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長中的小故事 我不想讓孩子和差生交往:潛台詞裏的不信任
幾乎所有親子關係中出現的問題,都伴隨著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問題。
雖然父母都願意相信孩子,但是在潛意識層麵,父母很容易表現出對孩子的種種不信任。
比如網友們經常調侃的一個現象,“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天氣降溫時,孩子覺得不冷,沒必要穿秋褲,但媽媽以“怕孩子著涼”為理由堅持要讓孩子穿秋褲。從表麵上看,這種做法是出於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但對孩子來說,他感受到的卻是媽媽對自己的不信任。孩子會認為媽媽根本不相信自己有感知溫度的能力,有主動添加衣服的意識。
這種“不信任”,不是說父母真的不相信孩子,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判斷冷暖的能力,而是父母的這種行為,會被孩子解讀為不信任。也可以說,這種“不信任”的本質,是父母自身缺少安全感的對外投射。
孩子如果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真正的信任,一方麵他們可能會認同父母的懷疑,進而自我懷疑,變得膽小怯懦、缺少自信,另一方麵又會感覺到羞辱和憤怒,由此滋生逆反和對抗。
孩子的感覺非常敏銳,越小的孩子,理性思維越少,直覺和感受越豐富。所以,父母真正的意思會被孩子準確的捕捉,如果父母自身缺少安全感,孩子就會接收到這種恐懼的負能量。
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媽媽問:“我家孩子周五想跟她的同學去吃自助餐。目前暫定八個同學,本班的同學四個,其他班的同學四個。本班兩男兩女。兩個男同學學習極差,倒數第一第二,女同學和孩子關係很好,其他同學不清楚。我不想讓孩子跟這種學習成績差的同學接觸過密,你覺得呢?”
媽媽的這種擔心,是對孩子“有能力不被差生影響”的懷疑。如果媽媽對孩子特別信任,相信他無論和誰交往,都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品行和學習,自然也就不會有這種擔心了。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孟母三遷、近墨者黑,這些道理不都告訴我們周圍環境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嗎?我怎麽能放手不管呢?”
事實上,外界環境當然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但是家庭環境才是影響一個孩子核心人格的關鍵。就像一棵在肥沃土壤裏長成的參天大樹,雖然外麵的大風會搖落它的枝葉,但是它卻不會被風吹歪,由於它的根係紮實,自我修複能力也一定很強。
也許會有人接著問:“那如果能避免大風,不是更好嗎?為什麽非要經曆一場大風的考驗呢?”
我相信,這大概也是很多家長共同的想法。所以,我們以這件事為切入點進行相關的探討。
家長能獲知孩子要和同學一起吃自助餐,而且其中兩個男生成績不好的信息,說明孩子非常信任家長。麵對孩子的信任,家長不應該因為掌握了“情報”就禁止孩子參加活動,如果家長這樣濫用孩子的信任,那麽孩子下一次就很難再相信家長了。
孩子的行為背後其實隱藏著他的心理需要。就像在現實中無法獲得自我掌控感的孩子容易沉溺遊戲一樣,孩子想和同學聚餐,也一定是為了滿足自己心理上的某些需要。所以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讀懂孩子的需要,而不是隻按照自己的評判標準,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規範、指導,甚至是限製。
很多不良的親子關係,都是因為家長在管理孩子的過程中,隻是把自己認為正確的道理強行灌輸給孩子,從而忽視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家長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理解,會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從而變得不願意和家長交流。
家長如果不讓孩子去參加這個聚會,無論給出的理由多麽委婉,本質上都是在向孩子傳遞“我擔心你,不相信你”的信號,這種信號會讓孩子感覺到委屈和被控製,很可能會激發孩子的逆反情緒,導致事情的結果與家長的期待背道而馳。
因此,家長在處理這種情況的時候,不應該直接強勢地限製孩子的行為,不讓孩子跟“差生”交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差生”絕不僅僅隻有這一次,今天孩子想和“差生”出去玩,被家長拒絕了,那麽以後,孩子再遇到這樣的同學,家長還能幫孩子一次一次地全部拒絕嗎?
麵對這樣的情況,相信孩子並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如果家長是品行端正的人,那麽孩子也很難長歪,他們也許會因為一時的好奇和人品不端的孩子初步接觸,但是很快就會意識到自己和他們不是一路人,然後遠離他們。進一步說,其實很多所謂的“差生”隻是學習成績差一些,並不是人品差,家長甚至可以引導和鼓勵孩子當小夥伴的小老師,一起想辦法幫助對方和自己共同進步,這樣,對兩個孩子的發展都是有利的。
家長悲憫,孩子才會慈悲;家長公正,孩子才會平等。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家長通過這樣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塑造孩子的人格。
退一步說,如果家長確實無法應對自身的焦慮和恐懼,十分擔心孩子和“差生”交往會受到影響,那又該怎麽辦呢?
第一,家長可以先從意識上對“自我的投射”和“現實的危險”做出區分。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往往源於自己內心世界的投射。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一般是出於自己的主觀認知,而一個人的主觀認知又會受到自身經驗的局限,所以我們需要時常拿客觀現實對自己的認知進行矯正。比如說,一個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他認為這個環境不安全,這裏的人都對他有敵意。其實這個敵意並不是真實的,而是源於他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投射。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這樣的,家長常常覺得孩子處於危險的境地,然而,這大部分是來自他們內心世界的投射,而不一定是真實的危險。因此,家長們重新校正自己的認知就顯得格外重要。
第二,盡可能多的了解情況,不妄下判斷。
實際上,孩子的行為有很多“可能性”,不一定是家長擔心的最壞情況。所以家長可以更詳細地向孩子了解具體情況,然後再做進一步的溝通。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也許孩子在之前根本不認識那兩個學習成績差的男生,這兩個男生隻是其他同學的好朋友。家長對客觀事實了解得越多,所做出的判斷越準確,越不容易對孩子造成誤傷。
第三,家長可以真實表達自己的憂慮,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但是不要強製孩子執行。
家長應該盡量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包括憂慮、擔心。
家長越真誠,孩子越容易溝通。
不過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有些家長把真誠當成了手段,雖然看上去在掏心掏肺,但本質上還是帶著強烈的目的性,希望孩子能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這一點也許家長自身很難察覺,但孩子卻能敏感地捕捉到,從而喪失對家長的信任和繼續交流的欲望。二是孩子需要的是交流而不是說教。有一些家長特別熱衷於說教,有時是想與孩子好好地交流和溝通,但是說著說著就變了味兒,變成在指責孩子的過錯並闡述自己的觀點。
歸根到底,關於教育的“道理”並不難理解,但是具體執行的時候效果卻千差萬別,這是因為對於“道理”的理解,常常是受到每個人個體經驗和認知局限的影響,這導致了具體執行時,因為細節的差異導致了結果的偏差。
信任孩子,是一個宏大的命題,中間的偏差可謂失之毫厘,謬以千裏。有的家長,不斷地向孩子投注“我相信你”“你有自然向上發展的天性”“你不需要被我管控就能很好地自我管理”的信號,也有一些家長,不斷傳遞著相反的信號。天長日久,結果會大相徑庭。
播下愛的種子,會收獲內心豐盈的孩子;播下信任的種子,會收獲人格自律的孩子;播下引領的種子,會收獲容易溝通的孩子。孩子是家長的一麵鏡子,也是檢驗家長水平的最好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