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歸來
一 女人味兒
女人的眼睛因為同夏季海上的陽光不停戰鬥,眸子的色相和眼瞼線稍稍變得峻厲了,失去了女性的溫柔。滑嫩的肌膚經受海水和日光的洗禮,粗糙了,變成堅硬的栗褐色。
海水浴,美化了女人的體形,但造就了男性的觸感。雖說那是夏天海洋般的健美,但男人們還是從女體上尋覓著女人味兒。他們發現了什麽呢——從臀部、腳趾和足底?
臀部、腳趾和足底,身體上這三處沒有曬黑。
臀,活躍在整個夏季的海水裏,始終濕漉漉的。趾甲閃耀著光亮的桃紅。足心經過潮水、泥沙的洗滌,反而磨煉得更白皙了。這些都給夏季海洋姑娘們健美的身體,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豔麗。
姑娘們不再身穿浴衣光腳走在初秋的市街上,她們正像腳上套起絲襪或白布襪那樣,通過化妝將全身掩蔽起來,轉眼間恢複了女人的風情。此時,叫她脫掉襪子來吧。夏天,強健、豔麗的足底,已經散放出病倦的氣息。
她們來到海濱小城的肉店,穿著泳衣圍攏在店頭,她們忘記買鐮倉火腿了。
二 泳裝
為何穿泳裝?
聰明的戀人們笑而不答。
大膽的姑娘,也許會回答,為了實行最大膽的化妝。
泳衣在胸前描繪出白色的半月形,腿上也描繪出白色的圓形。泳裝所掩蓋的白線,是夏季海濱最美的秘密的鮮花。觀看這朵花,感受海戀的戰栗。
女人婚禮之日,不實行這般大膽的化妝。
或許這個原因,年輕的姑娘在身上描繪這塊秘密領土的當兒,假如不進行戀愛,那就一生不能戀愛了。因為她感受到青春隨避暑地的夏天共同消逝的寂寥。
三 人工的季節
避暑地和婦女雜誌,對季節有著一等的敏感。
日本人是自古對季節頗為敏感的人種。不過,城裏人如果沒有人工刺激,或許感覺不到季節來了。盡管如此,婦女雜誌會教給你季節的。
八月中旬,婦女雜誌已經給大海攜來新秋,將海上的人們招呼到百貨店和美術館。
岸邊的海藻、貝殼,海蜇的屍骸,由此也能感受秋意,人們總是從季節中感受著迷惘。然而,他們的季節使人感覺不出人工的季節。
被迫回到都市一看,畫片書店的店頭,仍然展示著電影女演員的海水泳裝照。這些季節的先驅,眼下又成了季節的落伍者,那副畫姿,仿佛經不住饑寒,呈現出慘白的哀淒。
四 曝曬
海上歸來,立即晾曬衣服諸物。夏日的曝曬雖說有些遲了,但已經發散出冬天的黴味兒。冬衣濃麗的色彩,已經感覺不出夏日的酷熱,那種花色,早已令人想起秋天澄明的空氣。
而且,混合著冬的氣息的是夏季海潮的氣息。在這種氣息裏,可以聽到海的聲音,看到遊艇、灼熱的沙灘。不過,吮吸著潮風,總是有著夏季薄物潮濕的感覺、單層腰帶般的倦怠。
因而,她們在她們的內心,看到了單層腰帶般的海的疲倦。感情上,一兩天的曝曬也難以堅持。
一個誰也不認識的業餘攝影家,在海上給我拍了照片。拿出一看,一點兒也不美。
五 季題
出於老人的慵懶,祖父連海也不想去了。他寫了一些海的俳句度過夏天。祖父的那間屋子,海上歸來,又打掃一遍。作為我的一項任務,收拾起桌上俳句的季題看了看。
露、月、閃電、流星、花的原野、捕鳥、鹿笛、放竹筏、淺醃、鵪鶉、沙丁魚、蓑蟲、秋蚊、葡萄、秋七草、雞冠花、芭蕉、絲瓜、涼爽、天河、初場風暴、無名火、二十六夜、安房祭、六道參、西鶴忌、八朔、白小袖、秋扇、候鳥、秋螢、桐子、一葉、芙蓉、秋海棠、蕎麥花。
六 癖好
折斷庭院的枯枝投入泉水。突然泛過想來,庭院的枯枝不是海邊的流木,泉水不是晚霞的海麵。回憶就是這樣的嗎?獨自一人,模仿兩人同在時的情景,又會怎樣呢?記住今年海的約會,誰會記得到來年的夏天?
三日不洗頭,就覺得頭上堆滿毒瘤。因為每當海水濡濕時,男人總是隨便洗洗頭罷了。
盡管如此,在海水浴場,完全忘了女人頭發的美麗。
每天兩次三番洗熱水澡,一邊沐浴著清水,一邊迅速洗滌身子。海上的日子令人懷念。回到城裏後,仍然改不掉大幅度甩手走路的癖好。
一身盛裝,走在白晝沙灘上的情侶,看起來像落滿塵埃的紙花。
他們眼睛的癖好丟在哪裏了呢?海上歸來,最先丟掉海的癖好的是這雙眼睛。
七 女民工
初秋繁華街的柏油路,那天夜間由於她們打算通過,車站變得華麗起來。她們十分明白,趁著車站尚未沉寂,離開海濱都市,那是夏日最後的歡喜。因此,在站台上看到夏季女民工們的身影,她們就像被人饋贈的回憶的花束,讓女民工乘同一輛車廂。她們不是海邊城市的人,是夏天趕來幫忙的。小姐們交相說著好話,談論各種夏天的故事。盡管這樣,火車一開動,女民工就倚靠著汗臭的包裹,呼呼大睡起來。仿佛要睡上一個夏天。
昭和六年(一九三一)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