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玩家朱厚照
劉公公雖然被千刀萬剮了,朱厚照同學貪玩的初心一如既往。他派人擴建了豹房,讓各地的太監們抓來老虎、獵豹供他尋歡作樂,否則人生實在是太無聊了。就像古羅馬的鬥獸場,朱厚照喜歡在豹房裏觀摩勇士與野獸搏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看得血脈僨張,令他覺得非常歡愉。在這段時間,有兩個人得到了他的寵信,先是錢寧,這個人擅長射箭,又十分狡猾。天天跟最高領導在一起,誰若是得罪了他,隨便找個機會就能把你給暗算了;所以官員們都巴結他、討好他,希望錢寧在聖上麵前講幾句好話,至少不要落井下石。被人吹捧的感覺實在是太妙了,錢寧有點飄飄然,沒想到半路又殺出個江彬,從此朱厚照“移情別戀”,對錢寧沒有以前那麽熱情了。
新遊戲、新玩法
江彬盡管名聲不大好,但也是有兩把刷子的。他是宣府人,曾經擔任過蔚州衛指揮僉事,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首都周邊有百姓暴動,京軍是一幫草包,根本打不過,朝廷就調邊防部隊平亂,江彬就是其中之一。在路過薊州的時候,江彬殺了一家二十多口人,向長官報告,這些都是敵人,冒功請賞。後來真和敵人相遇了,江彬臉上中了一箭,從耳朵上拔出來,他非但沒有畏懼,反而繼續作戰。這件事傳進了朱厚照耳朵裏。他聽說江彬的英雄事跡,不禁感慨: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猛人啊,趕緊召入豹房,以後不用回邊關了,就在這裏上班吧!日常工作就是與朕玩樂。
江彬凶猛有力、擅長騎射,常常練習武功、談論兵法。久而久之,朱厚照愈發感覺此人靠譜,是個可以帶他打怪升級的資深玩家。有一天,朱厚照看膩了別人與猛虎單挑,自己的手反而越來越癢了,勇士們個個像武鬆一樣,能打虎,朕為什麽就不行呢?朕也要試一試,讓別人見識見識什麽叫真龍天子。沒想到剛一上場,情況便岌岌可危,老虎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凶狠地撲過來,明顯占了上風。朱厚照隨時有性命之虞。危急時刻,他連忙呼喚錢寧過來救駕,錢寧自己也嚇得不輕,根本不敢上前;千鈞一發之際,江彬挺身而出,三拳兩腳,就把猛虎打趴在地。朱厚照得救,盡管出了洋相,還逞強,怪罪江彬說,誰要你過來的,朕一個人完全可以對付!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心裏不知道多感激江彬。錢寧嘛,徒有虛名,關鍵時刻不給力,從此朱厚照就疏遠了他。
有了皇帝的寵信,江彬感覺春風得意,可是回頭看看錢寧,又感覺勢單力孤。他是從邊關調過來的,之前沒有在北京城裏工作過一天,人都不認識幾個,更不要說班底、團隊了。錢寧就不一樣了,在朝廷有黨羽,先前又有那麽多人巴結,兩人真要是幹起來,江彬未必是錢寧的對手。為今之計,必須把宣府的兄弟們調過來,壯壯膽,震懾敵對分子。於是他對朱厚照說:京軍實在是太差了,連老百姓都打不過,怎麽能保衛京城呢?不如把邊防部隊調過來吧,這樣能增強安全感。朱厚照一聽,覺得有道理,調就調吧!大學士李東陽上疏勸阻,正德皇帝卻不予理睬。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的一些兵馬出現在京城。
朱厚照又選拔宦官中擅於射箭的人,組成一營,號為中軍,由自己統領。每當帶兵打仗的癮又犯了,皇帝就穿上鎧甲,跨上戰馬,率領麾下中軍與江彬的部隊“交戰”。一千多年前,漢光武帝勤於政事,樂此不疲;正德年間,朱厚照熱衷於“戰爭”,也不知疲倦,常常從早上打到晚上,整個宮殿裏都是穿著黃罩甲的健兒,喊殺聲、呐喊聲,整個北京城都能聽見。老百姓也別工作了,就聽聽朱厚照及其小夥伴們的打鬥聲就行了。江彬見皇帝如此器重自己,就把好友推薦給朱厚照,增強勢力,比如萬全都指揮李琮、陝西都指揮神周。既然是江彬推薦,那肯定沒問題,朱厚照命令他們也來豹房上班,滿足自己對武功的追求。平時閱兵,李琮、神周還戴個遮陽帽,上麵有天鵝翎。等級比較高的人,天鵝翎數量是三,等級低的人,數量是二。
除了本職工作,一個人有點興趣愛好也不是什麽壞事,明宣宗喜歡鬥蛐蛐,明憲宗喜歡畫畫聽戲什麽的,但他們好歹上早朝,盡盡皇帝的本分。朱厚照連最基本的都做不到,跟個頹廢少年似的,晚上,在豹房裏和武林高手們喝酒,品嚐人間美味,常常喝著喝著就呼呼大睡了。早上本來說好要上朝,大臣們左等不來,右等不來,朱厚照終於醒了,已經到下午了,都這個時候了,還上什麽朝,命令太監傳口諭,讓大臣們都散了吧。苦候一天,就這麽個結果,真是一言難盡。
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正月,由於安全工作不到位,乾清宮燃起熊熊大火,朱厚照身為全天下最闊的土豪,豪宅被燒了,卻一點都不心疼,還饒有興致地觀看,不時還讚歎幾句,真是美妙浪漫的火呀!作為紫禁城的核心建築之一,想要重修它並不容易,需要耗費巨額資金。錢從哪裏來,還能從哪來?朱厚照隻會享受,不會幹活,肯定是底層百姓出。趕緊增加賦稅,趕緊擴大皇莊規模,兼並土地,收取更多的佃租。更奇葩的是,皇帝竟然還派人開店做生意,賺的錢上交供其揮霍。什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都是虛的,隻有把錢攥在自己手裏,那才是實的。
邊塞風情
朱厚照在北京待久了,感覺十分無聊,天天玩打仗,打的都是自己人,那有什麽意思。隻有跟蒙古人較量才算英雄好漢。江彬盡管增強了勢力,京城畢竟不是他的老巢,錢寧虎視眈眈,想要取而代之,重新獲得皇帝的好感。因此,江彬常常給朱厚照推薦宣府,跟個導遊似的:我們宣府那個地方有多好,有許多美麗的樂工,個個顏值一流,賽西施,勝貂蟬。再說宣府靠近草原,又在邊關附近,常常可以看見胡騎的身影,還有那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獨特風光。不管是打仗、還是旅遊,宣府都是陛下的不二選擇。說著說著,朱厚照的心開始蠢蠢欲動,是啊,北京城有什麽好的,天天麵對一幫大臣,說我這不對,那不對,趕緊去宣府逛逛,效仿太宗皇帝征討漠北,留名青史。
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夏天,朱厚照與江彬一行人準備出發,臨走時製定了策略:悄悄地離開。皇帝外出,那可是朝廷大事,非同小可,如果出個意外、閃失,誰擔待得起。大臣們肯定不會同意的,到時候想走就難了,所以悄無聲息地去,先到昌平,再經居庸關到宣府。可惜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你還是皇帝,多少雙眼睛盯著。大學士梁儲聽到消息,趕緊跑去追趕,朱厚照微服出行,來到了居庸關,傳令開關,朕要出去!朕要出去!禦史張欽知道是皇帝來了,不願意把他放出去,拒不開關,手裏還拿著“敕印”、寶劍,坐在關門下麵,說自己受天子之托在此守關,有私自開門者斬。
朱厚照聞訊大怒,你姓張的算老幾?連朕的路都敢當!命人把張欽抓起來問罪。由於耽誤了時間,梁儲等人趕上來了,好言相勸,朱厚照十分掃興,算了算了,回京城吧!大家鬆了一口氣,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天,朱厚照又溜了,跟捉迷藏似的,大半夜秘密出京,又來到了居庸關。張欽呢?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不在服務區,張大人巡察白羊口了。天助我也!強行開關,以最快的速度前進。上回被大臣們追上了,這回吸取教訓,命令宦官穀大用代替張欽守居庸關,負責斷後工作。
經曆兩次跑路,朱厚照一行終於來到了宣府。江彬提前為皇帝修建好了“鎮國府第”,裏麵有豹房的玩物、野獸、樂女及巡遊中搶來的民女,正德皇帝住得相當愜意,都樂不思蜀了,一直說這裏是他家,逍遙快活,簡直是人間天堂。每當夜幕降臨,朱厚照同學還會跑出鎮國府,尋找特殊的刺激與快樂,比如硬闖民宅,把老百姓家有姿色的女兒搶走,帶回行宮。官兵、捕快都不敢作為,那是皇帝呀,中國有哪部法律可以逮捕皇帝?天下都是他們家的,人治高於法治,怎麽可能讓自己被法條束縛呢?
不久,朱厚照又離開宣府跑到陽和去了,當時蒙古人正在騷擾陽和、應州一帶,皇帝接到報告,開心得不得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總算找到殺敵立功的機會了!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他自封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親自率領宣府部隊,出擊迎敵。朱厚照也的確有意思,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非要給自己弄個總兵官做做。土木堡之變以來,明朝皇帝已經六十多年沒有上過戰場了,大臣們都害怕天子親征,擔心土木堡之變重演,而朱厚照全然不懼,他想嚐試更多的角色,使人生更加精彩。
戰鬥打響了,正德皇帝親自披掛上陣,與好哥們張永、江彬率領部隊衝殺,將士們看到皇帝也在身邊,士氣高漲,躍躍欲試。這一戰,蒙古兵被擊退,陣亡16人,明軍這邊傷亡幾百人。朱厚照親自斬殺一人,但險些被俘,多虧士兵們拚死護駕。撤軍後,朱厚照相當滿意軍事生涯的處女秀,厚著臉皮派人去京城報捷,還在宣府載歌載舞,大肆慶祝。玩了幾個月,實在是玩不動了,下令起駕回京。
次年正月,朱厚照正式踏上了返京之路,他提前打好招呼,命令群臣在郊外歡迎“威武大將軍朱壽”凱旋。朱壽是什麽鬼?大臣們麵麵相覷,哭笑不得,就當是皇帝與我們開玩笑吧,迎接時,隻稱他為“威武大將軍”,把名字省略,皇帝名諱,不是大臣們可以稱呼的。當時雨雪霏霏,又值隆冬季節,天氣寒冷,大家在寒風裏苦苦守候“大將軍”回來,左等右等,終於在晚上等到了。人群疲憊不堪,朱厚照卻興致勃勃,精神好得不得了。他驕傲地對群臣說:朕親自斬殺了一名敵軍!帥不帥?大臣們知道皇帝的心思,來個商業吹捧:帥!實在是帥呆了!放了一陣子彩虹屁,朱厚照的虛榮心才得到了滿足,他立即進城,當晚又睡在了豹房,沒有回大內。
過了一段時間,正德皇帝又開始懷念宣府的生活,比北京實在是快樂多了!不行!朕要回去!北京城還是太無聊了。在江彬的力挺下,朱厚照同學來到了大同。可是,突然傳來噩耗:太皇太後薨了!如此重量級的人物逝世,朱厚照不得不回京,他是皇帝,不主持太皇太後的喪禮實在說不過去。流程的最後,梓宮要葬在天壽山,朱厚照決定親自前往,美其名曰孝順,實際上是為了遊山玩水。祭祀過天壽山諸陵,他又跑到黃花、密雲等地,四處劫掠良家婦女,用車載著,就像戰利品一樣。有的官員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彈劾江彬,說他是奸臣,蠱惑皇帝。朱厚照何嚐不知,矛頭實際上對準自己,江彬不過是個三陪,真正做決策的是他。於是永平知府毛思義、典膳李恭都被貶官、下獄。
一個月後,葬禮辦完了。朱厚照再次準備巡視西北,並借口邊關遭蒙古兵侵擾,命內閣草擬聖旨:“特命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率軍出征。”如此荒唐的聖旨,內閣大臣都不願擬寫,朱厚照就把大學士梁儲等人召至宮內,當麵催促,並拔劍威脅。老頭兒,你寫不寫?不寫剁了你!梁儲趴在地上哭著勸諫,寧死不從。朱厚照無奈,總不能真把內閣大臣給砍了,既然你們都不願寫,那朕自己寫!
七月份,朱厚照和江彬又開始旅遊了,他先來到宣府的“家裏”住了一個多月,騷擾騷擾周圍鄰居。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的百姓聽說朱厚照要來了,爭相轉告,逃入山穀,就像在躲避瘟神。皇帝喜歡強搶良家婦女,如果有待字閨中的女兒,趕緊找媒婆幫忙嫁了吧,否則被皇帝糟蹋了,這輩子就毀了。但是把女兒嫁人就安全了嗎?也未必。十月,巡遊大隊西渡黃河至陝北榆林,江彬令邊吏進獻虎豹犬馬和金銀珠寶;十一月,南到綏德州,武宗住在總兵官戴欽的家裏,娶了他的女兒。延綏總兵官馬昂由於犯罪被免,他聽說朱厚照是個好色之徒,便把已經出嫁的妹妹叫回來,讓江彬獻給皇帝。此女能歌善舞,會武功,還會說外語,雖然已經懷孕了,但非常契合朱厚照的胃口,於是納入豹房,好好地寵幸。
馬昂因為進獻美女有功,官複原職不說,還升為右都督。沒過多久,朱厚照又聽說馬昂的小妾長得很漂亮,讓他叫過來;馬昂也是個男人,皇帝想臨幸自己的小老婆,這怎麽行,當即拒絕。朱厚照大怒,你給不給?考慮清楚!馬昂隻好把小妾杜氏送給皇帝,又進獻美女四名,投其所好。盡管失去了愛妾,他的仕途卻因此而光明。十二月回山西太原時,朱厚照又納了樂戶劉良之女,劉女士能歌善舞、楚楚動人,隻是已經嫁人。皇帝說朕不管,朕連孕婦都不介意,更何況有夫之婦,於是趕緊霸占過來,令人強行帶回宣府。此後,劉女士經常侍奉朱厚照,得到的寵愛明顯比別人多,江彬等人稱她為“劉娘娘”。
江南煙雨
領略過了黃土高坡、塞外風情,朱厚照開始把注意力向南轉移,江南的杏花春雨是什麽樣的呢?朕想欣賞欣賞,擇日南巡!消息一出,群臣再次反對,大學士楊廷和等人跪求皇帝,希望收回成命。幾天後,大臣們集體上疏勸諫,在宮門外長跪不起。朱厚照煩透了這幫士大夫,盡給朕搗亂,朕想做的事情從來都不配合,你們要跪就跪著吧,朕病了!要休息,沒時間管你們。大臣們就是不買賬,跪在午門外麵央求皇帝,千萬不要南巡了,老百姓聽說您老要來,跑的跑,藏的藏,已經民不聊生了!朱厚照要他們趕緊走,再不走就武力鎮壓。
正德末年,南昌的寧王起兵造反了,很快攻破九江,直奔南京而去。消息傳到京城,朱厚照不僅不擔憂,反倒心裏竊喜,總算可以名正言順地南下了:逆賊來勢洶洶,朕必須親征,才可以消滅敵人,當年漢王造反,宣宗皇帝不也是禦駕親征,很快消滅了對手嗎?本來朱厚照就喜歡打仗,現在不光可以過戰爭的癮,還可以遊山玩水,品味江南風光。於是他傳旨,命大學士楊廷和草擬敕令:“令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鎮國公朱壽統各鎮兵征剿”。楊廷和上疏力諫,並反問皇帝:“陛下親征,誰敢發令差遣?”皇帝不聽,自稱威武大將軍;再敢上疏反對的,通通處以極刑。眼看勸諫無效,大家實在沒有辦法,隻好認了。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八月,大軍從京城出發,浩浩****地南下。
車駕剛到離京城一百多裏的涿州,牛人王守仁已經把朱宸濠之亂平定了,捷報送到禦前。朱厚照很是無奈:該死的寧王,這麽不經打,你看看,這讓朕如何南下?於是他把捷報悄悄藏起來,秘不示人,大部隊繼續南征。十二月初,到了揚州。自古以來,江南多美女,朱厚照又是個喜歡美色之人,老百姓紛紛把女兒嫁出去。太監派人白天暗訪,看看哪家的婦女頗有姿色,做好記錄,等到夜晚,趕緊入室搶人。一時哭聲震天,家裏有錢的可以賄賂,把女性家屬買回來;沒錢的隻能幹著急,眼睜睜看著女兒入了魔窟,“威武大將軍府”全是美女,滿足朱厚照的需求。正德皇帝在揚州玩了好一陣子,沒有叛軍,他就在城郊打獵,過過癮。接下來又轉戰南京,自朱瞻基走後,好像再也沒有明朝皇帝來過了,可以參觀參觀太祖皇帝的陵寢。
南下的部隊由張永等人率領,先期來到了杭州。他們為了討好皇帝,準備讓王守仁逢場作戲,等朱厚照領著大軍來江西了,立即把朱宸濠釋放,由正德皇帝把他重新抓起來,然後詔告天下,當今天子英明神武,親手抓住叛亂藩王,就問你服不服!對於寧王是被誰抓住的,王守仁不是很介意,他擔心的是朱厚照要是來南昌,百姓豈不是要遭受二次傷害?之前與叛軍交手的時候,戰火洗禮了南昌城,需要休養生息,恢複經濟。朱厚照這個混世魔王再來一次,大家都別活了,不知道哪年才能恢複戰前水平。為了挽救百姓,王守仁前往杭州拜見張永,希望把朱宸濠提前交出來,並重新寫捷報,注明是在皇帝陛下的指導下,我們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叛亂平定了,朱厚照的那些親信,個個都是大功臣,名字附在捷報上。這回滿意了吧?張永同意了,江西百姓這才躲過一劫。
朱厚照沒能親自捉拿朱宸濠,心裏悶悶不樂,為了不留遺憾,他在南京一本正經地搞了個受俘儀式,命人在受俘廣場中間樹立威武大將軍旗幟。敵酋朱宸濠卸掉刑具,周圍站著滿副武裝的士兵。皇帝身穿鎧甲,隨著擊鼓聲衝入場中,與朱宸濠格鬥,將其擒拿,然後令其重新戴上鐐銬。過不了多久,全國人民都知道正德皇帝親手抓獲了寧王。
叛亂已經結束,瘦西湖、牛首山都已經玩過了。是不是該回京了?朱厚照想了想,的確該回去了,就下令班師。北返途中,皇帝十分流連江南水鄉的美景,來到一個叫清江浦的地方,索性駕駛小船,玩起了捕魚,萬萬沒想到,船說翻就翻了,朱厚照跌落水中,被手下救起。本來落水隻是傷寒,但太醫們驚奇地發現,僅僅三十出頭的皇帝,身體健康卻已趨於崩潰,從此以後朱厚照纏綿病榻。常年的縱欲、奔波,摧殘了他的肌體,表麵上看風風光光,“帝東西遊幸,曆數千裏,乘馬腰弓矢,涉險阻,冒風雪,從者多道病,帝無倦容”,實際上已經江河日下。好不容易回到北京後,按照製度要舉行祭祀典禮,朱厚照突然嘔血,癱倒在地,沒有把流程走完,隻得草草收場。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朱厚照病入膏肓,在豹房裏咽下了最後一口氣。這回,他終於消停了,長眠在天壽山腳下,再也不用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