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女士的解決方案

步驟1:尋找目標認知

行動1 每天花十分鍾寫心情日記

下麵是A女士一周的心情日記中和焦躁有關的內容:

·被走路玩手機的人撞到了。——焦躁90%

·有人在電車裏打電話。——焦躁70%

·三個大媽在瑜伽教室裏聊個沒完。——焦躁95%

·咖啡店裏有人大聲說笑。——焦躁30%

·聽說話囉唆的人匯報工作,對方半天都不說結論。——焦躁90%

行動2 鎖定目標認知

以下是她在心情日記中記錄的一些認知:

·給別人添麻煩是最差勁的行為。

·應該遵守個人禮儀。

·不應該擾人清靜。

·我必須掌控一切。

·說話要簡潔明了。

通過寫心情日記,A女士不再被瞬間的行為和情緒所束縛,看清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認知。

於是,A女士設定了“給別人添麻煩是最差勁的行為”這個目標認知。

確定目標認知這一步很關鍵,要通過理性、客觀的認識清醒地消化自己與自己周邊信息的關係,快速地找到問題所在。為了更好地生活,通過鎖定目標認知—有意識地分層—細化,將現實問題逐一攻破,使原本抽象的情緒或狀態被有針對性地逐一化解。

下麵來看看A女士是如何實踐這幾個步驟成功改變自己的。

A女士後來的情況

如果有人在瑜伽課開始之前吵鬧,A女士就會戴上耳機聽自己喜歡的音樂。

前幾天在超市裏遇到一個新來的收銀員,收款的速度很慢,導致顧客排起了長隊。如果是以前,A女士一定會勃然大怒,然而,那天她想:“這正好是個看有趣新聞的機會。”於是,她拿出手機開始看新聞。沒過多久就輪到她結賬了。

如果要和公司裏說話很囉唆的後輩交流,她會提前跟對方確認:“我隻有五分鍾,可以嗎?”此外,她跟同事說好,提前將要報告的事通過郵件發給她,有必要的話,她會主動找對方溝通。這樣一來,白天能夠集中精力工作的時間更多了。

A女士焦躁的情緒減少了,後輩也不再需要看她的臉色了。有些人甚至會在午休的時候跟她談論私人話題。聽到別人說她最近情緒穩定了很多,她意識到了自己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