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幫助關係中不存在高低定位

1994年,喬布斯在接受矽穀曆史協會的訪問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覺得有件事情非常正確,就是多數人缺少人生經曆的原因是他們從來不去求助。”對於很多人來說,求助他人似乎是自我貶值的一種形式,會讓自己低人一等,讓自己的形象受到威脅。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們似乎不想求助他人,不想欠下一筆人情債。

但是情商高的人不僅不介意求助於人,還經常主動尋求幫助。對他們來說,求助是一種非常聰明的社交手段,這種聰明不僅僅體現在工作效率的提升,辦事風險的降低,更在於對人際關係的巧妙把握。其實,如果對人們的內心進行分析就會發現,人們一方麵不希望求助於人,但另一方麵又希望通過別人的求助來實現對自我價值的認同。畢竟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是被人需要的,是被人尊重和喜歡的。因此,當有人求助於自己時,他們往往會表現出更強的自信。

這種矛盾的心理往往就成了高情商的人掌握社交技巧的一個前提,他們會主動求助於人,主動去麻煩對方,通過這種形式來建立更為緊密的社交關係。很多聰明的人非常善於在工作中保持低調的姿態,將自己設定為一個“需要獲得幫助的弱者”,而不是展示一個“無所不能”的社交形象。他們不太希望自己因為過於強大而給人造成過多的壓迫感,相反地,他們願意保持低調的做派,通過求助讓他人獲得更多的存在感和滿足感。

比如,有個領導經常會向下屬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要下屬給自己一些建議和意見。即便有時候他已經製訂了不錯的策略,有了不錯的想法,也還是會非常謙虛地向下屬請教。很多人對此感到不解,認為這個人根本沒有必要尋求下屬的意見,畢竟他的能力和資曆都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但是他這樣做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讓下屬產生一種被需要的感覺。下屬會覺得自己具備不錯的能力和價值,並且這些價值受到了領導的重視,這對工作積極性的提升以及上下級關係的拉近有很大幫助。

人與人之間的任何聯係都需要在互動中實現,這種互動往往需要照顧到雙方的情感和需求。而求助於人能夠滿足他人被需要的需求,讓對方意識到“求我幫忙,證明你還想著我,證明你信任我”,這樣的想法無疑會讓他們在施以援手時表現得更為積極。在婚姻關係當中往往也是如此,人們需要通過求助的方式來強化彼此之間的感情,確保形成一個相互需要、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的良性關係。

有個企業家在行業內非常有名,而他的妻子卻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主婦。妻子本身隻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無論是家庭背景,還是學曆和長相都非常普通。這樣的婚姻讓很多人紛紛吐槽,朋友們都覺得妻子根本配不上這個企業家丈夫,兩個人的地位和硬性條件相差太懸殊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妻子在他的客人、合夥人及客戶麵前,常常顯得過於拘謹,似乎總是擔心自己會做錯什麽。

企業家很早就看出了妻子的心事,因此,從一開始就盡量讓妻子感受到她在整個家庭和在他工作中存在的價值。為了讓妻子更具存在感,他在家裏經常會請教妻子一些問題。比如,關於做菜方麵的,關於家庭裝修方麵的,關於衣服的選擇和裝扮方麵的。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將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困難說給妻子聽,看看她對這些有什麽想法。有時候他也會將公司生產出來的產品帶回家讓妻子體驗,然後詢問她對產品的使用體驗。正是因為如此,多年來,夫妻倆一直相敬如賓,感情也非常好。

總而言之,人們應該改變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社交態度和社交模式,適當以求助的心態,以謙虛虔誠的姿態去麵對他人。這樣才能在社交活動中更好地調節和掌控好自己的情緒,也才能夠在他人麵前樹立更好的形象。

在求助他人的時候,有時候可以表現得更自然一些,可以重點突出對方的能力和優勢。比如,有個人和同事之間因為存在競爭關係而一直處於尷尬的交流狀態,為了打破僵局,主動贏得對方的認同,他直接向對方求助:“從競爭的角度來說,我並不希望你繼續跑在我的麵前,但老實說,我真的離不開你的幫助,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一直都在說服自己你並不是不可或缺的。但現在我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因為你就是公司內不可或缺的人才,沒人能夠取代你。我覺得我應該及時糾正錯誤,避免一錯再錯。”

對於求助者來說,他們應該盡量表現得真誠一些,盡量突出對方的優勢(選擇對方擅長的問題),體現出對方的能力和專業價值(盡量和對方的專業掛鉤),這樣會起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