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山寺新泉記

獨孤及

此寺居吳西神山(1)之足。山多小泉,其高可憑而上。山下靈池異花(2),載在方誌。山上有真僧隱客遺事故跡,而披勝錄異者,賤近不書。無錫令敬澄字深源,以割雞之餘(3),考古案圖,葺而築之,乃飾乃圬。有客竟陵陸羽,多識名山大川之名,與此峰白雲相與為賓主。乃稽厥創始之所以而誌之,談者然後知此山之方廣,勝掩他境。

賞析

獨孤及(725—777),字至之,洛陽人,天寶末年進士,初仕華陰尉,後曆濠、舒、常三州刺史。他的文章與同時代的李華、蕭穎士齊名,有《毗陵集》二十卷。

大約在唐代,飲茶文化逐漸流行起來,人們開始注意尋找優質泉水,“茶聖”陸羽對此做過總結。其中的慧山寺泉水就被評定為天下第二泉,可見其水質之優良,因此這處泉水又叫第二泉、陸子泉。

本文敘述了慧山寺泉疏鑿、修葺的經過,對地方官員的貢獻加以讚賞。文章結構順暢,語言清麗自然,如潺潺流水,頗有韻致,如敘述新泉時寫道:“甘溜湍激,若釃醴乳。噴發於禪床,周流於僧房,灌注於德地,經營於法堂。潺潺有聲,聆之耳清。”讀之令人心淨。

(1) 吳西神山:慧山的別名,據陸羽《遊慧山寺記》說其名出自老子《枕中記》。

(2) 靈池異花:指慧山寺方池中的蓮花。

(3) 割雞之餘:縣令治事之餘。出自《論語·陽貨》:“割雞焉用牛刀。”

(5) 釃(shī):瀝酒、斟酒。

(6) 德地:指井。《易·係辭》:“井,德之地也。”

(7) 襦褲:東漢廉範為蜀郡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時人作歌頌揚之:“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褲。”後遂用“襦褲歌”作為對官吏惠民德政的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