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為何談起“我們時代的神經官能症的人格”

由於我們的興趣主要集中在神經官能症對人格的影響方式上,那麽研究的範圍就局限在兩個方向上。首先,神經質也會發生在那些人格完整而未受損傷的個體上,這是對充滿衝突的外界環境的反應方式。在討論了某些基本心理過程的本質後,我們將回過頭來簡單思考一下這些簡單的情景神經官能症(1)結構。由於它並沒有揭示神經質人格,而且僅僅是暫時對外界特定的困難情景缺乏適應能力,所以我們不會在此贅述。本書講到的神經質主要是指性格神經官能症(character neuroses),盡管它的症狀與情景神經官能症基本相似,但它主要是由性格變態造成的紊亂。(2)這是一種潛在的慢性過程,始於童年時期,漸漸地,或多或少、或強或弱地成為人格的一部分。性格神經官能症從表麵上看也是由實際情景的衝突引起的,但是仔細搜集病史就會發現,困難型人格特征早在令人困惑的情景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而暫時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之前存在的人格障礙所造成的。此外,正常人在處於某一生活情景時並不會產生衝突,而神經官能症患者卻會對此產生神經性反應。情景的存在僅僅是揭示了早已存在的神經官能症。

其次,我們不會對神經官能症的症狀特別感興趣,我們的興趣主要集中在自身的性格紊亂上。因為人格變態會在神經官能症患者身上不斷產生,而臨**的症狀則可能會變化或者完全缺失。同樣,從文化的角度來說,性格結構也比症狀更重要,因為影響了人的行為的是性格而不是症狀。在知曉了神經官能症結構之後,就會意識到對症狀的治療並不一定是對神經官能症的治療。總體來說,精神分析學家已經將興趣點和注意力轉移到了人格變態而不是症狀上。形象地說,神經官能症並不是火山本身而是火山的爆發,引發疾病的衝突正像火山一樣深深地隱藏在個體之中,連其自身都未曾發覺。

產生的局限性會讓我們有這樣的疑問:如今神經官能症患者的共性是否已經重要到被稱為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神經質人格的特征呢?

對於會伴隨著不同類型的神經質出現的性格變態,我們會對其差異性感到驚訝,而不會注意其相似性。例如,癔症型人格與強迫症人格就明顯不同。然而,引起我們注意的這種不同是由機製上的差異產生的,或者更通俗一點說,這種不同是兩種紊亂反應在自身方式上的差異及解決方法上的不同。例如,癔症型人格障礙會有強烈的投射傾向,而強迫症人格則容易把衝突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另外,我們所謂的共性並不在於衝突的表現方式或者產生方式,而在於衝突的內容本身。更確切地說,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在於先天性促使紊亂發生的經驗,而在於實際導致病人失常的那些衝突。

為了闡明其動力及不同分支,有必要在此做一個前提假設。弗洛伊德和大多數的精神分析學家都重點強調了這樣一個原則,即精神分析的任務在於揭示衝動性的性欲根源(如在特定的性感區)或者發現一種反複重演的嬰兒模式。盡管我認為,不追溯到患者的童年環境是很難對神經官能症有完整的了解的,但是倘若基因方法被片麵地使用,不但不會澄清問題,反而會讓人更加困惑。因為它會令我們忽視實際存在的種種無意識的傾向、它們的功能以及和其他現存傾向的相互影響,例如衝動、恐懼和保護性措施。基因的理解隻有在對功能性的理解有幫助時才是有用的。

基於這一信念,在對不同年齡、不同氣質和興趣,以及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屬於不同神經質類型的最具變化性的人格類型分析中,我發現動力中心衝突的內容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實質上是相似的(3)。我在神經分析領域的這些實踐經驗,已經通過對正常人及當代文學作品中人物的觀察而得到證實。在神經官能症患者身上反複發生的那些困擾,如果剔除掉它們通常具有的虛幻晦澀的性質,我們不難發現在當代的文化背景下,同困擾正常人的問題相比,困擾神經官能症患者的問題僅僅是在數量上存在不同而已。我們大多數人需要麵臨競爭問題,會恐懼失敗,有情感上的孤獨,對他人和對自己不信任,光這些問題就不單單會發生在神經官能症患者身上。

一般來說,某一文化中的大多數人都不得不去麵對同樣的問題,這一事實意味著這些問題是由存在於該文化環境下的特殊生活條件所造成的。由於在其他文化中的推動力和衝突與我們的是不同的,因此所展現出的這些問題不能說是“人性”的共同問題。

因此在講到我們這個時代的神經官能症的人格時,不僅指那些神經官能症患者共同具有的本質特征,同時還要說明這種基本共同點是由我們這個時代與文化中的各種困境所造成的。稍後,我會就我對社會學的認識,說明到底是什麽樣的文化困境造成了我們所說的神經衝突。

關於文化和神經質關係的前提假設的有效性,應該通過人類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的共同努力來驗證。精神病學家不僅要研究神經官能症在特定文化下的表現,例如從形式的標準去研究神經官能症的發生率、嚴重性和不同的類型,還要從隱藏於其中的基本衝突來進行研究。人類學家應該從一種文化結構給個人造成了一些什麽樣的心理困境方麵去研究同一種文化。所有這些基本衝突中的一個共同的外在表現方式,就是它們對表麵觀察持有相似的態度。這裏的表麵觀察是指在不借助心理分析技術的情況下,對自己熟知的人,如自身、朋友、家庭成員或者同事進行觀察。現在,我要對這種在日常生活中頻頻發生的觀察做一個簡要的剖析。

這些可以觀察得到的態度可以粗略地分類如下:(1)給予和獲得愛的態度;(2)自身評估的態度;(3)自我肯定的態度;(4)攻擊性;(5)性欲。

關於第一點,我們這個時代神經官能症人群的主要傾向之一,就是過度地依賴他人的認可和情感。我們都想得到他人的喜愛和讚賞,而對神經官能症患者來說,對情感和他人認可的依賴性與那些人在他生活中的真實重要性極不相稱。盡管每個人都渴望自己喜歡的人同樣愛著自己,但是對於神經官能症患者來說,不管他是否真的關心那個人或者對當事人來說評論是否有意義,他們對讚賞和情感都有一種不加分辨的饑渴。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知曉這種無窮的渴望,當期盼的注意力並沒有隨之而來的時候,這種渴望會在敏感性中悄悄地顯現出來。例如,如果某人沒有接受他們的邀請,很久沒有電話往來,甚至是在某些觀點上出現分歧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很受傷,內心的敏感會以一種“我不在乎”的態度表現出來。

與此同時,他們在愛人的願望與感受和給予愛的能力方麵又出現了明顯的矛盾。他們對於自身願望的過分需要會導致欠缺對他人的體諒與關懷。這種矛盾並不是總能在表麵上看出來的。例如,神經官能症患者會特別渴望、特別體貼地去幫助每一個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會很容易地察覺到他的行為具有強迫性,並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情。

從表麵觀察中可以看出,神經官能症患者具有的第二個特點是因缺乏安全感而依賴他人。自卑和信心不足常被當作缺乏安全感的標誌。它們可以通過很多方麵表現出來,例如感覺自己缺乏能力、愚蠢、魅力不足,而這種想法根本沒有現實依據。一些智力超群的人會認為自己很愚蠢,美豔絕倫的女人卻認為自己缺乏魅力。這種自卑感會以抱怨或者擔憂的形式表現出來,或者將莫須有的缺陷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實,而在上麵花費大把心思。另外,這種自卑感也會通過自我誇張式的補償性需要來進行掩蓋,表現出一種愛炫耀的癖好,用我們文化中能夠贏得他人尊重的東西來吸引眼球,比如金錢、名畫、古董、美女、與名流的交往、旅行或淵博的知識。這些傾向會非此即彼地表現出來,但是在更普遍的情況下兩種傾向會同時出現。

第三種是對自我肯定的態度,包含著明顯的壓抑傾向。我所說的自我肯定是指對自身言論或者行為的肯定,言下之意是其中並不包含不正當的欲望和追求。在這一方麵,神經官能症患者會表現出大量的壓抑傾向。他們壓抑自己不去表達真實的想法和需要;不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去表達觀點、發表評論或者命令他人;不去選擇想要交往的人;不與他人做朋友,諸如此類。

這些壓抑還包括我們通常所說的堅持自己的立場,神經官能症患者在麵對攻擊時通常沒有能力為自己辯護,或者在不願意聽從他人意見時也不會拒絕。例如,他們在女銷售員想要兜售給他們本不需要的東西時不知如何回絕,或者遇到邀請他去參加聚會的人,遇到一個想要和他**的女人或男人時都不知該如何表示反對。最終,在明確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上也存在著壓抑,即不能做出決定,沒有自己的觀點,不敢表達哪怕是關乎自身利益的想法,這些願望往往被隱藏了起來。我的一個朋友在私人記賬簿上將“電影”放在“教育”這一欄內,將“喝酒”放在“健康”一欄內。最後,他們特別重要的一個特征是缺乏規劃的能力(4),不管是規劃一次旅行還是對生活的整體規劃,神經官能症患者都會放任自己隨波逐流,對生活究竟期待著什麽也沒有清楚的概念。即使在重大事情上也是如此,例如在選擇職業和婚姻上。他們被一種病態的恐懼所驅動,正如我們看到有些人因為害怕貧窮會拚命斂財,害怕從事創造性的工作而無休止地卷入情感追逐的漩渦。

第四種是關於攻擊性的態度。和自我肯定的態度對比而言,攻擊性的態度在這裏指的是反對、攻擊、貶低、侵犯他人,或者任何具有敵對行為的形式。這種紊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種是喜歡進攻、支配、挑剔他人,喜歡指揮、欺騙,或者尋找別人的過錯。具有這種心態的人偶爾能夠意識到自己有些攻擊傾向,但在更多的時候,盡管事實上他們已經咄咄逼人,極具侵犯性,自己卻對此渾然不知,並主觀地認為他們隻是在真誠地表達一個觀點,甚至是謙虛地表達自己的需要。然而,在有些人身上,這些紊亂卻以相反的方式表現出來。他們表麵上容易受欺騙,被統治,受人責備,受欺辱。同樣,他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隻是他們自己的看法,並悲觀地認為整個世界都在欺壓他們,虧待他們。

第五種是**方麵的怪癖表現,可以粗略地劃分為對性的強迫性需要和性壓抑。性壓抑可能出現在達到性滿足之前的任何階段,表現為禁止自己接觸異性,禁止求愛,對自身性功能和性歡愉方麵的反感。我們在前麵描述過的怪癖行為都會出現在性心態中。

或許我們還應該對上述態度做出更詳盡的描述。然而,接下來我會回過頭來對此一一加以討論,現在過多的論述可能並不會對我們的理解起到太大的幫助,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一態度,我們需要了解它們產生的動態過程。當知道了這些潛在的動態過程,我們才會發現這些態度雖然表麵看上去是毫不相幹的,但實際上卻是相互關聯的。

(1) 情景神經官能症與舒爾茨所說的外源性神經質基本一致。

(2) 弗蘭茨·亞曆山大曾建議把那些缺乏臨床症狀的神經官能症稱作性格神經官能症。我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合理,因為通常情況下,症狀的表現與否其實與神經官能症的性質完全沒有關係。

(3) 將重點放在相似性上並不完全意味著忽視為了描述神經質的特殊類型而做出的科學努力。相反,我完全相信精神病理學在對心理紊亂的限製性描述、起源、特殊結構和奇特的表現形式方麵都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4) 《命運和神經衰弱》(SchicksalundNeurose)的作者亨克·舒爾茨是為數不多的足夠重視這一觀點的精神分析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