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全部通過

這是某君提出的問題。馬先生對於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好像非常詫異,他說:“這不過是行程的問題,隻需注意一個要點就行了。從前學校開運動會的時候,有一種運動,叫作什麽障礙物競走,比現在的跨欄要費事得多,除了跨一兩次欄,還有撐杆跳高、跳浜、鑽圈、鑽桶,等等。鑽桶,便是全部通過。桶的大小隻能容一個人直著身子爬過,桶的長短卻比一個人長一點兒。我且問你們,一個人,從他的頭進桶口起,到全身爬出桶止,他爬過的距離是多少?”

“桶長加身長。”周學敏回答。

“好!”馬先生斬截地說,“這就是‘全部通過’這類題的要點。”

例一:長六十丈的火車,每秒行駛六十六丈,經過長四百零二丈的橋,自車頭進橋,到車尾出橋,需要多長時間?

圖69

馬先生將題寫出後,便一邊畫圖,一邊講:“用橫線表示距離,AB是橋長,BC是車長,AC就是全部通過需要走的路程。”

“用縱線表示時間。

“依照1和66‘定倍數’的關係畫AD,從D橫看過去,得7,就是要走七秒鍾。”

我且將算法補在這裏:

例二:長四十尺的列車,全部通過二百尺的橋,耗時4秒,列車的速度是多少?

圖70

將前一個例題做藍本,這隻是知道距離和時間,求速度的問題。它的算法,我也明白了:

畫圖的方法,第一、二步全是相同的,不過第三步是連AD得交點E,由E豎看下來,得六十尺,便是列車每秒的速度。

例三:有人見一列車駛入二百四十公尺長的山洞,車頭入洞後八秒,車身全部入內,共經二十秒鍾,車完全出洞,求車的速度和車長。

圖71

這題,最初我也想不透,但一經馬先生提示,便恍然大悟了。

“列車全部入洞要八秒鍾,不用說,從車頭出洞到全部出洞也是要八秒鍾了。”

明白這一個關鍵,畫圖真是易如反掌啊!先以AB表示洞長,二十秒鍾減去八秒,正是十二秒,這就是車頭從入洞到出洞所經過的時間十二秒鍾,因得D點,連AD,就是列車的行進線。——引長到二十秒鍾那點得E。由此可知,列車每秒鍾行二十公尺,車長BC是一百六十公尺。

算法是這樣:

240公尺÷(20秒-8秒)=20公尺——每秒的速度

20公尺×8=160公尺——列車的長

例四:A、B兩列車,A長九十二尺,B長八十四尺,相向而行,從相遇到相離,經過二秒鍾。若B車追A車,從追上到超過,經八秒鍾,求各車的速度。

圖72

因為馬先生的指定,周學敏將這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依‘全部通過’的要點,兩車所行的距離總是兩車長的和,因而得OL和OM。

“第二,兩車相向而行,每秒鍾共經過的距離是它們速度的和。因兩車兩秒鍾相離,所以這速度的和等於兩車長的和的二分之一,因而得CD,表‘和一定’的線。

“第三,兩車同向相追,每秒鍾所追上的距離是它們速度的差。因八秒鍾追過,所以這速度的差等於兩車長的和的八分之一,因而得EF,表‘差一定’的線。

“從F豎看得55尺,是B每秒鍾的速度;橫看得33尺,是A每秒鍾的速度。”

經過這樣的說明,算法自然容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