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深度:跳出本能反應,打破舊有思維模式
1.助你跳出本能的PMI思考法
在學習鍛煉自己的思維的過程中,要借助一些簡單的方法來打破自己舊有的思維模型。最應該警惕的是自己的本能反應,它會阻礙我們全麵地看待問題。可以使用PMI思考工具,來幫助我們跳出自己的本能反應,讓我們的思想變得更加有深度。
PMI思考法是由愛德華·德·波諾先生研發出來的處理想法和建議的一種思維工具,可用於規避思維陷阱。PMI的三個大寫字母分別代表的是:
P(Plus):優點,有利因素,你為什麽喜歡它;
M(Minus):缺點,不利因素,你為什麽不喜歡它;
I(Interest):興趣點,你對一個想法感興趣的地方。
PMI工具所表達的意思是,在我們看待一個事物的時候,可以在大腦中分成三個步驟,先思考它的優點和有利因素,再思考它的缺點和不利因素,這個方式最重要的實際上是興趣點。在腦海中分析了優點和缺點之後,或許會對這件事情有一些新的想法,思考的內容就會變得深刻起來。
2.PMI思考法的使用步驟
使用PMI思考法,就相當於給自己的思維加上了一個結構化思考的框架。
當別人提出意見或者觀點的時候,不要立馬憑自己的感覺下判斷,而是先用PMI的方式去思考:這個想法的優點是什麽,我為什麽喜歡它?它的缺點是什麽,我為什麽不喜歡它?思考這個觀點為什麽讓自己感興趣或者能夠激發自己其他的什麽想法。
首先,PMI有助於我們跳出本能反應,拓寬視野。
因為在現實的世界裏,人們對待一種想法的本能反應就是喜歡或者不喜歡,同意或不同意。如果人們不喜歡一種想法,就太容易全盤否定這個想法了,所以一般不會注意到它的積極麵或正麵。同樣,人們一般也不會單獨關注一種想法的興趣點。使用PMI思考法,我們就跳出了對想法或建議的一種直覺反應的應對方式,從直覺反應轉變為有技巧地進行思考。
其次,PMI有助於我們打破舊有思維模式,探索新觀點。
PMI不僅僅關注問題正麵和反麵的論點及評論,還包括對於“I”——也就是興趣點的探索,鼓勵人們擺脫判斷的框框,脫離非好即壞、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進而培養一種有意識地探究某件事的習慣,去看看還有哪些地方是值得關注的,讓人感興趣的。
所以PMI思考法的使用非常簡單,我們隻需要記住一點,當我們麵對一個想法、建議或者事物的時候,首先不要依靠直覺做判斷,要有意識地引導自己的注意力,分別從PMI提供的三個方向進行探索。對每一個方向都有所思考後,再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讓自己的思維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