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天賦,管理性格
北宋大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傷仲永》可謂家喻戶曉。方仲永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他五歲就能作詩,因此被人看作“神童”。但是,他的父親卻將他當作賺錢的工具,每天拉著他給別人作詩,不讓他學習。十幾年後,方仲永的才華被時間消磨殆盡,最終淪落為一個普通人。方仲永最終變成了“傷仲永”,這是一個可悲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隻擁有天賦而不去學習新知識是萬萬不行的。
天賦就像人生中未開啟的寶藏,隻有人們用鑰匙打開它們後,它們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一個人的天賦可能不止一個,天賦越多,說明他的潛力越大。生活中,擁有過人天賦的人並不多,所以每一個“過人的天賦”都值得我們格外珍惜。
有的人隻有一種天賦,有的人有多種天賦,有的人的天賦很稀有,有的人的天賦很尋常。但無論天賦有多少,無論天賦有多稀有、多尋常,它們都有一個相同點,即需要通過後天的教育和學習來發展壯大。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教育和學習是開啟天賦寶藏的“萬能鑰匙”。
開啟了天賦就等於開啟了寶藏,比如郎朗開啟了音樂天賦,於是他成了世界頂級音樂家;莫言開啟了寫作天賦,於是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馬雲開啟了經商天賦,於是他成了世界頂級富豪。人們普遍追求的名利、財富都與天賦的開啟有關,而天賦的開啟則始終伴隨著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如果郎朗不接受後天的鋼琴教育,不主動地努力學習,那麽他就成不了世界頂級音樂家;如果莫言不接受文學教育,不主動地努力學習,那麽他就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如果馬雲不接受後天的教育,不主動地努力學習,那麽他就不能成為世界頂級富豪。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好的學習渠道。所以開啟天賦的最好方法是順著天賦做事。
如果我們能發覺自身在某方麵的天賦,卻因為可能存在的困難而停止開啟和發展自身的天賦,那麽這就相當於撕掉了一張能讓我們“一夜暴富”的藏寶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張藏寶圖的碎片會越來越難尋找和湊齊,我們再無可能拚湊出完整的藏寶圖,那時,就是徹底失去這份寶藏的時候。所以,當我們發現自身天賦的時候,就要拚盡全力去開啟自己的這些寶藏。如果我們不珍惜天賦,不把它當一回事,那麽我們本該璀璨輝煌的人生就會變成另外一回事了。
優秀的天賦要配以優秀的性格,很多人曾幻想著成為天賦異稟的“超人”,但“超人”若配以惡劣的性格,便不會再拯救世界了。相反,他很可能成為毀滅世界的罪魁禍首。所以,不僅普通人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性格,天賦異稟的人更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性格。
魏永康,1983年6月出生,湖南省華容縣人,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魏永康從小天資過人。母親曾學梅在魏永康兩三個月大時就教他識字,還經常讀唐詩給他聽。曾學梅對兒子的早期教育起了效果。魏永康在2歲時就認識並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時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8歲時連跳幾級考入華容縣重點中學讀書,13歲時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係,17歲時考上中國科學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
同樣的年齡,在大多數人小學還未畢業時,魏永康已經考上重點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這樣誇張的履曆為魏永康鍍上了一層“神秘色彩”,他也因此成為人們眼中的“東方神童”。
然而,如此“神童”卻在20歲時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學。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樣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結果呢?事實上,這是因為曾學梅雖然充分激發了魏永康的學習天賦,卻忽略了兒子的性格培養。
在母親曾學梅看來,孩子隻有專心讀書才會有出息。所以,在魏永康上學期間,曾學梅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她不僅會為兒子洗衣服、端飯,甚至還會給兒子洗臉、洗手和洗澡。在魏永康讀高中時,曾學梅為了不耽誤兒子看書,甚至多次給他喂飯。魏永康在讀湘潭大學期間,曾學梅以“陪讀”身份一直照顧著兒子的飲食起居。
後來,魏永康去中國科學院讀書時,拒絕了母親的“陪讀”,他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需要母親的陪護和照顧。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魏永康到了北京後,非常不適應,沒有母親在身邊照料,他的學習和生活變得十分混亂,甚至在冬天穿著單衣和拖鞋外出,這令周圍人像看怪物一樣盯著他看。
2003年8月,魏永康已經在中國科學院讀了3年研究生,而這個時候校方卻勸他退學,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他的生活不能自理;二是他的知識結構無法適應院方的研究模式。最終,魏永康被退學回家。
魏永康被退學,曾學梅比兒子更加傷心。她外出的時候,會覺得大家都在嘲笑她。退學後的魏永康整天待在自己的房間裏,主要靠看書和玩電腦打發時間,有時心情不好,他還會突然“失蹤”。所幸他並沒有幹傻事,每次都能平安回家。
兒子被退學後,曾學梅感到非常後悔,她在牆上寫下了這樣的“打油詩”:“好苗錯移栽,未成棟梁材。土地貧缺肥,園丁無能耐。已將好苗誤,疾首痛心懷。”類似的“打油詩”有上百首,全都寫在曾學梅家的白牆上。
經曆長時間的自責之後,曾學梅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她決定重新培養孩子的性格。
魏永康原來的性格非常內向,總是少言寡語。他平時總在家裏看書,幾乎沒有社交活動。母親不允許他出去玩,認為玩是浪費時間。這使得魏永康很少與人交流,逐漸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周圍的同學主動跟他搭話,他也默不作聲,漸漸地,同學們開始疏遠他。他之所以會被退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不太愛與導師交流,導致畢業論文無人指導。
在認真反思後,曾學梅會時常與兒子交流,不僅如此,她還會主動教孩子做家務,對前來找魏永康的同學笑臉相迎。在母親的教導下,魏永康的生活開始趨於正常,他逐漸可以獨自打理自己的生活,還學會了為癱瘓在床的父親端茶送水,甚至有時候還能喂他吃飯。
後來,魏永康到上海工作,認識了一個叫付碧的女孩子。那時付碧還未畢業,隻是暑假到上海遊玩。一向對女孩子不感興趣的魏永康這一次竟然喜歡上了付碧。兩年後,付碧大學畢業,準備留在深圳發展。魏永康得到消息,竟然辭掉了在上海的工作,追到深圳與付碧見麵,在他不懈地努力下,最終俘獲了付碧的芳心。後來,兩人結了婚,還生下一個健康的兒子。
每次下班後,魏永康就會盡快回家與妻兒團聚,他不僅與妻子一起做家務,還懂得教導兒子。周末時,他還會帶著妻兒一起去公園玩,或者帶著他們一起去看海。
不過,成家立業後的魏永康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2009年,他考取了北京工業大學生物物理專業的研究生,後來又轉行做了軟件開發。
在人生的最開始,魏永康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天賦,卻養成了內向、木訥、沉默寡言、依賴他人的性格。而在輟學之後,通過親人的幫助,他最終彌補了性格上的缺陷,開啟了新的人生。
一個優秀的教育者應該具備怎樣的特質呢?他一定是一個珍惜孩子天賦的人,同時也一定是一個懂得管理和塑造孩子性格的人。對個人而言,珍惜天賦、管理性格,同樣是時刻不能忘的話題。總之,我們要讓天賦與性格相匹配,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開啟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