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充滿了焦慮和競爭,有人就此提出了“人生就是一場競爭”的理念。如果非要用“競爭”這個詞來形容人生的話,我想這場競爭的根本,比拚的應該是每個人的人格發展水平。

“人格”是一種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它無法像金錢和成績一樣可以直接量化,但卻時刻對我們的人生施加影響。在今年夏天火熱全網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劉琳飾演的單親媽媽周春紅,就是一個人格不夠成熟的媽媽。她的人格當中有著強大的控製欲,這一點,從她強迫兒子朱朝陽喝奶的片段就可見一斑。周春紅晚上都給兒子熱牛奶,兒子覺得牛奶很燙,想過一會兒再喝。周春紅將牛奶拿過來嚐了一口說:“很燙嗎?這溫度不是剛剛好嗎?”哪怕兒子根本喝不下,她也強迫兒子必須一飲而盡,因為這杯牛奶裏傾注了她全部的愛,兒子不可以拒絕她。同時,周春紅的自我中心也很嚴重,她隱藏自己的戀情,自認為這樣做是為了兒子好,但是這種自我犧牲的本質卻不是真的為了孩子,而是為了滿足她自己內心的某種需要,所以,這種並非心甘情願的自我犧牲,包含著很多壓抑的成分。這種壓抑,使她在戀情失敗之後,直接將自己的憤怒指向了兒子,這也是劇中朱朝陽“黑化”的一個轉折點。

事實上,在這部劇中,不管朱朝陽的媽媽,還是朱朝陽的爸爸,都是人格不夠成熟的父母,他們一個控製欲強、以自我為中心,一個對孩子缺少信任和關懷,兩人共同塑造了朱朝陽的人格悲劇——一個隱藏在學霸麵具下的人格扭曲的惡魔。

從這個角度說,父母給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其實是培養和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

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人格是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後天的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又對於孩子基因的表達和呈現有著極大的影響,幾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麽我們不斷強調“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的根本原因。但事實上,很多人對“原生家庭”的認知存在著誤區。比如,有的人曾經在“原生家庭”中受到過傷害,於是“原生家庭”成了他們自我解脫、推卸責任的擋箭牌;有的人一提到“原生家庭”就很憤怒,認為這是向父母推卸責任的表現,他們試圖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來掩飾自己不能麵對客觀真相的無能和恐懼;還有一些人,甚至包括一些谘詢師,完全否定“原生家庭”對人格發展的影響,用“我們是活在當下和未來,而非過去”來否認“人生的發展是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的客觀事實。

我認為,談“原生家庭”的意義,一是在於幫助我們深刻的認知自我,實現自我的和解。人在本質上,是需要“解釋”的動物,很多事情一旦被解釋、被呈現,就變得可以改變。同時,深刻的自我認知會帶來持續不斷的自我發展。從這個層麵說,那些將自己的問題全部歸咎到“原生家庭”的人,其實是對自我的認知還比較淺薄,也沒有發展出向前發展的動力。

除此之外,了解“原生家庭”的意義,還在於其對現實的指導作用。我們完全可以將其作為一門育兒學,家長通過了解“原生家庭”的概念,認知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從而盡量使用恰當和科學的育兒方式養育孩子。

孩子的發展有窗口期,一旦錯過,或者在此期間受到傷害,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雖然孩子在以後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自我療愈、自我發展,但實際上,這畢竟是在走彎路、浪費時間。

大部分家長的初心,都是希望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隻不過,對於何為良好的成長環境的概念了解得並不透徹。良好的物質條件、從小嚴格的要求、教育孩子努力、為孩子安排“最好”的道路……家長一直都在做自己認為正確或者對孩子有利的事情。

但問題在於,這些家長認為正確的事,是不是真的符合孩子發展的規律?是不是真的能夠實現初心與結果相匹配的結局呢?

我們可以把孩子比喻成一粒種子,試想:如果把這粒種子放在不透氣的花盆裏,用缺少營養的沙土培植,澆過多或者過少的水,缺少陽光和通風。那麽可想而知,這樣的種子,無論剛開始有多麽飽滿的生機與活力,最終也隻能長成一株孱弱的植物。

有些父母常常意識不到自己所做的事,其實就等同於給孩子的成長提供了貧瘠的土壤或使用了不合適的澆水、施肥方式。並且,隻有當種子長成孱弱的小苗時,他們才恍然大悟,但又無法接受自己的錯誤。所以他們會急於向外界求助,並且在求助時的思維也常常同出一轍:“我的孩子出了問題了,你看怎麽讓他改變一下?”

但我們都知道,想讓孱弱的小苗重新變得茁壯,真正需要的是換盆、換土,用正確和科學的方式對待它,僅此而已。

這本書裏所有的案例,都來自生活,他們如此普通,就像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一樣瑣碎而不被重視,但這些微小的事件,一旦加諸上“時間”這個恒長的變量參數之後,便會對孩子的人格塑造產生巨大的影響。

所以,家庭教育的意義就隱藏在一餐一飯、一言一行、一點一滴當中。家長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個時刻,都在無形的塑造著孩子的人格。

我希望能通過對這些生活中最普通的小事進行精細拆解,幫助家長認識到:在家庭教育中,對教育理念的認知,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裏的。

在此,我也想回答一個很多家長共同的困惑:在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文章和書籍後,自己的孩子還是教不好。這是為什麽?

我的答案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知行合一。

很多時候家長之所以知道教育的道理,卻仍然教不好孩子,並不在於改變的困難,而在於家長對於道理的理解,並沒有自認為的那麽深刻,甚至還有可能出現了偏差。僅僅停留在表麵,沒有真正領悟的道理,其實並不算真正知道,僅僅是“知道”“聽說”了那個道理而已。

比如,很多關於家庭教育的文章都會提倡給孩子自由。可是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困惑:我給他自由,現在不給他立規矩,慣著他,那實際上是害了他。

這些家長之所以有這種想法,實際上是他們對自由的認知並不正確導致的。比如,自由的本質,實際上是尊重孩子的自我邊界,允許孩子在自己的國度裏進行自我管理,所以,自由帶來的不是放任,而是孩子在自由中逐漸認識到自己才是人生的主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從而滋生出自律的品質。

從這個角度說,自由並不輕鬆,反而是略帶沉重的,也是孤獨的——因為無法依賴。但隻有這種自由,才能帶來人格的發展。

回到現實生活,很多家長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自律,這種現象的產生,常常是由於他們總是以控製和包辦的方式侵犯孩子的心理邊界,以他律代替自律,從而使孩子喪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導致的。

那麽,為什麽這麽多家長會那麽恐懼孩子自由,不願或者不敢放手給孩子自我管理的機會呢?這背後,其實是這些家長在潛意識裏的一個假設:“我不管孩子,他肯定會變壞。”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一般是他們自身安全感的缺失導致的,這些家長從內心深處,對孩子或者人性“信任無能”。所以,隻有牢牢的控製孩子,自己才有充實的掌控感,才能滿足內心對安全感的底層需要。

除此之外,很多家長都在認知上抱著“非黑即白”的模式,在這樣的認知模式下,一說到自由,想到的就是絕對的放任不管。這當然也是不恰當的認知方式。

以上這些,都是對自由的錯誤理解。在這篇“序”的最後,我想把我的心理導師李少成教授寫的一段話送給大家:“所謂父母,隻不過類似排球手,你所能做的,僅僅是接一下、墊一下、推一下,除此之外,均屬犯規。”

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家長的疑惑,幫助家長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隻有真正理解,才有真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