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達技巧⑩ 逗號法則

逗號能提升傳達強度

鬆任穀由實有一首叫作《春天,來吧》的名曲,歌名中加入了逗號,使希望春天到來的心情顯得更加強烈。

“春天,來吧。”

“春天來吧。”

這樣一比較,就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差異。

僅僅加了一個逗號,就能讓感情變得更加強烈。

有賽馬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比起“3號快跑”,“3號,快跑”表達的感情更加真實、迫切。

《傳授人生哲理的516條傑出廣告詞》這本書收錄了許多廣告語。為了培養語言感知能力,我會時不時地翻閱這本書。有一次,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有了一個新發現——很多著名的廣告語都十分巧妙地使用了逗號。

下麵是一些例子。

● 從今天開始,變幹淨,就可以了。(廣告語撰寫人:山本尚子;客戶:SAISON集團/SAISON卡 1988年)

● 不可思議,好中意。(廣告語撰寫人:係井重裏;客戶:西武百貨 1982年)

● 今天是,明天的回憶。(廣告語撰寫人:栗田廣;客戶:索尼/Handycam攝像機 1992年)

● 慢食,回歸吧。(廣告語撰寫人:秋元敦、矢部薰;客戶:可果美公司/安娜媽媽牌番茄醬 2000年)

● 租賃土地,但是,有家的感覺。(廣告語撰寫人:石川英嗣;客戶:旭化成工業公司 1997年)

怎麽樣?這些都是因為有效地使用了逗號而深入人心的廣告語。

如果是在口語中,可以想象成是以逗號為基準將一句話分開,在逗號部分加入了停頓(關於停頓,可以參照第89~90頁的內容)。

用名詞結尾更有衝擊力

另外,還有一些提升傳達強度的方法,例如用名詞結尾。

一些有名的新聞網站經常會在標題中使用名詞結尾。我曾經問過編輯部的人為什麽要這樣做,他們的回答是“因為這樣能夠更好地突出亮點、吸引讀者”。

來看看這條標題:“工作中經常犯錯的人身上的5大壞習慣”。

這個標題是我自己編的,通過用“5大壞習慣”這一名詞性結構來結尾,使表達更有力度。

如果這個標題變成“在工作中經常犯錯的人對這5個壞習慣並不陌生”,效果如何呢?

雖然這2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但傳達效果的強度大不相同。

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語言強度——加引號。加了引號的內容無疑得到了強調,而且在視覺上也更加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