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達技巧⑤ “換句話說”法則

換句話說,將消極信息變為積極信息

“年齡增長並非老化,而是進化。”這是某位著名女演員在接受采訪時說過的一句話(我並沒有準確地記下來,但她說的大概是這個意思)。

聽了這句話,我對年齡增長這件事的不安轉變為期待。此後,每當我覺得自己在變老時都會轉念一想,覺得自己進化了。而且,以前我總想讓自己顯得年輕一些,但最近,我能大大方方地說出自己的真實年齡了。

還有許多類似的話幫助我渡過了人生中的難關,激勵我前行。

語言的力量真是太強大了。即便是那些乍一看沒什麽區別的內容,如果遣詞造句的方法不同,傳達效果也完全不一樣。

既然如此,我們還是盡量向他人傳達一些積極的信息吧,這樣的內容不管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有積極的效果,具有激勵作用,還能減少人心中的厭惡情緒。學會“換句話說”,就能實現上述效果。

“換句話說”指的是人們在想要轉換或者改變表達內容時采取的方法,這個方法往往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快樂。例如,遇到下雨天,你覺得心情很糟糕,可以換個說法:“雨天就像大自然開了天然加濕器,對皮膚很好。”這樣一來,下雨就變成一件對自己很有幫助的事。我還會把“無聊”說成“不夠用功”。這樣一來,就算需要參加一些不感興趣的會議,我也會覺得自己還不夠用功,從而努力讓參加會議變成一件對自己有益的事。

語言的力量十分強大。所以,請盡可能地將那些消極的說法轉換為積極的內容,這樣既可以調整我們自身的心態,也會成為我們改變自身行動的契機。

“換句話說”也可以在表達一些對方很難接受或者不加修飾聽起來會十分刺耳的內容時使用。

是不是很多人曾經因為覺得自己“話說得太重了”而後悔呢?我也一樣。由於頭腦發熱、情緒激動,一不小心就表達得過於直白、激烈,我也曾多次反省自己。

舉個例子,那些“極端表達”就非常適合“換個說法”。

這類表達往往會用在表示否定的情況下,前麵使用“總是”“全部”“一點也”等程度詞,使否定情感變得更加強烈。例如:“為什麽你總是遲到呢?”或者“你究竟要我說幾遍才能聽懂啊?!”

這些都是極端的表達方式。

在這樣的情況下,比起使用“總是”“究竟”這類詞,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你為什麽遲到了?”或者“我希望你能明白,我已經說了很多遍了。”

“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居然也有用!

在下麵的情況中,我們也可以嚐試“換句話說”。

A:“哎呀,我究竟為什麽會失敗呢……”

B:“失敗能夠帶來許多新發現和新學問,把失敗說成‘發現問題’怎麽樣?然後考慮今後該如何改善,這樣不就可以了嗎?”

將“失敗”換為“發現問題”。

與其無休止地懊悔,不如將失敗作為未來發展的基石。“換句話說”,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成長。

改變語言,能夠改變思維。

改變思維,能夠改變行動。

改變行動,能夠改變未來。

而“換句話說”正是所有改變的第一步。

“換句話說”也可以用到我們自己身上。通過“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提高積極性、重新挖掘價值等。例如,當我和那些從事管理工作的領導者談話時,他們經常會抱怨:“工作經常出錯的下屬很麻煩。”或者“有些下屬一轉眼就會把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忘了。”

之所以會產生這些不滿,難道不是因為他們在思考問題時是從“管理等於成效”這個前提出發的嗎?但是,在一個公司裏,肯定既有能幹的員工,又有笨手笨腳的員工。所以,不如將花費在那些笨手笨腳的員工身上的管理成本說成“長期投資”,而不是單純著眼於“成效”。這樣一來,雖然這項投資可能不會立刻帶來成效,但是未來必將開花結果。像這樣換個說法,不僅能夠改變人的思維方式,還能減少管理層的壓力。

其實我也經常用到這個方法。

在感到不安時,我會在心中默念“這不是不安,而是修行”,從而弱化心中的不安情緒;在失敗或者犯錯時,我會像前麵說的那樣,將自己的失敗定義為發現問題的過程,這樣一來,我反而通過失敗獲得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靈感,也減輕了失敗帶來的壓力。在這種狀態下,比起失敗或失誤,我會更加注重如何才能解決問題。從結果上來看,我確實成長了。

這種方法在營銷方麵也非常適用。例如,有些商家會把那些品相不太好的蔬菜稱為“有故事的蔬菜”;日本食品廠商湖池屋將用大豆蛋白合成的炸雞塊稱為“無罪惡感炸雞”,吸引了眾多顧客前來購買……這些其實都是“換句話說”帶來的結果。

也就是說,“換句話說”能夠提升事物的價值,讓商品和服務變得更有吸引力。

第76~77頁的表格是基於我的個人經曆總結的一張“‘換句話說’對照表”。希望大家也根據個人情況製作一張屬於自己的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