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契丹文字
契丹文字一直被視為曆史之謎。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有關契丹文字的資料大量出土。契丹大字墓誌、契丹小字墓誌、哀冊等碑刻出土已達三十多件,還有大量載有契丹文字的錢幣、印章、銅鏡、符牌和洞穴墨書等資料也相繼被發現,為研究契丹文字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線索。但是,如何徹底破譯契丹語言,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契丹文字的起源
契丹在創造民族語言和文字時,其元字①以漢字的構造為基礎。
與日本的片假名用漢字的偏旁、部首不同,契丹文字的元字隻采用了漢字的“橫、豎、撇、捺”。金朝滅遼後,契丹文字仍在繼續使用,並在女真人創造文字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①元字:最小的音符。
契丹大字創製於公元920 年,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令由耶律突呂不和耶律魯不古參照漢字創製,應有三千餘字。契丹大字由一個或幾個橫豎撇捺的元字構成,因元字的字數從一個到三個不等,所以拚寫和釋讀起來十分不便,於是又有了契丹小字。
契丹小字是由耶律迭剌受回鶻文①啟發,對大字加以修改而成。
契丹小字為拚音文字,約有五百多個發音符號,比大字簡便。小字的原字雖少,卻能把契丹語言全部貫通。但契丹文字和漢字語係、語序、句式等都不相同;詞頭、詞尾,也不能與漢字完全對應。
契丹文字頒布後,立刻在遼境內廣泛使用。由於契丹境內的漢族人都使用漢文,所以契丹文字隻能通行於契丹民族當中。隻是,契丹上層統治者大都通曉漢文,並以漢文為尊,所以契丹文字的使用範圍極其有限。
現存史料
公元1191 年,金章宗完顏璟上書廢除契丹文字,契丹文字因此在金朝境內逐漸停止使用。但在中亞河中地區的西遼,契丹文字卻在繼續延用。直到明代,契丹文字的使用才被終止。
①回鶻文:鶻,hú。回鶻文,是公元8 至15 世紀維吾爾族的文字,用來書寫回鶻文。
遼代書禁十分嚴格,加之接連不斷的戰亂,所以除了宋代王易的《燕北錄》和元末明初陶宗儀的《書史會要》裏收錄的幾個契丹文字外,沒有任何有關契丹文字的書籍留傳下來。現在傳世的契丹文字資料,都是於21 世紀陸續出土後發現的。這些載體主要是一些碑刻、銅鏡、印章、貨幣和墨書題字等。從出土的契丹文哀冊和碑刻來看,大字是一種表意的方塊字,其中還夾雜著一些直接借用漢字的形式。小字是一種拚音文字,利用漢字筆畫形體創製出三百多個原字,然後再綴合拚寫成詞。
契丹文字有正楷、行草、篆書等不同書體。篆體字的拚寫方式不同於正楷和行草,采取的是魚貫式,而不是層疊式。行文的款式是從上而下豎著寫,從右而左換行,敬辭抬頭或空格。原字還有一種書寫形式,代表了一種或幾種語言采用幾種書寫形式的情況。因此,同一個詞或詞組表現在文字上可以有不同的拚寫形式,甚至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一句完整的語句被解讀出來,這也是中國文字史上的著名難題。
多數國內外學者認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陵紀功碑殘石和西孤山出土的《蕭孝忠墓誌》上所鐫刻的是契丹大字;遼慶陵出土的皇帝與皇後的哀冊所鐫刻的是契丹小字。
文字解讀
契丹文字因為缺少對譯資料,素來有“絕學”之稱。清朝的錢大昕、近代的郭沫若,麵對乾陵無字碑上的契丹文字都束手無策。
最早解讀契丹小字的羅雪堂的大兒子羅福成,與王靜如、厲鼎煃①等人,則差不多是在相同的時間內,用相同的比較法獲得了大致相同的結果。他們把同一個人的漢字與契丹小字對比;把墓誌與墓誌銘文進行對比;再把契丹小字資料與史書記載對比,得出“年”“月”“日”和部分“幹支”“年號”“數目”等,以及“嗚呼哀哉”“誕日”等少量日常用語。他們解讀的契丹小字共有七十個左右,但是他們隻釋讀了字的意思,卻沒有搞懂字的讀音。
公元1922 年六月二十一日,比利時傳教士凱爾溫在我國內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瓦林茫哈掘開遼興宗的墳墓,從中發現了用契丹小字書寫的遼興宗和仁懿皇後哀冊。其中,仁懿皇後的哀冊還有一份漢文版一同出土,這使契丹文字失傳七百多年後首次重見天日。
①煃:kuǐ。
20 世紀70 年代中期,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和內蒙古大學蒙古語文研究室聯合組成的契丹文字研究小組,從解讀契丹小字中的漢語借詞入手,把釋義與擬音結合起來,一共釋出三百多條詞語,構擬出一百多個原字的音值,並分析出二十多種語法,同時還針對這一研究發表了《關於契丹小字研究》和《契丹小字解讀新探》等學術文章。這些研究成果,被國外學者譽為“劃時代的新研究”和“契丹文字解讀的新階段”。
相關鏈接:
能識契丹文字者僅一人
因為無法解讀契丹文字,後人就把這種文字稱為“死文字”,契丹文字學也因此被稱為“絕學”。而能夠科學解讀契丹大字的學者全世界隻有三人,即閻萬章、劉鳳翥1①和日本的豐田五郎。
目前,閻萬章先生和豐田五郎先生均已作古,劉鳳翥先生如今已近八十歲,是當前世界上認識契丹文字最多的人。
劉鳳翥先生對神秘的契丹文字的每一個字的破解,都在國際學術界掀起了軒然大波。較之洋洋萬卷、下筆千言的高產史學家,劉鳳翥的著作很少,內容也很艱澀。但是,劉鳳翥先生的著作,是諸多院校研究遼金史的必備教材,也是海內外無數遼金學者案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書籍。
①翥:z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