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手記:一切從那個夏天開始
1994年的夏天還不像現在這麽熱。忽然有一天,我收到一份邀請,說是到順德北窖鎮的一個叫“碧桂園”的地方參加一個“生活方式座談會”。我知道順德,但從沒有去過。“碧桂園”是什麽地方?邀請者隻說那是一處“豪宅”,要在那裏討論“有錢佬們怎麽過日子”,至於什麽是“生活方式”,很多人更是一頭霧水。想象不到的是,此行改變了我十多年的人生軌跡。
我當時對房地產也沒有什麽認識,但後來在碧桂園的討論會上,我發現總有那麽一個人坐在楊老板的身邊。老板說話不太清楚,大家聽了不知所雲,這個人就接下來總結,然後問楊老板是不是這樣。楊就說:“對對,就是這樣,就按王老師說的做。”作為一個剛剛下海試水的文人、一個廣告公司的小老板,我第一次發現與我同樣靠舞文弄墨為生的“文人”能夠對老板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第一次發現了一種叫“策劃”的工作能夠決定項目的出路甚至成敗,第一次親身經曆靠智慧、靠思想、靠出謀劃策能讓一個企業打下一片江山。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一個人:王誌綱。
1996年8月的一天,忽然王老師打來了電話,說他剛好路過來看看。我當時正在寫一個古裝戲,他看了以後哈哈大笑:你這樣沒什麽意思,你寫多了無非是多一本。隨後,他提出讓我到他的工作室去,擔任策劃總監來管理他現在的團隊。我當時對工作室一無所知,但經過兩年時間的交往,我感覺王老師對於帶有很強傳播色彩的策劃已經有絕對的發言權,引導性非常強,而且他給老板的感染力、影響力很大。我覺得這個人未來在這個行業肯定是個很了不起的角色,至於這個行業能走多遠、做一個什麽樣的公司、這個公司未來能走多遠,我想都沒想過。但我覺得這個人了不起,他能夠感召老板跟他走,感召一個團隊跟他走。於是,10月份我把劇本寫完後就到了工作室。
一轉眼許多年過去了。回首往事,我知道,其實當時更重要的是發現了一種生活方式,發現了一種人生價值。而我也正是從那時起亦步亦趨,追隨王老師其後,至今仍孜孜不倦。一切從那個夏天開始,無論是碧桂園,還是中國的策劃業;無論是後來被稱為“大師”的王老師,還是一個初窺策劃門徑的“文學青年”。
(工作室廣州戰略策劃中心總經理 雲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