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差 在同樣的情況下,不同的判斷會造成思維的差異

大家現在已經理解什麽是自動思維了吧?由此可知,堅信這種自動思維是事實、真實,對話就會變得慘不忍睹。說不定大家也會好奇,為什麽在同樣的情況下進行對話,卻會產生不同的自動思維呢?

好心給對方買了一個冰激淩,卻被對方認為是“偽善”,這樣的話,對話就會令人不爽。我並沒有那個意思,對方卻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解讀和評判,或者完全聽成了其他意思,並且攻擊我。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對方不可理喻。

在這種情況下,對話中的“說話技巧”更重要,還是“聆聽的技巧”更重要?真是令人糊塗。

聽者感到不愉快,說話者也很憋屈。我在進行對話授課時,對這種情況感到遺憾。因為雙方明明很珍惜彼此,卻因為一句話冷戰多日,浪費了寶貴的時光。我也曾經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是善意溝通,對方卻產生了誤解,做出另一番解讀。

我們會受到自動思維的影響,對方也同樣會產生自動思維。這種自動思維根據每個人的經曆與對自身經曆的認知程度而有所不同。

寒冬臘月看到溜冰場,我們會產生怎樣的自動思維呢?

有人會首先想到,“如果在那裏摔倒了,說不定會折斷手指”。還有人會覺得,“那樣刺溜滑過去真有趣,溜冰場裏賣的熱狗也一定很好吃”。

兩個人都看到了寒冬臘月的溜冰場。-刺激

受到了同樣的刺激,瞬間產生的自動思維為什麽會如此不同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經驗不同,由此產生的思維也便會存在差異。

這種情況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每個人的思維不同,這些思維會在對話中扭曲我們的表達。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稱為“認知偏差”。認知偏差會扭曲我們對情況的把握,又是我們對話和相處方式的組成材料,我們在學習對話時一定要了解這個概念。認知偏差是涉及自動思維概念的認知行為治療中的重要關鍵詞,精神醫學家阿朗·貝克定義了數十種常見的認知偏差。

下麵看一組案例。

我是初二的班主任。我和班上的一個學生談話時,學生的反應令我印象深刻。當時,我對學生說:“智星,感謝你經常幫助同學,還會主動詢問老師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助。照顧同學真的是一種很棒的行為,老師希望你也可以照顧好自己。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又能幫助同學,就更棒啦!”智星卻回答說:“我好像照顧不好自己。”我根本不是這個意思,智星卻似乎隻記住了其中的消極部分。-選擇性提取、精神過濾

組長向常務匯報完我們組準備已久的項目情況,回來之後對六位組員說:“大家辛苦了。常務也對各位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謝。金課長在報告書收尾時增加了兩份報告材料,對理解項目整體情況很有幫助。因此,我在匯報時方便多了,謝謝。”可是,聽到組長誇讚金課長時,我卻不由自主地心想:“是說我做得不夠好嗎?”回想起來,我完全沒有什麽做得不好的地方。組長可能並不是那種語氣,我卻把他誇讚金課長的話理解為他認為我能力不足,心情非常糟糕。-個人化、二分法思維

學習了認知療法中使用的“認知偏差”這個概念,就不難發現我們做出的很多判斷可能存在扭曲。這種認知偏差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並通過對話表現出來,決定著我們的人際關係。因此,如果認真掌握了認知偏差的概念,會對認識自己和他人有很大幫助。

影響對話的11種認知偏差

本節介紹扭曲我們思維的11種代表性認知偏差,以及各種類型的含義。

1.二分法思維

以極端模式對情況進行是非判斷,主要表現為“非黑即白”,不承認中間地帶。二分法思維是我們社會中十分常見的對話模式。

“我對剛才的提案不太確定。”如果群體中有人對另一個人的意見做出此番評論,我們很容易立刻產生這種認知偏差:“你應該直接說好還是不好!”至於那個人是真的否定這個提案,還是想要再思考一番,或者部分同意部分反對,以及有什麽尚未表述的更好的建議,我們想不到這些可能性。因為這種二分法思維主張兩個極端,沒有變通的餘地,所以對溝通是毫無幫助的。

“如果不是滿分,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不喜歡就是討厭!”

→ 寫下並分享二分法思維的個人經曆。

2.過度引申

過度引申,就是以一兩次的經驗為基礎,做出普遍結論,在無關的情況下也采用這個結論的認知偏差方式。

人們都想知道什麽是舒適又安全的方式,但也不願過多思考,隻想通過迅速判斷得出結果。自己隻經曆過一兩次,卻要判斷全局,以這種思維評判他人時,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有人因為他人的一次失誤(例如謊言),就在心裏下了定論(絕對不可信),這種做法也是過度引申的結果。

“我去國外旅遊,看到有人等出租車插隊。那個國家的人真是沒禮貌。”

→ 寫下並分享自己過度引申的個人經曆。

3.精神過濾

這種思維模式也稱為選擇性提取,忽略整體信息,選擇性地將注意力集中於某些細節並妄下定論。認知偏差大多包含精神過濾。與積極信息相比,我們其實對消極信息更加敏感。因此,就算對方給出了對整體上感激、肯定的反饋,也會對其中某些消極信息、缺點、不足等表現得更加在意。問題就在於,將細節看作整體評價,從而扭曲了判斷。就算稱讚了一百種優點,隻要指出一處不足,就會感到傷心欲絕。這種認知偏差誤解了說者的本意,很容易在對話中造成說者委屈、聽者不悅的後果。

“金課長的報告書很係統,對問題把握得非常到位。隻要在方向性上稍微補充一下就可以了。”

→ “這就是在說我的報告書不行唄。”

→ 寫下並分享精神過濾的個人經曆。

4.妄自斷定

還不確認情況,就迫不及待下結論的方式。我們已經養成了“快速”的習慣。例如,發送信息之後,明知道對方已經看到了,卻因為沒有第一時間回複而妄下結論:“他根本不在乎我的話。”像這樣,沒有親自問過對方,或聽對方如此說過,卻匆忙地自己下了結論,就是妄自斷定的認知偏差。

妄自斷定在對話中的最大問題是不向對方確認。由於已經通過自己的猜測妄下結論,便會覺得沒有必要再向對方確認。可是,我們的猜測大多與事實有偏差,卻因為我們的誤解(妄自斷定)而加深了與對方的矛盾。

“吵架之後,丈夫整個星期都是晚上九點以後回來的。很顯然,他已經對我完全心灰意懶了。”

→ 寫下並分享妄自斷定的個人經曆。

5.擴大化/縮小化

過度擴大或者壓縮事件的實際意義與重要性。我們的內心深處可能十分不安,所以會通過壓縮事件或對方言行的意義以求安心,或者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放大,試圖控製這種不安。

不妨設想這樣一個場景:老師找了自己擔心的學生談話。有的學生會壓縮這件事的意義,認為沒什麽大不了,對此沒有什麽反應;有的學生則會擴大這件事的意義,認為自己一定是太差了。有人會過度評價自己的缺點,低估自己的優點;還有人恰恰相反,他們會放大自己的優點,壓縮自己的缺點。這兩種思維都與說話者的本意無關,而是聽者舒緩自己內心不安的思維方式。尤其在對話中,如果出現了過度放大或者低估,向對方詢問確切含義是極其重要的。

“學校老師說,孩子的領導力很不錯。我們家孩子一定會大有作為。”-擴大化

“上司看了我的報告書,說我寫得不錯,隻不過是我運氣好罷了。”-縮小化

→ 寫下並分享過度放大或者低估的個人經曆。

6.情緒化推理

在某種情況下,沒有確切的依據,而是根據自己的模糊感受妄下結論的方式。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在生活中很難認識到自己的感受,思考也比較隨心所欲。我們的言行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而是以感受為主。如果對自己滿意,就會覺得自己是個優秀的人;如果對某個人感到拘束,就會覺得對方不是一個好人。如果被問起這樣認為的根據,我們可能會回答:“我也不知道,說不清為什麽。”“憑感覺。”這種情況就是情緒化的認知偏差。以這種感覺、感受為根據,就會得到與實際不符的結論。

“總感覺對不起孩子們,我不是一個好媽媽。”

→ 寫下並分享情緒化推理的個人經曆。

7.義務性陳述

“當然應該這樣做”與“一定要這樣做”,是一種毫無變通性與開放性的思維。義務性陳述受到“必須這樣做”的壓製,是一種被支配的思維。這種義務並非所有人都能共情,而是由個人製造出來的,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以這種義務與行為作為根據的刻板的認知偏差,阻礙了多樣化、開放性的思維。“為什麽”是一個很好的詞匯,它可以激發創意,形成合理的結論。但如果束縛在“沒有原因”“理所當然”這種形式的思維當中,就會喪失好奇心,人會像機器一樣生活,不懂得思考。以這種思維進行溝通,對話必然枯燥無味。

“爸爸絕對不能流淚,不能表現出脆弱的一麵。”

“是朋友就幫我一把。”

“父母必須很強大!”

→ 寫下並分享義務性陳述的個人經曆。

8.亂貼標簽

給自己貼上極端、不恰當的標簽。我們很喜歡給自己和他人貼標簽,比如天才、傻瓜、利己主義者、天使、垃圾、聖人等。這種貼標簽的過程,使我們無法把人看作一個擁有多方麵能力的“完整的存在”,而是一種隻根據某個特征或者部分特點進行整體評價的過度引申。一個人雖然被稱為“利己主義者”,但他在家人或者愛人麵前可能是一個天使。我們有必要了解一個事實:在對話中過早為對方貼上象征性的標簽,進行過度揣測,會對理解對方構成很大的障礙。

“我真是個傻子。”

“我是一個失敗者,我的人生就是場失敗。”

→ 寫下並分享亂貼標簽的個人經曆。

9.個人化

就算某件事與自己無關,也會錯誤地解讀為與自己有關。越是相信有人總在注意自己,認為他人在評價自己,這種個人化就越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令人難過的是,越是陷入個人化,就越難活出自我。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總是遷就他人,一切都要配合他人的行為,對話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在對話中最重要的,不在於他人的行為,而是認知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的能力。個人化已經遠離了這一點,是必須了解的一種認知偏差。

“孩子做了被人指責的錯事,是我教育無方。”

“金課長在會議上發笑,是因為他看不起我。”

→ 寫下並分享個人化的經曆。

10.災難化

不考慮解決方案,隻預測最壞的結果,稱為“預言者偏差”。

一個孩子曾說,隻要考試,他就一定會考砸。原因是,他隻要一緊張就會肚子疼,最重要的高考那天也一定會緊張,所以必然會肚子疼,會做的題也做不出來,高考當然會考砸,就考不上大學了。如果擔心緊張會導致肚子疼,可以提前吃藥,也可以多穿衣服為肚子保暖,或者服用緩解緊張的藥物。不考慮這些改善的可能性,不去找解決方案,直接做敗局解析,便是災難化偏差。離婚會過得很慘,失業會毀掉整個人生,這些想法會抹殺解決方案與其他的可能性,對話時也會導致雙方變得消沉、無助。

“如果就這樣生活下去,我的孩子一輩子都無法擺脫貧窮。”

“如果我和這個人就這樣過日子,恐怕一輩子都不會幸福了吧。”

→ 寫下並分享災難化的個人經曆。

11.讀心術

不親自詢問他人的想法,而是任意揣測並斷定他人心思的方式。這種讀心術可能會惹怒對方。因為不論對方如何否定,當事者也會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對話是一個相互的過程,應該放下認為自己“正確”的思維。一個人帶著自己“正確”的推測與對方交流,對話會受到限製,變得自以為是。“你是討厭我吧?”“你現在根本不是那樣想的,隻是假裝對我好吧?”如果不斷以這種話折磨對方,誰能受得了呢?雙方越是相互了解,相處的時間越長,越容易陷入這種讀心術偏差。因此,這種問題在家人、朋友、同事之間的出現頻率很高。

“我隻要看到孩子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麽。”

“我的朋友現在一定很傷心。我不用問,也知道他肯定是那種感覺。”

→ 寫下並分享讀心術的個人經曆。

溝通式對話練習

(1)寫下本周想到的自動思維事件。

(2)思考並寫下那種思維源於哪種認知偏差。

(3)寫下並分享“那種思維是事實”的證據。

(4)寫下並分享“那種思維不是事實”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