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達技巧⑨ 數字法則

數字能幫我們理清思維

有一本書的腰封給我帶來了深深的啟發。那本書名叫《父母去世前想做的55件事》,腰封上這樣寫道:“如果父母現在60歲……20年(父母剩餘的壽命)×6天(1年中能和父母見麵的天數)×11小時(見麵時每天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1320小時。也就是說,你和父母能夠一起度過的日子隻剩下55天了!”

這句話通過具體的數字計算,將“其實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剩多少了”這個驚人的事實直觀地擺到讀者眼前。

比起隻說一句“其實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剩多少了”,用數字展示更能說明問題,也更直擊人心。

數字也屬於傳達技巧的一種。

① 你是從很多人中挑選出來的人。② 你是從1000人中挑選出來的人。

① 這種牛肉十分珍貴。

② 這種牛肉是一年隻產100頭的牛身上的肉。

① 這段話有以下幾個重點。

② 這段話有以下3個重點。

通過對①、②兩句話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第二句用數字進行說明,因此更具“特別感”。

比起“從很多人中挑選出來的”這種說法,“從1000人中挑選出來的”更能給人一種很厲害的印象;比起“珍貴的牛肉”,“一年隻產100頭的牛身上的肉”這種說法更顯得稀有。

加入數字不僅會帶來特別感,還會使人印象更深刻。此外,加入數字會使原來模糊不清的概念變得清晰,幫助人們把握、理解。

“傳達就是讓自己的想法在對方的腦海中可視化”,而使用數字恰恰具有使信息可視化的效果。

綜上所述,使用數字的優點包括以下幾點:

● 提高準確度。

● 明確重點。

● 產生特別感。

其實,很多書名中也會用到數字,例如《說話方式占成功的90%》《針對新手的3000日元投資生活》《法國人隻有10套衣服》。這些都是暢銷書。在書名中加入數字不僅提升了“語言強度”,還讓作者想表達的內容更加清晰、明確。

有一個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有效地使用數字的方法——使用對方容易想象到的數字。

例如上述書名中的“90%”“3000日元”“10套”,都是人們非常容易理解的數字。

如果是“農田的麵積是10公頃”這種說法,你覺得如何呢?

如果對農民說這句話,他們應該可以理解麵積大概是多大。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10公頃的農田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非常難把握。

在這種情況下,“農田大概有2個東京巨蛋(一座能容納55 000人的體育館)那麽大”這種說法可以更有效地傳達信息。

再來看看看下麵這組例子。

①今天一天都要努力。

②今天24小時都要努力。

③今天1440分鍾都要努力。

很明顯,這3句話給人的印象並不相同。

如果說“一天”,那麽我們的焦點會放到“今天”這個日子上;“24小時”給人一種“珍惜每個小時”的感覺;而1440分鍾就有些難以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