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濕,不要盯著濕,要養正氣
我有個朋友是個武術家,他是北方人,從小就練武,每天都要練功幾個小時。後來到嶺南定居,嶺南這個地方練功容易揮汗如雨,出現一種“得不償失”的情況。
練功出汗時,毛孔是張開的,這時濕熱很容易進去。
雖然運動的方式可以排汗,但是有時候是在戶外練功,或碰上陰雨天,或者大太陽天,濕熱就很容易跟著毛孔進入體內。
如果這個人先天根基不足,那麽營養物質的支撐就是不夠的,剛好這位武術家朋友小時候生活困難,長期吃不飽飯,所以他練起來是有點耗氣傷津的,就是我說的“得不償失”的情況,沒有把氣養住。
我給他把脈的時候,他的脈是軟塌塌的,不像是練武的人。我很好奇,練了幾十年的功夫,怎麽這個脈沒有體現出你的功力呢?以我十幾年臨床來看,練武的人或者運動員,因為長期鍛煉加上先天的底子好,脈大多綿延有力。我看過一位先天好的老人,他有“六陽脈”,就是兩手寸關尺共六部,都有神有根,脈象綿延不絕,柔和、有力且有根,而不會軟趴趴地塌下去。這位老人家七十歲,還能出差辦事、開會,精力十分旺盛。
所以我覺得這個朋友的脈配不上他的體格。當時給他建議說,你可以嚐試一下練完之後喝瓶藿香正氣口服液(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本書文章涉及的藥物和藥方),把進去的濕氣散一下,接著再喝一兩瓶生脈飲口服液,斂氣收津,把氣養住了。因為練功的話,你打出去的力其實還有一個反作用力,有時候也會傷到筋骨,所以我又給他開了個壯筋骨的藥。
大概過了一個星期之後,我再把脈,他的脈就全部起來了,特別神奇。
他本人也這樣對比過自己的脈,明顯感受到,前後的兩種脈象有很大的區別。當然了,練武之人本身經絡就很通暢的,所以吃藥效果就比普通人要好,補路上沒有痰濕阻滯,一下子就補到位了,見效很快。
其實不僅練武術能讓經絡暢通,其他鍛煉方式也一樣。
你去健身房弄了一身汗後,喝什麽都沒太大用,不如一瓶生脈飲(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本書文章涉及的藥物和藥方)好使。
我們要去濕,因為濕熱久了,會消耗人體的身上的正氣,同時你也要補正氣,才能真正去濕氣。
當我們見到濕氣的時候,不僅要盯著濕氣,要盯著的是正氣——氣陰有沒有損傷。
氣陰有沒有損傷關鍵就是看有沒有大汗淋漓,大汗淋漓後有沒有出現精神疲憊,如果有的話,下一次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補氣陰,最簡單最直接的一個方子就是飲用生脈飲。
(1)苦夏:就是指在進入夏季後由於氣溫升高,出現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較其他季節明顯減少並伴有低熱(體溫在37℃—37.4℃之間波動),身體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和體重減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