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不晚,就好
在希臘,幾乎見不到反季節的水果和蔬菜。食物都在正當時令的時候被呈現和食用,這不僅是生活習慣,更是一種對待時間和事物的態度。
不早不晚,剛剛好,就好。
與之相對的是我心底深處的緊迫感。自小就被灌輸了“要快、更快”的觀念,我很難放鬆自己去等待和享受那個最恰當的時機。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成語說:“未雨綢繆。”我的生活被這樣的觀念統治,直到不堪其重。
並不是每件事都能實現“預則立”,並不是每個步驟都是越快越好。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隻是穩妥地做好自己,直到時機降臨。
希臘人說:“櫻桃的季節就吃櫻桃。”我的網球教練說:“放鬆你自己,球會來到你身邊,你要做的就是調整姿態,把握與球的距離。”
這是時間的藝術,也是人生的技術。
要經曆多少緣起,
才能換來擦肩而過時你的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