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漢代經濟製度

上麵講的是政府之形成,及其職權分配之內容。下麵要講到支持政府的主要經濟問題,即賦稅製度。

漢代對於“輕徭薄賦”這一理想算是做到了。戰國時孟子講過“什一而稅”是王者之政,可見戰國稅額是不止什一的,在孟子以為什一之稅已是很好了。可是漢代稅額規定就隻有十五稅一。而且實際上隻要納一半,三十稅一。一百石穀子,隻要納三石多一點的稅。甚至當時人還說有“百一之稅”的。(見荀悅《前漢紀》。)並在文帝時,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後曆十一年之久。這是中國曆史上僅有的一次。這因中國疆土廣,戶籍盛,賦稅盡輕,供養一個政府,還是用不完。

然而漢代稅製,有一個大毛病。當時對於土地政策,比較是采用自由主義的。封建時代的井田製早已廢棄,耕者有其田,土地的所有權屬於農民私有;他可自由使用,也可自由出賣。遇到經濟困乏,田地可以買賣,就形成了兼並。若我們進一步問:為什麽政府稅額輕了,農民還要賣去自己的田地呢?這當然還有其他原因。這須講到當時的人口稅、兵役稅,乃及社會經濟之全體貌。此刻無暇涉及。但耕戶賣去了他的土地所有權以後,他就變成一佃農。田主對佃農的租額是很高的。有的高到百分之五十,即十分之五。結果政府的租稅愈輕,地主愈便宜;農民賣了地,要納十分之五的租給地主,地主向政府隻要納三十分之一的稅。政府減輕田租,隻便宜了地主,農民沒有受到分毫的好處。這是講的田租。

但這裏已牽涉到土地所有權問題。封建時代,“四封之內,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土地為封建貴族所專有,耕田者依時還受;這是井田製度一項主要的條件。現在封建破壞,土地歸民間私有。既屬私有,自可自由買賣。政府隻管按田收稅,不管田地誰屬。賣田的和買田的,雙方共同成立一種契約。這純是民間經濟貿易關係。所以在自由買賣下的大地主,並不即是封建貴族。封建是政治性的,而此刻的地主,則由經濟條件而形成。他可以自由買進,也可以自由賣出。正因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買賣;才開始有兼並;才使貧者無立錐之地。以後中國曆史上的土地政策,一麵常歆羨古代井田製度之土地平均占有,但一麵又主張耕者有其田,承認耕地應歸屬民間之私產。在這兩觀念之衝突下,終使土地租稅問題得不到一個妥適的解決。

再說全國土地,也並非全屬耕地。則試問非耕地的主權,又是誰的呢?一座山,一帶樹林,一個大的湖,在封建時代,自然是“四封之內,莫非王土”,耕地、非耕地同樣該屬於貴族。耕地開放了,散給農民,平均分配,成為井田;而非耕地則成為不公開的禁地。山林池澤,貴族另派管理員如虞人之類去看守。後來情勢變了,耕地所有權逐漸轉移到農夫手裏,而非耕地的禁區呢?也漸漸被民間私下闖入,燒炭伐木,捕魚獵獸。這是一種違法的牟利。這一些時時闖入禁區的,在當時被目為盜賊;而他們這種耕地以外的生產,則稱之為“奸利”。政府設官防止,有權征討。待後防不勝防,討不勝討,索性把禁地即山林池澤也逐漸開放了。隻在出人關隘,設一征收員,遇在禁區捕魚伐木的,隻就其所獲,征收其所獲幾分之幾的實物。這就在田租之外,另成一種賦稅。這是關稅、商稅之緣起。所以稱之曰“征”者,原先是征伐禁止的,後來隻以分享獲得為妥協條件,而仍以“征”字目之。這一種轉變,春秋末年,已在大大開始。土地狹或是人口密的國家,如鄭,如晉,如齊,都有此現象,都有此措施。然直到秦漢統一政府出現,關於土地所有權的觀念卻依然承襲舊貫。他們認耕地為農民私有,而非耕地即封建時代相傳之禁地則仍為公家所有。換言之,即成為王室所有。此因封建貴族都已消失,隻剩皇帝一家,承襲舊來的封建傳統;所以全國的山林池澤,照當時人觀念,便全歸皇室。再從這一所有權的觀念影響到賦稅製度,所以當時凡農田租人歸諸大司農,充當政府公費;而山海池澤之稅則屬少府,專供皇帝私用。這一分別,若非從封建時代之井田製度以及其他土地所有權之分別轉變說來,便不易明了。

現在再說,此一公私分稅的製度,在開始時也頗合理。因耕地多,田賦是大宗;而山林池澤的商稅隻占少數。把大宗歸國家,小數撥歸皇室,這也並非皇帝私心自肥。但戰國以下,鹽鐵之利逐漸澎大起來。社會經濟情形變了,山海池澤之稅逐步超過了全國的田租。這一轉變,是開始定製時所不曾預料的。正如清代末年,並不知商埠對外通商關稅之逐年增添,卻把此事讓給外國人去管,後來遂吃了大虧。清代如此,漢代亦複如是。商稅漸漸的超過了田租,於是少府收入,反而勝過了大司農。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討匈奴,通西域,軍費浩繁,大司農的錢用完了,連他父親(景帝)、祖父(文帝)幾輩子積蓄下來的財富都花光了。政府支出龐大,陷入窘地,這又怎樣辦呢?農民的田租,三十分之一的定額,製度定了,又不便輕易再變更,再增加。漢武帝就隻有自己慷慨,把少府的金錢拿出來。這等於是把皇室私款來捐獻給政府。所以武帝同時也命令地方上有錢的人,最主要的如鹽鐵商人等,也能如他般大家自由樂捐。結果社會響應不佳,擁有大資產的,不理會政府之號召。漢武帝不禁要想:你們的錢究竟由那裏來的呢?豈不是都由我把山海池澤讓給你們經營,你們才能煮鹽冶鐵,發財賺錢。現在我把少府收人都捐獻給國家,而你們不響應;那麽我隻有把全國的山海池澤一切非耕地收還,由我讓給政府來經營吧!這便是漢武帝時代有名的所謂“鹽鐵政策”。

鹽鐵商是當時最大最易發財的兩種商業。鹽沒有一人不吃的,鐵也沒有一家不用;而煮海成鹽,開山出鐵,這山與海的主權,卻在皇帝手裏。現在漢武帝再不讓商人們擅自經營了,把其所有權收回,讓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燒鹽,自己冶鐵,其利息收人則全部歸給政府。於是鹽鐵就變成國營與官賣。這個製度,很像近代西方德國人所首先創始的所謂“國家社會主義”的政策。可是我們遠在漢代已經發明了這樣的製度。直到清代,小節上的變化雖然有,而大體上總還遵循這一政策,總還不離於近代之所謂國家社會主義的路線。這一製度,也不專限於鹽鐵兩項。又如酒,這是消耗著人生日用必需的米麥來做成的一種奢侈享樂品,因此也歸人官賣,不許民間自由釀造。

這些製度的後麵,自然必有其理論的根據。我們要講中國的經濟思想史,必須注意到曆史上種種實際製度之措施。而講中國經濟製度,卻又該注意此項製度之所由演變完成的一種曆史真相。所以我講漢武帝時代的鹽鐵政策,卻遠遠從古代井田製度與山澤禁地之在法理上所有權之區分,直講到少府與大司農的稅收之分配於政府與皇室之由來,而由此再引伸出鹽鐵官賣來。這並不專是一個思想與理論的問題,而實際上則有極占重要的曆史傳統之現實情況來決定。為了這一問題,在當時也爭辯得很久,到漢昭帝時還有一番熱烈的討論,全國各地民眾代表,和政府的財政主管大臣,在特別召集的會議席上往返辯論,互相詰難。有當時一位民眾代表事後留下一份紀錄,就是有名的《鹽鐵論》。當然民間主張開放,政府主張國營。而當時實際上的利弊得失,則非熟究當時人的意見,是無法懸揣的。我們此刻要討論曆史製度,全該注意當時的曆史傳統與當時人的曆史意見,作為主要之參考。不該把我們的時代意見來抹殺當時的曆史意見。這才是正辦呀!

我們概括上述漢代的經濟政策,對工商業,是近於主張如近人所謂的“節製資本”的一麵;而在對農民田租方麵,則也已做到了“輕徭薄賦”,但並未能“平均地權”。在漢武帝時,董仲舒曾主張限田政策,縱不能將全國田畝平均分派,也須有一最高限度,使每一地主不能超過若幹畝之限製。惜乎連這個政策也並未能推行。於是王莽起來,就激起了一項大改革,把一切田畝歸國有,稱為“皇田”,重行分配。當時的意想,實在要恢複封建時代之井田製,而結果則引生一次大變亂。王莽失敗了,從此中國曆史上的土地製度也不再有徹底的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