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 黑暗時代 公元476 年羅馬帝國滅亡至11 世紀 第一章 日耳曼人大遷徙
15.遷徙時期
上一章結尾已經提及了北方日耳曼民族遷徙運動的開端,這場遷徙被稱為“日耳曼人大遷徙”(Great Migration)或“歐洲民族大遷徙”(Wandering of the Nations)。
西部帝國的侵略者兼破壞者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376年。當時,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哥特人成群結隊地跨過多瑙河(Danube)湧入羅馬各行省,直至100年後,蠻族1 首領奧多亞塞(Odoacer)廢黜最後一位西羅馬皇帝為止。
那一年正是公元476年,西部帝國的領土幾乎全部落入了蠻族之手。即便如此,遷徙卻並未終止,在接下來的又一個100年中,日耳曼人繼續遷入。來自德意誌縱深處的新族群不斷湧出,開疆拓土;已在羅馬領土上建立的各個部落君主國,其邊界則一直此消彼長,或是被新的不穩定政權所取代。
本章將緊接著羅馬史繼續講述,從這些蠻族王國的建立,一直概述到8世紀末查理曼(Charlemagne)——即查理大帝建立的帝國,其賦予了西歐社會更為穩固的特性,並在某種意義上標誌著新秩序的建立。
1 蠻族(Barbarian)為羅馬帝國在其統治時期對周遭部落和民族的稱呼,主要指北方的日耳曼人、威爾士和蘇格蘭的凱爾特人、東方的波斯人和帕提亞人、東南部的阿拉伯人等。——譯者注16.東哥特王國(493—553)
奧多亞塞廢黜了羅慕路斯·奧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後,便馬上借機將富有的意大利貴族的財產分給自己的擁護者。可他虛弱的政府隻統治了17年,就被東哥特人(Ostrogoths)領袖狄奧多裏克(Theodoric)滅掉。
東哥特人來自多瑙河下遊地區。那時,他們承擔著守衛多瑙河邊境的任務,名義上是東羅馬帝國的盟友,但與其打交道實際上相當麻煩且代價巨大。狄奧多裏克經常違背約定,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不得已,隻能不斷用土地和金錢作為饋贈來換取他的友善。最後,色雷斯(Thrace)和馬其頓(Macedonia)的大部分地區在其擄掠之下成為了蠻荒之地;狄奧多裏克要求皇帝允許其遠征意大利,許諾如果此戰告捷,意大利便歸入帝國版圖。1
皇帝高興地許可了這一請求。正如當年阿拉裏克(Alaric)帶領西哥特人翻過阿爾卑斯山,不僅僅是為了掠奪,而是為了永久占領意大利一樣;整個東哥特民族扶老攜幼——超過20萬人——向意大利進發。與其說這是一次遠征,還不如說是一次遷徙。所以,遷徙的隊伍浩浩****,牛羊成群,車馬蕭蕭。據說牛羊車馬的數量超過2萬,資產可以抵得上一個遊牧民族。
漫長而崎嶇的征程從他們位於多瑙河的居住地到意大利北部平原,綿延700英裏。雖有冬天的暴雪與嚴寒,以及不友好的格皮德人(Gepidae)和其他部落沿途的阻礙與騷擾,但是天才而勇敢的狄奧多裏克用自己的無畏精神激勵著部下,用未來唾手可得的豐富戰利品鼓舞士氣,從而克服了重重困難。在公元489年的春天,意大利的居民再次震驚於朱利安阿爾卑斯山(Julian Alps)出現了一支哥特軍隊。
奧多亞塞和他的部下們英勇地保衛國土,但是在抵抗了3年之後,意大利在這場與蠻族之間的戰爭中節節敗退。公元493年,拉韋納(Ravenna)被攻陷,戰爭結束。
奧多亞塞被俘,在一場宴會上被狄奧多裏克以駭人聽聞的奸詐方式所殺。據說當這位不幸的人意識到自己已被出賣並成為無助的犧牲品時,曾大聲呼喊:“上帝何在?”
狄奧多裏克奪取了整個意大利的統治權,並且兌現了他的諾言,將半島上等土地的三分之一分給了自己的部下。他的統治持續了33年,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穩定繁榮,過上了安敦尼2 時代(Era of the Antonines)之後幾乎沒有過過的幸福生活。
國王證明了他的著名宣言:“吾輩之目的,乃治國於主之庇護,子民若未早獲恩澤,人皆惜之。”
1 這是哥特人對此事的記述;拜占庭版本描寫的是皇帝芝諾(Zeno)自己建議狄奧多裏克入侵意大利。——Hodgkin,Italy and her Invaders(《意大利及其入侵者》,霍奇金著),vol.iii,pp.128-130.Oxford,1895。
2 安敦尼,羅馬帝國皇帝(138—161)。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寫道:“涅爾瓦、圖拉真和哈德良加上兩安敦尼並稱五賢帝,五帝德才兼備,在其治下,羅馬經曆了80多年的黃金時期(98—180)。”——譯者注
狄奧多裏克的首席大臣兼顧問卡西奧多魯斯(Cassiodorus),是一位生於羅馬的政治家兼作家。他不斷地努力促成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結成聯盟,從而在意大利建立一個由東哥特的王室統治下的強大且永久的羅馬-哥特國家(Romano-Gothic State)。如果取得成功,意大利可能免於幾百年抵抗東部皇帝(詳見第62條)和德意誌皇帝(詳見第360條)吞並的苦難,而重整支離破碎的西方社會的將不是法蘭克君主,而是東哥特國王。
通過不斷地征服與談判,狄奧多裏克最後吞並了西部皇帝統治的最好的幾個行省。意大利、西西裏(Sicily)、南高盧(Southern Gaul)的一部分及亞得裏亞海(Adriatic)的河口與多瑙河的源頭之間的國家均臣服於哥特國王。由於狄奧多裏克智慧而公正的聲譽,所有鄰近的日耳曼民族的爭端都請其主持公道。然而,狄奧多裏克沒有堅持一直以來的人道與寬容,在其統治的最後幾年卷入了宗教紛爭,此中的殘酷與迫害行為使其晚節不保。
兩位當時的傑出學者,著名的波伊提烏(Boethius)和狄奧多裏克令人尊敬的嶽父西瑪庫斯(Symmachus)都蒙受了不白之冤,因莫須有的、至少未被證實的叛國罪而處死。在被處死之前遭關押的兩個月裏,波伊提烏寫成了《哲學的慰藉》(Philosophiae Consolatio/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 )一書,該書在中世紀時期對特定階層的人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狄奧多裏克死於公元526年,據說被悔恨吞噬,尤其是自己不公正地處死了西瑪庫斯。像許多其他的偉大統治者和領袖一樣,他的名聲久盛不衰,巨大的陵墓仍屹立於現在的拉韋納。
狄奧多裏克用自己非凡能力建立的王國在其死後隻延續了27年,便被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的將軍(詳見第62條)所消滅,從蠻族統治下解放了的意大利於公元553年再次回到了帝國的懷抱。
17.西哥特王國(415—711)
奧多亞塞及其部下滅掉西部帝國時,西哥特人已經占據了南高盧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區。尤裏克(Euric,466—483)1 在西哥特諸王中所享有的傑出聲譽,與狄奧多裏克在東哥特諸王中所享有的聲譽不相上下。他不僅享譽歐洲,威名甚至遠播亞洲國家。
1 本書人名後麵括號中所注的年限,有的是生卒年限,有的是在位年限,比如此處尤裏克生於公元440年,466年繼位,全文無法一一注明。——譯者注雖然被法蘭克國王趕到比利牛斯山脈以南,但西哥特人一直占據著西班牙,直到8世紀初薩拉森人跨過直布羅陀海峽(Straits of Gibraltar,詳見第87條),摧毀了羅德裏克(Roderic)統治下的王國,使其成為最後一位哥特國王,並於公元711年確立了《古蘭經》(Koran )在半島的權威地位。統治了近300年的西哥特王國就此滅亡。在此期間,西班牙的征服者西哥特人已經同古羅馬居民融合,所以今天的西班牙人有著伊比利亞人(Iberian)、凱爾特人、日耳曼人及最後的入侵者非洲摩爾人(African Moor)的混合血統。
18.勃艮第王國(443—534)
5世紀中葉,哥特人的近親勃艮第人(Burgundians)在羅馬人的許可下,永久定居於現稱薩伏依(Savoy)的土地上;最後,通過武力征服與和平談判,占據了現在法蘭西共和國的整個東南部地區,以及瑞士西部的大片地區。日耳曼定居者的部分古老領地現在仍然保留,被稱為“勃艮第大區”(Burgundy)。勃艮第人的國家剛剛建立,就跟北方的法蘭克人發生了衝突,不久便淪為克洛維(Clovis)及其子孫的附屬國。
19.汪達爾王國(439—533)
羅馬帝國衰亡前的約半個世紀,汪達爾人(Vandals)從其潘諾尼亞(Pannonia)的定居地啟程,橫穿高盧和西班牙,跨過直布羅陀海峽蜂擁而至,幾年內便占領了所有的北非地區,並於公元439年定都迦太基城(Carthage),建立汪達爾王國(Kingdom of the Vandals)。
汪達爾人比任何其他顛覆羅馬帝國的日耳曼部落都更具破壞力,他們的名字已經成為所有語言中肆意破壞和暴力的代名詞,所代表的恐怖傳遍了地中海國家。
其海盜船橫掃海格力斯之柱(Pillars of Hercules)與尼羅河之間所有的水域。船上載著戰馬,每每抵達一處未加防禦的海岸,他們便騎上戰馬,洗劫該國,將戰利品裝船,在警報響起之前旋即離去。甚至防禦良好的城市也難逃“南歐維京人”
(Vikings of the South)的魔掌1 。
汪達爾人的海盜行為也沒有因為其洗劫的旅程而感到滿足。他們效仿迦太基人的雄心壯誌與征服曆程,並將迦太基人的古都定為自己王國的首都。除征服了北非所有的地區外,他們還占領了科西嘉島(Corsica)、撒丁島(Sardinia)和巴利阿裏群島(Balearic Isles)。
1 汪達爾國王蓋塞裏克(Geiseric)沿台伯河(Tiber)洗劫羅馬以圖獲得豐厚的戰利品令羅馬不堪其擾。——Rome:its Rise and Fall (《羅馬:興與衰》),par.279。
並且,他們不滿足於用強大的武力削減敵人以達到政治奴役的目的,還要進行精神征服。他們屬於基督教的阿裏烏斯派(Arian Christians),瘋狂地熱衷於無情迫害作為亞他那修(Athanasius)追隨者的正統派信徒。沒有任何事件比這些半基督教徒的汪達爾人對非洲天主教徒的殘酷迫害更玷汙史冊的了。
但是報應也隨之而來。汪達爾人剛剛征服了撒丁島,作戰的將領又匆匆被派回非洲駐防。查士丁尼皇帝派大將貝利薩留(Belisarius)將蠻族趕出了非洲,並令其回到天主教會的懷抱。這次征戰取得了成功,在被蠻族征服者淩霸了100多年後(詳見第61條),迦太基和非洲的富有土地再次回到帝國的懷抱。
當時,許多汪達爾人編入了東部皇帝的軍隊,而另一些人則從事不同的行業,但其危險的本性留給了世人野蠻的印象。國內其餘的汪達爾人逐漸被當地人同化,幾代人之後,蠻族入侵者的外表、語言或習俗都無法在非洲海岸居民中找到蹤跡:汪達爾人消失了,唯有名字獨存。
20.墨洛溫王朝時期的法蘭克人(486—752)在羅馬帝國衰亡前約200年,法蘭克人開始定居於萊茵河(Rhine)以西的地區,他們注定要給高盧起一個新的名字,並確立其在法蘭西民族中的核心地位。那時他們仍是異教徒,似乎難以或根本無法企及塔西佗時期日耳曼部落所達到的文明程度。
法蘭克人有兩個分支或部落群體,分別被稱為裏普利安人(Ripuarians)和薩利人(Salians)。薩利人是主要的民族,其祖先可以追溯到由勇士們投票選出的最強大的首領墨洛維(Merovech)。
這個時期的幾個國王中,克洛維凶險殘忍、翻覆莫測,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他背信棄義的家族。
羅馬帝國滅亡後,克洛維就有了在羅馬權力廢墟之上建立一個王國的野心。他攻擊了駐守高盧的羅馬將領西亞格裏烏斯(Syagrius),在蘇瓦鬆戰役(Soissons,486)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至此,尤利烏斯·愷撒於500多年前在高盧的蠻族部落上建立起來的羅馬政權毀於一旦。幾年後,克洛維占領了巴黎,這個以古老凱爾特部落的巴黎斯人(Parisii)命名的地方成為了他最喜愛的居住地。
克洛維短時間內就掌控了高盧的大部分地區,而其他日耳曼部落則再次淪為附庸。他的成功為其引來了四方朋友;天主教的主教們全力支持其政權,以期換取克洛維在他們與異教徒敵人的鬥爭中對他們的支持,克洛維並未令他們失望。
此外,君士坦丁堡的皇帝送給這位法蘭克國王紫袍和其他羅馬執政官的徽章,為他披上了所有君權的外衣。克洛維接受了這一切,並成為東羅馬皇帝名義上的副手或總督,但實際上,他同許多獨立的君主一樣無拘無束、至高無上。此時,幾乎所有西部日耳曼首領均承認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權,蠻族國王得到了皇庭的正式認可;在取悅東羅馬皇帝的同時,不但沒有令其承擔責任或遭到約束,反而強化了其在民眾心中的權威,特別是那些前帝國的子民,他們對古羅馬依然心存敬意,用幾近迷信的目光看待得到皇庭認可的政權。
克洛維在其統治的最後幾年用極殘暴的罪行敗壞了自己的名聲。公元511年離世之後,按照古代日耳曼的繼承法,大片領土分給了他的四個兒子。這樣分配的自然後果很快顯現,王國被不和與戰爭搞得四分五裂。在克洛維的有力統治之後,又經曆了大約一個半世紀的紛爭,此時的墨洛溫家族(Merovingians)已經變得軟弱無能,被稱為“懶王”(Do-nothing Kings),而其他家族中雄心勃勃的人士通過與皇庭和政府的聯係已經變得富有且極具影響力,人們慫恿他們掌權以捍衛帝國的尊嚴。
此時的法蘭克君主政體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即稱為奧斯特拉西亞(Austrasia)的東部地區和稱為紐斯特裏亞(Neustria)的西部地區,大致代表著後來的德意誌和法蘭西。東部鑒於其地理位置,自然比西部日耳曼化得更為徹底;而羅馬元素則仍是西部的主流。雙方明顯勢不兩立,每個地區的領導者都是被冠以“宮廷總管”
(Mayor of the Palace)或“宮相”(Major Domus)的高官。長時間的爭鬥之後,東部地區的宮相占了上風,廢掉了軟弱的墨洛溫國王,成為法蘭克王國的新世係——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
令有抱負的奧斯特拉西亞家族獲得王室身份,仍需丕平二世(Pippin II)、查理·馬特(Charles Martel)和丕平三世(Pippin III)祖孫三代的才華、成就與雄心。盡管公元687年,丕平二世在與紐斯特裏亞的泰斯垂戰役(Testry)中大獲全勝,確保了最後在國內真正行使王權的優勢,但墨洛溫國王依然是占據王位的影子國王。
丕平二世的兒子查理·馬特,憑借自己的才華、能力與貢獻,將家族的權威提到了新的高度。他的雄心壯誌不久便遇到了千載良機。
此時,薩拉森人征服了東部、北非和西班牙,跨越了比利牛斯山,進入了阿基坦(Aquitaine)或稱南高盧地區,威脅著要征服全歐洲(詳見第六章)。所有人都盯著查理·馬特,隻有他的強大兵力可以抵禦阿拉伯軍隊的野蠻進攻。
查理·馬特調兵遣將,於公元732年在法蘭西中部的圖爾(Tours)或普瓦捷(Poitiers)大敗入侵者,從而使歐洲免受伊斯蘭教的束縛。查理一戰成名,像他的父親一樣再次獲得了聲譽與權勢,幾乎成為法蘭克王國實際上的國王了。但真正於公元752年自立為王,建立加洛林王朝的是其子丕平三世(詳見第95條)。
至此,對法蘭克人的日漸強盛需放下暫且不表,來講述其他帝國入侵者的命運。
21.倫巴第王國(568—774)
意大利倫巴第王國(Kingdom of the Lombards)的建立同東哥特人的遷徙運動頗為相似。倫巴第人(Lombards/Longobardi)得此稱呼可能是因為他們的長胡須或長戰斧1 。他們來自多瑙河的中遊地區,一直為東羅馬皇帝所雇傭,進行消滅格皮德人的戰鬥。其剛烈好戰的性格令他們轉而去征服意大利;該國剛剛被東羅馬皇帝的大將們從東哥特人手中解放出來(詳見第16條)。
就如東哥特人近一個世紀之前的那次進軍一樣,倫巴第人在國王阿爾博因(Alboin)的率領下,翻過阿爾卑斯山,潛入波河(Po)平原,此地因為哥特戰爭(詳見第62條)帶來的巨大破壞,導致荒無人煙。經過多年的征戰,他們征服了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一個持續幾近兩個世紀的王朝。其無法征服的地區一般都是海岸城市,還有羅馬和半島南部。
1 倫巴第人(Lombards/Longobardi)的名字源自其長胡須(long beards)或長戰斧(long battleaxes),胡須論為多人持有,天主教修道士保羅(Paul the Deacon,720—799)著史之時亦有此表述;戰斧論是因為古高地德語(Old High German)的詞根“barta”意思就是“斧子”;近代理論認為此名源自其所崇拜的主神奧丁(Odin)的一個名字“Langbarer”。——譯者注在汪達爾人之後,倫巴第人是羅馬行省迎來的最野蠻的部落,其征服均伴隨著最駭人聽聞的屠殺與暴行。阿爾博因和羅莎蒙德的故事就是一個例證。阿爾博因在戰場上殺死了敵方的首領格皮德國王,之後便強占了他漂亮的女兒羅莎蒙德(Rosamund)為妻。在慶功宴上,他把年輕王後父親的頭骨做成了酒杯,並強迫她用其飲酒。為了報複這一侮辱,羅莎蒙德策劃謀殺了她的丈夫,然後嫁給了凶手。
然而,倫巴第人所信奉的新宗教不知不覺地對其產生了約束,在意大利接觸到的文明潛移默化地對其產生了影響,使其任性的性格得以克製,凶悍的行為得以馴服。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成了高尚道德的代表以及藝術與學識的慷慨讚助人。
進入意大利之時,倫巴第人是基督教阿裏烏斯派的信徒;但最終他們皈依了羅馬教會的正教。教皇格裏高利一世(Pope Gregory I)賜予倫巴第國王鐵王冠——這頂王冠裏熔入了一顆基督受難十字架上的鐵釘。
公元774年,倫巴第王國被最著名的法蘭克統治者查理大帝所滅。但是,入侵者的血脈已經與前帝國的臣民融合,因此,半島的一部分至今仍被稱為倫巴第。現今偶爾會看到金色頭發和白色皮膚的人,他們便是當地居民與日耳曼民族的混血。
倫巴第人征服意大利的重要結果就是瓦解了羅馬人建立的政治統一,將帝國分裂成為多個小國家。原因是倫巴第王國極端的封建君主製度使其逐步演變成為許多幾乎獨立的公國,加之未能成功占領羅馬和半島的海岸地區,進而推動了中世紀時期無法逾越的瓦解進程。半島則擠滿了獨立的城市共和國和公國,時至今日,才從這一政治混亂中走出來,成為統一的意大利。
22.盎格魯-撒克遜人征服不列顛
5世紀時,羅馬正在與蠻族殊死搏鬥,從不列顛撤回了軍團以保護意大利。這樣一來,該行省就暴露於皮克特人(Picts)1 和蘇格蘭人(Scots)的攻擊,以及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海盜的劫掠之下。加勒多尼亞(Caledonia)的皮克特人沿著北部的哈德良長城(Hadrian Wall)掠奪侵擾;愛爾蘭的蘇格蘭人在西岸侵襲;撒克遜人則在東岸劫掠。
1 皮克特人早些時候被稱為加勒多尼亞人(Caledonians),是凱爾特-伊比利亞(Celto-Iberian)的混合種族。
在此困境中,據說當地居民呼籲高盧的羅馬統治者助其抗敵,這一懇求被稱為“布立吞人的哀吟”(Groans of the Britons)。對當時的境況有如下描述:“蠻族把我們趕入大海;大海又把我們拋回到蠻族的劍上;我們要麽死於利刃之下,要麽死在波濤之中。”即使發出過這樣的懇求也是徒勞,因為當時羅馬軍團正在與阿拉裏克和阿提拉(Attila)的可怕軍隊作戰,著實分身乏術。
布立吞人被逼無奈出了下策。他們決心通過土地與金錢賄賂一部分敵人,化敵為友來對抗其餘的敵人。日耳曼海盜被通過上述方法爭取過來。兩個半傳奇色彩的朱特人(Jutish)首領亨吉斯特(Hengist)和霍薩(Horsa),於公元449年首先率軍協防。泰晤士(Thames)河口的薩尼特島(Isle of Thanet)用於給友軍安營紮寨,就這樣,皮克特人很快被趕回了北方的老巢。定居點的名聲,豐饒的土壤,怡人的氣候,導致許多殖民者的親族慕名而來,一船一船,接踵而至。新移民是與原殖民者有著極近血緣關係的撒克遜人(Saxon)、盎格魯人(Angles)和朱特人,他們來自日德蘭半島(Jutland)和易北河(Elbe)及威悉河(Weser)下遊的沿線國家。
布立吞人對越來越多的船隻和人口開始變得警覺起來,意識到他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在自己的國家裏給這些凶猛的戰士以立足之地,但卻為時已晚。此時,他們或者經過深思熟慮有意為之,或是因為新來人員數量眾多,以至於無法再兌現曾經許諾的土地和食物,這樣一來,新來的人隻能自己想辦法解決。他們襲擊了布立吞人,一場激戰之後,他們大獲全勝,開始占領不列顛島。首先,無論對於這一代開始征服不列顛島的人,還是對於後來的三代人來說,都認為這次征服並不成功。侵略者每前進一步都受到抵抗,100多年過去以後,日耳曼人隻占據了現今英格蘭的東半部分1 。沒有任何羅馬帝國的其他行省對蠻族的侵略進行過如此英勇的抵抗。痛苦的殊死搏鬥之後,省內居民要麽被消滅,要麽淪為農奴,要麽被集體趕到西部,直到6世紀末,爭鬥才逐漸變得不再野蠻無情。幾乎每一處羅馬文明的跡象都消失殆盡;羅馬統治時期引入的基督教幾乎被一掃而空,日耳曼人的英格蘭再次回到尤利烏斯·愷撒600年前發現島上部落時的信奉異教的狀態。
異教徒祖先們將美麗小島上信奉基督教的布立吞人驅逐出去,將其趕到威爾士的崇山峻嶺之間或是令其涉水逃往其他島嶼,沒有什麽故事比這更悲慘的了。2這一艱苦鬥爭的時期,正是著名的亞瑟王時期。關於這位民族英雄的傳奇故事大多都是傳說,但這個人可能真實存在,而他的名字代表著一個或多個驍勇善戰的凱爾特首領,他們長期奮勇抗擊異教徒的入侵。
1 德拉姆戰役(Battle of Deorham,577)是這場鬥爭的一個轉折點,因為撒克遜人取得了勝利,控製了塞汶河(Severn)河穀,在康沃爾郡(Cornwall)的凱爾特人與其在威爾士及北方地區的親族之間釘了一個楔子。
2 許多被逼無奈的布立吞人橫渡英吉利海峽逃到鄰近的法蘭西海岸,將該省命名為布列塔尼(Brittany)。
雖然不列顛的征服者屬於三個日耳曼部落,即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但他們在凱爾特人那裏都是以撒克遜人的名字進入不列顛的,而他們聚集到一起形成一個新國家的時候又是以盎格魯之名,這也是英格蘭(Angle-land)名字的由來。
到6世紀末,入侵的軍隊已經在不列顛島被征服的地區建立了八九個或者更多王國,進入了“七國時代”(Heptarchy)——這樣稱呼雖然稍顯牽強,但已被普遍接受。七國中,諾森布裏亞(Northumbria)、默西亞(Mercia)和韋塞克斯(Wessex)的三個王國較為興盛,形成了中心,周邊的小國都願意追隨其後。200年的時間裏,這三個大王國之間衝突不斷、爭權奪利,這些國家的國王一個接一個地去強迫另一個或兩個部分或完全地承認其最高君主地位。最後,韋塞克斯國王埃格伯特(Egbert,802—839)1 以其雄才大略,使建立國家聯盟的想法越來越深入人心;北歐海盜後裔在海岸所帶來的恐懼,也使其他王國願意臣服或成為其附屬國,讓同盟變成現實。盡管埃格伯特似乎從來沒有真正獲得英格蘭國王這一頭銜,但他才是真正的首位英格蘭國王。223.帝國之外的日耳曼部落
前麵講述的是西部帝國範圍內最重要的日耳曼部落,他們在被自己推翻的文明廢墟之上,建立或幫助建立了意大利、西班牙、法蘭西和英格蘭這些近代的民族國家。在古羅馬帝國的疆域之外,還有一些日耳曼民族的其他部落或氏族,注定要在歐洲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萊茵河東部,居住著近代德意誌人的祖先。盡管德意誌森林和沼澤上大量的居住者湧入羅馬各行省,但德意誌在6世紀的時候似乎還和大遷徙開始之前一樣擁擠。這些部落在生活方式上仍是野蠻人,大多數人仍信仰異教。
1 埃格伯特在查理大帝的宮廷度過了13年的流亡生涯,並見證了他在公元800年被加冕為皇帝(詳見第98條)。在那裏,他學會了征戰和治國之術,這無疑都是受到查理大帝在歐洲大陸上所建偉業的啟迪,埃格伯特希望在英格蘭效仿查理大帝。
2 《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Chronicle )中給予他的稱號是“不列顛共主”(Bretwalda),有時也以“不列顛的統治者”(Wielder of Britain)表達出來,另外也記載他是第8位也是最後一位擁此頭銜的國王。
在西北歐的是斯堪的納維亞人(Scandinavians),即近代丹麥人(Danes)、瑞典人(Swedes)和挪威人(Norwegians)的祖先。他們還沒有接觸過羅馬的文明或宗教。9世紀之前鮮見其身影,直到他們以“北歐人”(Norsemen)即可怕的北歐海盜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詳見第八章)。