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不醒幫不了的人

某天早上起床,看到微信有一則留言:“老板,謝謝你。”

這個人,是我兩年前在安徽招的員工老T,接下來他可能要被開掉了。

老T長得很帥氣,37歲。

兩年前,我接手安徽市場,去某公司做培訓。

培訓結束之後,我問大家有沒有問題。這時候一般都是鴉雀無聲的,很快就會進入下一個環節。

突然有個男生很主動地點他手下的一些員工起來提問,當時這個互動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人就是老T。你看,給別人留下一點好的印象,是不是很簡單?

你積極一點,主動一點,隻要比身邊的人跑快一點,就贏了。

老T的老板中午宴請,隻有老T沒喝酒。飯後,老板讓老T開車送我回酒店。

路上,我接了個獵頭的電話。

剛把電話放下,老T扭過頭來就問:“達叔,你們在安徽招人呢?”

我說:“是啊,剛才HR安排的獵頭問了一下我的具體要求。”

老T一臉壞笑地問:“你看我可以嗎?”

我說:“你可以試試看,回去把簡曆整理一下,發給我。”

一個月後,老T簽合同了。老T是最優秀的人選嗎?不是。但有的候選人電話聯係不上,有的候選人遲到,有的候選人一邊開車一邊電話麵試。這些細節裏,全部藏著失敗的魔鬼。

我以為沒人會犯這些低級錯誤,但在現實世界裏,就是有很多人在犯。

你隻要注意到一點,就能甩開很多人。

老T入職後,激進、亢奮、新鮮,充滿幹勁兒,但是效果並不好。

2019年年底,公司架構調整,我把老T派到了另一條產品線。

半年後,老T還是被優化掉了。

我就在反思,問題出在哪裏——老T沒有文化。

沒文化,不隻是讀書少,更多的是你平時的時間花在了哪裏,你對這個世界有沒有更多的認知和思考。

有的工作是賣體力,比如搬磚、運土、刷大白。

有的工作是講清利益,描述藍圖,讓更多的人和你一起走。

你不動腦子,就得多出力氣。如果方向選錯,用力越猛,錯得越厲害。

沒文化,還有一個體現,就是分不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老T總幻想著和別人成為朋友。

一次,我和老T在茶館喝茶。我問老T:“上次我勸你多看幾本書,你看了嗎?”

老T很害羞地說:“太忙,沒顧上。”

我問:“那你平時出差,晚上都忙乎什麽?”

老T說:“我們這裏酒局多,吃吃喝喝應酬多。”

我問:“有用嗎?”

老T說:“那肯定有用啊,不喝酒,怎麽做生意?怎麽交朋友?”

我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牌聯想。在別人腦海裏,會給你貼標簽。比如你天天打牌,他打牌的時候就會想到你;你經常在酒桌上出現,他喝酒的時候就會想到你;你經常拉著他去唱歌、做足浴,他有這方麵需求的時候,就會想到你。

“這些本質上都是‘下三路’的需求,是你對自己價值的不自信。”

我入行十幾年,幾乎不和客戶喝酒,不抽煙,不走“下三路”,但是每年生意都做得很好。

為什麽?

因為我能分清主次航道。

1. 你和客戶之間是利益的關係,不是朋友的關係。

2. 很多客戶本身也很煩吃喝應酬。你手裏的資源就那麽點,把吃喝的資源折現,很多時候效果更好,隻是你不願意嚐試而已。

3. 朋友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的。

你年收入十幾萬元,對方年收入千萬元。你天天跟在對方屁股後麵,也是做不成朋友的。對你客氣一點,隻是對方的修養,你自己不能產生幻覺。與其做這些無用功,不如踏實學習、做事,讓自己有真本事。

我說的這些,老T能理解嗎?估計很難。

後來,我也就不說了。

為什麽?因為路徑依賴。

對方看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我把正麵和反麵都分析給他聽,但他骨子裏就是喜歡吃吃喝喝。這種氛圍能夠讓他找到存在感,別人喊一聲“T總”,能讓他爽一晚上。

幻覺是最大的歡愉。

我在嚐試剝奪對方的快樂,所以這個嚐試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這個年代,職場裏已經沒有誰能逼另一個人做他不願意做的事了。

這是新時代賦予我們每個人的權利,但是選擇越多,結果差距越大,機會成本越高,也是新時代給我們每個人的懲罰。

身邊即世界,這是井底之蛙的當代版。

大學畢業生看到滿世界都是大學生,其實中國的本科畢業生隻占人口的4%,碩士及以上畢業生更少。

經濟學家李迅雷說過,中國還有10億人這輩子沒有坐過飛機。這個世界的真相到底如何,需要我們走出去看一看。

以醫療行業為例,所有人都能看到大醫院的機會,也能看懂醫療器械領域總代的模式,但是看不到演變的過程。

看一件事情,要看過去、看現在,再去推演未來。

2003年以前,全球的醫療器械公司在中國普遍實行中國區總代製,誰能拿到先進產品的中國區代理權,誰就能享受壟斷的紅利。

我認識一批有識之士,無論是下海的醫生,還是有魄力的商人,帶著美金飛到歐洲去簽合同。那是一個粗放發展的時期,是中國區代理權時期,而且時間並不長,從1990到 2003年。

大多數年輕人應該沒有趕上這個機會。

2003年“非典”暴發,全國醫療衛生投入劇增,醫療行業的財政投入持續高漲。之後,總代賺得依然更多,但負麵效應也開始顯現——外企開始進入中國成立獨資公司。

外企進入中國後,一般在上海或北京選址成立總部,然後在其他省的核心城市陸續設立辦事處。走到這一步,總代的中國區獨家代理權陸續都被收回。

比較體麵的公司,總代變為區域總代或者省代,其他區域逐漸放手,好聚好散。

比較不體麵的公司和下麵的代理相互打官司,走法律程序。這樣的總代,下場一般不會太好。

一個公司的小老板拿著自己的錢,和資金雄厚的職業經理人打官司,後者拿時間耗都能把前者耗死。

區域總代和省級總代是第二個時期,這種普遍的代理製又持續了十多年,時間從2005到2020年。

2020年之後的世界是怎樣的呢?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引爆全球,我斷定這場疫情會深刻地改變這個世界。

新一輪的醫療財政投入再次來臨,尤其會加強縣域醫療建設。

任何一個經銷公司都無法完美地覆蓋全省。

授權區域會再次分化,省級代理把強勢區域留下,新的區域會再次放開,出現一批新秀。

這批新秀拿到的地盤是怎樣的?

1 ~ 2個市,加上每個市下麵的5個縣,也就是2個市10個縣的規模。

生意規模的上限,差不多也是一個億。至於什麽時候能夠達到,我不知道。

這之後,還有下一個階段嗎?很難了。

無論是從覆蓋的角度,還是從生意規模的角度,都不會出現縣域以下再次細分的格局了。

所以我一直呼籲,趁年輕,有野心、有欲望、有遠見的青年現在可以下縣域,這是這個行業的最後一次機會。

當然,也有很多人並不認可,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老T。

我隻負責陳述,就如同勸你買房一樣。我叫不醒一些人,也勸不動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