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達技巧④ “腦內調諧”法則
想要彼此心意相通?試試“腦內調諧”吧!
我們“嘴上說的”和“心裏想的”經常會不一致。
嘴上說的是——
下屬:“工作真的太累了!”
上司:“這樣才能幫助你成長,加油吧。”
心裏想的卻是——
下屬:“我是因為太忙了才會這麽說啊……”
上司:“才讓你幹了這麽點活就開始抱怨了,還是不夠成熟啊……”
這種情況對雙方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當然,由於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珍視的事物不一樣,所以思維方式必然也不會完全相同。
不過,我們可以改善這種溝通中出現的不一致,方法就是進行“腦內調諧”。
腦內調諧是指和對方分享腦海裏設定的目標和聯想的畫麵,重點是以下3點:
① 與對方共享目標。
② 通過提問“調諧”。
③ 讓雙方腦海裏的想法“可視化”。
進行腦內調諧時,我們首先需要注意與對方共享目標。如果對話雙方在未能共享目標的狀態下交流,那麽不管費多大力氣都無法實現“傳達到位”和“相互理解”。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提問。就像給樂器調音時會一邊彈奏一邊調節一樣,溝通中的調諧也要通過不斷提問進行,目的就是為了找到“對方大腦中浮現的畫麵”。
一位理發師曾經告訴我,他們在工作時必須牢記一點——客人想要的效果和他們想的不同。
例如,即使顧客提出的要求是“幫我剪短3厘米左右”,理發師在開始理發前也要再考慮一下。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發質和脖子長度都不同,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自己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理發師需要與顧客確認彼此聯想的畫麵是否一致。這就是所謂的腦內調諧。
理發師可以向顧客展示雜誌裏的發型,或者直接告訴顧客某種發型具有什麽樣的特點,然後在提問中讓顧客想要的形象可視化。總之,可以利用各種方法來實現腦內調諧。很多理發師經驗十分豐富,他們會告訴顧客一些失敗的例子,從而互相調整彼此腦內的畫麵,盡可能地達成一致。
如果僅靠語言很難將信息傳達給對方,那麽也可以使用圖畫或照片等視覺上的方式來進行腦內調諧。
現在再看第64頁提到的關於“工作很累”的例子,在這種情形下,上司和下屬之間該如何進行調諧呢?
首先,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兩個人的價值觀存在差異。其次,兩個人的立場不同也是原因之一。所以,上司和下屬的想法很難完全一致。但是,他們彼此應該都能理解對方究竟為什麽會產生這種想法。
作為上司,內心肯定希望下屬能快點成長,早日獨當一麵。為了成長,下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超越自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上司肯定希望下屬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
而作為下屬,因為工作太忙了,僅僅是完成眼前的任務就已經十分吃力了,甚至會累得根本沒空思考成長這個問題。下屬肯定也想成長,但首先需要上司調整下屬的工作量,幫助下屬提升工作效率。
如果雙方進行腦內調諧,會如下所示:
● 兩個人對“成長”有相同的想法。
● 上司希望通過努力解決問題,下屬希望上司能夠調整他的工作量。
上司和下屬隻要共享這些信息即可。
通過互相提問發現哪些方麵需要努力、哪些方麵需要調整,這樣一來,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兩個人在相處時一直處於“大腦未調諧”狀態,那麽內心始終會對對方抱有成見,相處時做任何事都是浪費時間。積極進行腦內調諧會帶來很好的效果。
另外,提問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不要追問對方。
● 不要要求對方從2個答案中選1個。
● 不要引導對方說出與自己一致的觀點。
● 一邊傾聽對方的意見,一邊提問。
● 提問時向對方表示出興趣。
建議大家在進行腦內調諧時用白板或者筆記本進行輔助。這些工具可以使彼此腦內的信息“可視化”,方便共享目標。
另外,我希望大家注意在沒有輔助工具時意外開始交談的情況。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很難看到對方大腦裏的想法,腦內調諧的過程也可能會遇到阻礙。最後,不僅會導致溝通不暢,甚至可能會激發矛盾。所以,我建議大家盡可能地一邊將信息可視化,一邊進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