雖然,這是村委會組織的、並被描述為“專群結合”的活動,卻至少在形式上體現了一種廣泛的參與性,好像都來支持建築師發起的一場兼具實質與形式的革命了。

“真像是奧運會開幕式的表演呀。”一位初次見到這張照片的讀者失聲叫出。這個讀者就是鄙人,在那場災難過去幾年後,才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我注意到,現場的製磚者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她們伸展著綿軟的、金色的身體,像一群群的合歡樹,在藝術體操一樣的運動中,呈現出一種半昏迷般的亢奮狀態,又仿佛是被送上了產床。

照片的尺寸有限,上麵的人物實在太渺小。但通過放大鏡可以看到,站在農民前方的如同交響樂指揮般仰俯不停的建築師,雖然興奮不已,神情中卻透出了淡淡的憂鬱,卻並沒有即將為人父般的喜悅。

當地政府則頗為感激,頒予他榮譽稱號。的確,沒有再生磚,成千上萬失去住房的人們,要那麽快地搬進新居,簡直是不可能的。而再生磚像神跡一樣,打破了這種不可能性,也擊潰了人們思維裏的固定程式。比如,那時並沒有任何法律規定什麽叫“重建規劃”。對於專業的規劃師來說,不知道這個規劃是出到框架呢,還是出到道路?是出到房子呢,還是出到施工圖?這一切都不知道。你要說三個月能不能完成?有了再生磚,這一切似乎忽然不成為問題了。另外,再生磚作為新型輕質建渣秸稈空心磚,在國家標準中沒有對應類型。但正因為這是上上下下都稱譽的再生磚,所以,就可以不受約束,采用混凝土空心磚標準進行檢測,一切均予以簡化。而檢測結果竟是,抗壓強度已達到合格標準,可以滿足圍護填充牆強度要求。所以,在質量方麵,很順利就通過了。可以說,政府在這項活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恢複重建工作就立即展開了,並迅速寫成總結材料上報,然後又得到進一步的推廣。

建築師終於沉浸在了一種燦爛的感懷中。雖然家園已經破損,但由於再生磚的緣故,殘磚碎瓦仍然飽含了原住民們曾經寄托的情感。它既是廢棄材料在物質方麵的“再生”,又是災後重建在精神和情感方麵的“再生”。建築師在各種場合述說他的感觸時,柔美地微微閉著眼,輕輕地擺動腰肢,像教堂裏的牧師一樣,給人以一種春風撲麵的溫暖,其間又有荷葉水塘般的情調在泛動,但那都是不太可捉摸的,與現實中的色彩和溫度相較,更具有西方中世紀版畫的氣質。這是我作為後來人的直感,或許這裏麵有代溝。但試圖反駁、反擊或反叛建築師,在當時就根本不具有任何的可能性。那個時候,他具有了蓋亞之神的風範,已然君臨一切。

真正的大規模生產,是在次年的五月麥收時節,大量的麥秸等待處理利用。此時,廢墟仍未被徹底清除,或者說,更多的是有意識地保留了下來,向各地來的好奇的訪問者展出。建築師在弟子們的簇擁下,站在瓦礫山頂往下看,隻見麥秸形成了金黃色的海洋,橫無際涯。隻有它們,好像從不曾受到災難的影響,似乎像女人一樣在淡淡歡笑,風兒一來就互相倒入懷中,嘰嘰喳喳嬉戲著擁抱。它們已經看到了自己被收集起來的命運,於是快快樂樂集合起來,而不再被低賤地焚燒掉,變成青煙彌散在天際,最後什麽也不存在了。如今,它們向往著身體被切割得整整齊齊,成為著名的再生磚的材料,成為物質中最具價值的固體成分,繼續附著於那令人目眩而無以形容的、也好像是具有了藝術氣質的土地,並一隊隊向世界的大舞台進發。一場全新的、氣韻生動的循環就此開始,並且似乎已與永恒的目標接近。什麽?永恒?是的。奇跡正在發生。這好像便是建築師的承諾。那麽,這整個災區,也因此而再生了嗎?在這麽短暫的時間裏,實在是非同尋常!就像是軀幹被外力切除了一部分的蜥蜴,完全利用自己內蓄的殘存血肉,在遠古傳承的基因的神秘作用下,急迫地催生出了新的器官和身體。

真是太快了。

但它能持久嗎?

環境已經變了。

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