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可以無條件,但一定要有原則 你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嗎

總是有讀者問:“涵涵媽,你讓不讓孩子看電視?給不給孩子玩手機呢?”

我的意見是,盡量少看。

01 看電視要控製

說起來,我們家其實沒有裝電視,因為上高中後我基本就不再看電視了,涵涵爸小時候也很少看,所以感覺沒必要在家裏裝一台。再者,我們確實也擔心孩子看太多。

一個朋友說過好幾次:她周末上班的時候孩子自己在家,說好了會先寫作業,結果總是看電視看得忘記,等晚上她回來,孩子才開始匆匆做作業,常常寫到很晚。

而另一個朋友,她家孩子剛上初中的時候是年級前50名,有一次考試考得好,孩子爸爸就獎勵了一部手機給他。這下可好,以前孩子放學回家都能按時完成作業,睡眠也比較充足。現在他卻偷偷把鬧鍾定到淩晨四五點鍾,提早醒來躺在**刷手機,平時也被手機占據了很多時間,後來成績直線下降,最終連心儀的高中都沒能考上。

當然,也有不一樣的,比如我之前講不要讓孩子看太長時間電視、手機,有一位讀者就曾給我留言說:“我親戚家的小孩,電視底下長大的,人家現在在讀研究生。”

既然是親戚家的孩子,我們也不是整天跟人家生活在一起,也就無法判斷這個孩子是不是整天看電視。我不否認真的有天才,不投入太多精力也能很優秀,也不否認有些孩子相當有自控力,不會沉迷電視、手機,但是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電視、手機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需要大人的引導來逐漸實現自律。

02 屏幕時間多的危害

電視、手機看的時間過長容易讓孩子沉迷,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對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產生不好的影響:

第一,孩子的眼球長時間定格在屏幕上,幾乎是不動的,因此長期看電視和手機,孩子眼球周圍的六條肌肉協調運動能力會下降,除了會導致近視,還有可能會引發閱讀障礙,造成閱讀時的跳行、串行等問題。

第二,看電視的時候畫麵切換很快,大腦幾乎沒有思考的時間。如果長期看電視,左腦掌握語言和抽象思維的功能沒有得到鍛煉,孩子也就越發懶得去閱讀、去思考了。這就是為什麽說腦子越不用越生鏽。

第三,看電視、玩手機的時候,孩子接觸到的都是圖像,並且是碎片化的信息,時間長了孩子會對文字產生抵觸,尤其看不進去長篇的文字,最終變得不喜歡文字閱讀,也就會導致讀不進去書。

而看書就不同。看書時我們需要運用邏輯思維去思考上下文之間的關係,需要用思維去補全前一頁和後一頁之間的聯係,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去理解、動用想象力構建文字描繪的世界。

這麽看來,還是少看電視和手機吧。

03 盡量少看不是絕對不看

雖然多看電視、手機有危害,但家長也不要“一刀切”,從此禁止孩子接觸電視和手機。你看,我在前麵用到了一類詞:“長期”“長時間”“時間過長”。

我家雖然沒裝電視,也沒給涵涵配她專用的手機,但我還是會用平板電腦給孩子看一些動畫片或是其他節目。看電視、看手機本身沒啥毛病,重點是孩子看的時間有多長,以及看的是什麽內容。

昨晚涵涵臨睡前問我:“媽媽,殺得片甲不留,就是殺光光,連一片指甲都不留下嗎?”

爸爸哈哈大笑搶著科普道:“片甲是指鎧甲,不是指甲,意思是一片鎧甲都沒留下,全軍覆沒了。鎧甲是古代士兵作戰時穿的衣服,相當於現在的防彈衣……”

在他們父女倆聊天的時候,我想到了最近在看的《國家寶藏3》,這個節目第一集講的就是兵馬俑的事兒。其實涵涵在讀書或者聽書的時候都接觸過“鎧甲”這個詞,但如果她看看這檔節目,會對“鎧甲”有更形象的認知,也就不會鬧出片甲不留是一片指甲都不留的笑話了。

另外,看了不當節目的危害同樣不小。之前上心理學課程的時候,老師曾經給我們看過一個心理學實驗,實驗證明,小孩子在看完暴力、色情畫麵後是會模仿的。

如果把電視節目作為孩子學習的有益補充,合理控製時長,看電視就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有很多好處。如何合理利用,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大人的引導了。

所以,禁止孩子接觸沒有必要,我們要做的是提前跟孩子協商好看電視的時間,以及幫孩子選擇適合的節目——這個節目不僅僅是指與學習相關的,也可以是生動有趣、寓教於樂的優質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